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中国】壮丽天安门,见证新中国!

所好所乐所为

<h3><font color="#ed2308"><b>天安门广场是祖国的心脏地带,是国家重大活动的场所,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天安门广场占地面积44公顷,东西宽500米,南北长880米,地面全部由经过特殊工艺技术处理的浅色花岗岩条石铺成。天安门广场每天清晨的升国旗和每天日落时分的降国旗是最庄严的仪式。同时天安门广场是无数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是中国从衰落到崛起的历史见证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天安门陪同伟大共和国一起成长,一路向前,目睹了祖国的崛起和强大,记载着中国人民发愤图强的前进步伐。每年的国庆盛大节日,都会在这里举行令人瞩目的庆祝活动!<br></b><b>整理了建国以来历年国庆节天安门城楼前的珍贵照片,从这里找寻到一些关于共和国“发展”、时代</b><b>“变迁”的记忆!</b></font></h3> <h3>1949年2月12日,庆祝北平解放大会时的天安门</h3> <h3>1949年7月7日,纪念“七七”抗战12周年大会时的天安门</h3> <h3><b><font color="#ed2308">1949年开国大典</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啦!</font></b></h3> <h3>1949年,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h3> <h3><b><font color="#ed2308">1950年国庆</font></b></h3> <h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第一次挂上了天安门。</h3> <h3><b><font color="#ed2308">1951年国庆</font></b></h3> <h3>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首次亮相天门安广场阅兵式。</h3> <h3><b><font color="#ed2308">1952年国庆</font></b></h3> <h3>中国人民解放军摩托化部队通过天安门广场。</h3> <h3><b><font color="#ed2308">1953年国庆</font></b></h3> <h3>中国人民解放军机械化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在这一年,教育部提出全国私立中学改为公立。</h3> <h3>40余万民众在天安门广场高举领袖头像与标语庆祝。</h3> <h3>这一年抗美援朝中凯旋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出现在天安门观礼台。图为装甲部队接受检阅。</h3> <h3><b><font color="#ed2308">1954年国庆五周年</font></b></h3> <h3>新中国成立五周年,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国家经济逐步提高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h3> <h3>这一年我国第一部宪法颁布,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h3> <h3><b><font color="#ed2308">1955年国庆</font></b></h3> <h3>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的第一次阅兵。图为解放军火箭炮部队通过天安门广场</h3> <h3><b><font color="#ed2308">1956年国庆</font></b></h3> <h3>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唯一一次雨中阅兵,这一年全国多个城市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公私合营。</h3> <h3><b><font color="#ed2308">1957年国庆</font></b></h3> <h3>这一年国产喷气式轰炸机、歼击机第一次通过天安门上空接受检阅。图为牵引火炮部队受阅。</h3> <h3><b><font color="#ed2308">1958年国庆</font></b></h3> <h3>公社社员抬着“人民公社好”的标语走过天安门广场。</h3> <h3><b><font color="#ed2308">1959年国庆</font></b></h3> <h3>1959年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逢十大阅”,阅兵规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大,也是毛泽东出席的最后一次国庆阅兵。图为中国制造的第一代主战坦克“五九”式中型坦克首次亮相。