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记者之路

晓天

<p>  在电视界,能成为采、摄、编、播合一的全能记者是我的追求和荣幸,也是时代赋予我的机遇和责任。我是1976年末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摄影专业毕业后走入黑龙江电视台,从事电视新闻摄影记者生涯的,到80年代中期,我就开始一步步脚踏实地努力的追求着全能记者的梦想;用一部部作品实践着完成着自己的全能记者之路;用一篇篇论文总结着、探索着前人未走过的电视全能之路。这虽然是一条艰难曲折的路,因为它不被官方和社会承认(我在本文后面的论文中对此有简介),但是我无怨无悔的攀登着……</p><p><br></p><p> 采访频频留倩影, 钟情摄影座右铭, </p><p> 深入社会搞报道, 不知疲倦踏征程。</p><p><br></p><p> 不恋人间留美名, 不恋阳光伴我行, </p><p> 脚踏实地拍作品, 全能记者任驰骋。 </p><p><br></p><p>——我的第五本摄影记者照片集扉页留言</p><p><br></p><p> 我曾多次采访过大庆,决心向铁人学习,朝着自己的全能记者目标奋斗前进。</p><p><br></p> <h3>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陆续拍摄了十多部电视专题片(两部在央视播出),在拍摄专题片时,我对画面格外下功夫,运用了在大学学习期间的电影手法,去进行电视专题片的拍摄。我所报道过的专题片虽然不算精彩,社会影响也并不大,但是作为摄影记者,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自我挑战。在电视专题片还不普及的状况下,我积极探索、尝试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角度的专题报道,追求自我风格的体现;同时,我比较注意把自己的实践上升到理论,于是我的《电视专题片的写作技巧》、《电视视觉报道浅探》、《新意感给电视报道以魅力》等分别在省《新闻传播》和省《广播电视研究》上发表。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探讨过程中,让自己的电视业务不断总结和升华。 </h3><h3> 我在大庆采访</h3><h3><br></h3> <h3> 一、自创电视报告 ——《凡人启示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电视只能搞出短新闻,没有深度的报道,当时的电视专题片一般都是10分至20分钟的长度,介绍一个人、一个事件、一段历史等等,如同短篇小说。1986年开始,我已经不满足于这些,决定尝试电视的长篇报道,在思考着对自己、对电视进行突破,但是还苦于没有成型的思路和形式,每一步走的都很艰辛。我做记者期间一共拍摄了两部电视报告:《凡人启示录》(1986年)和《爱的绝唱》(1993年),每部一小时,都是自己采访拍摄、自己撰稿编辑的。大概上世纪90年代末,才把30分钟以上的电视片归为纪录片的范畴。所以我自己当时命名的《电视报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生自灭,被历史所淘汰。当然,我对自己曾经的探索一点也不后悔,因为我较早地进入了纪录片的领域、探索电视的深度报道,希望自己的创新能为摄影记者正一回名。 我在松花江上拍摄</h3><h3><br></h3> <h3>  1986年,我在新闻部分工负责青年、妇女、科技方面的报道。在一次青年宫的活动中,了解了许多哈尔滨市青年的先进事迹,让我十分感动。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觉得青年应该是时代的先锋和楷模,而仅仅一分钟的新闻报道,或者新闻系列报道(连续几天播出的一分钟的一个主题的新闻)都觉得不够分量,不够力度,所以我决定搞一个大部头的深入全面细致的报道,没人给你任务,也没人给你压力,更没有奖金和物质刺激,全凭自己的激情和奉献精神去完成的。 在采访中我接触了各行各业的青年,有大夫、画家、工程师、大学生、老师、残疾青年等等。整个采访,我们都沉浸在青年朋友的信任和友谊之中。他们与我谈事业、谈追求、谈苦恼、谈幸福,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无数闪光之处,汲取了精神食粮和内在动力,使我能废寝忘食地为他们呐喊,为他们宣传。 </h3><h3> 我省新闻界同行采访青年宫后,在松花江边合影留念,左一是我。</h3><h3><br></h3> <h3> 要想反映一代人的精神风貌,靠一两个人,一两件事是很难达到的,微观报道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只有宏观报道才能驾驭这样的主题。最后我把此片取名为《凡人启示录》(当时电视报道在以领导和劳模为主体的模式下,此片应该是独树一帜了),我就是通过青年的理想追求,工作情况、创新精神,自学途径,生活观念等侧面来反映一代人的。在采访自学成才的医生马军、笑迎人生的残疾青年刘明歌,采访业大理论班、舞会青年、大龄青年联谊活动时,他们面对摄像机镜头潇洒、大方地侃侃而谈的风采;他们对自己的聪明才智、学识本领的自信心;他们不怕磨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和不断为社会作贡献的成果,全部记录在电视报告中,这在当时几乎没有同期采访的电视报道中,产生了许多的亮点和震撼。<br></h3><h3> 我在一小时的电视报告《凡人启示录》拍摄中,仅留下这一张照片,省台播音员李丹丹既是我的拍摄助手,又是我片中的主持人。</h3><h3><br></h3> <h3>  主持人同期采访对于现在的观众并不陌生,但在1986年还是个新鲜事. 我们的整个报道都以即兴采访为主,那时人们不太适应这种形式,每次拍摄前,我都要做大量的工作,或者以多拍精选的方式来解决。《凡》片一直遵循让被采访对象自己思索,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的方式,无论是集体采访还是典型采访,我们都是在拍摄的当时向被采访对象提出问题,记者不加任何主观意识,现场的人不进行长时间的构思准备,不做预备性的问答实验,以保持内容本身的活力和同期采访过程中的兴奋点。就是说让被采访对象对将出现的拍摄基本未知,用一种新鲜感,好奇感对待采访。这样拍摄就比较自然、真实,有时还会出现预料不到的精彩画面。每一大段采访之后,都有我的点评、议论和升华。 </h3><h3> 这是黑龙江省青联常委六届一次会议后合影留念,我在后排右四。广播电视厅给了我这样的荣誉,能有机会参加全省优秀青年的各项活动,那几年我也没辜负省厅和省青联的信任及委托,在电视界无数次宣传青年的典型和事迹。</h3><h3><br></h3> <h3>  电视报告《凡人启示录》在全国播出后,江苏省电台记者小明来信说:《凡人启示录》的题目吸引了我,收看后果然不同凡响。此片抓住了当今青年的思想脉搏、立意高、形式新颖,我真为自己的同行能给全国电视界增添一点新鲜空气而感到高兴。 佳木斯的卢国勋说:“我看到《凡人启示录》节目,以为是中央台拍的,很有新意,就从头看到尾,结果才知道是省台的节目,感到很吃惊,比较闭塞、沉闷的黑龙江居然也能搞出这么手法别致,耳目一新的报道。” 哈工大周雅铭来信写道:“我向省台《凡人启示录》的记者,这样一位有胆有识、有才干的女杰致敬。我以为你有意识、这是关键;有灵性,这是必须;有速度,这是风格。” 我在拍摄中</h3><h3><br></h3> <p>  中央台专题部的编辑看后说:“我们刚刚开完改革节目研讨会,准备明年以主持人、同期报道的形式搞节目,增加群众的参与性和节目的真实性,没想到地方台的同志都搞出成型的片子来了,你们的超前意识真令人吃惊。”</p><p> 那时的新闻部记者的任务就是拍一分钟的短新闻,一般人完成当年的报道任务都很难,所以没人考虑拍长片,组织上也不提倡,更没有经济鼓励措施。可是我就偏偏爱钻研,爱探索,爱实践,不但拍了专题片,又尝试搞一小时的大片,不说瞎折腾,也不被任何人看好,没有奖金,就是个白干。</p><p> 但是电视报告《凡人启示录》在全国二十几个省市交换播出,却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这是我和黑龙江电视台始料不及的。省台《电视与观众》杂志转发了部分观众来信,我看了后,感到非常的欣慰。我的长篇报道,通常是默默无闻的起步,平平淡淡的播出,却轰轰烈烈的结束。</p><p> 我(左)在采访中</p><p><br></p> <h3>  我的电视报告一开始不被重视,没有资金和人力投入,虽然我会感到很多遗憾,但是结局常让我感到很欣慰,尽管只有精神上的,可我已经很满足,很兴奋、很自豪了。</h3><h3>  我的第一部一小时的电视报告《凡人启示录》从采访、摄影、撰稿到编辑都是我一个人完成的,这样大部头的作品能做到如此,的确不容易,在电视界并不多见。<br></h3><h3> 我的论文《电视宏观报道浅探》,是对电视报告《凡人启示录》的剖析和感受,在1987年全国新闻研讨会上,不但得到北京广播学院教授的好评,还推荐到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同时被收入《中国广播年鉴》(1991年版511页)。 这篇论文对我、对电视都有意义,它是摄影机时代的结束,录像机时代的开始,是电视由微观报道向宏观报道的过渡和探讨。<br></h3><h3> 1987年,全国新闻研讨会,广院七四摄影班参会的几位同学合影,我在左二。</h3> <p class="ql-block">  二、第一次抠像主持</p><p class="ql-block"> ——专题片《黑龙江~新潟友谊首篇》</p><p class="ql-block"> 1986年,我参加省青联访日代表团,回来后决定编一部专题片,我还是用的第一人称的方式,和以往不同的是,我第一次进入画面做主持人,是用日本的照片和实景抠像完成的,效果是真实、可信、新颖。同时是完全的自编、自导、自配音、自主持的第一部专题片,在80年代中期可以说 是一种创新。那时我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尝试。好在形象还说得过去,可是配音感觉很差,简直不相信是自己配的,和生活中的感觉完全不一样。配音时明显感觉嘴不好使,声音低沉,语流、语调都不对劲。这时我才注意播音员的正规配音,原来有很多技巧和专业能力在其中,让我想的太简单了。一个15分钟的专题片,播音员一个小时可以配好,我忙活了半天还觉得不够理想,同时也可以看出我付出了多少心血和精力,做什么事都不容易呀,特别是跨行业的事,有相当的难度,真是隔行如隔山,第一次尝试就让我如履薄冰,心惊胆战。</p><p class="ql-block"> 我在机房编辑访日节目(专题片截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访日归来后,我总觉得自己应该尽一份作为记者的职责,把中日青年的友好往来宣传出去。虽然出去时因为种种原因,没带摄像机,但是经过我的努力,新潟电视台帮助拍了一部分资料,我又求中央台的同学义务的给转成国内制式的磁带,加上我拍摄了一些照片,资料很有限,我还是给自己加码,决定编辑一部专题片《黑龙江——新潟友谊首篇》。 </p><p class="ql-block"> 电视片截图:1986年,我第一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作主持人,介绍我省青联首次访问日本的专题片(背景是日本的富士山),由此,闯出了一条记者做主持人的新路,并一发不可收的继续探索下去(可以说在全国电视界也算是最早出镜的记者,之前出现在画面中的主持人都是由演员和播音员担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的专题片是这样开头的,画面由我在机房编片的画面,叠到电视屏幕中的日本风光画面,解说是:</p><p class="ql-block"> “观众朋友们,我现在正在编辑的是黑龙江青年访日团到日本新潟访问的专题片。访日归来虽然半年有余了,然而同日本青年友好交流,畅叙友谊的动人情景仍然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在机房编访日专题片,这个镜头我特意请人拍摄的,并且加在了专题片中,作为片头简介,完全以记者的身份参与到片子中,当时还没人敢用这种形式,我胆大,尝试了。这是我在电视片中的截图,也是我日常编辑工作的常态,当初没什么感觉,现在看起来感觉挺珍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摄影记者闯入主持界当时在全国电视界还没有(如今也没听说过),这一步不好迈呀,一个地方台的记者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自信才能迈出呀?!我现在都奇怪,当初哪来那么大的动力和魄力?