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回族刘氏名人系列:革命先驱刘格平

一日五醒

<p class="ql-block">刘格平前辈与毛主席会见</p> <p class="ql-block">刘格平前辈年轻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珍贵的历史画面,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现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沧州回族刘氏家族中参加革命最早的领导人中非刘格平莫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刘格平,1903年出生于河北省孟村(现孟村回族自治县) 大堤东村一个回民大家庭,祖籍牛进庄南院十九世,6岁时入私塾读书。1918年,参加了江苏督军直系军阀李纯的部队,入随营军事学校学习。1919年在南京读书时即参加 “五四”运动。1922年 7月在天津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 2月,在家乡建立津南地区第一个团支部。1925年春,刘格平受天津党组织派遣,到河南省新乡国民二军开展兵运工作。同年秋,参加组建津南农民自卫军,刘格平同志为副司令兼参谋长。农民自卫军向全国发出了起义宣言。这是中共在北方地区领导农民武装斗争的最早一次尝试。小说《红旗谱》反映的就是此事。</p><p class="ql-block">1925年冬,刘格平同志在天津组织工人起义军,任总指挥。1926年,刘格平转为中共党员,任津南特派员,在家乡创建津南地区第一个党支部。</p><p class="ql-block">1926年冬,刘格平受中共北方局和顺直省委派遣到武汉开展兵运活动,组织武装力量配合革命军北伐。</p><p class="ql-block">1927年初,在家乡创建中共津南特委,任第一届特委书记。随后,领导津南特委先后在津南地区多县建立一批中共地方组织。后任顺直省委军事委员兼津南特委书记。在刘格平主持下,津南特委在河北献县组织领导了“借粮吃大户”的斗争,有力地打击了封建地主势力,扩大了中共在农民群众中的影。</p><p class="ql-block">1927年秋,按照中共“八•七”会议精神和省委的指示,津南特委在刘格平领导下,对鲁北阳信县一批绿林武装进行了改造,创建了“津南革命军”,为这支队伍派驻了党代表。</p><p class="ql-block">1928年6月,刘格平在庆云县和盐山县组建“津南革命军第一支队”,并领导这支队伍攻占了庆云县城,缴了县民团和警察局的枪支。其后,刘格平又去河间、献县准备再次发动农民武装起义,由于被告密遭逮捕,后被营救出狱。</p><p class="ql-block">1931年6月,刘格平同志受党组织派遣到山西、陕西搞兵运工作。“九•一八” 事变后,在西安组织领导了“回民抗日救国会”。在西安还领导发动了“驱逐戴季陶”运动,宣传了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2年秋,刘格平同志回到沧州担任中共津南特委军事委员。</p><p class="ql-block">1934年4月,刘格平领导庆云县民工暴动,并建立农民自卫军,准备创建北方苏区。在4月20日农民自卫军成立大会上,刘格平同志受伤再次被捕入狱,后转押到北平军人反省院。在狱中,面对威逼利诱,刘格平拒不屈服自首,担任北监党支部书记,领导狱中党员开展狱中斗争。</p><p class="ql-block">1936年,中共为营救被捕在狱中的中共高级干部,指示狱中干部在写好的“反共启示”上签字自首,配合营救出狱。当时在狱中的62人,薄一波等61人均签字自首获释出狱。唯有刘格一人平拒不签字自首。直到1944年4月坐满十年牢狱后刑满出狱。在狱中,刘格平以绝食为要挟,坚持要吃清真饭食。狱方专为刘格平送清真饭食,后来刘格平曾亲言:“革命斗争这么多年,就是在国民党监狱里也没坏过口(指没有吃过不清真的食物)”。</p><p class="ql-block">1944年4月刑满出狱后,任中共天津市工委书记,还组织了天津市救国会,任主任。此期间,通过举办读书会、办刊物等形式联系群众,在天津的工人和学生中发展党组织,还利用其家族在天津和津南地区回民中的影响联系上层人士,在回民中做党的宣传和组织工作。</p><p class="ql-block">1944年10月下旬,被派回到渤海解放区。同年底,调中共山东分局工作。后组织建立了山东省回民协会,任主任。1946年秋,任华东局民运部副部长。1948年 2月,刘格平同志任中共渤海区委第一副书记、组织部长兼渤海区党委城市工作部部长和渤海军区副政委。</p><p class="ql-block">在渤海区,在河北,在山东,刘格平领导革命工作时,往往以回民以清真寺为依托,清真寺就是他们的驻扎处,清真寺就是他们的隐蔽所,回民就是他们的支持力量,所在地回民也为中共的革命贡献出一份力量。</p><p class="ql-block">1949年 2月,刘格平同志任华东南下纵队渤海三支队第一书记兼政委率部南下,渡江作战。