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关注青海湖游已经有两三年了,信息来源主要是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周围热爱骑行的人到青海湖的骑行,听说那里有极美的风景,路况良好的公路,于是非常向往去绕湖自驾。</h3><h3>开始做青海行的攻略,本想自驾畅游青海湖的,却最终来了个青甘大环线游。</h3><h3>大环线横跨青海,甘肃两省,从西宁出发,到青海湖,再走德令哈到大柴旦,柴达木边缘,进入敦煌,走河西走廊到张掖,从张掖走最美国道227,回到西宁,是一个完整的环线,不走回头路。<br></h3><h3>全程2800公里,沿途的著名景点有青海湖、茶卡盐湖、柴达木盆地、莫高窟、雅丹魔鬼城、鸣沙山月牙泉、嘉峪关、张掖七彩丹霞、祁连山、祁连大草原。将青海、甘肃的精华景点都覆盖了,是西北自然风光与丝路人文历史的大集合。<br></h3><h3>直到出发前两天的晚上11点,13人团才正式确定。</h3><h3>9月15日,13人从三路出发。老领导从北京出发转武汉飞西宁;兰珍俩口子从荆州出发在武汉上高铁与大部队汇合;大部队从石首出发,9:40岳阳高铁在西安中转停留一小时,再动车至西宁,大约晚9:40左右到达。</h3><h3>动车一路飞驰,出湖北,沿大别山西部余脉进入河南。翻越秦岭到陕西境内,沿秦岭北侧一路西进,穿越甘肃,进入青藏高原抵达西宁,入住西宁。</h3><h3>9月16日,大环线之旅正式开启。</h3><h3><br></h3> <h3>第一站:塔尔寺。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 塔尔寺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尔寺的宗教地位。明朝对寺内上层宗教人物多次封授名号,清康熙皇帝赐有“净上津梁”匾额,乾隆皇帝赐“梵宗寺”称号,并为大金瓦寺赐有“梵教法幢”匾额。三世达赖、四世达赖、五世达赖、七世达赖、十三世达赖、十四世达赖及六世班禅、九世班禅和十世班禅,都曾在塔尔寺进行过宗教活动。 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 塔尔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
对于宗教,我没有狂热的信仰,但是每次到寺庙,我都会虔诚为家人祈祷,供奉自己的心灵信念。
据说,这里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出生地。听说,这里的寺前的那棵菩提树是唯一一棵每片叶片上有佛像的菩提树。听说,那个大金顶用了黄金1300两,白银10000多两,还有无数玛瑙,青晶石……还听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圆寂后的肉身运至此,火化后舍利供奉在这里。这一点让我着迷。这个住进布达拉宫就是雪域之王,流浪在拉萨街头就是最美的情郎的男子一直让我迷恋。我迷恋这个佛门逆子的优美情诗,迷恋他对美好情感最不羁的表达。在这里,觉得离他更近了一点。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br></h3> <h3>从塔尔寺出来,直奔青海湖。昆仑山东部走一段往北,走109国道,开始看到青藏高原不一样的地貌。山看不出石头,没有山林灌木,只有片片草地,路旁没有树林带,全是沙土,也是长着浅浅的草。也有一片片的农作物,听说是青稞。远处山坡上不时看到吃草的牦牛和绵羊。有牛羊的地方会有白色的蒙古包,有蒙古包的地方会有经幡。</h3><h3>还看到了一座因离公路近而另迁他处而弃之不用的天葬台。天葬台很漂亮,是藏传佛教塔式修建。据说,这里仍保留着天葬习俗,非疾病死亡的遗体放在天葬台,任凭雕、鹫们啄食。</h3><h3>车行一段,又到祈连山脉,开始翻越一座座山岭。这些山看着不高,但高原本身海拔2000多米,加上山的高度,已经是高山了,远远的看得到山顶有积雪。