</p><p class="ql-block"> 我在演播室主持节目,背景是我拍的日本新泻县俯瞰全景照片</p><p class="ql-block"><br></p> <h3>上图:与新潟台领导交流,左:铃木台长,正前方翻译是中国留学生。下图:省青联画家侯俊珠代表全省青年向新潟市敬献自己的作品《高山流水,友谊长存》</h3> <h3>  因为我在日本拍了大量的照片资料,所以在主持时背景照片不断变换,增加了形象感和生动感。</h3><h3> 以下几段是我在演播室抠像主持的部分:</h3><h3> “大家都知道,十月的哈尔滨已经是秋高气爽,略带寒意了,然而,日本的气温则高达25度,此时的天气据说是日本的最佳季节。” “东京的“新宿”以最繁荣著称,被称为“不夜城”一到深夜,霓虹灯五颜六色,活动几乎都是通宵。新宿火车站客流量占全日本第一。导游风趣的问:“新宿是游客们拉下东西最多的火车站,你们猜都是什么?”一人回答是雨伞,我回答是杂志,结果都答对了。”<br></h3><h3><br></h3> <h3>  主持词:一位日本朋友与我们交流时在纸上写到:“中国女排强”、“中国古文化伟大”,接着又写到:“你知道日本首相吗?”、“你知道富士山吗?”、“你们在日本印象怎样?”日本青年很希望别人了解他们的国家。当我们一一做了答复后,这位日本青年在纸上画了一座富士山,我们又在旁边加了一座长城,大家用笔把富士山和长城连接起来,兴奋的用手打着节拍,并用中国话喊着“朋友,你好!”</h3><h3> 在演播室录制专题片,以弥补画面的短缺,我用在日本拍摄的照片做背景,我的主持不像播音员中规中矩的坐在那说,因为我的形象和声音都是弱项,所以我采用全景,然后走着说显得更自然、更生活,让观众注意景,也就不在意我这个主持人的形象和声音了,效果还真不错,得到了我们电视同行、特别是老记者们的认可,我很欣慰。<br></h3><h3><br></h3> <p class="ql-block">  主持词:我去的“民宿”家的女主人叫佐藤八重子,下午4点,她和丈夫、女儿一起来接我。我和他们一见面,就用生硬的日语说:“口恩邦娃(晚上好)瓦它西,脑卖一西,逮斯,道屋着(这是我的名片,请看)(出国前现学的)八重子夫妇听着直笑,竖起大拇指,夸奖我说的不错,很快我们就熟悉了。</p><p class="ql-block"> “当大船离开大阪码头时,我们向前来送行的日本朋友频频招手:再见了,日本!再见了,大阪!再见了,新潟的青年朋友们!我们会记住这充满友情的8天。中日人民的感情是相通的,民间友好往来的前途是宽广的。我们作为一个小小的信使,为中日人民的友谊和相互了解做了一点努力,我们相信将会有更多的人担负起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中日友谊之路必然越走越宽。”</p><p class="ql-block"> 我在整个活动中不停地用照相机拍照,力图给省青联留点照片资料。</p><p class="ql-block"><br></p> <h3>  整个片子因为我不断出现在访日活动的现场,介绍中日青年友好交流的每一项、每一天的活动,再加上有我的多次出图像的串联词,所以记者主持的形式很自然的贯穿全片,所有的“我看见”、“我感受”和“我认为”的解说都真实、可信、自然、流畅。那时,记者做主持人串联专题片的几乎没有。专题片在省台播出后,省青联的领导也很满意。 虽然作为主持人和播音我还不成熟,还有一些不完美之处,但是作为记者主持,还算说得过去,我对片子总体还是满意的,老记者对我说,你的每一部专题片风格都不一样,形式上总有变化,不简单,创新不容易。<br></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这是我在片中的画面,电视片截图。虽然我自己没带电视设备出国,但是新潟电视台台长给了我很多支持,拍了不少画面,让我可以编成专题片,宣传那次省青联首次访日的活动和青年人走出国门的意义。 </span><h3><br></h3> <p class="ql-block">  1990年,在电视台领导的支持下,我大胆尝试了走入演播室做记者主持人,开始尝试一种全新的《本周话题》节目,将原来新闻仅局限为一分钟的报道,变成了有背景介绍,有事件评论的四、五分钟的栏目,这在当时的全国电视界也是一个创新(中央台此类节目,《焦点访谈》1993年才推出。)。我一直在追求的电视全能记者之路,在那一年真正实现了。我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全力以赴的去完成栏目的每一期节目,不仅是釆访、摄影、编辑、主持、播音于一身,还是栏目的总策划、组长和总编辑。那两年我放弃了一切业余时间和自我爱好, 全力地在全能记者之路上驰骋和享受(我的美篇书《尝试主持 追求全能》中有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 两年之后我离开了本周话题节目,但一直还在追求全能记者的道路,希望它不仅局限于固定栏目四五分钟的节目中,而是能在专题片和纪录片中更广泛的应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 在新闻事件中探索</p><p class="ql-block"> ——专题片《情系邕城》</p><p class="ql-block"> 瞬间即过的新闻事件以往电视只能做新闻报道,纪实性行专题片,是否可以做成带点艺术性,带点人物故事的专题片呢?我在第四届全国民运会上进行了探讨。本来作为副主任带队,我没有任何报道任务,但是喜欢业务的我非要给自己加责任,另辟新径搞了一个专题片《情系邕城》。</p><p class="ql-block"> 这部专题片构思创意都很巧妙,很有新意。我选择了黑龙江两位赫哲族运动员,一个是渔民出身的尤小昆,一个是民委干部付淑梅,他们利用比赛的业余时间配合我拍摄在南宁的活动,通过他们的眼睛,反映民运会的全貌以及他们亲身的感受和难忘的经历,就像如今的主持人一样,贯穿全片。这种以抓拍和真实人物再现运动会风貌的电视片,至今都没见过。</p><p class="ql-block"> 电视片截图:我省赫哲民族运动员、片中主人公之一尤小昆(前)在民运会开幕式上。</p><p class="ql-block"><br></p> <h3>  南宁,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在这里举行,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大型的体育盛会的报道。我们三个人,编辑于淑英,摄像员王志忠,他们都有各自的任务,我带队,其实不用干什么,指导一下就可以了。可是我这个人就是爱扛着摄影机拍片,这可把摄像员乐坏了,他把机器交给我,就可以高枕无忧去看比赛了。我说准备搞一部专题片,还是自己拍摄心里有数。所以真正的摄像成了甩手掌柜的,我成了力工了,大家各取所需,皆大欢喜,看来,我就是出力干活的命,而且是心甘情愿,没有怨言的。 开幕式时,整个运动场上只有我一个女摄影记者,竟然被南宁市的一位电视记者当成了新闻人物,事后来专程采访我,感觉很得意。 民运会期间,我自始至终扛着机器拍片。黑龙江运动员说,我们省的女记者最帅,个高又漂亮,真打人。的确,我自己也觉得作为电视摄影记者的骄傲。<br></h3><h3> 黑龙江电视台记者和本省参加民运会的工作人员合影留念,右三抱机器的是我</h3><h3><br></h3> <h3>  专题片我是这样设计开头的:画面是两个人从车站走出,解说是: 尤:在我的眼中祖国好大好大。 付:在我的心中,我们的国家生活着好多好多的民族。 尤:我们赫哲族历来以捕鱼为生,渔民的儿子多想有机会饱览祖国的山河。</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付:我作为一个民族工作者,多想与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们欢聚一堂,一吐赫哲人的情怀啊。 尤:这并不是一个遥远的梦。 付:我们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尤:公元1991年11月,我们代表赫哲族,参加了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运动会。 付:我们带着父母兄妹的心,系着赫哲人的情,来到了邕城。 电视片截图:两位主人公走出南宁火车站,按我的思路组织拍摄的。</span> <p>  关于赫哲民族自己的表演项目是这样介绍的: </p><p> 尤:我们赫哲人在大会上的表演项目是“叉草球”,这虽然是我们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却是第一次登民运会的大雅之堂。</p><p> 付:在第一场的表演中,我好激动,人生中有无数个第一,而这次代表赫哲人为其他民族表演的第一,对我来说太动情、太难得了。</p><p> 片中的两位主人公尤小昆和付淑梅在做“叉草球”表演。“叉草球”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虽然有点土气,也缺少比赛的竞争性和激烈性,但是民族特色很强,也有趣味,很适合田间地头农民的娱乐。</p><p><br></p> <p>黑龙江运动员在全国民运会上表演插草球</p> <p> 黑龙江电视台记者和本省运动员合影留念,中间抱机器的是我</p> <h3>  这部片子整个都是有两个人对白式的画面加解说的形式,和《凡人启示录》的风格截然相反,《凡》片主要靠说、靠评论和旁白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挖掘一代人的所思所想和情操。而此片完全靠宏大的场面、不同的民族特色和动感的运动、激情的表演,反映民族大团结、民族大盛会的主题;以一个小小的赫哲民族的两位运动员的视角,展示本届民运会的各个少数民族精神风貌和比赛成果。 在1990年代初,同期采访方兴未艾之时,我又反其道而行之,重走老路,用画面加解说的方式突出主题,这就是我的创意,我的与众不同。 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我再次展示了女摄影记者的风采,是我记忆长河中的一道彩虹。</h3><h3> 我在民运会上拍摄。<br></h3><h3><br></h3> <p>我(右)和北京广播学院大学同学内蒙古电台记者段秋艳在民运会上不期而遇,兴奋留影。</p> <p>  四、摄影代表作</p><p> ——电视报告《爱的绝唱》</p><p><br></p><p> 1993年10月,我到齐齐哈尔SOS儿童村采访,编出了一部自己比较满意的、很厚重的电视报告——《爱的绝唱》。 这是我摄影人生的一个大部头的作品,可以说是我摄影作品的一个代表作了。同时自己策划、写稿和编辑,在综合素质上都有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p><p> 以下是这部片子的部分解说词摘要: </p><p> 同一片阳光中,同一个蓝天下,有这样一片圣洁的土地,有这样一座神奇的村落,人类的慈爱在这凝聚,孤儿的苦难在这融化。这里有温馨的家庭和火热的生活,这里有一篇又一篇爱的传奇,这里有一曲又一曲爱的绝唱。</p><p> 《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全社会都很熟悉,它曾感动过多少人热泪盈眶,今天请您再听听齐齐哈尔SOS儿童村孩子们的发自内心的欢唱,看一看发生在这些孤儿身上的故事,也许你能领会到更伟大的母爱,您会感悟到一片更深邃的情感。</p><p> 摄制组成员在sos村门口合影,左二是我。院子里一座座漂亮的小房子就是每个家庭</p><p><br></p> <p class="ql-block">  SOS儿童村,我们虽然听说过,但却觉得是那样的陌生,那样的遥远,它究竟是怎样一个组织形式?是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以及它存在的意义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谜,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带着许许多多问号,我们走进SOS儿童村。</p><p class="ql-block"> 瞧这一栋栋新颖别致的小房多像别墅,每一幢房子都是一个温暖的家。 </p><p class="ql-block"> 三号家庭的妈妈叫韩春梅是一位优秀、完美的妈妈。小韩只有25岁,她为了和孩子们建立真正的母子亲情,一开始便亲自搂着每一个孩子睡一个星期的觉,最小的孩子赵惠则同她形影不离。</p><p class="ql-block"> SOS儿童村家庭中的标语都很感人,我在儿童村的家庭中拍摄。</p><p class="ql-block"> </p> <h3>  10号妈妈郑宪,从山东探亲刚刚归来,带了四大包袱,她根据八个孩子的属性、年龄、爱好给他们分别带回了各自的礼物,有服装、玩具、糖果及电子琴,还有高大的变形金刚玩具,孩子们拿在手里玩得很开心,看不够,玩不够。 