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敦煌(一)莫高窟

百一夫

<h3>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也是石窟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大大小小的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h3> <h3>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的兴建,形成了巨大的规模,共有洞窟735个、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h3> <h3>敦煌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h3> <h3>敦煌莫高窟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显现,是举世无双的人类瑰宝,被称为“东方卢浮宫”。她以创建年代之久、建筑规模之大、壁画数量之多、塑像造型之美,保存之完整、艺术价值之博大精深而闻名天下,享誉国内外。</h3><h3><br></h3> <h3><b>篇一、历史</b></h3><h3>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h3> <h3>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说: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h3><h3>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br></h3><h3>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br></h3><h3>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br></h3><h3>元代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冷落荒废。明嘉靖七年(1528年)封闭嘉峪关,使敦煌成为边塞游牧之地。<br></h3><h3>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平定新疆,雍正元年(1723)在敦煌设沙州所,三年(1725)改沙州卫,并从甘肃各州移民敦煌屯田,重修沙州城。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沙州卫为敦煌县,敦煌经济开始恢复。莫高窟开始被人们注意。<br></h3><h3>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仅有少部分保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br></h3><h3>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标志着敦煌莫高窟保护与研究工作的正式开始。<br></h3> <h3>1950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国家正式参与敦煌文物的保护、维修与研究。</h3><h3>1951年,文化部制定保护规划,此后的10年间,抢修了5座唐宋木结构建筑,维修加固了3处崩塌崖面和数百个洞窟。</h3><h3>1961年,莫高窟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1963年~1966年,先后三期完成了敦煌莫高窟576米崖面和354个洞窟的维修加固。</h3><h3>1984年,敦煌文物研究所改名为敦煌研究院,同年完成莫高窟南区南段26个洞窟和172米崖面的加固工程。</h3><h3>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年日本人青山庆示向敦煌研究院捐赠8件敦煌文物,这是流失海外的藏经洞文物首次归还中国。</h3><h3>1998年,敦煌研究院与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合作,申请并通过了中国第一个敦煌学博士学位授予点。</h3><h3>2000年,“藏经洞文物发现暨敦煌学百年”纪念活动在敦煌举行。<br></h3><h3>2008年,总投资2.61亿元的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开工,2011年完工。这是莫高窟文物保护史上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项综合性保护工程。<br></h3> <h3><b>篇二、结构</b></h3><h3>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1~4层不等。