这天天气真好,天蓝得惊心,白云在山顶飘荡。</h3><h3>经过了日月山。据说,当时文成公主从长安乘坐马拉轿车进藏时,才16岁,大约花了一年时间走到日月山。再往西去道路崎岖不平,只能骑马,文成公主便在此休息并学习骑马,停留了大约两个月。在日月亭的山风中最后一次流泪回望故乡的地方,骑上马又踏上西去的漫漫长路。</h3> <h3>越翻拉脊山,海拔3800多米,同伴们有的说耳朵不适,有的说头昏昏的。但是旁边就是雪山啊。车停在山边,男人下车,几个女人在车上迅速地换好红裙,下车在寒风雪天里凌乱了2分钟旋即上车再出发。</h3> <h3>第二站:青海湖</h3><h3>翻过座座山岭,在平坦的道路上驰行,雪山的兴奋还在平复,师傅提醒我,往右边看。那一片幽蓝是什么?我猛然回过神来——青海湖到了!</h3><h3>湖与路之间是油菜花田,在7.8月间,应该全部是金黄的一片。金黄与幽蓝,该是一种怎样的摄魂,无法想象。现在,只有间或一小片的花还在,稀稀疏疏,不成规模,便没停车拍照。直奔二郎剑景区,又名151景区,因原来是151部队的渔雷试验基地而得名。</h3><h3>青海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总面积4500平方公里左右,湖面海拔3196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和咸水湖,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br></h3><h3>4500平方公里的概念好象不具象,换成有11个香港或者7个新加坡那么大,可能概念清晰一些吧。</h3><h3>据说,海中有个海心岛,上有座庵堂,有尼姑在上面修行。生活补给靠每年11月至来年4月期间,海面冰封后出海到县城采购一年的用度。淡水来自岛上的一股泉眼。在咸水湖中的岛上有一个淡水泉眼,让人想不到的奇迹总是存在!而在这孤岛之上修行又是一种怎样的空灵啊!我忍不住问师傅,岛上可以增加修行的人吗?</h3><h3>再怎么留恋也不能留下,总是要离开啊!</h3><h3>上车,继续沿着湖西走,我一直望着右边,一会看蓝天白云,一会看蓝天映照下的湖,不离开须臾,相机拍了湖,但这个蓝不是刻在我心底的颜色,刻在我心底的颜色让我心动却无法描画。</h3> <h3>要赶到茶卡去夜宿,有400多公里的路,得5.6个小时才能到。</h3><h3>离开青海湖,走在青藏公路上,进入柴达木盆地,也进入了高原戈壁。除了芨芨草,骆驼刺,沙棘这种能在干旱戈壁上顽强生存的植物,再也看不到其他生物。芨芨草,骆驼刺都是一蓬蓬生长的,在戈壁上整齐排列。为了生存,它们的根系在沙砾下延伸十几米,为的是能存储一点生存的水份。</h3><h3>沿途没有风景,只有感慨。</h3><h3>平坦、辽阔、干旱、苍凉、寂静、荒芜……这是从喧闹、拥挤、繁茂的地方来到这里的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几百公里没有人烟,这令人无法想象也无法接受。那么多人都到哪儿去了?还是作个比较吧,青海省是仅次于新疆、西藏的第三大省,面积为全国总面积的十四分之一,人口却只有500多万,比荆州市人还少100多万。——人都到物产丰沞的地方去了!</h3> <h3>第三站:茶卡盐湖。</h3><h3>今天的景点又只一个,茶卡盐湖,然后又是500多公里的行程。</h3><h3>茶卡是藏语,即盐湖的意思。盐湖总面积105平方公里,相当于10个杭州西湖一样大。天然结晶盐湖。因其盐晶中含有矿物质,使盐晶呈青黑色,故称“青盐”。初步探明的储量达4亿4千万吨以上,可供全国人民使用80多年。<br></h3><h3>茶卡盐湖是几个女人做梦都要去的地方,就想从“天空之镜”中映照出红裙美照。</h3><h3>可是天公不作美,乌云沉沉,一时没有云开日出的迹象。到景区,好冷啊,怕只有2.3度的温度,风也大。坐着小火车到湖里,走盐路回来。梦想着站在湖中去拍个美照的,硬是没看到胆大的人赤脚下湖。但是天空的云层让我叹为观止。