5月,任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p><p class="ql-block">早在1948年,中共中央就计划解放台湾,电令华东局做好各项准备。应中央的要求,华东局报告提出解放台湾后的组成政权人员:舒同为中央和华东局内定的中共台湾省委第一任书记,刘格平为省委副书记、省长。后来进攻台湾没有实现,原定赴台接管的人员班底转去开办华东人民革命大学。</p><p class="ql-block">1949年9月,刘格平作为少数民族的首席代表,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是中央政府65个委员之一,并任中央人民政府民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p><p class="ql-block">1950年7月,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慰问团团长赴西康、四川、贵州、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慰问。</p><p class="ql-block">1952年,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央民委党组书记。</p> <p style="max-width: 100%; clear: both; min-height: 1em;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quot;Helvetica Neue&quot;, &quot;PingFang SC&quot;, &quot;Hiragino Sans GB&quot;, &quot;Microsoft YaHei UI&quot;,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Arial, sans-serif;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 line-height: 29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br></h3><p style="max-width: 100%; clear: both; min-height: 1em;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quot;Helvetica Neue&quot;, &quot;PingFang SC&quot;, &quot;Hiragino Sans GB&quot;, &quot;Microsoft YaHei UI&quot;,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Arial, sans-serif;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 text-indent: 32px; line-height: 29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span style="max-width: 100%;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background-image: initial; background-position: initial; background-size: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span></h3><p style="max-width: 100%; clear: both; min-height: 1em;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quot;Helvetica Neue&quot;, &quot;PingFang SC&quot;, &quot;Hiragino Sans GB&quot;, &quot;Microsoft YaHei UI&quot;,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Arial, sans-serif;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 text-indent: 32px; line-height: 29px; background: rgb(248, 252, 255);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span style="max-width: 100%;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1951年12月-1958年4月任<span style="max-width: 100%;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央民委党组书记。