看到这情景,谁能相信这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一家人呢?那一声声妈妈,姐姐、小弟的呼唤声,流露着多么自然淳朴的母子情,兄弟姐妹情啊!</h3><h3> 接着我们来到了一号家庭,一进门阵阵悠扬的钢琴声使我们陶醉,这家的主人齐晓燕是全国SOS儿童村的协会的名誉理事,她是一位师范大学的毕业生,能歌善舞,性情开朗,她和孩子们经常是用歌唱交流情感,用音乐来表示慈母的爱心。</h3><h3> 天冷了,齐晓燕亲手给每个孩子织了一件羊毛衫,上面都有各自名字的拼音缩写和各自喜爱的图案。女儿长大了,晓燕特意织了一件格外大的毛衣,送给大女儿。</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网图:SOS儿童村的一个家庭,妈妈(左)带着六个孩子,他们相亲相爱生活在一起。</span><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br></span></h3> <p> 走进7号家庭,刘晓娟妈妈正在给大女儿做棉裤罩,一针针一线线缝进了母亲的关怀,缝进了妈妈的一片爱心。瞧,这萝卜式的裤腿和大兜还都挺新潮的呢。听说全家八个孩子都已经和晓娟妈妈一样姓刘了。 临走前,我们有意试试晓娟最小的四岁孩子海豹和妈妈之间的感情,就说我们要把妈妈带走。海豹哭着用力拍打着墙壁说,不行,不行! 小海豹的举动震撼了我们的心,虽然事后我们一再对海豹解释和表示歉意,但现场的人的的确确被小家伙和妈妈之间的真情所感动。</p><p> 在SOS儿童村,无论走到哪一家,你都会感受到有一种爱在默默的流淌。 面对着SOS儿童村,我们采访组每一个人的神经都兴奋了,每一个血管都沸腾了,这里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温馨的家,每一栋房中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p><p> 我在7号家庭拍摄,刘小娟妈妈正给8个孩子们讲故事,中间在妈妈怀中的就是小海豹。一个妈妈要带这样8个孩子该多不容易呀,要付出多少心血和劳动呀。</p><p> </p> <h3>  采访至此,我们深深感到来这里生活的孤儿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又重新获得了家庭和母爱。而对于来这里工作的妈妈,由于不能结婚、组织家庭,却又是遗憾的,可这一切都是她们对孤儿的甘愿做出的牺牲和奉献,为此,我们敬佩SOS的妈妈们,她们对于身边的孤儿,在身份上是妈妈,在学习上是教师,在保健上是医生,生活上是服务员。她们从事着太阳底下一项最神圣的事业。 孩子就是全世界,孩子就是爱的源泉,孩子就是人类的春天。这是爱的呼唤,这是爱的祈祷,这是爱的绝唱。只有孩子才是人类爱的起点和归宿,在SOS儿童村中,人类共同的爱心在这里凝聚燃烧,一项人类自助自救的事业在这里发展和延续。</h3><h3> 新世纪两代人的情感,在这里猛烈的撞击,犹如人类用自己的理智和心愿连接,交织一幅崭新的情感网络,这网络既慰藉着SOS儿童村的母子亲情,也连通了每一个善良和慈爱的心灵。</h3><h3> 我在SOS儿童村拍摄,墙上是孩子们自己画的画,儿童村里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br></h3><h3><br></h3> <p class="ql-block">  SOS妈妈们面对镜头说出了她们自己的心里的话,她们的心情,太让人同情和理解了,因为再坚强的女人也有软弱的一面,她们毕竟是女人,她们常常会思念村子外面的世界,怀念平凡的人生。但我们想,今后不管她们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SOS儿童村的这段“爱”的经历。 </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SOS村和孩子们交谈更是感觉一种纯洁的美,他们的大事小情都与这个家,都与他们的妈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每一步成长都浸透妈妈那无私深沉的爱,当然那其中也有许许多多孩子们对亲生父母的怀念及伤感悲哀。</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那位诗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天地间只有荒凉世界,而没有荒凉的人生。”生活在齐齐哈尔SOS村的儿童们一年365天,都在妈妈和村工作人员以及社会方方面面人士的关怀下健康的成长起来。学习落后的孩子,成为市区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来自农村的丑小鸭成为小金鹤艺术团的演员,速滑队的小运动员。来自四面八方的孤儿们不再孤独了,生活中流淌着一股股爱的暖流,演出了一幕幕爱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网图:齐齐哈尔SOS的孩子们</p> <p>  孩子就是全世界,孩子就是爱的源泉,孩子就是人类的春天。这是爱的呼唤,这是爱的祈祷,这是爱的绝唱。只有孩子才是人类爱的起点和归宿,在SOS儿童村中,人类共同的爱心在这里凝聚燃烧,一项人类自助自救的事业在这里发展和延续。新世纪两代人的情感,在这里猛烈的撞击,犹如人类用自己的理智和心愿连接,交织一幅崭新的情感网络,这网络既慰藉着SOS儿童村的母子亲情,也连通了每一个善良和慈爱的心灵。</p><p> 看过SOS儿童村,人们会更加热爱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家,更加珍惜人类的亲情和友谊,更加关心帮助别人。 愿每个人的心田都能建筑起来一座SOS儿童村,愿人类永远相亲相爱,无论母亲和儿童谁也不会再感到孤独和忧伤。 </p><p> 我们的采访虽然结束了,但这里爱的故事,爱的绝唱,还在延续。 </p><p> 啊!令人欣慰的SOS儿童村! </p><p> 在报道中,我与儿童村的妈妈们进行了深刻的交流,也用了大量的同期声,她们不是在唱高调怎么付出爱,而是实事求是谈感受、谈困惑、谈矛盾,让我看到她们内心的挣扎与高尚;我也采访了许多孩子,他们幼稚、孤独和感恩的话语也令我动容,为报道增添了不少亮点和动人心弦的内容。</p><p> 在摄影上,我既在每个家庭用了完全的纪实手法抓拍了孩子与妈妈之间朴实、真实、感人的情感交流画面,也用摄影艺术的手法拍摄了SOS村里的美丽的雪景、大场面俯角度的村景等宏大的镜头,还有每家别致的小房、傲立的松柏、孩子们玩耍的大特写镜头等细腻的画面,来充分展示主题——爱的绝唱。</p><p> 网图:齐齐哈尔SOS在全国获奖</p> <h3>  我觉得一部感人的作品,不仅靠主人公说出来、记者叙述和评论出来,更要有真实、细腻、艺术的画面展示出来。这部片子,我就是这样要求自己并付出了综合的努力和心血的。 <br></h3><h3>  SOS儿童村这个选题的采访和制作对我的记者生涯来说是值得感动和记载的。能遇上一个好题材,对一个记者来讲是可遇不可求的事。SOS儿童村是个世界范围的救助孤儿的行动,它的存在象征着爱的传播和奉献,我参与报道才深刻体会到它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我被儿童村的妈妈们的爱震撼了,被所有孤儿们得到的爱感动了,作为记者能有这样的参与和经历而感到充实和欣慰。 </h3><h3> 一个小时的电视报告《爱的绝唱》是我摄影记者生涯中有深度、很厚重的一个作品,凝聚了我的心血和才华,我的努力和智慧。我的电视路中令自己感动的报道有,但能震撼心灵的报道并不多,这是其中的一部,印象深刻的一部,是为那些得到爱和付出爱的人们呐喊、高歌的一部,是有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的一部电视片。 </h3><h3> 我在齐齐哈尔SOS国际儿童村拍摄的另一部专题片,由少儿部导演王萍编辑的《让我属于你》,代表中国参加了1995年9月19日联合国“埃米奖”的评比(中国只参加了两部片子),让我感到很荣幸,这也是我摄影生涯中唯一一部参加国际评奖的专题片。 网图<br></h3> <h3> 五、特色彰显魅力 ——专题片《洋倒爷在哈尔滨》 1993年,我准备拍一部在全国参评的专题片,什么选题能在全国有地方特色,让大家感到新颖,愿意了解呢?我想到了中苏贸易,在哈尔滨,我曾多次采访过的民贸市场刚刚改为东欧商品一条街,苏联的倒爷在那里很活跃,而且经商的过程中有他们的甜酸苦辣。终于目标锁定在《洋倒爷在哈尔滨》。 我在市场连续拍摄了一周,跟踪了好几拨苏联的倒爷,从砍价到成交;从交易到装车;从市场到住地;一个环节也没拉,高兴的、得意的、沮丧的、愁眉苦脸的、手势交易的、计算机结算的、高声吆喝的、吵架的、统统拍进了我的镜头里,十分热闹,十分精彩。</h3><h3> 这是专题片的片头截图</h3><h3><br></h3> <h3>  最后我觉得就缺一组画面了——雪景。哈尔滨冬季的专题片,没有雪景太遗憾了。于是我耐心的等待这一刻的到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后,终于一场大雪降临哈尔滨,把东欧商品一条街装扮得银装素裹,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进了我的镜头,全景、特写让我拍了个够,好美的哈尔滨、好美的东欧商品一条街,好美的雪中交易人和游客,如果没有这组镜头,将相当遗憾。<br></h3><h3> 瞧这些洋倒爷们不怕寒冷,大包小裹的倒腾着服装,相信这批货回去又能卖一个好价钱。</h3><h3><br></h3> <p> 片中有很多对洋倒爷个体的介绍:</p><p> 瞧,这位叫阿妮亚的小姐年轻漂亮又文静,乍一看还真以为是电影明星呢,其实,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洋倒爷。上午,她与同伴拉回满满两车货,这不,下午又来采购了,我们的摄像机镜头紧紧地跟住了她们的行踪,可她们并不介意。阿妮亚平均每个月来中国一次,每次要带近万元美金的货回去,她家有洋楼、有轿车、她自己还开了一个商店。</p><p> 电视片截图:右就是阿妮亚在东欧商品一条街上,和中国商贩又谈成一笔买卖。</p><p><br></p> <p>  瞧,这位倒爷一大早兴冲冲而来,想趁天不亮尽早把自己带的货出手,再去采购中国的商品,结果在这站了几个小时,看的人挺多就是没人买,大概是第一次当倒爷,不懂行情,货不抢手,要价又不太高,卖不出去,只好打道回府吧!</p><p> 这位倒爷被抢了手表和钱,好在市场管理严格,当场就抓住了行抢的人,并赔礼道歉,钱物全部返回,但是毕竟是虚惊了一场啊。</p><p> 这里又是一场纠纷,洋倒爷说钱找错了,中国业主说,洋倒爷记错了,语言不通说也说不清,遇到这种事情,真是不好解决啊!</p><p> 像这种推来搡去的事情也不足为怪,讲价不合适、商品又不如意总会出现一些小矛盾。</p><p> 据说有的洋倒爷在卖东西的时候,由于传看的人太多,传来传去就传丢了。还有上面卖东西,下面的包被割了。</p><p><br></p> <p>  不过,洋倒爷们把这种事是很看的开的,他们这样说:“你们国家有小偷,我们国家也有,这是很正常的,可以理解。”看,这些洋倒爷的心胸到是挺开阔的啊。</p><p> 这些解说写起来很容易,抓拍画面可难多了。 </p><p> 这条专题片的特点就在立意上,在中国经济大潮中,国内的倒爷已经层出不穷,并不新鲜了,洋倒爷在北京、上海、深圳也不少见,但是哈尔滨的俄罗斯倒爷还没有新闻界特别是电视界深入采访过,在其它地方更是难以见到。整个采访过程中,我们也是很下功夫,在中外民贸市场整整蹲了一周,抓拍各种类型的洋倒爷们的不同事件、不同理念、不同手法、不同表情,使画面紧紧扣住主题,很有说服力,很有意思,很有情趣。在画面上,也注重了哈尔滨的地方特色,专门等了一场大雪,赶去抓拍雪中的市场,雪中的洋倒爷们的辛苦和乐趣。</p><p> </p> <p>  解说词也风趣,简练,白描的、深刻的,叙述的、评论的兼顾,恰到好处的揭示了主题,配合了画面。此片获全国电视经济类节目二等奖。这也是我第一个获奖的专题片,它不仅带给我了荣誉和信心,也让我为自己行政业务两不误而感到庆幸。(我当时任节目部副主任)</p><p> 为了拍摄专题片,专门等到下雪天,拍完雪景之后,拿着摄影机留念。哈尔滨的雪真白呀,地面一点污染都没有;我们的摄像机也怕冷,包上厚厚的棉罩,不然在外面半个小时它就不工作了。</p><p><br></p> <p> 六、全能记者代表作</p><p> ——专题片《国门都市喜与忧》</p><p><br></p><p> 自从《本周话题》我为自己设立了全能记者的目标之后,一直没有放松对业务的追求,努力地默默地耕耘着,终于1993年搞出了让自己满意的代表之作《国门都市喜与忧》。</p><p> 这是我在节目部时,到边境城市绥芬河采访,当时编辑制作了五期节目顺利播出。