<br></h3> <h3>分为南、北两区:</h3><h3>南区是礼佛活动的场所,各个朝代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彩塑2400多身,壁画4.5万多平方米,唐宋时代木构窟檐五座,还有民国初重修的作为莫高窟标志的九层楼。莲花柱石和舍利塔20余座,铺地花砖2万多块。<br></h3><h3>北区的243个洞窟(另有5个洞窟已编入北区492个号中),是僧侣修行、居住、瘗埋的场所,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灶坑、烟道、壁龛、灯台等,但多无彩塑和壁画。<br></h3><h3>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洞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佛龛窟、佛坛窟、涅槃窟、七佛窟、大像窟等。<br></h3><h3>塑绘结合的彩塑内容主要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泥等。圆雕、浮雕除第96、130号窟两尊大佛,第148、158号窟两大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佛像居中心,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少则3身,多则11身。以第96号窟35.6米的弥勒坐像为最高,小则10余厘米。</h3><h3><br></h3> <h3><b>篇三、艺术</b><br></h3><h3><b>1、建筑艺术:</b></h3><h3>敦煌石窟存有500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492个,按石窟建筑和功用分为中心柱窟(支提窟)、殿堂窟(中央佛坛窟)、覆斗顶型窟、大像窟、涅槃窟、禅窟、僧房窟、廪窟、影窟和瘗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第16号窟高40余米、宽30米、面积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号窟高还不足1平方米。</h3><h3>从早期石窟所保留下来的中心塔柱式这一外来形式的窟型,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接受外来艺术的同时,加以消化、吸收,使它成为中国民族形式,其中不少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在多个洞窟外存有较为完整的唐代、宋代木质结构窟檐,是不可多得的木结构古建筑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h3><h3><b>2、彩塑艺术:</b></h3><h3>敦煌石窟开凿在砾岩上,除南北大像是依山而建的石胎泥塑外,其余多为木架结构。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左右(善业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h3><h3>第17号窟唐代河西都统的肖像塑,和塑像后绘有持杖近侍等,都惟妙惟肖,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中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h3><h3><b>3、壁画艺术:</b></h3><h3>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雄伟瑰丽。</h3><h3>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h3><h3>创造了莫高窟壁画的古代画师,大致分为三类:一种是僧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为数不多。再就是画僧,他们是僧侣也会作画,人数较前者略多。最后便是纯粹的画工了,他们游走四方居无定所,在洞窟里作画,便在洞窟里起居,一旦完工,就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了。可想而知这个巨大的绘制工程,一定是令许许多多的画工,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他们走进了这状如蜂巢的石洞,恐怕就再也没有走出莫高窟了,正是这样一批优秀而又伟大的无名者,为后世留下了人类辉煌的丝路文明的影像。</h3><h3>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h3><h3><b><br></b></h3> <h3><b>篇四、风格</b><br></h3><h3>莫高窟现存有壁画和雕塑的492个石窟,大体可分为北朝、隋唐、五代和宋朝、西夏和元朝五个时期的风格。<br></h3><h3><b>(一)、北朝时期:</b><br></h3><h3>开凿于北朝时期的洞窟共有36个,其中年代最早的可能建于北凉时期。