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沈阳军区后勤史馆供应分馆巡礼</b></p><p><br></p><p><b>展馆撰文/ 冷 雾</b></p> <h5><b>军史馆外景</b></h5> <h5><b>军史馆馆长、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徐文涛大校,亲自为观众讲解。</b></h5> <h3>1958年11月,毛泽东主席来到某部饮事班,亲切地询问战士们:“津贴够不够用,有没有节余,晚上睡觉暖和不暖和,公家发的鞋袜够不够穿。”毛主席再三勉励战士们说:"你们要努力学习,要艰苦补素。″毛主席的话,战士们感到无比亲切而温暖。<br></h3> <p class="ql-block">——————————————————————</p> <h1><b>一、土地革命时期的供给制</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font-size: 17px;">(一)经费来源</b></h1><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b> 1927年秋,中国工农红军建立井冈山根据地开始,主要采取打土豪筹措粮款,以保障供给。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政权后,红军的经费来源,除打土豪和军事缴获,主要依靠红色根据地的税收、发行公债。苏维埃政权也把当地出产物资运到国民党地方军阀控制地区销售,以获得收益,还有共产国际也提供部分经费。</b></span></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font-size: 17px;">(二)待遇标准</b></h3><h3><b><span style="font-size: 17px;"> 1927年9月,秋收起义部队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改编时,确立了我军官兵待遇平等原则。部队废除薪饷制,官兵吃一样的饭,穿一样的衣服,同样分得一份伙食尾子或零用钱。这一创举得党中央确认后,红军全面实行供给制,一直沿袭到建国初期。</span>红军的津贴费,因经济条件限制,没有形成统一标准,也不定期发放。1934年红军长征,离开江西苏区根据地,衣、食、住、行都遇到极大困难,还遭大批敌军围追堵截,连吃穿都成了问题,津贴更得不到保障。</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三)发行货币<br></b></h3><h3><b> 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政权便创立了银行,开始发行统一的纸币“苏维埃币”,面额为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共5种。苏票一元与银圆一圆或法币一元相等值。</b></h3> <h3>▲1927年9月,秋收起义部队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进行改编。确立了官兵待遇平等的原则,在连队由士兵委员会负责监督伙食费的收支和物资的采购,参与伙食帐目的结算和“伙食尾子″的分配。这种分配形式,可谓我军津贴的刍型。<br></h3> <h3>▲毛泽东在为红4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起草的决议中写道:红军人员的物质分配,应该做到大体上的平均,例如官兵薪饷平等,因为这是现时斗争环境所需要的。图为红4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br></h3> <h3>▲1930年5月、鄂西特委、省委在向中央的报告中写道:“部队兵土的实际生活,每天每人只有400文的伙食费,10天发1元零用钱,服装草鞋等完全由公家负责。所以有时虽生活不好,兵士也没有怨言。”图为鄂西根据地一隅。<br></h3> <h3>▲ 1935年 12月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周恩来、彭德怀颁布规定,无线电技术、医务人员、电话技术人员和红军学校军事教育专家四类人员,享受技术津贴。一等每月12元,二等8元,三等4元。图为享受特殊津贴的红一方面军无线电报务员合影。</h3> <h3>▲ 1935年4月份的支付决算。支付项目包括军事费、行政费、津贴费、政卫费、粮食费、内务费、教育费、外交费、财务费、地方武装费。<br></h3> <h3>▲ 中国共产党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方志敏,在监狱里写的《清贫》一文写到:“就在我被俘的那一天~一个最不幸的日子。