</h3> <h3><b><font color="#ed2308">1960年-1983年国庆</font></b><br></h3> <h3>从1960年开始,国庆典礼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但每年的国庆群众游行一如既往。</h3> <h3><b><font color="#ed2308">1962年国庆</font></b></h3> <h3>1962年国庆,群众们高举毛泽东像游行,这也是当年挂在天安门城楼的“标准像”。</h3> <h3><b style=""><font color="#ed2308">1963年国庆</font></b></h3> <h3>1963年国庆,游行队伍高举“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宣传画,这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青年偶像。</h3> <h3><b><font color="#ed2308">1964年国庆</font></b></h3> <h3>1964年国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全国各界人民抬着毛泽东雕像和《毛泽东选集》模型从天安门前经过。</h3> <h3>当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夜晚的天安门烟花绚烂。</h3> <h3><b><font color="#ed2308">1966年国庆节</font></b></h3> <h3>1966年国庆节,是文革后的第一个国庆节,政治运动色彩明显,每人手中都拿着一本“红宝书”。</h3> <h3><b><font color="#ed2308">1967年国庆</font></b></h3> <h3>1967年国庆,天安门城楼前的“毛主席像”换成了年老一些的毛主席像,这个标准像一直挂到今天也未变过。</h3><div><br></div> <h3><b><font color="#ed2308">1968年国庆</font></b></h3> <h3>1968年,毛泽东作出“知识青年上农村去”的决定,这一年国庆,大规模的群众游行高喊“全世界人民热爱毛主席”的口号。</h3> <h3><b><font color="#ed2308">1969年,建国20周年</font></b></h3> <h3>1969年,建国20周年,天安门前举行了前所未有的国庆盛典。</h3> <h3><b><font color="#ed2308">1972年国庆节</font></b></h3> <h3>1972年国庆节,从前门棋盘街到人民英雄纪念碑旁的18个华坪共摆放了2万多株鲜花,布置非常漂亮。</h3> <h3>革命样板戏《杜鹃山》</h3> <h3>1973年之后的几年,国庆节的庆祝不再是阅兵或者天安门游行,而改为游园会活动。</h3> <h3>天坛公园的游园活动。</h3> <h3>1979年国庆节,建国30周年,国家既没有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也没有组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游行,历经十年文革浩劫,百废待兴,百业待举!</h3> <h3><b><font color="#ed2308">1984年国庆三十五周年大阅兵</font></b></h3> <h3>198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这是改革开放后的首次大型阅兵仪式,在这之前,天安门前已经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h3> <h3>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同志检阅部队。</h3> <h3>35周年国庆首都群众游行时,北京大学的学生们在游行队伍行进中打出横幅——“小平您好”</h3> <h3>战略导弹方阵通过天安门广场。</h3> <h3><b><font color="#ed2308">1986年,孔雀开屏 龙的传人</font></b></h3> <h3>1986年国庆,首次在天安门广场摆花,共用花10万盆。广场中央建起直径60米,高3米的以大松柏为主景的大花坛。6个巨大的花瓣开花坛由中心向外辐射,每个花瓣长25米,宽11米,花心用50多盆龙柏球组成。</h3> <h3>天安门广场于1986年被评为“北京十六景”之一,景观名“天安丽日”,从这一年开始,每年国庆都会围绕当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在天安门广场中心布置大型主题花坛为祖国母亲庆生,供人们欣赏!</h3> <h3><b><font color="#ed2308">1987年,姐妹情思 民族团结</font></b></h3> <h3>1987年,天安门广场共用10万盆鲜花摆大小花坛38个,象征建国38周年。</h3> <h3><b style=""><font color="#ed2308">1988年,二龙戏珠 民心向党</font></b></h3> <h3>1988年,天安门广场摆制了用40多种8万多盆各色鲜花组成的19个花坛,组成5个风格各异的造型景观,主花坛为“二龙戏珠”,寓意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将以龙腾虎跃的姿态为新时期伟大任务而努力奋斗。