窟形主要是禅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圆塑和影塑两种,壁画内容有佛像、佛经故事、神怪、供养人等。<br></h3><h3>这一时期的影塑以飞天、供养菩萨和千佛为主,圆塑最初多为一佛二菩萨组合,后来又加上了二弟子。塑像人物体态健硕,神情端庄宁静,风格朴实厚重。壁画前期多以土红色为底色,再以青绿褚白等颜色敷彩,色调热烈浓重,线条纯朴浑厚,人物形象挺拔,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底色多为白色,色调趋于雅致,风格洒脱,具有中原的风貌。<br></h3><h3><b>1、北凉时期石窟:<br></b></h3><h3><b>◆第275号窟:</b><br></h3><h3>是莫高窟最早的洞窟之一,其建筑形制为长方形殿堂窟,窟正壁(西壁)塑高3.40米的弥勒菩萨像,扬掌交脚坐狮子座上。<br></h3> <h3>北壁阙形龛内的弥勒佛 ,塑像造型雄健,面相丰圆,神情庄静,高髻宝冠,发披两肩,上身半裸,肩挂披巾,腰束羊肠裙,造型与衣饰可以看出中原传统雕塑艺术与西域佛教艺术的融合。</h3> <h3><b>2、北魏时期石窟:</b></h3><h3>中心塔柱的石窟形式在北魏形成成熟模式,应用在我国各地的石窟中。其本源是来自于印度的支提窟,而后渐渐受到中国化的影响,变成四面方正的塔柱形式。这样为洞窟增加了立体的效果,同时也增加了雕塑、壁画的创作空间。北魏的壁画手法依然承袭着北凉的西域晕染法,壁画也施以深底色,和北凉风格基本一致。</h3><h3><b>◆第251号窟:</b></h3><h3>中心塔柱:</h3> <h3>南壁上部的天宫伎乐:</h3> <h3><b>◆第254号窟:</b></h3><h3>中心塔柱和人字坡:</h3> <h3>南壁的摩诃萨陲太子本生的壁画:</h3> <h3><b>◆第257号窟:</b></h3><h3>九色鹿本生连环画:</h3> <h3><b>◆第259号窟:</b></h3><h3>禅定佛的神秘微笑的彩塑:</h3> <h3><b>3、西魏时期石窟:</b> </h3><h3>虽然有些壁画还保留着西域晕染法的特点,但主要风格较之北魏为一变:就颜色上看,从北魏深色底变成了白色底,主体颜色多为蓝色和红色,显得鲜亮明快;就壁画内容上看,出现了伏羲、女娲、西王母、雷公等中国的神话传说形象,并且人物服饰也更接近中原,甚至出现了中国山水画的元素,这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交融。</h3><h3><b>◆第249号窟:</b></h3><h3>位于莫高窟窟区中段,虽无明确的造窟供养发愿文和文献记载,但从洞窟形制、壁画内容和艺术风格看,其营建时间应在西魏时期。此窟平面方形,覆斗形顶,正壁(西壁)居中开一圆券大龛,龛身较低,这是莫高窟西魏时期新出现的洞窟形制。在继承外来佛教艺术的基础上,融入了汉魏以来中国传统的神仙思想和表现技法,形成了一种新的风格,充分显示了佛教和佛教艺术不断中国化的特色。</h3> <h3>北坡狩猎图:</h3> <h3>飞天:</h3> <h3>吹笛飞天:</h3> <h3><b>◆第285号窟:</b></h3><h3>覆斗型洞窟:</h3> <h3>弹奏着箜篌的乐伎:</h3> <h3>双飞天:</h3> <h3>具有中国神话传说的动物和飞天:</h3> <h3>伏羲与女娲形象:</h3> <h3>  五百强盗成佛故事:</h3> <h3>供养人已经是中原的服饰:</h3> <h3><b>4、北周时期石窟:</b></h3><h3>北周与西魏的洞窟风格一脉相承。壁画风格继承了西魏的特点,以蓝色和红色为主要色调,并且进一步融入了中原文化的因素。</h3><h3><b>◆第428号窟:</b></h3><h3>是敦煌早期最大的中心塔柱式窟,前部人字披顶。此窟壁画内容丰富,北壁绘说法图、降魔变等;西壁绘金刚宝座塔、涅槃变、二佛并坐等;南壁为说法图、卢舍那佛等;东壁的佛本生故事画较为突出;其中南侧绘萨陲太子舍身饲虎故事本窟供养人像有一千多身,是敦煌石窟中供养人最多的洞窟,说明此窟可能是由当地各寺院比丘集资所建。</h3> <h3>  窟萨陲太子本生:</h3> <h3>  飞天:</h3> <h3>萨垂太子舍身饲虎:</h3> <h3>须达拏施象:</h3> <h3>苦修像:</h3> <h3><b>(二)、隋唐时期:</b></h3><h3>隋唐是莫高窟发展的全盛时期,现存洞窟有300多个。禅窟和中心塔柱窟在这一时期逐渐消失,而同时大量出现的是殿堂窟、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等形式,其中殿堂窟的数量最多。塑像都为圆塑,造型浓丽丰满,风格更加中原化,并出现了前代所没有的高大塑像。群像组合多为七尊或者九尊,隋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或四菩萨,唐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和二天王,有的还再加上二力士。<br></h3><h3>这一时期的莫高窟壁画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彩瑰丽,美术技巧达到空前的水平。