单位改革后,正好闲来无事,就这些素材从中提炼出一部专题片,送到全国评奖,可能因为题目起的好,醒目和有特色;也可能是角度找的好,问题提的尖锐到位;更可能是我自己现场主持、现场评论,后期自己配解说(当时记者主持人的形式还很新颖)。最终评为当年全国经济类专题一等奖,这让我自己都感到很吃惊(因为我台都没去人),感觉自己还是有实力的、还是幸运的。</p><p><br></p> <h3>  摘录片中的几段现场评论和主持人出画面的现场报道:<br></h3><h3> 开头语:观众朋友,我身后的这座建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大门,它庄严肃穆的坐落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的中俄边境线上。它好像一座丰碑,目睹着绥芬河这个边陲小镇的历史发展,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中俄人民的经济和友谊。 </h3><h3> 记者:黑龙江绥芬河市由昔日默默无闻的角落,变成了如今边贸最火的小城,改革开放也带来了许多的成果,但是诸多的矛盾和问题也制约着边贸事业的发展。</h3><h3> 电视片截图——祖国的最北门绥芬河,我在做现场报道,如今记者的现场报很普遍了,1993年时的专题片几乎没有先例,我胆大,先尝试了,为此受到诸多好评,并多次获奖。</h3><h3> </h3> <h3>  记者:除以上谈到的问题外,我们还感到绥芬河由于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带来的行路难、吃水难、上厕所难、住宿难等等问题,在现行体制管理方式调控手段等方面存在诸多的矛盾,如旅游贸易管理过死,出口手续烦琐,层层限制,对外贸易活动缺少健全的法律保证、双方合作履约率低、金融调控过严、过死,境外没有金融机构,利润不能掌控国内等等,都制约着边贸口岸事业的发展。 结束语:眼下绥芬河已经意识到:要繁荣口岸,必须要在用活用足国家给的政策的同时尽快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功能,他们已经有了机不可失,时不待我的紧迫感,我们看到绥芬河人正在走向大开放、走出国门,走向东北亚。 </h3><h3> 以上几段内容都是我在采访现场出图像的报道,这就是记者主持人的优势,采访当时即可形成报道思路和自己的观点。 </h3><h3> 俄罗斯商人与中国边检工作人员在一起</h3><h3><br></h3> <h3>  此片获奖的原因我认为是:1993年是我国边贸是一个热点,黑龙江又是对俄边贸的重点省份,记者紧紧抓住边贸城市绥芬河的成就、信息及问题进行深度报道。</h3><h3>  一是题目起的有特点,立意高,主题突出。国门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权利和威严,我国漫长的边境线有国门的地方并不多,而国门一般都设在县、乡、镇级地区,在市区设国门的大概唯有绥芬河(而且是刚刚建立一年,还没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国门都市”是我国并不多见的很新颖的提法,又是对绥芬河最有特点、最形象的概括(是我创意的)。喜与忧直接点题,本片集中反映了改革开放给绥芬河人生活带来的变化、给这座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喜悦和忧虑。</h3><h3> 电视记者追求全能路的并不多,感谢主客观给了我机会,让我大胆闯了这条路并艰难地走下去了。 </h3><h3> 电视片截图:采访边境边检负责人。现场采访也是全能记者的另一个能力,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与被采访对象交流和提问,获取更多的新闻内容,发表出来。而播音员到现场,全靠记者提供话题。</h3><h3><br></h3> <h3>  二是此片有一定的深度,当时的报道往往讲成绩莺歌燕舞,一片光明,《国门都市的喜与忧》却以一多半的篇幅反映了边贸活动中存在的过货难、行路难、吃水难、打电话难等等问题,制约着边贸事业的发展。虽然问题存在,但前途是光明的。本片还介绍了市政府将采取四项措施解决问题,扫清障碍。 三是形式新颖。本片采用了记者主持人的形式在1993年前还不多见,以大写实的手法反映了边贸城市的喜与忧。 </h3><h3> 绥芬河边境热闹的车流<br></h3><h3><br></h3> <h3>  这条专题片获奖让我最高兴的还是,整个片子都是我作为主持人在画面中串联的,这就从一个侧面肯定了我作为记者的主持风格,在全国也是打响了一炮。1993年正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焦点访谈》第一年,我作为地方电视台的记者,在电视屏幕上,能够自采、自编、自拍、自主持,做电视专题片,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记者主持人,也是我做全能记者的代表作,高兴的是它得到了专家、学者的肯定。<br></h3><h3> 电视片截图:在绥芬河就吃水难、打电话难、行路难的问题做现场评论。现场评论是全能记者的一个能力,播音员到现场都是编辑写好的稿子,照着背下来,而记者主持人却是自己即兴写稿、评论:<br></h3><h3><br></h3> <h3>  九十年代这个时期是我创作最有激情、思想业务最成熟的阶段,也是最出成果的时期,此时学业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的经验,还有吸纳的国内外学习考察的新理念都融入了我的血液, 总有一股创新的冲动,浑身有使不完的精力和劲头,希望在电视报道上标新立异,总觉得自己有超前的意识和创意,胆也大,领导也放手。感谢时代把我推到了新媒体的前沿,感谢电视行业给我创作实践的机会,可以让我为社会呐喊、为人民服务……<br></h3><h3> 我在北戴河采访留影</h3><h3><br></h3> <p class="ql-block"> 七、经济报道的历练</p><p class="ql-block"> 1993年底,电视台改革,经济栏目上马了,我被分配到新的岗位~经济部。其实那是我人生最低潮的时期,当时广电厅实行双轨制,因为我有副高职称,所以副处被拿下,在我最有实力向上走的时候,仕图之路戛然而止,和新毕业的大学生一个起点和奖金待遇,简直让人无所适从。心里有苦不能吐,工作还在继续,我不能停下脚步,更不能趴下,于是勉励自己挺直腰朝前看,艰难勤奋的追求着自己全能记者之路,并有了新的收获和历练。</p><p class="ql-block">高国兴(左)是省经济研究的专家,在一起采访中,我们两个共同商量采访选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新闻也在为之摇旗呐喊,中国人走入了国际市场,走入了世界经济大循环。于是市场经济成为调节全民经济的杠杆,市场的需求就是时代的需求,受众的需求,电视的需求,在这种大环境下,电视台成立了经纪部。当时主要分三个组,一个信息组,播报经济新闻和经济信息。一个栏目组,搞经济观察、评论和深度报道,还有一个编辑。我自然在栏目组,与以往的话题报道很接近,不过范围都集中在经济类上,对我来说难度不大,驾轻就熟。</p><p class="ql-block"> 与我(右)合作的电视同仁们</p> <p class="ql-block">  经济报道与经贸合作,商品交流活动接触很多,这些领域也是我自己生活中智商最低,最少涉足、最难跨越的领域。做记者让我有机会接触这个领域,与商人和企业家打交道,让我感觉自己的弱智和眼光的短浅。以前我有些鄙视做生意的人,就是传统的观念——无商不奸,认为他们唯利是图,把钱看得很重,缺少人情味。可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发现那些观念是有偏激的,特别是到经济部后,多次对经济事件和人物的深入采访,让我对经商者们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这个领域人才济济,需要广泛的知识、睿智的头脑、超前的意识、超人的胆量、胆大心细,计划周密,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才能成功。比我们记者的单纯脑力劳动可复杂多了,许多企业的老总,他们的付出和努力都让我震撼和敬佩。</p><p class="ql-block"> 1、深度报道练真功</p><p class="ql-block"> 在经济部的三年,我发现自己是业务踏踏实实耕耘的三年,埋头苦干的三年,稳步前进的三年,是采访更成熟,有新的飞跃的三年。</p><p class="ql-block"> 在牡丹江橡胶厂采访,这是一个全国500强的企业,和企业家交流,开阔了我的眼界,增长了我的经济意识,了解了改革的思路和实践,让我对企业家们更敬佩、更欣赏了,他们是站在时代潮流的先锋和勇士 </p><p class="ql-block"><br></p> <h3>  在经济部的采访让我注重挖掘深度报道,是我再锻炼、再提高的日子。新闻部的15年,采访是以新闻、动态、信息为主,将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结果五个w说明就可以了,是客观的报道,需要的是真实和迅速。虽然做了两年话题是新闻评论性节目,但大多是五六分钟的小栏目;虽然我也自作主张的搞了几个专题片,但还算业余爱好。虽然做了四年的领导,也没脱离业务,可仍然算不务正业、没有任务和压力。到经济部完全不同了,成为专职经济栏目记者,可以全力以赴的搞业务,搞专题片了,设备,资金、时间、播出都有保证,但同时也感到压力很大、责任很大、必须每个月拿出两、三条专题片,还要保证播出质量。 </h3><h3> 经济类报道对我来说既是个新课题,又曾经接触过。我虽然一直搞时政类报道,但也离不开社会,离不开经济。做新闻记者时,也没少跑农村、工厂,对黑龙江的大中型企业比较熟悉,但是大部分是走马观花的信息类,深度报道的并不多。如今市场经济出现了许多新观念、新鲜事,面对变化万千的社会,作为职业经济记者就要站在历史的前端,更深刻地认识它、反映它。<br></h3><h3><br></h3> <h3>  这三年我在经济部一直搞深度报道,长期不断的深度报道锻炼了我提炼主题的意识、提高了文字写作能力,更加熟悉编辑和主持业务,提高了综合适应各种选题的水平,它是我做记者责任和激情的迸发,是我在练就记者的真功夫,也是我向人民交的答卷,它是我电视路一步一个脚印的纪录。 以下是我在经济部颇有记忆的几个深度报道节目。 </h3><h3> 困境和希望同在——第六届哈洽会 我做记者30年多次参加过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的报道,每一次都有不同的角度和收获,1994年,第六届哈洽会的前夕,我曾沿边境地区采访一周,发现边贸热已经降到最低点。本来很担忧,结果“哈洽会”的经济合同却超过了前五届。抓住这一新特点新困境,我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做了“困境和希望同在”的系列报道,同时我又编辑了一条专题片“低潮与辉煌”(获奖作品),无论是宣传角度和力度都很有特色。<br></h3><h3> 这是我(中)在一次大型活动的报道中与摄像员(右)研究报道方案。左是我台新闻主播邓辉。</h3> <p class="ql-block"> 闯”与“创”——哈尔滨轻型车厂改革巡礼。</p><p class="ql-block">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最枯燥、最难搞的报道。哈尔滨星光机械厂被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兼并的信息引起了我的兴趣,在工厂采访的日日夜夜我多次被感动。老领导的忍辱负重,新领导的魄力、职工的奋进情绪,企业管理的改革及经济效益的提高都激励我的创作激情,为此,我拍摄了这部专题片。(获奖作品)</p><p class="ql-block">  《南岗市场巡礼》是朋友之约,区长王世华(曾是省青联副主席、我们曾共同南下考察半个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南岗市场几年来的发展变化,希望新闻界给予宣传。我经过深入的采访,跑遍了南岗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商场、市场,最后搞了两集报道。之一“市场的变迁”;之二“市场的魅力”。播出后反响不错,区长相当满意,认为高水平的记者就能搞出不同凡俗的片子。他说:角度新、立意新、内容丰富,记者素质高。 </p><p class="ql-block">1996年,我(右)在烟厂对面的华德珏啤酒屋采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成功启示录 ——来自哈尔滨中外民贸市场的报道</p><p class="ql-block"> 哈尔滨中外民贸市场《成功启示录》的报道共分四个小专题:一、经营思路: 小块启动,滚动发展;二、经营方略:先惠客后收益;三、经营方式:先放后管,逐步理顺;四、经营策略:养鸡下蛋,放水养鱼。这期节目播出后,市场的反响很大,他们说:市场接待过上百个中外新闻单位的记者,感到你的报道最有深度、最好、最有特点,他们是由开始的拒绝采访到后来的好评价的。</p><p class="ql-block"><br></p> <p>  南衣北销何时休——来自哈尔滨服装城内外的报道。</p><p> 1994年8月,南岗工商局的同志希望我能给他们刚刚建立的哈尔滨服装城搞点报道宣传。经过深入采访,我觉得仅仅从开业规模报道太平太一般了,就与各方人士交流,终于找到了一个新的角度,“南衣北销何时休”——来自哈尔滨服装城内外的报道。此片从黑龙江人“爱穿”“敢穿”却没有自己的服装加工业及服装市场这一现象入手,进行了分析,查找了原因,并请有关专家提出了解决的议案,中央台一听就很感兴趣,直接把素材带要去,进行了编辑播出。(获奖作品)</p><p> 关注弱势群体</p><p> 1993年黑龙江许多企业在竞争中不幸下马、破产,大批职工下岗面临着重新选择职业,再就业的困惑,特别是女职工,年龄也大了,没有特殊技能,许多单位都不喜欢要女性,她们成了社会的老大难,也令许多家庭陷入困境。这种状况引起了社会和妇联组织的重视,哈尔滨妇联扶持下岗女职工作了一系列的工作,我一直跟踪采访深入实际,到一些下岗女职工家或岗位去反映了她们的感人故事,许多下岗女职工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事迹感动了我。 </p><p> 我(右)采访某市市委书记</p><p><br></p> <h3>  大庆的二次创业 大庆是全国工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第一次创业时期,曾引起全国人民乃至世界的关注,我也曾经多次去过大庆采访拍片;二次创业同样对大庆油田保持稳产高产五千吨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庆的采访的确难度很大,全国大台、大报的记者去得太多了。我费了很多周折才落实。当然在采访时看到大庆职工、科技人员在二次创业时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怕苦,不怕难,再次高扬大庆铁人精神、创业精神的旗帜,还是很令我感动的,此片在央视顺利播出了。</h3><h3> 我在大庆采访</h3><h3><br></h3> <h3>  2、全能成熟的标志</h3><h3> 做记者主持人一直是我追逐的方向,特别是在“采摄分家”之后,这是我唯一努力的目标。在经济部后期,领导开始放手让记者自己主持,不强调专职主持人必须到现场了,这样,我又有了施展的空间和条件。我开始调动自己一切积极因素,无论从采访、解说、主持每一个环节都突出现场感、真实感和纪实效果,让自己的全能记者之路更加成熟、更加精彩。 所谓成熟和精彩是指其一:经济专题让我在提炼主题上下足了功夫。同样的事件,我和别人的角度都会不同、多次的参评,我也开始对片子题目很重视了(在新闻部和做话题节目时这些功课都很少做,因为节目直接播出,不用立标题)。我喜欢这种思考和升华,为自己、为节目铺垫了良好的基础。一次次的面对、一次次的动脑、一次次的完成,每一个过程都使自己充实、完善,进步。</h3><h3><br></h3> <h3> 以下是这个过程中的几个例子,是我比较满意的部分题目,它反映着报道角度和主题立意,也许现在看来并不新鲜,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我的记者史中,题目的精彩还是从那时开始的。 糖葫芦里的生意经 知识分子下海苦中有乐 借船出海——哈尔滨亚洲啤酒厂合资启示 金桥威力——省科协实施金桥工程 商场鏖战 各显其能——哈尔滨国营大中商店巡礼 机遇就是效益、机制活就是效益、科技就是效益——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见闻之一、之二、之三 撂荒地变金宝盆 ——肇源种子站 地产品方便面艰难上市 深圳意识离我们并不远 冰雪文化引起经贸潮 冰灯广告从冰雪艺术走来 标题的新颖,是报道成功的起点,所以从那以后,我很注意题目的提炼和角度的变化。<br></h3><h3><br></h3> <h3>  其二:在采访主持上的收获。在本周话题两年中,我一直追求走全能记者的路,如果说那时是铺垫,尝试和锻炼的过程,那么在经济部三年就是提高升华的阶段,我感觉自己的采访和主持水平在成熟和提高,这是我最大的收获。</h3><h3> 这期间我报道的《亚泰成功之路》是我比较满意的一部作品,亚泰集团是一个并不起眼的民营企业,它的特点是走高科技道路,全国同行业评比时产品规模居第二位,产品信誉和知名度却堪称第一,这是一个我自己发掘的典型,我没有像一般的报道泛泛介绍企业的经济成果,在社会的影响和地位,而是下了功夫,挖掘它成功的内在因素,它的企业精神,它的领导人的魅力所在。</h3><h3> 我在亚泰集团采访总会计师</h3> <h3>  采访最初,总经理边书平去北京联系业务了,留在家的主任又刚来,不了解情况,更谈不出思路。我只好深入基层采访,在与员工和基层干部交谈时,他们都盛赞总经理的为人、水平、能力和魄力,使我不得不对这个研究生毕业下海经商的人产生了兴趣和敬仰。为此,我固执地要等采访到总经理再发稿。结果办公室主任一个电报把他从北京催了回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席采访更加开阔了我的视野,并确立了主题、题目和全部内容。</h3><h3> 我在亚泰总公司采访让我很感动,本来拍摄一集的计划,由于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整个民营企业公司的团结及成果,让我最终发了系列报道三集,并评为省级一等奖。亚泰公司的采访,虽然是经济报道,我却在人物刻画上下足了功夫,对公司的老总、普通工人和中层干部的采访,没有侧重怎么挣钱、怎么运营,而是重点探讨了民营企业的文化、企业老总的凝聚力、企业的人员风貌等人文方面的变化和企业从小到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所以比较感人、更有深度和力度,也是我比较满意的一部作品 我在亚泰集团采访总工程师</h3> <h3>  整个报道,我都在现场采访、评论、介绍并有感而发、步步深入,使报道搞得有声有色。这时我的主持已经比较成熟、稳重、大度、灵活、自如,这也是我拿话筒搞报道主持最满意的一次。事后总经理赞扬我是一个有风度、有思想、有水平、有深度的难得的记者,采访作风扎实深入,为人朴实真诚,没有歪门邪道。 《亚泰成功之路》的节目都是我自己做的现场采访、评论,后期主持,这种真正意义上的记者主持人,是我一直追逐的目标。</h3><h3> 这是我在《亚太成功之路》专题连续报道中的主持形象,就是生活中的我,几乎没做修饰。这时我已经没有机会,也不强调在演播室中做主持了,而全部是在现场或生活中的场景作评论,我更注重内涵和思想的提炼了,希望我的经济报道能更真实、更深入、更贴近群众和生活。<br></h3><h3> </h3> <h3>  其三:摄影专业我并没放弃。在经济部期间,我的摄影业务已经很成熟了。但这时电视台已经实行‘采摄’分家,在我的坚持下,台里做了特殊的规定,让我仍然保留摄影权,并有一台专供我自己使用的摄影机,这让我很庆幸也很得意。一般摄像记者跟我出去,也都让我拍摄,知道我有这个专业和爱好。还有多条片子是我一个人拍摄、主持、编辑完成的,并不是想出什么风头,并不是我想多挣奖金,仅仅是因为没有摄像员。《让龙江产品走向世界》的片一位老同行看了认为很有深度、很有特点,选题抓得好,观点鲜明。《架起中俄边贸之桥》片,韵利公司总裁就认准我了,有需要报道就找我,连新闻部都不找,弄得新闻部不得不向我要素材播出。《撂荒地变聚宝盆》介绍肇源种子站帮助农民进行良种改造变荒地为丰收地的过程。(此片获省级奖)《为农民解除后顾之忧》等报道都是我一个人完成的,充分体现出自己的意图和水平,这让我很得意,因为很少有人能这样干,因为既吃力又需要综合水平,曾经令许多同行和外行们惊叹并羡慕。这些报道也让我重新找回了自信和风光,找回了全能记者的体验和荣耀。</h3><h3> 黑龙江某企业的老总(右二)到境外洽谈业务,就喜欢带我这样的全能记者,一人干两三个人的活,给他节约经费。</h3> <h3> 3、记者的形象 经济记者就是与各类经济事件、信息和人物,经济行业的大企业、政界主管经济的领导、各公司的老总等等经常打交道,这个职业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其他战线的记者更容易获得实惠和金钱,一些人名正言顺的拉广告,找关系买原始股,交朋友,获私利,这样就会令许多人羡慕经济记者,甚至望洋兴叹;这个职业也会直接影响到经济行业和传媒行业的威信和形象。正直的经济记者应该是坚持真理,自我约束,真正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被金钱和物质利益所诱惑,公正公平的报道、评价、做节目。我不敢说我完全做到了,但起码我是在这样要求和约束自己,没有利用记者的权利和手中的摄影机去谋自己的利益(这是我一贯的作风和秉性),所以我在社会上的人格和口碑一直很好。 无论做新闻记者也好还是做经济记者或其他行业采访的记者,我都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我都会遵照记者的职业道德完成每一次采访任务的。对于物质、金钱、我不是不想,也不是高尚的一概拒绝,但是我有起码的做人的良心底线,有共产党员和记者的职业操守,使我一直循规蹈矩,清清白白。同时,我这个人在赚钱方面确实不擅长,正常渠道的挣钱,从来都不肯动脑筋,也悟不明白,歪门邪道更不敢想,所以我只能老老实实地做电视业务,本本分分的做人了。即使是做经济记者,我也没利用职业走发财致富的路,和以往一样没有大富,也没有大悲的日子,使我过得很平和、很清静,很自在。</h3><h3> 我在经济部时做现场采访。</h3> <h3>  “赫哲人的变革——同江赫哲村生产结构调整纪实”是我与同江电视台记者朱默屿(台总编室主任)的合作,她提供前期的报道与画面,我给做后期编辑和写稿,合作的轻松愉快。可她对我的崇拜和友谊却让我难以忘怀。她说我平易近人,没有架子,非常好接近。为此她与我谈人生、谈理想、谈工作,谈感情。她在后来给我的来信中这样写道:“黄老师,我真的很庆幸结识了您,如果说这是一种缘分,我会感谢命运。您很有才华,在以前,我从《本周话题》中认识了您,便开始在电视和报刊中追踪您的足迹。多少次,我与萍子小姐议论着如何羡慕并崇拜您的,那是先前的一种感觉。而今走近您,更感觉您人性中的魅力。我和朋友说,黄老师周身散发着一种纯真和善良的美,这种美丽是人类永恒追求的主题。现在的社会物欲横流,我和萍子都感慨,像您这种人如今太少了。让默屿从师黄老师有个新飞跃吧!”说实在的,看到这样的评价,我比得到多少奖金和报酬都高兴,都欣慰,这也是我做人所追求的。</h3><h3> 这就是与我合作专题片的同江电视台总编室主任朱默屿(左),她的:“黄老师周身散发着一种纯真和善良的美”的评价是对我最高的褒奖,谢谢同行对我的赞美,这也是我追求的记者素质和做人的准则。<br></h3><h3><br></h3> <h3>  汽车配件专业市场的采访,之一“由自发到规划的专业市场”是介绍政府如何扶持市场,使其走上良性循环的正规轨道,扬名全国的;之二“由小到大的专业之路”介绍这条街上的企业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无论是集体企业还是个体企业都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都有自己的做法和感慨,值得所有下海人羡慕和借鉴。南岗工商局综合科的两位同志配合我完成了采访任务。他们对我的报道非常满意,一再表示谢意。縢颖对我说,她一直和新闻界打交道,最佩服我的人品和水平,她说:好多搞经济报道的记者很讲实惠,无力不起早的大有人在,但是她看到了我在为社会、为职业尽职尽责,不求个人得失的采访,认为很难得。她不止一次地这样说,我看出了她的诚意和真心,我非常感谢人们对我的理解和评价,也非常珍惜自己的荣誉和形象。 作为经济记者,常在河边站,很难不湿鞋,金钱的魅力时时在诱惑着你,我的定力还不错,没被花花世界所左右,没有找不到北的感觉,仍然做我的普通记者,尽我的职业责任和道德,为社会贡献着精神食粮,同时尽显着自己的记者魅力,记者风采,让人们感觉得到社会的美好,记者职业的高尚。<br></h3><h3> 这张照片就是在汽车配件专业市场的采访中被人抓拍的,我喜欢当时的自然潇洒的工作风采,并用它做了自己的回忆录《穿越记忆河》书的封面。縢颖的评价和这张照片让我深深地记住了那次采访。</h3> <h3> 4、 采摄合一与分离之我见</h3><h3> 《采摄合一与分离之我见》是我1993年写的论文,16年后重读仍然感慨万千,和所有论文不同的是,我不是以旁观者的姿态来论述这个话题,而是带着对电视摄影深深眷恋的情感和对电视现状的问题来深刻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抒发了自己的论点。