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英教授讲座《从“主题墙”到“主题海报”》

成芳

<h3>  2018年9月26日下午,我们聆听了王海英博士的讲座《从“主题墙”到“主题海报”》。</h3> <h3>  为了让大家“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在正式讲座开始前,王海英博士给我们梳理了宏课程,微课程,主题课程三种课程建设的思路,从宏大课程到微课程制作思路的转变,这一变化的核心就是相信儿童,给儿童留白。王海英博士认为孩子从小就是一个小小公民,有一定的责任、担当和使命,儿童需要扮演一个角色,承担一个责任,从而感受到自己是能干的,有用的。</h3> <h3>  接下来王海英博士从幼儿园主题墙目前长什么样,幼儿园主题墙的突出问题,儿童本位的主题海报三个框架和我们一步一步分享了主题墙到主题海报的制作转变。</h3> <h3>第一个板块:幼儿园主题墙目前长什么样?</h3><h3> 王海英博士向我们展示了一些目前大部分的主题墙呈现方式,其特点是以幼儿的问题为开始,作品展示为结束。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作品丰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设计逻辑为教师的教学逻辑高于儿童的发展逻辑,其纯粹的教学逻辑,完全的知识体系,板块中设计的切割意识,选择性作品呈现,儿童参与率低等特点还需要改进。</h3> <h3>第二个板块:幼儿园主题墙存在的问题。</h3><h3> 王海英博士分析目前主题墙的主要问题有:主题墙高度在1.3米以上,不利于儿童与主题墙互动,并且基本都是固定在一面墙上,现展示性比较强。主题墙的呈现缺少线索感,过程感,整体感,总体来说就是缺少儿童感。</h3> <h3>第三个板块:儿童本位的“主题海报”。</h3><h3> 王海英博士分别从主题海报的内容选择、设计逻辑、参与主体、制作策略、价值实现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呈现儿童本位的主题海报。</h3><h3> 主题海报内容的选择中,王海英博士认为不是去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讲述一些精彩瞬间。其定位为儿童提出问题、寻找方法策略,并有所发现,从中儿童的学习品质有所变化。</h3><h3> 主题海报的设计逻辑为儿童的问题-儿童的探索-儿童的策略,因此需要教师追踪儿童的问题,支持儿童的探索,记录儿童的经验。王海英博士给我们分享了案例:《阳光,案例,影子》,从孩子一次又一次的操作中,我们学习到,活动的核心是儿童的问题。</h3><h3> 参与的主体是儿童,教师、家长、志愿者辅助参与,可以“煽风点火”“推波助澜”。</h3><h3> 主题海报的制作策略为“1+X”模式,即1张教师海报和X张儿童海报。教师海报是指教师已以教育者为视角所展现的主题活动的来龙去脉,包括主题活动的缘起、背景、目标、内容、流程、反思等。儿童海报内涵为以儿童自身为叙述视角,用儿童自己的图像、绘画、符号等表征手段记录并呈现的儿童自己对主题活动的认识。</h3><h3> 儿童海报一般以儿童在主题活动中的问题为明线,以儿童在主题活动中获得的经验为暗线,重点呈现儿童的经验变化、策略反思。 儿童海报的内容 问题一:关于这个主题,我已经知道了什么?</h3><h3> 问题二:关于这个主题,我还想知道什么? 问题三:关于这个主题,我怎么才能知道我想要知道的?</h3><h3> 问题四:关于这个主题,我知道我想要知道的了吗?</h3><h3> 主题海报的价值实现是什么?它的教育价值,审美价值,最终还要归结到其对儿童的发展价值。</h3> <h3>  最后王海英博士认为,一个完美的主题海报可能是这样的:10%教师责任+90%儿童责任=主题海报。儿童通过角色扮演和责任担当,体现主体能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