有两个国民党士兵,在树林中发现了我,在身上没有搜到钱后,士兵不相信:像你当大官的会没有钱?。并威胁不把钱拿出来,就是一颗炸弹,然而仔细搜身结果,确实一个铜板也没有。<br></h3> <h3>▲ 罗荣桓在井网山斗争时期分得的伙食尾子一一块银元。在一次战斗中,一颗子弹正好打在罗荣桓装在胸部口袋里的这块银元上。后来他诙谐地说,要不是这块银元保驾.我早就去见马克思了。<br></h3> <h3>▲ 东北军区后勤部长、总后勤部副部长周玉成,曾任红三军团供给部长。长征途中亲自守护着三军团的账本和一担银元,这是三军团的全部家当。翻越雪山时空气稀薄、寒风刺骨,快到山顶的,挑着银元的战士不幸牺牲。周玉成含着泪水亲自挑起担子,咬牙翻过了大雪山。<br></h3> <h3>▲ 土地革命时期红色政权发行的货币。<br></h3> <h1><b>二、抗日战争时期的供给制</b></h1>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经费来源</b></div><b>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同意联共抗日。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国民党政府发给军饷。根据协议对三个师按4.5万人计算,每月发军饷法币63万元,其中生活费30万元。以后略有增加,但每年没超过75万元。军饷由八路军西安办事处领取。国民政府给新四军每月发经费6.6万元。另外江北的新四军每月经费3万元,由安徽省国民政府提供。在统一战线原则下,八路军分散游击发展部队,1940年扩大至40多万人,这些部队主要靠部队自筹供给。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国民政府停止了八路军、新四军的军饷。为走出困境,提高保障能力,1941年开春,陕甘宁边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待遇标准</b></div><b> 1939年1月八路军参谋部规定了供给制标准。其中生活津贴分为五等:1、主席、参谋长、政委、局长等,每月5元。2、处主任、科长、团营级干部等,每月4元。3、股长、科员、译报员、秘书、连级干部等,每月3元。4、文书、管理员、教员、排级干部等,每月2元。5、勤杂人员、战士等,每月1元。其它抗日游击区,由于作战流动性很大,经费来源匮乏,没有建立固定的津贴标准。
</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流通货币</b></div><b>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承认并流通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逐步收回苏维埃票。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陕甘宁边区政府独立发行货币,禁止国民政府法币在边区流通。边区银行发行的边币,票面为一元、五元、十元。图案具有鲜明的解放区文化特色。1944年5月,边区银行发“陕甘宁边区贸易公司商业流通券”,面额为五十元、十元两种。
</b></h3><h3><br></h3> <h3>▲ 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城。<br></h3> <h3>▲ 红军改编八路军后,东渡黄河奔赴华北抗日前线。国民党政府对三个师每月发军饷法币63万元,其中生活费30万元,军饷由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向政府领取。<br></h3> <h3>▲ 1938年12月,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前方总部参谋长左权发布命令,重新规定部队津贴标准:师、旅级5元,团、营级4元,连级3元,排级2元,班长1.5元,战士1元。<br></h3> <h3>▲1937年 1月 ,东北抗日联军颁布《指战员零用费支付简则》。每人每月:兵士2.4元,班长3元,排长3.6元,连以上主官4.8元,其他官佐、政工人员3元。图为东北抗日联军部分官兵。</h3> <h3>▲ 1937 年 10 月 19 日凌晨 ,八路军第129师358旅769团,一举击毁击伤日军停在山西省代县阳明堡机场的 24 架作战飞机。蒋介石特批奖励2万元大洋。陕北、太原、上海群众团体亦募集 2.75 万元。八路军总部决定,全军官兵各发奖慰金 1 元,参加阳明堡战斗官兵各发 2 元,袭击阳明堡受伤干部发 10 元,受伤战士发 6 元。<br></h3> <h3>▲ 随着部队的发展和后勤任务的日益繁重,1939年六月成立军委后勤部,部长叶季壮、副部长杨立三。