<br></h3><h3><b>1、隋代时期石窟:</b><br></h3><h3>隋代敦煌莫高窟修窟的窟形,先有须弥山式中心塔柱,以后多是西壁开龛或西南北三壁开龛的覆斗顶方形窟、人字披顶方形窟,还有了三面开龛的中心龛柱与前部三铺大像结合在一起的新形式。<br></h3><h3>这一时期莫高窟的佛和菩萨造像,大都是广额丰颐、体态健硕、腹部微凸、神情怡脱的“度济者”,仿佛他们也将以自己雄健的体格和开朗乐观的情绪去远征西行,去穿越冰山沙漠横亘、狂风酷热肆虐的漫长古道。同时,佛和菩萨被装饰得十分华丽,大都“佩金玉、被锦罽”。雁行成列的伎乐飞天,在洞窟壁顶的蓝天里追逐翱翔,错彩成行的千佛,晃灼着信徒眼目的金色面孔,在石窟深处闪烁着它们的幽光。壁画上细致繁丽的风格和塑像衣褶彻底改变了阶梯式的作法,而变为贴体流畅的衣纹。佛和菩萨的装饰物也由石窟艺术家以运往海西的丝绸和织锦图案来纹饰,佛的袈裟上、菩萨的衣裙上艺术而现实地绘画有“联珠狩猎纹”、“联珠飞马纹”、“菱形狮凤纹”、“菱形团花”、“棋格团花”等。<br></h3><h3><b>◆第303号窟:<br></b></h3><h3>此窟主室平面长方形,前部人字披顶,后部平棊顶,后部中央有中心塔柱。窟顶前部人字披满绘法华经变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作每披上下两段横幅长卷的形式。<br></h3> <h3></h3><h3><b>◆第419号窟:</b></h3><h3>位于石窟中部三层,洞窟为前部人字披顶,后部平顶窟。正壁(西壁)开龛,龛口略方,龛内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画忍冬火焰背光,龛左右壁各画三弟子,龛顶呈一面披形,佛光两侧各画散花飞天三身。</h3> <h3><b>2、初唐时期石窟:</b></h3><h3>初唐石窟形制以殿堂式为主覆斗顶、主室呈正方形。随着初唐时期洞窟形制的改变,本生故事的连环画已经不能适合大块墙面艺术效果和视觉感染力,取而代之的则是大版面的净土式经变画,如弥勒经变、阿弥陀经变,充分体现出佛国世界的盛大恢宏的气象和欢乐祥和的场面。<br></h3><h3><b>◆第322号窟:</b><br></h3> <h3>张骞出使西域画:</h3> <h3>说法图:</h3> <h3><b>3、盛唐时期石窟:</b></h3><h3>盛唐是中国的民族和文化融合的鼎盛时期,莫高窟开凿洞窟近百个,洞窟气势恢宏,在壁画和雕塑艺术上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h3><h3><b>◆第45号窟:</b></h3><h3>位于莫高窟南区中段下层,虽无明确的造窟功德记和文献记载,但从洞窟形制、壁画内容和艺术风格看,其营建时间应在盛唐时期。此窟平面方形,覆斗藻井顶,团花井心,四披画千佛。窟正壁(西壁)开一平顶敝口龛,龛内塑佛、弟子、菩萨、天王七身像。左壁(南壁)画观音经变。右壁(北壁)画观无量寿经变。前壁(东壁)门两侧壁分画观音、地藏菩萨像等。</h3> <h3>观无量寿经变(北壁)</h3> <h3>观音经变(南壁 )</h3> <h3>伎乐图 (北壁)</h3> <h3>观音救难图(南壁东侧)</h3> <h3><b>  ◆第148号窟:</b></h3><h3>是莫高窟大形洞窟之一,开凿于盛唐,据前室《唐陇西李府君修功德碑》记载,此窟是李大宾于盛唐大历十一年(776年)开凿。李大宾家族是唐代敦煌典型的世家大族,其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及其显赫。李氏家族还是一个具有深厚佛教信仰传统的家族,其在莫高窟开凿有“家窟”331、332、148窟及“当家三窟”。主室佛坛上,塑涅槃像,长15米。涅槃是指释迦牟尼八十岁时达到不生不灭、常乐我净的最高境界。<br></h3> <h3>佛右胁而卧,面型丰满、双眼微闭,左手自然放于左腿之上。衣纹柔软,随身体起伏而变化,一副安然入睡之态。</h3> <h3>涅槃像后塑有佛弟子、天人、各国王子、佛姨母、菩萨等举哀像七十二身(经西夏重修)。西壁绘有莫高窟规模最大的《涅槃经变》。</h3><h3>南北壁佛龛内原塑如意轮观音和不空绢索观音,已毁。现存清代塑造的过去佛和未来佛。窟顶为盛唐时所绘千佛,虽经一千二百多年仍色彩鲜艳。东壁门南北两侧分别绘《观无量寿佛经》和《东方药师变》,规模宏大,尤其是殿堂、角楼、院落、回廊、水榭等建筑结构复杂,布局严谨,绘制精细,是研究唐代建筑的珍贵资料。</h3> <h3><b>4、中唐时期石窟:</b></h3><h3>敦煌的中唐时期为吐蕃控制。所以相应的在中唐甚至晚唐的莫高窟诸窟中往往融入了吐蕃的民族形象,例如供养人的服饰、雕塑和壁画的风格等等,而并不是完全的大唐气象了。<br></h3><h3><b>◆第112号窟:</b><br></h3> <h3>反弹琵琶:</h3><h3>画面反映的是十多名伎乐菩萨载歌载舞的情景。画面正中的舞伎手持琵琶,边弹边舞。她的反弹琵琶舞姿优美,动作轻盈柔曼。两边的乐伎手持横笛、拍板、琵琶、古琴等各种乐器,为中间的舞伎伴奏助兴。整个画面内容丰富,线条清晰精美,是研究唐代音乐、舞蹈艺术的珍贵资料。反弹琵琶的形象成为了敦煌的又一标志。