</span>1954年11月兼中央民族学院院长。</span></h3><p style="max-width: 100%; clear: both; min-height: 1em;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quot;Helvetica Neue&quot;, &quot;PingFang SC&quot;, &quot;Hiragino Sans GB&quot;, &quot;Microsoft YaHei UI&quot;,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Arial, sans-serif;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 text-indent: 32px; line-height: 29px; background: rgb(248, 252, 255);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span style="max-width: 100%;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1952年5月,刘格平主持与包尔汗、赛福鼎、马玉槐、达浦生、白寿彝等人发起筹建伊斯兰教协会。同时成立中国回民文化促进会,刘格平任会长。</span></h3><p style="max-width: 100%; clear: both; min-height: 1em;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quot;Helvetica Neue&quot;, &quot;PingFang SC&quot;, &quot;Hiragino Sans GB&quot;, &quot;Microsoft YaHei UI&quot;,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Arial, sans-serif;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 text-indent: 32px; line-height: 29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span style="max-width: 100%;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1956年的中共八大当选中央委员,</span><span style="max-width: 100%; font-size: 16px; background-image: initial; background-position: initial; background-size: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 font-family: 宋体;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是五十六位中央委员之一。</span></h3><p style="max-width: 100%; clear: both; min-height: 1em;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quot;Helvetica Neue&quot;, &quot;PingFang SC&quot;, &quot;Hiragino Sans GB&quot;, &quot;Microsoft YaHei UI&quot;,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Arial, sans-serif;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 text-indent: 32px; line-height: 29px; background: rgb(248, 252, 255);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span style="max-width: 100%;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background: rgb(255, 255, 255);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1958年初,受党中央委<span style="max-width: 100%;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派,任宁夏筹建回族自治区筹委会主任、工委书记。