图为杨立三(前排右2)与野战供给部部长周玉成(前排右1)带领财政处人员到白区为部队筹款时合影。<br></h3> <h3>▲ 八路军开展大生产运动誓师大会。</h3> <h3>▲ 毛泽东主席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h3> <h3>▲ 延安部队组织开荒耕地。</h3> <h3>▲ 八路军某部后勤财务人员,集体审查生活费津贴开支情况。</h3> <h3>▲ 为节约经费,八路军官兵自己打草鞋。<br></h3> <h3>▲ 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发行的货币。</h3> <h1><b>三、解放战争时期的供给制</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一)经费来源</b></h3><h3><b> 解放战争是两军最后决战,规模急剧扩大,消耗空前增多。在“一切为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思想指导下,军队经费供给,在老解放区主要由解放区政府统筹供给,根据地的人民政权通过税收和发行货币、债券等形式筹集经费,保障军队需要。部队进入新区主要依靠就地筹措,通过收缴敌人的资财和就地征借财粮的办法保障部队供给。同时老解放区也派人前送钱款,给予支援保障。</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二)待遇标准</b></h3><h3><b> 初期,各部队之间因受经费来源、家底薄厚等因素影响,各地区部队供给标准差异较大,苦乐不均。1947年底,华北、陕甘宁、晋冀鲁豫、山东等解放区,以及东北民主联军,先后制定了本区范围的供给标准。</b><b>1948年底,全军第一次后動工作会议,提出了统一供给标准的要求,1949年4月,军委颁布了全军统一的津贴费标准。(1)一般津贴:干部战士每月猪肉1斤、黄烟半斤、肥皂2/3块、牙刷1/6把、牙粉2/3包。(2)补助津贴(纸烟):连排级5包、营团级10包、师级以上15包。干部、战士津贴费标准相同,仅在吸烟上有差别。为避免物价剧烈波动影响,均以实物量规定领报标准。对个发放实物,也可按实物量折成货币实施保障。</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三)发行货币</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b><b> 1947年下半年,人民解放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为配合人民解放军的进攻作战,巩固新解放的地区,一些新区银行相继建立,并不断整合当地原有银行,展开对敌货币斗争,逐渐统一新区的货币市场。</b></h3> <h3>▲ 东北民主联军在秋季攻势中攻克彰武县城。</h3> <h3>▲ 1947年,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财政处驻哈尔滨郊区一座日军遗留的仓库。</h3> <h3>▲ 东北民主联军财务处长沈孝元在哈尔滨。</h3> <h3>▲ 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颁发供给标准。津贴项:1.每人每月100元(理发、洗澡在内,干部与战士同),另发烟叶1斤,按当地物价报销。2.每人每月发医药补助费50元。3.生育费,产前、产后两个月中灶待遇(小产者减半)。生产时红糖2斤,鸡2只,鸡蛋60个,麻纸300张(小产者规定同),布3丈,棉花3斤(小产者不发)。4.妇女卫生费,每人每月麻纸半刀(50张计)。5.抚育费,自分娩起~6岁止,按成人大灶伙食标准发给,按当地当时市价折合。</h3><h3></h3> <h3>▲ 1948年,辽东军区颁发的供给标准。</h3> <h3>▲ 1947年,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财务处,核销警卫团经常费通知书,包括津贴费等开支计738万元。经办人为审计科长安钟昌。</h3> <h3>▲1948年,东北民主联军财务处审计科长安钟昌(前)与同事,行军途中驻吉林市,在北山合影。<br></h3> <h3>▲ 解放战争中每名士兵一年的生活费用:</h3><h3>以1947年,华北解放区野战军为例。1、食粮,每人每日1斤8两计,全年需小米558斤。2、菜金,每人每日油、盐、肉各5钱,菜1斤,柴2斤计,每日折小米15两,全年折小米342斤。3、津贴费,每人每月小米6斤计,全年折小米72斤。4、年节费,每人全年供给4斤肉,折小米10斤。5、烤火费,每人全年供给木柴45斤,折小米12斤。6、服装,每人以1年两套单衣,1/2套棉衣、6双鞋、2双袜,2/3床棉被计,全年折小米551斤。7、军费负担的伤兵、伙食客饭等,全年每人平均需小米320斤。上述7项开支合计,即1个士兵一年生活费用,为1865斤小米折款。