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僧尼的修行生活

蔡旭洲

<h3>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佛教传入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宣扬传播,已经深深影响着每个缅甸人的人生观念,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br></h3> <h3>当你踏上缅甸国土,随处可见是金碧辉煌的佛寺、佛塔及众多的僧人和比丘尼(尼姑),其中,还有许多可爱的小沙弥。这些僧人、尼姑分别着装不同色彩的袈裟,犹如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不但吸引我们来自异乡他国游客的目光。同时,也为这个古老的国家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和特殊的色彩。<br></h3> <h3>在缅甸,僧人拥有相当高的地位,而且深受民众爱戴。据说,缅甸的男人一生中如果没有进佛门当过和尚,这个人的一生是不完整的。只有出家当一次和尚,社会上才得以承认其成人,还俗以后才能够享有结婚的权力,当然也可以从此皈依佛门。<br></h3> <h3>一般男孩到了5~10岁左右,父母通常会为自己的孩子操办出家仪式。举行剃度仪式的前一天下午,要举行盛大的游行仪式。人们给将要剃度的孩子打扮成“王子”,戴上王冠,穿上王服,肩披彩色绶带,骑着经过精心装饰的牛或马,在亲人的陪护下走街串巷地大肆游行一番,队伍浩浩荡荡,像过节日一样隆重。<br></h3> <h3>在曼德勒皇城附近一所佛学院里,遇到十几位参加佛事活动的比丘尼,她们身着粉红色的长外衣一袭及地,内衬朱红色纱笼,浅浅的笑容,专注的神情,形象十分清新。其中一位大约5、6岁左右的小沙弥尼,透着儿童特有的顽皮和笑容,向我摆出了“Y” 的手势。见到这么小的女孩出家,当时的我心中一阵莫名的伤感。<br></h3> <h3>因为,在缅甸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而女人一旦出家当了尼姑,则终生不能还俗,即便如此,缅甸还是有许多女性选择出家,她们自觉出家为尼,显出对佛的虔诚。<br></h3> <h3>在缅甸,僧人沿街化缘已是当地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由于民众信奉的是上座部佛教,又称小乘佛教,僧人们更倚重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修行。严格奉行“过午不食”和“托钵乞食”的修行方式,每天只有早、午两餐,而餐食则主要来自信众的施舍,所以,每天上午外出化缘也是佛家弟子修行的重要功课。<br></h3> <h3>在茵莱湖,我曾偶遇一群化缘的小僧人,他们开心的走在路上,排成不算整齐的一行,延街道化缘。沿途的居民会把准备好的食物放进他们手里的托钵,相互之间不用客套也不用感谢,默契间完成布施。看着他们在晨光的照耀中穿行而过,视线里的僧人在阳光洒满街道上分外耀眼。<br></h3> <h3>在乌本桥的附近有一所不得不提的马哈根达杨僧院,它是缅甸非常有名的佛学院。在这里学习的僧人有千人之多。当地很多施主经常到僧院捐赠布施,所以,在僧院里学习修行的僧人,不再需要上街化缘了。因此,僧院每天早晨十点半进行的“千人僧饭”场景,由此声名鹊起,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爱好摄影之徒慕名前来观看僧人们集体进餐的场面,久而久之,这里竟成了曼德勒的景点。<br></h3> <h3>据说,曼德勒是全缅甸聚居僧人最多的城市,有一半的和尚生活在这里,可谓无处不见出家人。在缅甸行走的日子里,有机会接触了当地的一些僧人,对他们有了初步的印象和了解。其实他们既是这个国家最普通的市民,同时,也是穿着神圣袈裟受人尊重的僧人。他们在出家前的生活跟普通人没有区别,要说唯一区别的,就是作为僧人,他要承担一份修行的责任。<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