它是我心中的呐喊,它寄托着我自己对电视摄影事业的追求,也是本文的精华论点和对主题的升华部分,至今读起来也不过时,也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特别是后来我做了纪录片的记者,更是感到采摄合一的重要性,纪录片摄影必须具备一定的编导意识:其一是体现在对作品整体的理解上;其二,体现在超前的编辑意识中;其三,体现在现场的捕捉能力上。只有这样的电视摄影记者才能很好地完成和体现纪录片的真实性、艺术性、可看性和时效性。而纪录片的编辑也必须懂画面,会运用画面,会在画面的基础上升华,才能达到以上“四性”的标准。不懂编辑的摄影和不懂摄影的编辑,做文艺和栏目还将就,做新闻和纪录片绝对是缺憾和瘸腿,这是本人始终坚持的观点。<br></h3><h3> 我(左)釆访全国文艺团体代表慰问大庆后,与文艺家们合影,那次我也是自采自拍自编了一部专题片。</h3> <h3> 现在的状态是许多学习摄影的专业人才都被迫放弃了自己的专业,而作了文字记者,这是现行政策的限制,在采摄分离之后,我们只有选择采访权,才能更多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得到应有的尊敬和地位。我女儿是99级北京广播学院摄影班毕业的,她们是相隔十年停招摄影专业后第一批学生,即使十分缺少摄影人才的现实,他们班的26个同学还是面临着采摄分家后的重新选择,多数人放弃了摄影,而作了采访记者,我感觉这是对摄影人才极大的浪费。电视界真正懂得画面,懂得摄影的人太少了,所以才出现摄影记者不被重视的局面,摄像员都是从大专生或复员兵中招取,而文字记者都是大学生或研究生,当然地位不同,待遇不同了,所以真正大学毕业学习摄影专业的人当然不愿把自己降格到摄像员的位子,这就是电视台的现状,就是摄影记者的尴尬和处境。<br></h3><h3> 中国传媒学院我的校友毕根辉教授也同意我的观点,他说:目前电视台摄像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形成了一个误区,并且正在恶性循环之中。</h3><h3> </h3> <h3>  毕教授说:在曾经过去的汶川大地震后,中央电视台编导想编辑一部纪录片,从编辑、记者、摄像员那里找到的镜头总感到缺少点什么,不大满意。于是他们把两名摄影专业的自由人拍摄的画面调来,看过后大呼:终于发现了他们想要的镜头,完全体现了他们需要的意境和深度。</h3><h3>  没错,镜头的美学,摄影的创意和艺术,绝对不是可以随便拍出来的,那些只审看文稿的领导们,那些只把摄影作为工具的编导们,很难搞出精彩的电视节目和电视报道的。 我希望能看到电视摄影记者有用武之地的那一天,不再被降格,不再被轻视。它是一门艺术,是需要理论、实践、阅历和敬业才能得到的一门艺术,是人们都喜欢欣赏并能体现真善美的一种视觉艺术,所以希望它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和作用,它能得到社会及人们的尊敬,得到它该有的社会地位。早在1993年,我在《采摄分离之我见》的论文中就大声为摄影人的不公待遇呐喊过,如今我还坚持己见,希望能引起社会和人们的关注。</h3><h3> 在境外拍摄外贸交流,中方老板和外资企业老板洽谈业务。90年代,我跑遍了黑龙江边境的俄罗斯城市,报道了改革开放后的外贸成果,也让自己开阔了眼界<br></h3><h3><br></h3> <h3> 八、我爱纪录片 经济部解散后,电视台又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这次成立了纪录片部,这是我做记者梦寐以求想做的事,我又顺理成章的分到了这个部门,这真是两全其美的巧合。我一直认为,纪录片最能代表一个记者的水平,代表一个台的水平,它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的。拍摄纪录片需要有驾驭大片的策划能力,需要睿智的思想、较深的文学功底;需要对画面镜头灵活的运用、吃苦耐劳的精神、耐得住寂寞、心沉下来的功力。 纪录片是我电视路的最爱,是我对人生深入探讨的阶段,是我记者水平和业务得到历练和再提高的过程。但是,客观仅仅给了我三年的时间,我非常珍惜这一段的日子,那是我非常投入和欣慰的日子,也是我的电视业务达到较高境界的时期。<br></h3><h3><br></h3> <h3> 1、《无声世界》——聋哑大学生何欣的故事</h3><h3> 1997年3月,我的第一个纪录片选题终于敲定下来,对一个残疾大学生毕业前夕找工作过程的记录。残疾人在社会上是弱势群体,我觉得作为记者应该关注他们的生存,他们的困难,呼吁社会给予他们关注和爱心,这是一部真正关注人物命运的纪录片。</h3><h3> 我跟踪她将近半年,从大四后学期到毕业分配找工作,深深地感到残疾青年大学学习的不易,找工作的艰难,和人生的困苦,但是何欣都以微笑和勇敢面对了。半个小时的纪录片详细的记录了这个过程,相信观众也会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的 我和何昕有了4个月的接触和采访,这是一个特殊的人物,因为不能说话,其实很不适合搞电视报道,比采访正常人难度大多了。我的题目叫《无声世界》,这又是一部我自拍、自导、自写、自编的大片,能走入各类人物的内心世界是我做记者以来一直向往和渴望探秘的。</h3><h3><br></h3> <h3>  以往新闻采访都是以事件、动态性信息为主,给人的震撼以及留下的印象都不深刻。因此不管是普通人还是高层人士,我都希望了解他们的人生故事,他们的精神世界和他们的追求理想。在纪录片组,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h3><h3> 电视片截图,纪录片的第一个镜头,我设计用望远镜头拍摄的主人公在树林里行走。望远镜头的特点是压缩了空间距离,近大远小的自然现象不是很明显了,所以主人公怎么行走,变化都不大,都在画面中间最醒目的位置,很浪漫,又很有意境,展示和寓意着一个聋哑大学生在人生历程中的顽强学习,拼搏向上的精神。</h3> 何欣虽然在无声世界中,但是一直自立自强地生活在正常人的世界中,不上聋哑学校,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我和她接触拍片儿的过程中,深深的被她的努力震撼和折服了。记录片实际上就是记录人生的故事。<br><h3><br></h3> <h3>何欣是一个积极向上,永不言败的人,她虽然在无声世界中,但是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坚持和有声世界的同学生活在一起,学习和交流。同学老师以及社会都给了她很多的鼓励和支持,能让她自信地前行,始终在阳光下快乐的成长。</h3><h3>电视片截图,何欣在图书室中查阅资料。<br></h3> <h3> 2、纪录片研讨会</h3><h3>  1997年10月9日至16日,部里给我一次学习机会,到武夷山参加全国电视纪录片学术研讨会,虽然一个人有些孤独,但我还是感谢组织的关照,多年的封闭,使我倍感知识的贫乏、信息的闭塞、思想和艺术的落伍。</h3><h3> 会议开了三天,非常紧张,从早到晚的看片,发言、研讨、收获不少,我认认真真地听、仔仔细细地记,我不能放过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研讨会由中国纪录片学会主办,中央电视台和全国各省大约四五十人参加了会议,北广去了朱羽君和任远两位教授,都是当年我的老师,我感到很亲切,特别他们对电视的看法,对纪录片的观点使我感到很新颖,比如: 载着我们不断向前的是什么?是技术、数字控制改革了电视,使它成为双向选择。 <br></h3><h3> 在武夷山研讨会期间与中央电视台纪录片专家陈汉元老师(中)、长春电视台高级记者赵勤老师(右)合影,和这些前辈们在一起,有机会向他们学习,太难得了。</h3><h3><br></h3> <h3>  我们的对象已由大观众变为小众,有对象性了,不需要所有的观众鼓掌。</h3><h3>  栏目带纪录片永远没有纪录片,纪录片是满足人的问题,关照自我,谋求生活,是纪录片的主题和生存关键。</h3><h3> 纪录片贵族化意识要克服,以平民心态,诚心诚意和老百姓交流。 纪录片是把光照到黑暗的地方,把历史从黑暗的地方照亮。 纪录片的评获标准,一是好看,二是深刻。 获奖作者们也都谈了拍片的过程及体会,每个片拍的都非常不容易,下了好多工夫,吃了一些苦,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会上许多人都谈到了这个观点,即搞纪录片的人是电视界的精华,那些耐不住寂寞,吃不了苦,好大喜功,贪图安逸的人搞不了纪录片,我也深有同感。</h3><h3> 研讨会期间与我们的电视编辑课老师广播学院教授任远老师(左)合影,毕业20年啦,看到当年的老师,感觉很亲切,师生的感情无法用语言表达</h3><h3><br></h3> <h3>  理论指导实践,有了导师们的归纳总结和升华,有了同行的实践和感悟,让我受益匪浅,有如插上了翅膀,在之后全能记者和纪录片的报道中展翅飞翔。</h3><h3> 学习研讨,与纪录片同行加深友谊,提高业务,记者职业给了我不少这样的机会,人生需要不断的走出去,开阔眼界,学习积累,每一次收获都很大。</h3><h3> 我到武夷山参加全国纪录片研讨会,在茶林留影,武夷山风景秀丽,山水相映,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h3><h3><br></h3> <h3>  3、李林的发明——一个农民的故事</h3><h3> 1999年我的纪录片是一个农民发明家,这还是对一个普通人物的命运的关注,他的背后很有故事。这一年春季和秋季,我两次去尚志县李林家的小山村采访、拍摄,每次都住好几天。 我在采访中挖掘出的李林格言,我认为是这个片子最有特点的地方,也是对人物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升华。当然全片重点都是在介绍李林的发明成果,而且拍摄的很细致,解说词讲得很全面,把一个农民发明家的科技成果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观众面前;至于他精辟话语的字幕应该是画龙点睛的点缀和高度的概括和总结。 电视片截图——李林和夫人在厨房,他在介绍好几斤重的大锅盖如何改造不费力就可以开启的过程 <br></h3> <h3>  李林看过片子后,非常满意,他说,过去所有的报道都是就事论事、很平,缺少内涵,你的报道采访的深入,提炼的深刻,能上升到一种精神境界和中华民族的精神上,太好了。所有看过片子的人,也都被一个农民几十年革新创新的追求和毅力,刻苦钻研精神,不屈不挠发明创造的实干精神所感动。此片获黑龙江省记录片一等奖。<br></h3><h3> 这是李林在向我介绍他家的自动门,别看又破又旧的一个大门,在农村这个自动门既环保又方便,外面的牲畜进不来,家里的东西也不容易丢,让邻里邻居的乡亲们很羡慕。李林说起这个自动门的好处也特别自豪。</h3><h3><br></h3> <h3>李林虽然仅仅是一个初中生,但是他不断学习,并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生活和农业生产中积极动脑, 靠自己的智慧发明创造解决了许多难题,他发明的工具既实用,又简单,便于操作,花费还不多,深受农民的欢迎。</h3><h3>上图:李林谈家中的另一项发明收音机。下图:李林常到县图书馆查找资料,让他的发明有章可依。</h3> <h3>  农民发明家李林是一个又能干又能讲的人,不仅上镜而且很适合电视采访,遇到这样的采访对象记者是最高兴的,你提的问题,他都能圆满的回答,还可以自己升华到一定高度和理论,让你后期编辑和写文稿时很省力、很顺溜</h3><h3> 我最佩服李林的是:他的科研改造项目全是自己生活的用具,自己动脑动手完成的,不花多少钱,自力更生解决,生活方便了许多,专家学者们绝对想不到的事情。我觉得社会生活中太需要像李林这样的实干家了 电视片截图——李林在接受采访<br></h3><h3><br></h3> <h3>  4、后知青张春娟的故事</h3><h3>  作为知青出身电视记者,我觉得该为我们这一代人带来怎样的思考和记录呢?这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结。2000年,我把选题定在了上海知青张春娟身上,希望有机会了解留在农场知青的生活和感受。 4月中旬,我来到张春娟所在的创业农场19连。摄像员是刚刚分来的复员兵小张,所以拍摄还是我自己完成。 张春娟是69届上海知青,当年来到兵团就一直留在这片黑土地了。第一次见到她,一点上海人的影子都没有了,胖胖的身材,黑黑的脸盘,结实健壮的体魄,性格开朗直爽,典型的东北大嫂的形象。<br></h3><h3> 采访先从现在的生活聊起和拍起,她做什么,我们就拍什么。