</span>1958年10月,任<span style="max-width: 100%;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区党委代理第一书记。</span></span></h3><p style="max-width: 100%; clear: both; min-height: 1em;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quot;Helvetica Neue&quot;, &quot;PingFang SC&quot;, &quot;Hiragino Sans GB&quot;, &quot;Microsoft YaHei UI&quot;,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Arial, sans-serif;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 text-indent: 32px; line-height: 29px; background: rgb(248, 252, 255);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span style="max-width: 100%;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span style="max-width: 100%;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宁夏回族自治区筹备之初,因宁夏区域面积小,回民人口并不多,远比甘肃少,刘格平曾建议在甘肃建立回族自治区,未获中央同意。后将甘肃的固原地区西海固等县划归宁夏,又从刘格平曾经长期工作过的河北、京津地区调来大批回民,移民支边,安置在宁夏各机关单位和工厂,使回民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所占比列勉强达到民族自治区规定的</span>30%人口比例。为此,后来被人诬陷攻击为“不想要小自治区,想要大自治区”,指责他“有民族野心,想在甘肃建立大的回民自治区,而甘肃回民历史上经常阻碍通往新疆之路”。</span></h3> <h3>1958年,宁夏自治区成立之时,适逢“宗教改革”运动在全国开展,甘、宁、青是重点地区。关闭、拆除清真寺,禁止妇女戴盖头,禁止男人留胡子,强迫回民养猪...。 对于“宗教改革”的极端政策,刘格平进行了抵制。他认为宗教信仰是群众的自由,应该尊重,不能强迫,只要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不分信仰,不分民族,都要团结,共产党过去是这样,今后还是这样。对于拆除清真寺问题,刘格平不主张拆寺,可以适当合并一些,不要并的太多;对于回民养猪问题,刘格平认为应尊重回民的民族习俗,宁夏不能推行回民养猪,不能做让回民不愉快的事,可以养牛、养羊;关于回民留胡子、戴盖头、禁烟酒等宗教习俗,刘格平认为是回民的民族习惯,愿戴就戴,愿留就留,群众自愿,政府不能干涉,不能说揭掉盖头就是进步,不能说抽烟喝酒是一种进步,回民不抽烟、喝酒是一种美德;对于当时有人提倡回汉通婚,刘格平结认为这是个人的事,共产党不能提倡。(详见后附《刘格平1959年在宁夏自治区伊斯兰教协会成立大会上的发言》) 为适应民族自治区的特色,保留回民的传统习俗,刘格平夫人丁磊亲自设计制作了结合中国传统服装风格的回民服装,并与刘格平二人亲自穿着示范,在宁夏日报上发出,以期在宁夏推广。为此,时任宁夏自治区第一书记汪锋与刘格平发生争执,这也成了后来刘格平被打成“地方民族主义分子”的原因之一。 1960年3月24日,在中央的指示下,时任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的汪锋与刘格平交换了意见,中央有关部委领导也同刘格平进行了谈话,形势急转直下。从3月30日开始,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和中央有关部委负责人在北京召开了“刘格平同志问题座谈会”,对刘格平的各种错误进行了尖锐批判,被中央定性为“在民族问题上反党”。1960 年5月至7月,中共宁夏区党委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在银川召开。会议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给刘格平等领导干部扣上“地方民族主义分子”、“资产阶级和民族宗教上层在共产党内的代理人”等帽子。刘格平等3名省军级,10名厅局级回民领导干部被打成“地方民族主义分子”受到批判和组织处理(开除党籍、撤职、降级、下放劳动改造和入狱)。另有许多回族干部和群众受到株连。刘格平夫人丁磊也因示范回民服装问题惨遭批斗,被批为“搞民族分裂的臭婆姨”。 