</h3> <h3>▲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在抚余县筹建银行办事处,发行东北银行的钞票,兑换老百姓手中的苏联红军票、伪满洲国钞票,逐步建立解放区金融体系。兑换工作异常繁重,一位刚入伍的女学生负责柜台业务。月底结账时,发现钞票兑换亏了一大笔钱。负责柜台的女孩很难过自责。办事处主任沃野报告上级同意,用自己的金戒指折价,把亏损的钱给补上了。</h3> <h3>▲ 民主联军财务人员行军途中在老百姓家土炕上算账。</h3> <h3>▲ 1945年10月,中央东北局决定成立东北银行,发行东北币。图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后勤部东北银行旧址,现为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营业部沈河支行。</h3> <h3>▲ 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军政学校,部分毕业学员分配到印钞厂。<br></h3> <h3>▲ 印钞厂政委王纪元。后任辽宁省副省长。<br></h3> <h3>▲ 四野部队南下入关作战。<br></h3> <h3>▲ 1949年5月,东北军区财务部委派朱文福、楊景新率押运班率火车闷罐车入关,为四野部队运送银元。据记载,对入关四野部队,采取部队领取、转账划拨和派人前送的方式,共支出9600亿元(旧币,与新币折合率为10000:1)。其中派干部入关送经费四次,纸币5000亿元,银圆400万元。另外,四野入关带走白金45两,黄金294两;另从东北局财政部领取黄金5000两。”<br></h3> <h3>▲ 银元</h3> <h3>▲ 沈阳苏家屯火车站旧址。<br></h3> <h3>▲东北解放区发行的货币。<br></h3> <h3>▲东北民主联军印纱厂车间</h3> <h3>▲淮海战役我军渡江。<br></h3> <h1><b>四、新中国建立后的薪金制</b></h1> <h3>▲1949年10月, 北京开国大典。</h3> <h3>▲ 毛泽东主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一)经费来源</b></h3><h3><b>新中国成立后,结束了长达22年的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历史,军队建设也进入崭新时代。1950年开始,军费由国家财政统一拨款,总后财务统一向中央财政领取和报销。全军部队理顺了供应关糸,统一了经费划拨渠道,生活费按实力和标准计领,真正实现了“吃皇粮”。</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二)待遇标准</b></h3><h3><b>1949年10月以后,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国家财政收入不断增长,我军逐步建立完善了全军统一的干部工资制度,工资标准也逐步提高。迄今为止,我军共进行了七次重要的工资制度改革,建立起了具我军特色的工资体糸。</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三)发行货币</b></h3><h3><b>伴随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为适应全国解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1948年西柏坡九月会议作出“金融工作、货币发行必须先统一”的重要方针。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成立,同时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它是在统一各根据地货币基础上发行的,共62张。迄今为止,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b><br></h3> <h3>▲ 全军后勤工作会议。</h3> <h3>▲ 1949年,全军供给标准草案。</h3> <h3>▲ 建国初期,人员待遇仍实行战争年代延续的供给制。1951年3月,军委颁布全军统一的干部、战士津贴标准:猪肉1斤、肥皂2/3块、牙刷1/6把、牙粉2/3包、米4斤、白洋布4方尺;烟:战士黄烟叶半斤、连排级纸烟5包、营团级10包、师级以上15包。津贴也可折价发款。<br></h3> <h3>▲1955年1月,全军实行军官薪金制。军官薪金标准由级别薪金、军龄补助金组成。级别薪金,从副排级至军委主席共20级,级薪标准最低为46元,最高为450元。军龄补助金,以级薪为基数,按军龄分段和不同比例计发,5周年以上发10%,10周年以上发15%,余此类推,最高为30%。