</h3> <h3><b><font color="#ed2308">国庆40周年,实现四化 振兴中华</font></b></h3> <h3><b><font color="#ff8a00">国庆40周年,花坛造型是飘扬的五星红旗图案。</font></b></h3> <h3><font color="#ed2308"><b>1990年,可爱中华 伟大祖国</b></font></h3> <h3>1990年,天安门广场花坛的主题是歌颂“伟大的祖国”,“可爱的中华”,庆祝建国41周年和亚运会,突出节日气氛。</h3> <h3><b style=""><font color="#ed2308">1991年 ,红星闪闪 体制优越</font></b></h3> <h3>1991年,天安门广场花坛造型是立体红色五角星,象征56个民族的花环圈在五角星的周围,体现各族人民大团结,共同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h3> <h3><b><font color="#ed2308">1992年,万众一心 紧密团结</font></b></h3> <h3>1992年,国庆花坛告别平面花坛时代,开始进入喷泉花坛时代。</h3> <h3><b><font color="#ed2308">1993年,改革春天 繁花似锦</font></b></h3> <h3>1993年,花坛中心是巨大的人造喷泉,周围有四处花坛,象征着改革开放的春天,伟大祖国繁花似锦。</h3> <h3><b><font color="#ed2308">1994年,团结奋进 深化改革</font></b></h3> <h3>1994年,为庆祝建国45周年,展示建国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的景象,共摆花25万盆。</h3> <h3><b><font color="#ed2308">1995年,喷薄日出 歌舞升平</font></b></h3> <h3>1995年是天安门广场国庆摆花的第10年,花坛布置以“喜庆、欢快、祥和”为主题,将20余万盆鲜花组成8组花坛。</h3> <h3><b><font color="#ed2308">1996年,欣欣向荣 喜迎回归</font></b></h3> <h3>1996年,整个广场布置大型花坛8组,中心花坛主题“欣欣向荣”,北侧有两组“普天同庆”“喜迎回归”花坛,轴心是香港回归的画卷,预示着1997年的香港回归。</h3> <h3><b style=""><font color="#ed2308">1997年,万众一心 山河壮丽</font></b></h3> <h3>1997年,为庆祝党的十五大在北京召开和建国48周年,天安门广场花坛布置以“欢庆,热烈、详和”为主题。</h3> <h3><b style=""><font color="#ed2308">1998年,团结奋进 迎接挑战</font></b></h3> <h3>1998年国庆,天安门广场中央为“万众一心”水法花坛,通过变化的喷泉与花卉布置成的凤尾向心图案,意喻全国人民团结奋进,迎接新世纪挑战的豪情壮志。</h3> <h3><b><font color="#ed2308">1999年,喜迎千禧 扬帆起航</font></b></h3> <h3>1999年国庆五十周年大阅兵,这年天安门广场没有专设花坛。</h3><div>远洋大厦前的“新世纪号”花船,象征中华民族扬帆远航。</div> <h3>1999年国庆,建国50周年,天安门广场前举行50周年阅兵,因为时值世纪之交,此次阅兵被称为“世纪大阅兵”。</h3> <h3>解放军当时的最新型主坦克亮相天安门广场。</h3> <h3>空军新型地空导弹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h3> <h3><b><font color="#ed2308">2000年,期盼奥运 推进特色社会主义建设</font></b></h3> <h3>2000年国庆花坛的重点是天安门广场,继续采用传统布局形式,突出中心“万人一心”主题喷泉花坛。</h3> <h3><b><font color="#ed2308">2001年,欣欣向荣 充满信心</font></b></h3> <h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2周年及北京申奥成功,2001年天安门广场国庆花坛采用“一大四小”的传统布局形式,突出“万众一心”主题喷泉花坛,表达全国人民对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盛会充满信心。</h3> <h3><b><font color="#ed2308">2002年,光辉历程 共创明天</font></b></h3> <h3>2002年国庆,共摆放30万盆鲜花,分为“万众一心”、“走向未来”、“共创明天”、“光辉历程”、“锦绣中华”5个主题花坛。</h3> <h3><b><font color="#ed2308">2003年,与时俱进 共铸辉煌</font></b></h3> <h3>2003年的国庆54周年天安门广场花坛采取画卷花坛的形式,展示“众志成城共铸中华辉煌,与时俱进谱写绚丽篇章”的最新主题,体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h3> <h3><b><font color="#ed2308">2004年,神舟腾飞 山河锦绣</font></b></h3> <h3>2004年国庆,天安门广场主题花坛“万众一心”,这是广场出现过的最大的花坛。</h3> <h3><b><font color="#ed2308">2005年,圆奥运梦 树和谐风</font></b></h3> <h3>2005年是建国56周年,天安门广场花坛总面积11000平方米,中心为“万众一心”主题喷泉花坛,在中山像两侧设立灯箱组字花坛。