在当时政治的大气候下,在宁夏仅工作了两年,刘格平被打成“地方民族主义分子”被撤职,1960年秋调离宁夏,到中央党校学习。 刘格平被罢官撤职离开宁夏后,向中央提出“宗教改革”重要建议的杨静仁接任宁夏第一书记兼自治区主席,“宗教改革”运动才在宁夏畅行无阻地轰轰烈烈展开,拆寺、烧经、斗阿訇,所有清真寺被拆除,阿訇被送去劳改劳教,全宁夏开始强制推行回民养猪...。杨静仁最后官至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跻身党和国家领导人行列。 文革前夕,因为政治形势的变化和需要,中央翻出了1936年61人自首出狱的旧案。这件事是当时中共负责北方白区工作的刘少奇提请由中共名义上的负责人张闻天批准后做出的指示,伟大领袖或许不知情,这时翻出此事另有政治需要。这61人被打成“61人叛徒集团”,撤职关押。此时伟大领袖又想起了那时唯一一个拒不签字自首的硬汉刘格平。1965年12月刘格平被派往山西,任山西省副省长。1967年-1971年任山西省党的核心小组组长、省革委会主任、省军区第一政委,并兼北京军区政委、军区党委常委。1971年4月被莫名解职, 1976年调回北京,从此淡出政界。 改革开放之后,1983年刘格平曾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但再未恢复任何职务,也再未在公开场合露面。1992年3月于北京病逝归真,享年88岁。 刘格平的一生出生入死,信念坚定,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的事业。可他一生也坚守着一个回民的底线,他一生中甚至在狱中10年也没“坏过口”。刘格平是中共早期革命家,1922就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才转为中共党员,入党考验期长达4年,其他早期入团的党员入党考验期只有几个月半年,这与他身上鲜明的民族特点不无关系。 当年入狱前,他就已是津南特委书记,在狱中任党支部书记,领导狱中斗争,接到让签字自首的指示时,因对此有怀疑,62人仅他一人没有签字自首,直到坐满十年才出狱。十年的牢狱生涯,耽搁了他的政治生涯。出狱后,当年的狱友们都已在各个部门身居高位,而刘格平三年后才干到副师级。他在狱中坚贞不渝的表现,也得到中共领导人的欣赏。 早在山东解放区时期,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共社会部长康生以中央大员身份在山东工作期间,对于饶漱石、陈毅等华东局和山东解放区党政军高级领导的宴请一概回绝,因欣赏刘格平宁把牢底坐穿也拒不自首的气节,却单赴刘格平设的清真宴。 新中国成立之初,伟大领袖会见刘格平时问他:“你是回民领袖,少数民族首席代表,吃不吃猪肉啊?”,刘格平回答:“不吃”,伟大领袖说:“我们党应该尊重回民的风俗习惯,容许回民党员不吃猪肉”。康生也曾在不同场合下几次说过刘格平:“刘格平22年入团26年入党的老资格,太轴,他信《可兰经》”;“这个刘回子,二十年代初的老党员,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可一说起伊斯兰教的《可兰经》,他的马克思主义就不见了,怎么对宗教的经典还是那么神圣不可侵犯呢”。;“这刘回子,太死性,太古板,在中央有指示的情况下也不自首,本来36年就可出狱,该!多蹲八年小号”。康生甚至认为刘格平当年宁可把牢底坐穿也拒不自首的精神动力是伊斯兰教而不是共产主义。<br></h3> <h3>新中国成立后,领导干部评定行政级别时,只是省部级的刘格平却被评为行政三级,与政治局委员和开国元帅同等级别,这与他的资历、贡献和当年在狱中的表现不无关系。 也正是他内心尚存的信仰,在1958年的极左风潮下,刘格平才能不惜牺牲自己的政治生命,抵制“宗教改革”的极端政策。 对他坚定地信念意志和鲜明的人格,伟大领袖对他也心存欣赏,在他被定性为“民族问题上反党”,被打成“地方民族主义分子”后,没有置他于死地,留有余地,伟大领袖群说“把刘格平调回北京,安排他到中央高级党校自修”。 当年刘格平领导“山东省回民协会”和“渤海回民大队”组织领导山东沂蒙地区回民参加抗日活动,辗转在沂蒙地区各县,都是驻扎在各清真寺,结识许多清真寺阿訇,清真寺阿訇们积极协助刘格平宣传党的政策,支持“山东省回民协会”和“渤海回民大队”的抗日活动,与一些阿訇结下深厚的情谊。1991年,刘格平晚年归真前一年,为安排后事,托老朋友当年山东平邑县南北道村清真寺阿訇时已八十多高龄的文益茂老阿訇为其写一副“满棚”(从前回民归真后下葬时坟坑周边装饰用的的《古兰》经文,现在已多不沿用),写成后刘格平非常满意,亲笔书写“认主独一”四字回赠。1992年3月,刘格平归真后,按照他的遗愿,把遗体运回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大堤东村老家,按穆斯林的葬礼安葬。当地为他修建了刘格平陵园。 1992年3月,他逝世时,按照惯例规定,他曾担任过院长的中央民族学院安排了两辆大巴车,载送愿意去的师生前去参加他的追悼会,可两辆大巴连一辆都没坐满,而同样资历的老革命,同样曾担任过中央民族学院院长的乌兰夫去世时,中央民族学院同样安排了两辆大巴车,去的师生竟然不够坐,另加派了两辆。