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风竹敲秋韵,心绪意万重”。
9月26日下午,长春市普通高中2019届高三一模化学学科质量分析会在长春市第八中学拉开帷幕。本次会议以“凝练学科核心素养,精研高效备考策略”为主题,使长春市化学科中心组成员、兼职教研员、各地区学校高三化学备课组长、高三化学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分享了一场学科研究氛围浓厚的备考经验交流与指导的盛会。参加本次会议的还有来自福建泉州的化学学科教研团队,对此次一模质量分析会进行了现场观摩和学习。<br></h3> <h3> 会议由长春市教研室教研员许丽老师主持,从一轮备考复习研讨课、高考试题评析、一轮复习策略和基于数据的质测分析四个维度,将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有效落实在备考教学和试题的命制的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展开此次研讨与交流。<br></h3> <h3> 首先,长春市第八中学的包少坤老师以《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为主题,为参会教师带来了一堂精彩的高三一轮复习研讨课。包老师凭借多年的高三复习备考经验,以其独特的学科理解,借助知识结构板块的任务梯度驱动,将高考“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细化为引导性任务,在真实情境的创设中完成了知识的网络建构和识记归纳的能力强化,获得了与会学科同行的充分认可。<br></h3> <h3> 会议的第二板块是基于高考试题分析视角的备考思考。来自吉林大学附属中学的尚凡朋老师以《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全国II卷)评析》为题目,为与会教师带来了一场视角独特、极具风格的学科讲座。尚老师曾多次参与吉林省高考试题的阅卷及研讨工作,学科理解深刻透彻,他的讲座诙谐幽默、客观直接,从高考试题命题角度、意图与备考教学的对接展开剖析,从题型的布局和知识的分布对高考试题的命制特色和趋势进行了客观的解析,从吉林省学情和考情的数据入手对学科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试题体现进行了题型的点析。会场内久久汇聚了参会教师的凝神关注和思想碰撞。<br></h3> <h3> 第三板块是基于化学实验复习策略的建议。来自长春市第十一高中的丁健老师以《2019届高考化学实验复习与备考》为题,为全体老师带来了一场化学实验高频考点、分析与策略的对接分享。丁老师曾多次参与长春市模拟试题的命制和研究工作,今天更是作为此次长春市一模试题的主要命题人,以一模试题的命制思路和意图为切入视角,为老师们进行了客观而又深刻的解析。丁老师学科底蕴深厚,对一轮实验的备考复习独具新意,他建议复习中加强归纳与整理,更从时效性和科学性重新解构了“回归教材”的真谛,他提到“梯度式回归”、“回归意味着对知识和原理方法技能的认识到位”;他基于阅卷中学生考情的数据和案例,对一模试题的反馈功能进行了透彻的挖掘,同时将十一高中的备考经验毫无保留的与大家进行了分享。与会教师从全新的视角重新对一模试题中的实验部分进行了备考的反思,解惑的同时受益匪浅。<br></h3> <h3> 第四版块是基于一模数据的质测分析。长春市教研室教研员许丽老师以《2019届长春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学科质量分析》为题,基于大数据反馈为全体参会教师上了一堂深入浅出的命题质测的功能解析课。许老师基于数据对命题中的难度、信度、区分度进行了抽丝剥茧的分析,从试题的整体面貌和技术层面,基于长春市的一模试题的贡献等级分析报告,案例式解析了贡献率、命中率在试题质测反馈中的数据功能,重点强化了数据反馈在一轮备考复习中对学生问题的客观反映,对学校备考方向和学科备考效度的教学导向功能的认识。高站位、深思考,许老师从全市化学学科的复习备考以及常规教学着眼思考,从平时的下校调研,到模拟试题的精细命制,再到学科的集体备课,许老师再次强化了本次质量分析的核心主题“凝练学科核心素养,精研高效备考策略”对于高考一轮复习的指导意义。与会教师对于试题大数据的功能认知豁然开朗,对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备考与教学的思考产生了质性飞跃。<br></h3> <h3> 在本次交流研讨活动中,来自福建泉州的教研员团队全程对此次长春市一模化学学科质量分析会进行了全程观摩和学习,我们的教研同行对我市化学学科的特色质测研讨与交流活动高度认可,学术的研究与追求在这一瞬间融化了空间和地域的距离,思想和观点的碰撞在这一刻永恒激荡。<br></h3> <h3> 此次长春市一模化学学科质量分析会历时4小时之久,有感于它的分享与交流,有感于它的丰富与传递。有人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相信在长春市教研室的学科引领和全体化学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学科教研必将走向的科学、高效的特色发展之路!<br></h3> <h3>报道:于洋 摄影:张华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