</h3> <h3><b><font color="#ed2308">2006年,科学发展 社会和谐</font></b></h3> <h3>2006年天安门广场国庆摆花仍由中心花坛、广场东西两侧和灯箱花坛组成。</h3> <h3><b><font color="#ed2308">2007年,渊源共生 和谐共融</font></b></h3> <h3>2007年,天安门广场国庆花坛继续由中心花坛、两侧花坛和组字灯箱花坛组成。</h3> <h3><b><font color="#ed2308">2008年,万象更新</font></b></h3> <h3>2008年天安门国庆花坛布置进入立体造型时代,天安门广场中心是宫灯花坛。</h3> <h3><b style=""><font color="#ed2308">2009年,普天同庆</font></b></h3> <h3>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迎来生命中的第一个花甲之年。</h3><h3>天安门广场中心摆放的是“普天同庆”巨型花篮。</h3> <h3>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14次大阅兵,是进入21世纪以来第1次大阅兵。</h3> <h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语经过天安门广场。</h3> <h3><b><font color="#ed2308">2010年,花开盛世</font></b></h3> <h3>2010年,天安门广场中心摆放大型“牡丹”花坛,共耗费40万盆鲜花。</h3> <h3><b><font color="#ed2308">2011年,和平腾飞</font></b></h3> <h3>2011年国庆,天安门广场中心花坛主景是一只喜庆的大红灯笼,灯笼上嵌着“中国结”。</h3> <h3><b><font color="#ed2308">2012年,祝福祖国</font></b></h3> <h3>2012年国庆节天安门广场花坛,中心花坛以“祝福祖国”为主题,以喜庆的花篮为主景。</h3> <h3><b><font color="#ed2308">2013年,富贵吉祥</font></b></h3> <h3>2013年国庆,天安门广场首次以花果篮的形式布置国庆主花坛,花篮首次引入3D裸眼技术。</h3> <h3><b><font color="#ed2308">2014年,中国梦</font></b></h3> <h3>2014年,天安门广场中心花坛主景花篮为巨型花艺作品,花篮四周都嵌有“中国梦”字样,突出祝福祖国、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愿景。</h3> <h3>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9月3日在天安门举行。</h3> <h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受阅部队<br></h3> <h3>核导弹第二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h3> <h3><b><font color="#ed2308">2015年,祝福祖国</font></b></h3> <h3>天安门广场花坛造型主打长城主题。<br></h3> <h3><b><font color="#ed2308">2016年,四季花篮</font></b></h3> <h3>2016年国庆花篮设计参考清代画家丁亮光“四季花篮”的画作,表达对祖国繁荣富强、欣欣向荣的美好祝福。</h3> <h3><b><font color="#ed2308">2017年,金玉满堂</font></b></h3> <h3>2017年的国庆花坛延续大花果篮的经典造型,以喜庆金玉满堂为主要内容的花果篮为主景,寓意十八大以来,国家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硕果累累。篮体有“祝福祖国,1949-2017”及“喜迎十九大”的字样。</h3> <h3><b><font color="#ed2308">2018年,祝福祖国,欢度国庆</font></b></h3> <h3>2018年9月21日,国庆大花篮已吊装成功,中秋节前向游客展示,壮美花坛引得广大市民与游客围观,在场观众赞不绝口!</h3> <h3>2018年天安门广场中心花坛以喜庆的花篮为主景,花篮为钢架结构,篮身为玻璃钢材质,可抗10级风。花坛顶高17米,篮体高15.3米,篮盘直径15米,花坛底部直径50米。篮体南侧书写“祝福祖国,1949-2018”,篮体北侧书写“欢度国庆,1949-2018”。</h3><h3> 天安门广场中心喜庆、欢乐、隆重,篮内还组合有向日葵、兰花、月季、玉兰、叶子花等富有吉祥寓意的花卉,共同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锐意进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h3> <h3><h1><b><font color="#ed2308">祝福祖国,爱我中华,祝祖国更加繁荣昌盛!</font></b></h1><br></h3><h3><br></h3><h3>(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