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八十七岁老人的郑重声明

马踏飞燕

<h3>  有劳动就有报酬,这是市场的基本原则。可是有那么一群人,倾囊奉献,乐善好施,把贡献自己当作人生价值和快乐,今天我见到了这样道德高人。</h3><h3> 他就是革命老人—-戴清同志,八十七岁高龄,离休而不离心,以饱满的激情为中小学生讲革命传统。</h3><h3> 我第一次拿到他的资料,是一份“郑重声明”,其中“五不”顿时令人肃然起敬。他到各个中小学演讲报告“不要任何报酬,不要任何招待,不要迎来送往,不要人员陪同,不要交通、食宿报销”,在活动中发生任何意外事件,均由自己负责。这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市场大潮中,我看到了一位逆流而上,冲浪搏击,忘却自我,无所畏惧的英雄形象,不禁感慨不已。</h3><h3><br></h3> <h3>  报告会安排在下午,可戴老上午就来看报告会现场。老人满头银发,一身朴素的黄军装,清瘦硬朗,精神矍铄,至少比实际年龄小十五岁左右,和他一握手,感到了一种力量的存在。 他向我们提出两点,中午在食堂吃饭,必须让他付费;会后把现场照片打印出来,给他一份作记念,他付一百元。 为学生讲课,学校提供保障,这是常规。可戴老当作革命者一种责任来承担,拒绝一切生活服务,这种精神的价值是我们这代人望尘莫及的。 <br></h3> <h3>  中午在食堂里,戴老和学生们一起排队买饭。我提醒他可以在老师窗口买,他告诉我“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买了点包白菜,然后坐在同学之间,边聊边吃。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也喜欢和孩子们交朋友,那是职业使然,而戴老却是以一位革命老人对下一代的爱和责任做着这些。 我一直担心八十七岁高龄的老人讲两个小时,身体能否禁得住,孩子们能否耐得住。戴老把讲台摆到主席台下,作为主持人的我很不解,他告诉我,他要站着讲,站在孩子们中间,和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br></h3> <h3>  我听过不少演讲,但这次是最高龄者的演讲。戴老话匣一开,便如滔滔江河,滚滚而流,不见阻滞。他的声音有时如洪钟,在深山古寺中敲响;有时如警笛,在闹市中长呜;有时如仙人,在天宇中一字一顿告诫众生。讲淮海战役模仿炮声惟妙惟肖,讲战争岁月回肠荡气,讲殷切期望诲尔谆谆。 同学们异常专注,不时发出由衷的掌声,仿佛穿越时空,在一个年轻战士的带领下,和敌人一决高下。班主任们啧啧称道,被老人的故事牵动情思,现场的服务人员忘记了手中的活,定格到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 <br></h3> <h3>  打动自己的演讲才能打动别人。耄耋之年戴老的演讲溢满着战友情、家国情、民族情,尤其对青少年的殷殷希望之情。他把这种感情化成关心下一代成长的行动:离休二十多年来,巡回为中小学生做革命传统教育报告520多场,拿出近80%工资共45万元资助和奖励了300多名学生。 戴老为什么能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而为呢?我理解出于一种信念,一位老战士把奉献当作人生全部价值和幸福的信念。有人说,人的幸福感有愉悦的幸福,它对应分秒;有心流的幸福,它对应小时;有意义的幸福,它对应人生。戴老就是在信念支撑下找到了意义的幸福,并乐此不疲,赢得了尊重和敬仰。<br></h3> <h3>  报告结束了,全体听众情不自禁起立鼓掌,表达对老人的敬意。学生们纷纷围上来请老人签名留念,那场景如偶像莅临,追星族涌动。老人离开学校时,夜幕拉开,秋雨悄然而至。我们要留饭他不愿意,我们要送他回家他不愿意,甚至我们给他雨伞他也推辞。我们只得悄悄跟在他身后,护送着这位革命老人去乘坐公交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