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抱犊沟

心影

<h3>  这次的游玩,我将分几“篇”来记述——</h3><h3><br></h3><h3><b> 开篇</b></h3><h3><br></h3><h3> 每次出去玩,我都欣然前往。这次要二到抱犊,我犹豫了——犹豫源于这一程路的险峻。</h3><h3> 一直记得第一次从抱犊沟到马武寨,在经危险路段时,领队用严肃的表情、不容反驳的口吻要求我们“不能扭头、不能说话、不能看风景、不能拍照,只能低头走路”,到了安全地段才被告知,就在我们去的前几天,“老黄路”上刚出了事故。</h3><h3> 又一次踏上了去抱犊的路,我有了第一次去时带我们的领队的心理:全程,每一个人都不能有事。于是,悬崖峭壁边、羊肠小道上,我也有了无数次关乎安全的叮嘱,可心里还是不踏实:万一有人没在意呢,万一有人疏忽了一下呢?——担心,从第一天车驶向马武寨就开始了,一直到第二天返回到了水泥路上。</h3><h3> 这回来抱犊,是我心里最不轻松的一次游玩。</h3> <h3><b>  “太行山”篇</b></h3><h3><br></h3><h3> 二游抱犊沟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十三、十四,阳历九月二十二、二十三日。</h3><h3> 我们一行两车十人,早晨八点从晋城出发,游览线路是经王莽岭到马武寨,步行至抱犊村,游老龙口,再步行返回到马武寨,然后开车回家。——这与我第一次去的线路有所不同。第一次游抱犊沟,是从抱犊走到马武寨,然后就拐到八里沟景区了,所以王莽岭至马武寨这一路的风景没有机会欣赏。</h3> <h3>  来了才知,这一路的山风华绝伦,千峰竞秀,万壑争奇、气势磅礴、雄伟壮丽。只是十多公里的一段,说它集雄、奇、险、幽、秀、美于一体一点也不为过。</h3><h3> 车行驶在高高的太行山之巅,我们走走停停,边看边议。我说,这里让我想到了张家界、嵩山、华山……太行山竟如此地好看!他说,不识太行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h3> <h3>  红豆生南国,这话说绝对了。太行山腹地的这里也有,只是界碑的一侧红豆杉才能生长,界碑的另一侧就没有此植物了。</h3> <h3><b>  “马武寨”篇</b></h3> <h3>  又见马武寨。</h3><h3> 上一次“见”,还是几年前跟几个驴友前一晚住西莲,第二天一早出发,先提心吊胆地在壁立万仞的羊肠小道上走了十公里到达抱犊村,又从抱犊村艰难地走到了马武。精疲力竭,休息时正好坐在了马武寨小学的门口,于是给他打电话,问能不能找个学校的老师把我送到陵川县城,我不想再“驴行”了,我要回家。</h3><h3> 那天的结果是,我改变了做“逃兵”的想法,又走了十多公里,夜晚近八点走到分水岭村。那一回游玩,那一天最为辛苦,全天行程30多公里。</h3><h3> 再次来到这个村,感慨颇多……</h3> <h3>  马武寨村里,在门口长有红豆杉的院子里吃的午饭。主食有拉面有米饭,菜有荤有素,素菜是西红柿炒鸡蛋,荤菜是野猪肉炖豆芽、粉条。</h3> <h3>  歇息片刻,吃午饭家的男主人做向导,领我们向抱犊沟出发。</h3><h3> 找向导在我们的计划之外。临时决定要向导,一是我们不熟悉线路,怕“误入歧途”;二是这里刚下了三天雨,河水哪深哪浅、爬坡过坎时走哪里相对安全,都需要有当地人来领路。</h3> <h3><b>  “艰难”篇</b></h3> <h3>  马武寨到抱犊村的往返,我们选择了不同的两条路。去时下坡路多,路程较远;返程爬山多,路较近。不管是上坡、下坡、路远、路近,走起来都不省心省力。下坡,下的是泥坡、陡坡;沟底:乱石、危石、巨石遍布,行走只能变换为跳、跃、绕行、攀爬;崖壁边的狭窄路段:一边是凹凸不平的绝壁,一边是几十米深的悬崖,脚下还有树根、乱石挡道……走这样的一段段险路,怎是一个“小心翼翼”能形容了当时每个人的状态?</h3> <h3>  拼接的四张照片中,下面两张是我第一次来的时候拍的。