<br></h3> <h3>▲1965年6月,军队干部实行行政级别工资制,干部无论担任什么职务,一律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行政级别发给工资。行政级别分为23级,最低为52元,最高404元。取消了军龄补助金。<br></h3> <h3>▲1980年4月,军队干部实行职务工资与级别工资相结合的两结构工资制。以级别工资为主(约占70%),职务工资为辅(约占30%)。级别分为23个级,最低37元,最高286元。职务从副排至军委主席共17个级,最低15元,最高119元。同时,建立了军队科技干部和文艺、体育干部工资标准。<br></h3> <h3>▲1985年7月,军队干部实行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军龄津贴组成的三结构工资制。以职务工资为主,级别工资为辅,另增加军龄津贴。职务工资约占58%,最低42元,最高340元;级别工资约占36,最低34元,最高240元;军龄津贴占6%,每年军龄0·5元。<br></h3> <h3>▲1988年10月,实行新的军衔制度,军队干部实行职务薪金、军衔薪金和军龄薪金三结构薪金制。其中,职务薪金按职务等级设若干个档次。之后,1989年10月、1991年5月又进行了两次局部调整:职务金增设了档次,并提高了职务薪金和军龄薪金标准。<br></h3> <h3>▲1993年10月,军队干部实行由职务工资、军衔工资、基础工资和军龄工资组成的“四结构”工资制度。职务工资,按职务设置等级,横向又划分若干档次。军衔工资,按军衔设置等级,每一军衔横向又设置了年度增资标准。基础工资每月90元。军龄工资按每年1元计发。此后又进行了三次局部调整,工资结构未变,相应提高了基础工资标准。<br></h3> <h3>▲2006年7月1日,调整了军队干部工资结构,取消基础工资,实行职务工资、军衔工资和军龄工资三结构工资制度。职务、军衔和军龄工都分别提高了标准。<br></h3> <h3>▲ 在朝鲜一线为官兵办理工资津贴储蓄。</h3> <h3>▲ 财务部孙文庚在朝鲜,乘卡车为志愿军前送朝鲜币,途中遇敌机轰炸,而光荣牺牲。</h3> <h3>▲ 1965年7月,沈阳军区组建工程五支队开赴越南筑路。财务部朱文福、黄岩任支队财务科长、副科长。援越期间干部、战士工资津贴,发给“军用代金券”,在部队服务社购买日常用品。此券也可兑换人民币寄往国内。代金券共有5元、1元、5角、1角、5分、1分六种面值。<br></h3> <h3>▲ 图为部队发给官兵的工资津贴“军用代金券”。<br></h3> <h3>▲ 南彊轮战,在猫耳洞为战士发津贴。</h3> <h3>▲ 周恩来总理逝世后,联合国降半旗。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在联合国大厦门前台阶上发表了一次极短的演讲。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它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它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数不过来。可是它的周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二是:中国是10亿人口大国,可是周总理没有一个自己的孩子。任何国家的元首,如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br></h3> <h3>▲ 朱德总司令,1964年11月的收支记录。朱总司令,一生都保持着朴素廉洁的生活作风。从建国初期实行工资制起,家庭就建了账本,一笔笔开支都记得很清楚。家庭账本,就是他一生朴素廉洁的最好证明。</h3> <h3>▲ 《朱德总司令1964年11月的收支记录》</h3><h3>【表格形式】
应收11月份工资404.8元
财务科扣月租费(房)59.66元
和平在大灶吃饭扣炊事费1.0元
总司令交党费10元
总司令理发四次用币4.8元(包括康克清两次)
买肥皂五条2.85元
买煤三吨用币90元
买柚子十个用币3.5元
买鞋油两盒用币0.6元
朱小兰11月份伙食费和零用钱23元
朱和、朱春元11月份伙食费和零钱一共38元
朱和看病用药费1.62元
朱和又一次看病用钱1.7元
朱和平大灶吃饭买饭票4元
首长、康部长陪马里总统去上海广东等用伙食费1.8元
陪外宾在上海广东买东西用钱91.78元
供应站买米面菜水果等用币161.40元
服务科洗衣费1.77元
付西楼灶面包费5.85元
……
本月总共支出505.33元
本月开支亏100.53元
本月超支原因:
1.陪马里总统外出买东西支出91.78元。
2.本月买煤3吨用钱90元。<br></h3> <h3>▲ 中国人民银行1948年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