当时正好是春播期间,她的家庭农场承包了上百亩地,全部需要雇工操作,丈夫是个内向不爱张罗的人,但是对农活很懂行,自己操作得很优秀,这样就由张春娟主外,丈夫主内。</h3><h3> 电视片截图:我们的主人公张春娟和丈夫把农场办得像模像样</h3><h3><br></h3> <h3>  地里有十几个工人在水田里插秧,我问他们是哪里人,结果都是外地人来这里干活,他们 每年都来农场承包水田,干活又快又好,春娟很愿意与他们合作。至于质量,也有把关的人,春娟几乎就是脱产的,只是掌管钱财物,做她的老板,这很适合她。春娟和工人们相处得很和谐,有说有笑,大大咧咧,一大帮男性劳力都很尊敬她,服从她的管理,为她的家庭农场出力。</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春娟告诉我:她的家庭农场效益很可观,年年盈利,今年又多承包了几十亩地,水田是最早播种的,也是比较艰苦的劳动,在水中作业都是男士,现在已经接近尾声。我给他们的工资也不少,所以他们干得很卖力。 第一天,我们和春娟到水田地里拍摄,好大一片地,我们走了好半天才到插秧的工人那儿,管事的人告诉春娟,水泵坏了,需要马上派人去总厂修理,春娟立刻安排,这是当务之急,不能影响生产进度。 </span><h3> 电视片截图:地里的活都是先生张罗和实干,张春娟负责外围的联络,缺东少西、买卖粮食和农作物,招工算账都是她的活,在农村能处理好人际关系,把好关,算明白账,大家都愿意与她合作,这也是不简单的事。</h3> <h3>  我下乡时在查哈阳,也种水稻,也尝过在冰冷的水中插秧的滋味,所以我很钦佩那些劳动者们,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辛劳换取了宝贵的粮食,为人类的生存做出了平凡、伟大的贡献。 第二天,我们又来到春娟家的大田,一望无际的黑土地,让我感到很亲切,和我们兵团连队的地一样开阔。</h3><h3> 春娟的爱人对机械很熟悉,许多项目他都可以自己操作、自己修理,我们拍摄了夫妻开着拖拉机一路欢声笑语地来到田间,春风微微吹着他们的头发,那种风尘仆仆,那种动感的美妙,像一曲田间交响曲荡漾在我们耳边,呈现在我们镜头中。 黑龙江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很高,特别是农场,地里很少看到人扎堆的时候,实行承包后,更是不断减少人力、物力,精算经济账。春娟的农场也不例外。大田以她先生管理为主,其实春娟虽然在农村干了一辈子,但是她对农业并不精通,也没下功夫去学习实践,这并不影响她承包土地,不影响她挣农业的钱。 </h3> <h3>  张春娟的家是一间大瓦房,两间住房,一个客厅兼餐厅,厨房、前后院都很大,就是没有室内厕所,要走出去一百米到公厕,这是最不方便的。我们就住在春娟家里,我和春娟一屋,我的助手和春娟先生一屋。</h3><h3> 聊起春娟的婚姻,她毫不避讳地告诉我们,当初父母不同意她找当地人,希望她能回上海。春娟比较倔强,她认为先生当年很优秀,他的追求让春娟心动。所以春娟觉得人好很关键,没有必要在乎是哪的人。虽然父母反对,知青战友也劝告,但是春娟最后还是选择了自己要走的路,选择了她所爱的人。 父母对她的选择非常不理解,甚至和她断交来威胁她,都没动摇她的决心。 婚后,春娟一直生活在农场,在知青返城的大潮中,她也经历了感情的折磨和人生道路的重新定位,最后她还是义无反顾的决定留在农村,留在丈夫身边,这让她的先生非常感动,他们的家保住了,他们的情感保住了,但是他们的人生之路并不很顺。 </h3><h3> 电视片截图:春娟和先生</h3><h3><br></h3> <h3>  春娟的女儿出生后,为了让她得到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春娟把女儿送回了上海父母家。姥姥家也并不宽裕,没有父母在身边的日子,孩子还是感到孤独无助,为此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也有一些怨恨。春娟夫妻忙于事业,几乎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和感受,这使孩子的不理解日益增多,越积越大。春娟则认为,我总给你寄钱,保障你的生活,已经尽了责任、爱心和义务,你还不知足,那就是孩子的问题了。其实春娟很惦记远在上海的女儿和父母,常给他们写信问候。 在农场的几天,我们感到春娟是充实的、快乐的,幸福的,我们记录了她的事业、她的努力、她的勤奋、她的生活。当我们得知春娟决定利用七月农闲期间回上海探亲,也决定一同陪春娟去上海拍摄。 春娟是一个人回上海的,丈夫在家处理日常事务,我听春娟说,由于岳父曾经的反对,丈夫也不大愿意去上海岳父家,经常是春娟一人回家探亲。</h3><h3>  电视片截图:上海知青张春娟在我镜头面前敞开心扉,有啥说啥,是个很好的被采访对象</h3><h3> <br></h3> <h3> 到了上海,我们直奔春娟的父母家, 见到了两位老人,他们很热情,提前知道我们要去,把吃住的地方都安排好了。他父母家是两屋一橱,春娟的女儿结婚了也住在这里,老两口一间,小两口一间,彼此还有个照应。春娟就住在父母这里。我们住在春娟的妹妹家,也在这个小区,距离大概不到一百米,条件比父母家要好一些,三室一厅,装修得也比老人家讲究,比较现代。</h3><h3> 全家人非常热情的款待了我们,做了上海特色的饭菜,我们吃得很香、很可口。 电视片截图:春娟兄妹三人,原来家住市区,房子很小,改造棚户区后虽然搬出了繁华区,但是家里条件改变了许多,春娟以往探亲期间都住妹妹家,她回到上海,和弟弟妹妹们有说不完的话,一起逛街,看上海的变化,看到这些,春娟也总是感慨万千。</h3><h3><br></h3> <h3>  在上海,我们还单独和春娟的女儿进行了交流,她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对我们敞开心扉说了许多心里话。她说:从小我和父母生活在农场,自从有了妹妹后,我认为父母偏心小的,很不愉快。后来回到上海和姥姥、姥爷生活,家里也不富裕,小朋友们也很歧视我这个外地回来的,使我感到很孤独。看到别的孩子都有父母到幼儿园接,自己却没有,我很伤感,那时我就开始恨妈妈,为什么找农村人结婚,为什么把我一个人扔在上海。我和姥爷姥姥交流也不多,他们只管我吃饭学习,我心里想什么他们都不知道。妈妈更是很少管我,很少来信来电话。现在她们快要退休了,想回上海,还和我争房权,让我搬出去住,我爱人也没房子,我们也买不起房子,我们上哪去住呀。</h3><h3> 电视片截图:春娟和女儿的矛盾都写在脸上,女儿气呼呼的不愿理妈妈</h3><h3><br></h3> <h3>   我们和春娟父母在一起说起女儿最多的话题还是孩子的婚姻问题,张爸爸总是唉声叹气,不理解女儿的选择。他说:那么多上海知青她不找,非找一个本地的,这男孩是不错,能干、朴实、对春娟好,可是我们就是担心她由此留在农村,不回上海了。当时我们坚决反对,告诉她如果和本地青年结婚就别认我们父母了,我们也没有你这个女儿。即使这样坚决地反对,她还没听我们的话,我们真是很伤心,好长时间没和她联系,也不理睬她。可是人都很奇怪,时间长了,我们也惦记她,特别是有了第三代后,我们也不忍心小孩子在农场生活,总不如上海条件好,受教育好,在孩子和她妈的请求下,我们把春娟的女儿接到了上海。虽然她妈也常寄钱来,可是孩子的照顾和需求是多方面的,我们老两口是尽力了,现在还是有许多矛盾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h3><h3> 我们和春娟的爸爸交流时,他还谈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知青大批返城,我们都希望春娟也能借机会回上海,可是她很固执,可能也有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她还是坚持在农场干她的事业。这次我们仍然很生气,不理解女儿,农场怎么就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她怎么就是不听父母的话,总和我们别着劲?</h3><h3> 电视片截图:春娟与父母家人吃团圆饭</h3><h3><br></h3> <h3>   在上海期间,春娟还和知青战友们聚会了一次,由春娟召集,她给大家电话联系时,所有的人都很高兴,表示一定抽空来。春娟告诉我,她基本上四年一次探亲假,每次回来都和知青们见见面,我很想大家,他们也关心农场的事情和变化。我在一边也看出了春娟打电话时的兴奋和激动。 聚会在一家酒店进行,春娟早早赶到那里,每一个到来的人她都在门口迎接,拥抱,握手、叙谈,大家对这位远道来的贵客也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亲切的问候。我看到他们之间感情的深刻、纯朴和真挚,我也扛着机器记录着这一热烈、欢快的场面。   活动很正规,主持人宣布欢迎知青战友张春娟的酒会开始,听说主持人是她们初中的班干部,演讲能力和组织能力都很强,搞活动自然少不了她。她回顾了知青们的友谊,在农场时的记忆和青春年华的追求,然后让春娟给大家讲几句话。</h3><h3> 我和摄像员小张在春娟知青聚会现场,小张是部队复员兵分到电视台做摄像,主任总是希望我带带这样的新兵,没问题,我也喜欢拍摄,经常带新手,等于给我做助手了。特别是纪录片,交给别人拍,我绝对不放心,别说是新手了,所以都是自己掌机的时候多。<br></h3><h3><br></h3> <h3>   春娟站起来说“回到上海,看到战友们非常激动,你们都回到了上海,只有我一个人留在了农场,”说到这里哽咽得说不下去了,她虽然坚定的留在了遥远的农场,但还是对家乡上海有着深深的眷恋和情感。在当年的同学和战友面前,她一点也不想隐藏自己的感情。</h3><h3> 接下来的发言,很温馨、很随意、很亲切,大家都纷纷回忆知青战友之间的故事,农场时的趣闻以及回上海后的感受,自己的事业、家庭和生活感悟。我也是知青,也有和他们相同的经历和感受,所以他们也没把我当外人。饭后大家合影留念,我们也成了他们当中的一员。 酒会后,大家一同到两个知青家做客,两家都是两室一厅,装修得也都不错。我悄悄地问春娟,你看到这样的生活环境,会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么。</h3><h3> 我(中间抱机器)在上海和春娟的知青战友们合影,我左边是春娟。都是知青和同龄人,大家的共同语言比较多,沟通也没有任何障碍。在聚会上,我看到了战友对春娟的热情,也感受到春娟的豪爽与不舍。</h3><h3><br></h3> <h3>  春娟说,人各有志,追求不同,结果就不同。他们回上海有他们的享受和乐趣,也有他们的烦恼和问题;我也同样在农场有我的幸福和事业,当然也有我的苦恼和矛盾,不能比较的,当然他们在上海比我生活质量更高一些,这也是客观的,无法改变的。我怎么会不想往上海,这是我的家乡,有我的亲人和孩子,说到这里,春娟再次不自主地掉下了热泪。<br></h3><h3> 抽空的时候,我们也和春娟聊起了她的家庭和选择,春娟说她对自己婚姻的选择不后悔,她丈夫是一个很好的男人,可以让她依赖,至今他们感情很好。当初父母反对,对她的确有压力,但是她还是选择了爱情,她认为:她先生在农场里是个比较优秀的人,没有不良嗜好,对人真诚、对工作认真,很有责任感,我喜欢找这样的人过日子,心里踏实。</h3><h3> 在上海知青聚会上架着机器拍摄,过去我拍新闻和栏目时都是肩扛机器拍,这也是我唯一一张架着三脚架拍摄的留念照片</h3><h3><br></h3> <h3>  后来知青返城,我也动摇过,但是我走了面临着家庭的分居或解体,我们都不希望看到那样的结果;两个人都回上海,没有关系难度也很大。所以我俩商量,留在农场,继续我们的事业。现在看,我们的选择也有道理,回上海的知青,不一定比我们生活的快乐,不一定比我们富裕,我已经习惯了农场生活和那里的人们,我们的家庭农场也办得红红火火。 </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在和春娟的交流中,我感觉到她和女儿缺少沟通,大概许多想法自己都埋在心里,造成了不小的隔阂。女儿的怨气很大,对妈妈有诸多的不理解和指责,春娟也是同样,我多么希望她们两个能坐下来好好谈谈,毕竟是一家人,亲情应该高于一切,这种怨恨情绪继续下去非常不好,非常不利,我和春娟说了自己的想法和担心。可她也一肚子的委屈,说女儿有偏见,不想和她交流,总以工作忙为由躲着她,她也没办法。这么多年了,她也习惯了,不理睬女儿了。看来要做通母女的工作还有一定难度。 </span><h3> 一晃假期快结束了,</h3><h3> 最后一天,妈妈给春娟准备了许多她爱吃的茭白,这是黑龙江冬季买不到的蔬菜,体现了母亲的心意和满满的爱。春娟买完东西回来,给父母留下一笔钱,说女儿要生产了,她不能回来照顾,希望爸妈多操心,给刚出生的小孩子买点衣服日用品。她父亲不知为什么和春娟大吵一架,全然不在意我的镜头(也许我和他们时间长了,他们已经习惯我们的拍摄了,也许看到春娟要走了,该说的话必须说了)。春娟的女儿半道回来,也加入争吵,他们都说上海话,我没听懂,但是机器一直没停的转,我知道这是最真实的场景,最朴实的感情流露,摄影记者是很难抓到的。