他在政坛消失得太久,人们已经不知道刘格平是谁! 他一生为党的事业出生入死,对党的事业坚贞不渝。为了党的事业,他两次坐了13年牢,意志坚定、品行高洁,是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对敌斗争中为革命事业坚强不屈精神的一面旗帜。他是新中国首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和中央委员中唯一没有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三级干部。为了坚持真理、良心和内心尚存的信仰,不惜牺牲自己的政治生命,两次被打倒,背上“地方民族主义分子”和“反党乱军”的污名。同时,对自己的伊斯兰信仰也坚持不弃,临终前仍坚守信仰,坚持穆斯林的葬礼,可敬可佩! 刘格平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也是悲剧的一生,他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也是他与生俱来的血脉中注定的。 斯人已远去,英名留人间。 如今,1958年“宗教改革”的幽灵在国内一些地方又借尸还魂,死灰复燃,值此之际,我们更加缅怀已逝去的刘格平。 2018-09-18 于兰州<br></h3> <h3>附: 《刘格平1959年在宁夏自治区伊斯兰教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会议记录稿,丁磊 刘宝俊提供。全国回族史北京座谈会资料) 一. 宁夏经济……(省略)。 二、宗教信仰自由和生活习惯问题,我把我的意见提出来大家共同商量: (1)关于并寺的问题 过去因教派不同,各教派都认为寺越多越好,但是寺多了便增加群众的负担,因之合并一些比较好。我区有的经过群众商量后已经并了,但不能影响群众的宗教生活,我们主张不要并的太多,要并的适当,群众要求多并时,我们要说服。并了的可以腾出房子,办些公益事业。 (2)养猪问题 我说回民不养猪,因为这是风俗习惯,有的人说可以养猪,我们地区不养,不能让人做不愉快的事情。回民可以养牛、羊,川区可以养鱼、鸭。饮食方面要互相尊重,回民有回民的习惯,汉民有汉民的习惯,南方人有南方人的习惯,北方人有北方人的习惯,不是说到共产主义都要吃一样的饭。有99%的人有自己的民族习惯,千人中也有一人改了自己的习惯。有人说,抽烟、喝酒是进步,我不知道这为什么是进步?回民不抽烟、喝酒是一种美德。有的阿訇提倡喝酒、抽烟,我看这不合适。 (3)古尔邦节过不过? 群众过不过是有自由的,阿訇是应该过的。阿訇应不应该信主?阿訇不信主成了什么阿訇,阿訇是宗教职业者,应当礼拜,劳动一天,晚上可以补上,在地里劳动也可以礼拜。群众请阿訇念经该不该去?我说应该去。阿訇是办宗教的,群众请就得去。比如我是自治区的主席,群众为生产找我,我就要管。群众叫阿訇宰鸡、宰羊,阿訇就该宰,不给钱也该给宰。群众自愿拿乜贴是可以收的,阿訇如果不要,群众心里会不舒服。我们反对强行摊派,随心乜贴送到你门上,又不是强迫要,为什么不收?群众请阿訇吃饭可不可以?当然可以。妇女戴盖头一方面是民族习惯,一方面也可以挡风,不能说摘掉盖头就是进步。各民族有各民族的习惯,穿衣戴帽有自由,她不戴是她自己的事。有人说:“女子不能露出羞体”是错误的,是轻视妇女的说法,死了人穿不穿布?我看少穿一点,不一定穿3丈6尺,1丈8尺也可以,这比棺材节省。有些阿訇主张用纸包裹尸体,这不好看。有人说:“留不留胡子?”我们不管这些事,谁愿留就留,起经名可不可以?当然可以。请阿訇写伊扎布,阿訇就应给写。类似这些生活上的事,只要不防害社会主义。 (4)宗教要看它在什么社会起什么作用 伊斯兰教以前也有宗教,如耶稣教,在耶稣教前也还有宗教。宗教在某一时期起过好的作用,如佛教释迦摩尼为了解除人生老病死的痛苦,上山修行20年,动机是好的。但宗教到一定时期却为反动阶级服务。如蒙、藏大喇嘛庙,在清朝时设立监狱法庭与封建王朝勾结起来残害人民。伊斯兰教创于沙特阿拉伯,当时沙特阿拉伯有许多宗教,部落很分散,需要一个统一的宗教和统一的政府,所以穆罕默德开始传播伊斯兰教,发展商业、牧业、文化,当时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以后起着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作用,原来阿拉伯比当时欧洲进步,以后不进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土耳其失败,阿拉伯变成了殖民地和附属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许多改革才逐渐搞起民族独立的运动。这说明宗教在一定时期起了好作用,但到一定时候就起坏作用。伊斯兰教在回民历史上起过好作用,对民族内部的团结生存起了纽带作用。但另一方面在经济上,文化上又起了阻碍作用。如回民念经,做小买卖等。同时,过去阿訇依靠地主、土豪、绅士,不招呼他们,就当不成阿訇。解放后我们尊重宗教,对宗教界人士进行了安置。 (5)伊斯兰教与马克思主义 □□□说:“《古兰经》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差不多”,我们说这是两回事。宗教是宗教,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唯物的、有试验、有证明。宗教是不能把真主拿出来的,它没有定位、定向,到处都有真主。这是两种不同的宇宙观、人生观,一个是讲唯物辩证法;一个是讲精神的、唯心的,不能混淆起来。 (6)信主与不信主能不能团结合作 自我们党产生的那天起,对于只要反封建、反帝的人,不分信仰、民族,我们都与之团结合作,在抗日战争时期,只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我们就一概团结;在解放战争时期,只要反对三大敌人,我们也争取团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只有拥护党和宪法,赞成社会主义,热爱祖国,不分民族、信仰都与之团结合作。过去如此,今后还是如此。但这种团结就要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要站在社会主义立场上,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这样信与不信教的就能团结合作。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就提到照顾地方和民族习惯,我们还要发展民族。如吴忠在小学中,回汉各半,但在中学,越高年级回民学生越少。全区回民人口占三分之一,但回民中学生只占14%,在党的领导支持下要赶上去。 (7)民族形式和民族的发展 比如穿衣、戴帽是民族形式,我们都不干涉。但主要要发展民族的社会主义内容,就是要发展生产,多打粮食;发展工业,不发展工业就没钱花,就不能满足我们生活的需要;要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培养人才,消灭民族间经济,文化上的不平等。实际上我们回民经济、文化比汉民差,文化低,干部少,科学技术差,技术人才少,我们要赶上去。 (8)宗教与民族,这是两回事,不应混在一起宗教早就有了,民族是后来产生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承认回回是一个民族。宗教是信仰,有些人不信主,但也不要怕,不信还是回族。当然阿訇是要信主的。信主的就是回族加伊斯兰教。宗教、民族二者有联系,如回民吃肉,要请阿訇宰。 (9)回汉通婚的问题 过去阿訇很担心,我们是注意这事的,说服不要恋爱,但人家坚持结婚,就和家庭商量,举行回民结婚仪式,尊重女方风俗习惯。这是个变通办法,为的是照顾家庭、民族、宗教的感情,但这类事情总是少数。 如北京有10万回民,回汉结婚的只有30多对,结婚后一般关系很好,男方能尊重女方的风俗习惯。有的地方提倡回汉结婚,我说结不结是个人的事情,我们共产党不去提倡。有人说:“政府是否可以法令规定 不结,这也很难办。我们态度,不去提倡,也不应当提倡;同时,我们也不能干涉,最好依靠家庭的监督,我们也只能为了生活方便着想,可以建议,但不能强迫。过去回汉通婚的比现在多,但民族还是存在着。如果女方有信仰,也不因为结婚而不信,这是不能反对的,是反对不了的,你反对,但不能解决问题。有人怕回汉通婚民族就完了,宗教就完了,完不完不在于通婚,民族的前途是进步与否的问题,宗教要看是否拥护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总的道路,决不能违背。 (10)废除封建特权和封建剥削制度 什么是封建特权和封建剥削?这是有规格的。我们的寺上种点田、养少数羊当然是可以的,封建特权是随便打人、杀人,过去强迫人拿天课,这就是信教不自由。还有的如果不随他的坊,就威胁人家,这也是没有信教自由。这些都是封建社会留下来的,也不能说随便起点乜贴就是封建剥削,当然不要收的多了。苏联也有人散乜贴。散乜贴要出于自愿,但不能说阿訇完全依靠乜贴,真正为宗教是不怕苦的,阿訇要好好研究《古兰经》,有些阿訇研究的好,有些阿訇研究的不好。另外,还要好好研究一下哪些是封建特权?哪些不是封建特权,把它分得清清楚楚的。不能说人家都进入社会主义了,你还保持封建所有制。群众自愿地修补一个寺上的房子是可以的,宗教要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在自愿、合理范围内做是应当的。 (11)阿訇、满拉参加劳动的问题 阿訇、满拉参加劳动很好,以政府来说,希望阿訇、满拉自愿参加,年老有病的不必勉强,劳动可以增加生产。毛主席也曾到十三陵水库工程参加劳动,徐老80多岁了也去参加劳动。按宗教来说,阿訇不参加劳动没有这条规定,穆罕默德也曾经商。不劳动,就没有世界,农民不种地就没有粮食吃,阿訇参加劳动还可以增加收入,劳动可以改造思想,可以锻炼身体,不劳动身体就要残废。我们在工作中,也难免有缺点,但我们可以研究改进的,今天谈的这些意见,提供大家研究考虑。<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