<h3> 说起中国特色建筑,除了北京胡同还有一个就是上海弄堂了,上海这个集现代、摩登于一体的城市,在这里上演着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谈及上海,离不开对建筑的考究一一上海的弄堂建筑。上海人往昔的居住生活中离不开弄堂。所谓"弄堂",是上海人对于里弄的俗称,也就是所谓的小巷子,多少年来,大多数上海人就是穿梭在这些狭窄而悠长的弄堂里,度过了他们漫长的人生,并且创造了形形色色风情独具的弄堂文化。 <br></h3><h3> 多少个故事,多少个典故,多少个名人,多少个记忆,与石库门,与亭子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没有弄堂,就没有上海,更没有上海人。弄堂,构成了近代上海城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比起浦东、陆家嘴的繁华外,在上海属于所有人的便是一条条的弄堂,人们穿梭于这小巷子,体会到的是这个城市不同的一面,个人认为去上海除了去看看东方明珠、陆家嘴这些高楼大厦之外,最应该去看的是那穿梭于城市之下的一条条弄堂。因为只有在那里,你才能看到老上海最真实的影子;在那里,工业化城市的焦虑和紧张似乎都会消失不见,你会看到那个整天踩着高跟鞋,化着淡妆的上海姑娘回到弄堂里的家后,也会素颜踩着拖鞋去路口买点菜;门口的小孩子成群地在一起玩游戏,吵吵闹闹却又比外面世界更加平静。要是一个人到了上海而没有去上海的弄堂走一走,应该要觉得很遗憾的。。。。。。<br></h3><h3><br></h3><h3> 摄影 : 闲云野鹤</h3> <h3> 有人做过统计,解放前夕的老上海曾经有3840条弄堂,半个世纪之后的2000年,弄堂的数量只剩下2560条,然而到了2013年,弄堂的数量已经锐减到1490条,弄堂越来越少。<br></h3> <h3> 整个上海,有超过一半的住地,是弄堂,绝大多数上海人,是住在各种各样的弄堂里的。卢汉超在《霓虹灯外》中所言:“如果缺少了对里弄这种特殊的建筑以及由它培育出来的邻里社区的研究,上海的社会史或者文化史都会显得不完整。就上海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所处的重要地位而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研究上海的里弄文化也是研究近现代中国市民文化不可缺少的一环。”<br></h3> <h3> 在弄堂这个狭小的上海空间里可以感受到无穷的文化趣味。上海人常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的居住环境:螺蜘壳里做道场。可不是嘛,人人在狭窄简陋处做成复杂的事。其实,比起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我更加喜欢这细长的弄堂和吵闹的胡同,这些小巷子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像一条条密密麻麻的粗大血管,里面的历史文化和人们平凡的家长里短就是血液脂肪。<br></h3> <h3> 弄堂的感动来自于最为日常的情景,这感动不是云水激荡的,而是一点一点累积起来。这是有烟火人气的感动。那一条条一排排的里巷,流动着一些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东西,东西不是什么大东西,但琐琐细细,聚沙也能成塔的。<br></h3> <h3> 晒台和阳台,还有窗畔,都留着些窃窃私语,夜间的敲门声也是此起彼落。<br></h3> <h3> 屋脊红瓦如鳞,老虎窗藤蔓缠绕。厚实乌漆的大门背后是小小的天井,晾衣竹竿、搓衣板、马桶刷等居家日用品在此唱着主角。<br></h3> <h3> 弄堂里横七竖八晾衣竹竿上的衣物,带有点私情的味道;花盆里栽的凤仙花,宝石花和青葱青蒜。屋顶上空着的鸽笼,碎了和乱了的瓦片。。。。。。<br></h3> <h3> 弄堂是性感的,有一股肌肤之亲似的。<br></h3> <h3> “平平静静的音乐开着,后门的公共厨房里传出来炖鸡的香气,有阳光的地方,底楼人家拉出了麻绳,把一家人的被子褥子统统拿出来晒着,新洗的衣服散发着香气,花花绿绿的在风里飘,仔细地看,就认出来这是今年大街上时髦的式样。你看见路上头发如瀑的小姐正在后门的水斗上,穿了一件缩了水的旧毛衣,用诗芬在洗头发,太阳下面那湿湿的头发冒出热气。”这就是弄堂的日常,在作家的笔下描绘的如此真实,想必是一定在弄堂住了很久,这平凡的一幕幕日常生活景象像极了我们,可这就是上海弄堂以及上海人的平静。<br></h3> <h3> 耐心排长队等着买一盒地道的鲜肉月饼,为的就品尝老上海的味道。这只有老上海人才能体会其中的快乐。</h3> <h3> 浦东!浦东!新上海的缩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