天空层层乌云,湖那边厚的白云堆积成了一道目测近一米的云墙,感觉可以去站在墙上去登高一呼。拍下全貌,更象一列开往盐湖的复兴号。</h3><h3><br></h3> <h3>在漫天漫地的盐地上玩了一会,待要离开时,太阳终于穿破云层,浅水下白色结晶盐真的有如一面镜子,把蓝天白云映照进去,把奔跑的红裙女映照进去,美则美矣!</h3><h3><br></h3> <h3>茶卡出来,又是一路戈壁,直奔大柴旦。</h3><h3>必须记录一下路途上的如厕。开始用惯性的思维途中一定是隔不太远就会有服务区,会有加油站,卫生间什么的。但是师傅说没有服务区,加油站也是几百公里才有啦。上路边的公厕,旱厕呀,也没自来水洗手,用没喝完的矿泉冲洗了下,师傅说,你们真奢侈。是呀,在如此干旱的戈壁,哪有水呀。</h3><h3>又是几百里戈壁奔驰,七,八点钟到达大柴旦住宿。</h3> <h3>又一天,早上起来去看雅丹地貌。</h3><h3>路上有个安检站,非常严格,因为这条路直通新疆。</h3><h3>路边,看到大片大片白白的,车上的同伴都说:呀,下雪了!师傅说:这是盐碱地!哦!盐碱地里寸草不生,连骆驼刺,芨芨草也没了。没完没了的黄色沙砾……</h3><h3><br></h3> <h3>第四站:雅丹地貌。</h3><h3>走过近百公里的盐碱地,雅丹地貌来了。</h3><h3>“雅丹”原是我国维吾尔族语,意为陡峭的土丘。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又称风蚀垄槽,或者称为风蚀脊(Yardang)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而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鲫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成为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br></h3><h3>哎,男人看就是些土堆,女人却玩得乐此不疲,从这个土丘跑到那个土丘。</h3><h3>听说,往前,雅丹地貌又是绵延数百公里。</h3> <h3>看完雅丹地貌,回大柴旦的路,往敦煌住宿。仍然是戈壁。远远的,有时候会看到一小群的骆驼,应该不是野生的,但始终没看到人烟,只有沙子被旋风卷起的尘烟。快到祈连山,戈壁上有军车,听说这里有部队。</h3> <h3>戈壁过后,开始翻越祈连山。</h3> <h3>翻过祈连山,就是沙漠地了。</h3><h3>黄沙漫漫。路边有玄奘的雕像,因为这是他西去取经走过的“玄奘之路”。</h3><h3>贞观元年,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在途中经兰州到凉州(姑藏),继昼伏夜行,至瓜州,再经玉门关,越过五烽,渡流沙,备尝艰苦,抵达伊吾(哈密),至高昌国。<br></h3><h3>现在“玄奘之路”已成为了一个品牌,有商学院戈壁挑战赛、戈壁成人礼、戈壁远征军等活动。</h3> <h3>第五站:莫高窟。</h3><h3>这次我没带相机,因为我知道这些艺术瑰宝是不能不允许拍照的。我想全符身心去感受艺术的魅力。</h3><h3>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莫高窟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物宝库。在藏经洞中就曾出土了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5万多件,艺术价值极高,可惜由于当时主持莫高窟的王道士愚昧无知,这些宝藏几乎被悉数盗往国外。现在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下,由敦煌研究院承建了敦煌艺术陈列中心,仿制了部分原大洞窟,使游客在莫高窟的观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