慢慢往下蹭这一陡坡我记忆犹新,当时坡上沉积着厚厚的冰,往来的人已把它踩得明光锃亮。我坐在坡上,看看眼前的冰,看看一侧几米深之下的乱石,心里充满了恐惧,怎么都不敢往前挪。而这次,坡上的冰换成了水,虽然也滑,于我,已算不上有难度了。</h3> <h3>  这里,是上万年的激流冲刷出来的大水坑,水深八九十公分,趟过去,裤腿挽到最高处就可以。可是,女人,女人不要这样过去,女人要男人背背过去😃。于是,就上演了一幕幕的——</h3> <h3>  四个女人,有两个其实不能算背过去的,因为在最后,她们又都被放在了水里——要想女人不被放在水里,需要男人在最后继续背着女人迈上水里的一块光滑的石头。可这实在太不容易了,于是就……</h3> <h3>  这位男士本来已经上了石头上,可又被滑进了水池。他说,落到水里,脚一蹬池底,人就上来了。他还说他会🏊。。</h3> <h3><b>  “抱犊沟美景”篇</b></h3> <h3>  虽然跋涉艰难,可我们也收获了满眼的风光:这里林木苍翠,山环水绕,风景奇秀,充满了原生态气息。</h3> <h3>  峡谷内,五步一景,十步一变,老藤盘曲,枯木倒悬,石缝出水,壁挂苔藓,林密叶茂,河水流淌,碧潭映天。狭窄处,水流凿石,谷底如瓮,一瓮一瓮陡转而下,排成美妙的“七星潭”。。。</h3> <h3>  山谷两旁,峰峦陡立,峥嵘险峻,抬头只见一条直线型的蓝天,这便是气势磅礴的一线天。</h3> <h3>  当年,还不知道这里叫“一线天”,看了这里,回来这样描述:</h3><h3><br></h3><h3> 文字太轻,景致太美,这里我不会描述了。简单做一个介绍,留作以后回味—— </h3><h3> 观风景我有这样的体会:有些景色让你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而有些景致却让你惊叹得无法挪步、无法呼吸,你只有静静地去感受去体会,去慢慢地回神。我们来的这个地方就是让我有后者的感觉。</h3><h3> 这个地方不知道有人给它起名字了没有,也不知道它叫什么,从远处或者近处看,它普通得就是两座山一个峡谷。可当你漫不经心而入,两边高大的山体忽然让你有了窒息感。你不知道这山是怎么长的,你也不知道山壁上的奇观是怎么形成的。相隔几米,山体的构造迥然不同,所以你不用猜测它们是被大水冲刷而形成的裂隙。走在其间,你是那么的安全:两边的山像巨大的屏障或者像两个威武的卫士在护卫着你。往前看,会觉得前方没路可走了,可当你试探着向前,你会发觉脚下还能蜿蜒行走。急拐一个小弯,豁然开朗、别有洞天、鬼斧神工——又一壮丽的景色会让你的眼睛睁得大大的……</h3><h3><br></h3><h3> 这次又来,这里依然让我震撼。</h3><h3><br></h3> <h3><b>  “抱犊村”篇</b></h3> <h3>  “月上柳梢头”时,我们来到了抱犊村。</h3> <h3>  抱犊村,有人描述得很好:</h3><h3><br></h3><h3> 山西晋城市陵川县抱犊村,</h3><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一</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落,</span></h3><h3> 这里是山西省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村庄,</h3><h3> 进入村庄需从山下徒步爬山近4个小时。</h3><h3><br></h3><h3> 正是因为不便的交通,</h3><h3> 才使得这里与世隔绝,<br></h3><h3> 至今还充溢着原生态的气息。<br></h3><h3> 保持着它的原始性和唯一性,<br></h3><h3> 许多驴友才偏爱这里。</h3><h3><br></h3><h3> 这里的路,</h3><h3> 只是在崖壁上凿出一些脚窝和在危险处装了一段铁链,</h3><h3> 极其险峻!