回来后,经过翻译,我明白了吵架的大致内容是:父母认为春娟应该多留些钱,她对孩子关心的不够;春娟则认为,孩子应该自立了,我已经给她不少帮助了,女儿不能总依赖父母,她说她下乡和结婚、父母也没管,都是自力更生解决的。女儿则认为妈妈太无情,把女儿扔到上海就完事了,生孩子这么大事也不说回来照顾,还交给姥姥姥爷,她不可理解。关于房子的事也是女儿最生气的,重新提起,更让她和妈妈对吵起来。春娟一再解释她不会要女儿的房子,即使回上海也会自己解决的。</h3><h3> 结果春娟还是带着矛盾、带着伤感、当然也带着亲人的嘱托和挂念离开了上海,离开了生她养她的家乡,我真不知道春娟的上海之行感受如何?心情如何? 春娟和亲人的情感和矛盾还在继续,她的农场的事业还在继续,这就是我采访的一个知青的故事,一个知青和家人的对话,一个知青的事业、家庭、情感和人生。 </h3> <h3>  这个纪录片还是我自己扛机器拍摄的,画面的创意和思路非常顺畅。至今,在电视界能够自拍、自导、自编辑、自撰稿做纪录片的全能记者也不多见,我能做到,已经感到很欣慰了。 我很想通过这部纪录片和张春娟的故事,来展示经历了“文革”、下乡、上大学、返城和改革开放这些社会大背景下,一个知青的命运,以及她内心世界强烈的反差、压力和动力,也让我对长久以来的知青情结有了一个宣泄的途径,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夙愿。</h3><h3> 在上海黄浦江畔我和摄影机,这是我追随了一辈子的事业好帮手,我的好伙伴,抱着它、扛着它的感觉真好,心里踏实,一种美感和艺术的享受,它是我对事业的寄托,是我手中的武器。我从1977年进入电视台一直扛了20多年的摄影机,之间更新换代了将近十批,我都亲身经历了,它就像一件宝贝,让我爱不释手,其中的甜酸苦辣我都领略过,最终它成为我的梦中情人<br></h3><h3><br></h3> <h3>  其实我拍摄最长时间的一条记录片是对东北虎跟踪拍摄,从小老虎出生到人工喂养一周岁,整整跟拍了一年。(此片因在别的美篇书中有详细介绍,这里只提上一笔)</h3><h3> 和小老虎在一起的一年,让我对东北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养虎人的辛苦和付出报以尊敬感激。我给这部纪录片取名为《成长》,一个半小时的片子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一些反响,虎园的老总说,这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完整、最细致地介绍东北虎成长的纪录片,对虎园保留资料非常有意义,无论对外宣传,还是来到虎园的游客,都可以通过片子做介绍。一些电视台也与我或台里联系希望播出此片,还有索取资料的。总之,我看到了人们对动物的关注,对东北虎的喜爱,对纪录片的需求,我感到很欣慰。<br></h3><h3> 我抱着两个月大的东北虎合影。</h3><h3><br></h3> <p class="ql-block">  结束语:</p><p class="ql-block"> 我的事业虽然没有辉煌却也独特。虽然平凡却也有意义有价值。虽然不见狂风暴雨却也波澜不断。电视摄影人的成就、社会影响、甜酸苦辣我在文中都淋漓尽致的再现了,我希望为沉默的摄影人呐喊一回,为女摄影记者高歌一次。至于我的全能记者的路,希望能为电视人正一回名。</p><p class="ql-block"> 黑龙江电视台是我事业的起点和终点,我在这里工作了30多年,我热爱这项事业,全身心的执著的追求着这项事业,我的喜悦、成就、波折、困惑也都来自于这里,我和黑龙江电视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记载着我全部的爱恋、情感和脚步。</p><p class="ql-block"> 我的全能记者展示:演播室主持、扛摄影机拍摄、同期采访、现在评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能把自己的事业的中心和支点一成不变的放在一个位置上,并且为此追求一生,奋斗一生,是比较难的一件事,而我无论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和矛盾都将自己追求的全能记者之路坚持下来了,可见电视摄影事业对我的吸引力和魅力。我的富有个性的专题报道、两部自创一小时的电视报告、采摄编播全能记者之路、纪录片的拍摄、追星人物的探讨等等都让我在电视报道这个时代和媒体的前沿学习、奋斗、历练和成长。我做了喜欢之事,为此也激发了自己最大的潜力。</p><p class="ql-block"> 我很欣慰自己曾经走在电视的全能记者之路上,它是我的梦想和追求,也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践,更是一部一部作品对社会的奉献,最欣慰的它是我一生对全能记者的挑战、攀登与完善。</p><p class="ql-block"> 我的全能记者展示:演播室主持、扛摄影机拍摄、同期采访、现场评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人生的四个选择 :</p><p class="ql-block">选择下乡,我的思想、身体和精神世界得到了历练; 选择电视新闻,我的追求有了奋斗的平台; 选择跟党走,我的人生有了崇高的信仰; 选择辞官,我的全能记者之路实践了一辈子。我深刻体会到: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充分发挥最大的潜力和能量。</p><p class="ql-block">最后亮亮我在采访之余的生活照。左边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北戴河采访赵紫阳接待外宾之后在海滨(上)和在贵宾接待室(下)留影。右边是在黑龙江中苏边境采访完留影。</p> <h3>与读者的对话:</h3><h3>@晓天 现在看过影视演员真人秀拍的影视同期声,除了演员本人要有强大的自我掌控舞台能力,实际在他们背后要有一伙意识超前还超级能干的技术编导,所以小天全能记者,一手一机一世界,着实不容易! @长虹 谢谢姐的夸奖。没错,我的全能记者之路走的很艰辛,因为官方并不支持和承认,一直实行的釆摄分家,主持更是参和不进去啦。我这人有点一根筋,想追求的事一定要弄个明白,要干个明白。虽然没有任何奖金和官方的支持,单打独斗也要坚持下去。最后什么好处和荣誉也没得到,就是落了个自己开心快乐,充实。 晓天妹子起飞早飞行平稳向上,一路风景一路歌赞 谢谢乃奇哥的夸奖,回忆总是美好的,乐观的,自信的,向上的。<br></h3><h3>这篇专题选的好。 集中阐述了一个全能记者的奋斗过程。我想在行业内也是绝无仅有的。这种辛苦奋斗,打动了我。所获得的成就是辉煌的。祝贺你, 拥有不平凡的前半生。 谢谢张姨的夸奖,这篇的确是我人生的精华,记者生涯的浓缩, 智慧和实践的最高层次,再也没超越过。大约十多年的时间,自己也感到追求得很充实、很自豪、很值得、很欣慰。<br></h3><h3> 这是70年代的红旗牌摄影机,我在拍摄电视新闻。</h3> <h3>@晓天 又到你的杰作了!才女[强]要想当全能记者需要有全面的能力和水平,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你做到了。是你执着、坚持、不断努力学习的结果,你的人生没有遗憾就好,荣誉是次要的,自己觉得快乐就好。美篇放照片只能放一百张,加文字可以加这么多。真好 @陈渡林 谢谢姐的关注,分享和回复。其实全能记者社会和官方不承认有他的道理。就是一个人如果样样通,就会样样不精。我也深有体会,但就喜欢尝试,喜欢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不管结局怎样,官方承不承认,别人怎么看都无所谓,自己觉得没枉度人生就足矣啦。  对,美篇只限制100张照片,但是你把照片背后的故事讲出来,那就是一段真实的历史,内容也会很深刻,有价值,也能很有意义。所以我很喜欢出美篇书,他是我人生的记录,美好的回忆。 小天你真棒!铿锵玫瑰 @高志敏 谢谢夸赞,其实回忆总是带来激情,兴奋和美好。 70年代末在黑龙江大学拍摄科研成果。</h3> <p class="ql-block">@晓天 全能记者之路是你的探索和实践,你成功了!中国电视60年,你参与了30多年,你是黑龙江电视台元老,你是黑龙江台的骄傲,为你点赞!</p><p class="ql-block">菊妹,元老和骄傲都不敢当,只是做了一个记者应该奋斗的事情。我的路只能说探索和实践,至于成功还不敢贸然。</p><p class="ql-block">真佩服你的才华!</p><p class="ql-block">小波,过奖了。就是感到每次回忆总是美好的,乐观的,自信的,向上的。</p><p class="ql-block">你是我的榜样,总能激励我不断向前,满满的正能量!</p><p class="ql-block">小波,谢谢夸奖,老了没啥能耐,就剩下回忆了。</p><p class="ql-block">美美的回忆,满满的正能量,你是女中精英。</p><p class="ql-block">亲家,评价挺高哇,不敢当。本文有点自吹自我欣赏的嫌疑。</p><p class="ql-block">@晓天 看了你的这篇美篇很感慨,你的记者生涯是在不断奋斗和创新中渡过的,名利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了实现目标的过程。我佩服你一直在记录、总结、反思、升华,不仅为不断进步提高打下基础,也为自己的人生经历留下浓墨重彩。</p><p class="ql-block">@欧阳晓明 谢谢班长的夸奖。我的美篇又臭又长,你能认真看完并回复让我也很感动。没错,我很享受这个写作的过程,那是激情兴奋美好难忘的回忆,是我人生的每一步脚印。我也为自己曾经的努力勤奋脚踏实地不懈地追求感到自豪。虽然很自我、甚至意义也不是很大(因为毕竟官方和社会不认可这种全能记者)但是我还是想记录,想呐喊,想告之亲人和朋友,自己所走过的路,所追求的路,所探讨的路。</p><p class="ql-block">天:你今年是丰收之年呢!大作一个接一个!我每个都拜读,很精彩!很实际!你是我们同龄人的骄傲!为你自豪!</p><p class="ql-block">都是记录我的业务成长过程,有点枯燥,你能看进去我很高兴。谢谢你的评价,我觉得有点过高,知道你和大家都在鼓励我,可惜我也没有努力的机会啦。呵呵</p><p class="ql-block">晓天,很值得记录下来的全能记者之路,也是你的芳华。</p><p class="ql-block">@陈晓东 我们都是喜欢回忆和记录的人。留住一段历史和故事,也算是给自己留下点纪念。</p><p class="ql-block">晓天好!读你的文章受益匪浅!你自强,自信,自立,自豪的精神,感染了我。</p><p class="ql-block">多次看到你扛起几十斤重的攝像机时,镜头是那么潇洒自如,真羡慕你,高高的个头,这样有气派的女攝影者,国内甚少。</p><p class="ql-block">看出你是一位集文字,采访,攝制,编播为一身的资深记者。</p><p class="ql-block">字里行间,使我深受感动。</p><p class="ql-block">舒敏</p><p class="ql-block">广院老师的培养,个人自身的努力和个人的修养,广博知识的积累,对事业的热爱,才造就了全能记者!在当年,在国内省级电视台的记者队伍里里,黄晓天让人敬仰! 祁广杰</p><p class="ql-block">​谢谢赞美,人是需要有点追求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心中没有梦想,不去脚踏实地的努力,人生就是混日子,我们都追求过,努力过,付出过,足矣了。 我</p><p class="ql-block">​你我都是酷爱摄影,你我都喜欢写文撰稿,你我喜欢都自己写、自己拍、自己编纪录片。可是,你、我的平台不一样,所以,我们的区别就是这样。如果在一个平台,我肯定没有你优秀,但是,我会比你们省台的有些记者强。 祁广杰</p><p class="ql-block">​没错,全能记者之路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尝试,都愿意付出的,很辛苦,很劳累,需要不断学习充实智慧牺牲个人的生活爱好才能实现的。人的精力有限,所以官方不赞成这种做法,鼓励分工合作,干一行爱一行,编辑和摄影各行其责,效果会更好。各有各的道理,我们都尝试了,也不后悔。有全能记者实践的经历,写美篇手到擒来,留下许多难忘的人生记忆,自己都感到很欣慰。你如果有我同样的经历,上大学到省级电视台,一定比我更优秀,全能记者男士有更多的优势,只要认准并追求一定会有收获,你的确比我们电视台许多记者都强,起码他们都没这种意识,更没这种实践。 ​我</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