</h3><div><br></div><h3> 如果修路投入巨大,</h3><h3> 而且要破坏原生态,</h3><h3> 那么,</h3><h3> 在并不十分影响村民生活质量的前提下,</h3><h3> 就不修它。</h3><div><br></div><h3> 抱犊村不适宜开大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h3><h3> 就是为了不影响珍贵的红豆杉的生存。</h3><div><br></div><h3> 抱犊以“难进难出”为特点,</h3><h3> 其“不通”和“难行”正成为一个时尚卖点。</h3><h3><br></h3><h3> 凡走进来的人,</h3><h3> 也基本没有体力马上走回去,也不舍得回去,</h3><h3> 这倒成就了抱犊村几个小旅馆的生意,</h3><h3> 村民月收入上万。</h3><div><br></div><h3> 进入抱犊村就像进入了石头的海洋,</h3><h3> 村民自古以来几乎家家户户都是石匠。</h3><h3> 房屋是石头、地面是石头、围墙是石头,</h3><h3> 还有石磨、石凳、石灶、石槽等等。</h3><h3><br></h3><h3> 抱犊村三面环山,</h3><h3> 依水为邻、依山而建、密集而居。</h3><h3><br></h3><h3> 这个只有7户人家的村庄,</h3><h3> 独霸一个山头,独霸一条峡谷,</h3><h3> 险峻的山,壮丽的瀑布, </h3><h3> 都是村民的后花园。</h3> <h3>  第一次到抱犊,就在这家门口拍的照。二次来,事先联系的又是这家,也算是一种缘分吧。</h3> <h3>  这是我们晚上睡觉的房屋。</h3> <h3>  抱犊村书记和钱哥留影。</h3> <h3><b>  “老龙口”篇</b></h3> <h3>  恰好的时间,好看的天在,好看的云在,好看的山在,好看的水在,它们汇成了好看的风景——恰好我们都在。。</h3> <h3>  村里出来向东,峡谷越走越宽。到了抱犊沟尽头,突然断崖下跌,形成万丈深渊,这里,就是被称为“老龙口”的地方。抱犊沟的河水流到这里,汇集于壁立丹崖的谷底并冲出,潇潇洒洒,泻入河南。绕道侧面,可见瀑布高悬,似挂九天,十分壮美,让人叹为观止。</h3> <h3>  因为不通公路,抱犊村已在悬崖边上装了个卷扬机,焊了个铁笼子,每次可吊运货物800斤。村民想要买东西,就从河南雇三轮车拉进山沟,再从悬崖下吊上来。<br></h3> <h3><b>  “人物”篇</b></h3><h3> 保存自己和同行人的一些各种姿态的照片,以后回看时,会心的笑容一定有。</h3> <h3>  这就是我们的向导,人很厚道。背我过水坑,就是他主动提出来的。</h3> <h3>  同学、朋友一起出来的次数多了,每个人的拍照特点就会知道一些:我跟我哥喜欢爬高;</h3> <h3>  胖喜欢“金鸡独立”;</h3> <h3>  队长跟胖“打架”喜欢侧踢腿;</h3> <h3>  C同学喜欢找一树杈玩“单杠”动作;</h3> <h3>  这个人喜欢嘴里衔一根枝条或哼着歌拍照;</h3> <h3>  钱哥喜欢打坐拍照; ……<br></h3> <h3>  出去,有人还有偏好:队长喜欢寻找奇石怪石,钱哥喜欢制作拐杖,胖喜欢买农特产…… 很羡慕有爱好的人。<br></h3> <h3>  我哥说趴在那里的我像蜥蜴。</h3> <h3><b>“食”篇</b></h3> <h3>  站在路边挨着发梨的人我第一次见。。</h3> <h3>  这是在抱犊村吃晚饭。</h3><h3> </h3> <h3><b>  尾篇</b></h3> <h3>  在自己不同的年纪,和不同的身边人,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心境,欣赏了两回抱犊风光。感觉不一样,感触不一样,感怀不一样,收获一样,都是满心的欢喜和快乐。</h3><h3> 我还会“三游抱犊”吗?假设了一些情境,想想觉得也很美好。抱犊,等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