</h3> <h3><b>◆第158号窟:</b></h3><h3>位于莫高窟南端,此窟为吐蕃统治时期所凿,是莫高窟著名的涅槃窟之一。所谓涅槃窟,是将涅槃像作为洞窟的主体,前面没有遮挡而使卧佛像赫然横陈在观者面前,所以涅槃窟的平面都作长方形。作为莫高窟中唐时期具有代表性洞窟之一,它那日臻完善的佛教艺术和那神形合一、神态各异,性格鲜明的人物造型,使人赞叹不已,流连忘返。 <br></h3> <h3>  阿难聆听 (南壁西侧):</h3> <h3>西域诸王子、信徒的伤悼表情</h3> <h3><b>◆第159号窟:</b></h3><h3>彩塑菩萨:<br></h3><h3>两位胁侍菩萨均正面而立,面容健康,丰腴,两眼微闭,柳眉弯曲,正作冥想沉思状,嘴唇红润,体态轻盈,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其中一位菩萨裸露其上身,一手自然下垂,另一手作拈花状。虽是直立,但身体重心却有微妙变化。二菩萨中,左面的菩萨衣着华丽,胸戴项链,上身为半露胸部的胸衣,外面披有柔软的轻纱,飘带环绕着身体。右边的菩萨,裸露上半身,女性那充满着生命活力的曲线之美的乳房,毫不遮掩地显示出来。这在“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主义时代,如此完美地暴露与性有关的身体的某些部位,也只能在远离大唐都城的敦煌出现。</h3> <h3><b>5、晚唐时期石窟:</b></h3><h3>自848年张议潮控制了瓜、沙二州之后,又进一步巩固河西,恢复了对河西十一州的统治,同时向唐朝请命,授归义军节度。随后敦煌再一次进入了繁荣时期,大量洞窟再次出现了壮阔局面。晚唐的洞窟形制仍然以覆斗顶、西壁开龛的殿堂窟为主,有的西壁不开龛而设置佛坛。但是晚唐并没有出现代表性的壁画和雕塑。<br></h3><h3><b>◆第94号窟:</b><br></h3><h3>是晚唐代表窟之一。晚唐归义军节度史张淮深出资开凿于874~888年间。窟型为中心佛坛式,南邻北大像。主室中心佛坛,现存宋塑清改修的跌坐佛一身,清塑弟子、菩萨各二身;道教内容的老君一身。<br></h3><h3>菩萨壁画:<br></h3><h3>壁画为重层,表层为宋画供养菩萨(甬道)和千佛(主室四壁),窟顶藻井井心画团龙,四披画棋格团花;底层有晚唐壁画。主室四壁仅下部残存少量晚唐宋氏等供养人像以及出行图的少部和贤愚经变。</h3> <h3>楞伽经变:</h3> <h3>舍利佛宴坐:</h3> <h3><b>(三)、五代和宋朝时期:</b></h3><h3>五代和宋朝时期的洞窟现存有100多个,多为改建、重绘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坛窟和殿堂窟。从晚唐到五代,统治敦煌的张氏和曹氏家族均崇信佛教,为莫高窟出资甚多,因此供养人画像在这个阶段大量出现并且内容也很丰富。塑像和壁画都沿袭了晚唐的风格,但愈到后期,其形式就愈显公式化,美术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br></h3><h3><b>◆第61号窟:</b><br></h3><h3>又名“文殊堂”。建于五代947~951年间,窟主曹元忠。覆斗形顶下方四角龛内,画四大天王像,为五代洞窟的特征。东壁以及南北壁东侧下方分别绘回鹘公主、于阗公主、曹氏女供养人像。主室中心佛坛为背屏式马蹄形佛坛,背屏上仅残存主尊文殊所骑狮子像尾。此窟最有代表性的壁画是西壁的巨幅五台山图,这是敦煌壁画中规模最大的山水人物图,也是最大的全景式历史地图。此图长13米,高3.6米,画中详细描绘了东起河北正定,西至山西太原,方圆五百里的山川地形及社会风情。图中所绘城郭、寺庙、楼台、亭阁、佛塔、草庐、桥梁等各类建筑一百七十多处,是十分珍贵的古代建筑史料。<br></h3> <h3>《五台山图》:</h3> <h3>供养人,题记上写的是曹家的千金,而有些书上说是回鹘公主:</h3> <h3>杂耍:</h3> <h3><b>(四)、西夏和元朝时期:</b></h3><h3>西夏和元朝时期的洞窟有85个。<br></h3><h3>西夏修窟77个,多为改造和修缮的前朝洞窟,洞窟形制和壁画雕塑基本都沿袭了前朝的风格。一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现回鹘王的形象,可能与回鹘人有关。而到了西夏晚期,壁画中又出现了西藏密宗的内容。<br></h3><h3>元朝洞窟只有8个,全部是新开凿的,出现了方形窟中设圆形佛坛的形制,壁画和雕塑基本上都和西藏密宗有关。<br></h3><h3><b>◆第3号窟:</b><br></h3><h3>是元代晚期最重要的代表窟,是敦煌现存唯一以观音为主题的洞窟。<br></h3><h3>千手千眼观音:<br></h3><h3>图中千手千眼观音像以一个正面相为主体,左右各画出侧面相,共三层,除第二层中央面为忿怒相外,其余均为慈悲相,共十一面,主体正面像长圆形,丰满圆润如皓月,细眉、弓眼、修鼻、樱唇,仪容慈悲,神情端庄。</h3> <h3>婆薮仙:</h3> <h3><b>◆第465号窟:</b>元代。</h3> <h3>持花菩萨、弹琴菩萨:</h3> <h3><b>篇五、主要景物:</b></h3><h3><b></b></h3><h3><b>1、九层楼:</b></h3><h3>洞窟编号第96号,初唐(618~705)。</h3> <h3>此窟开凿于初唐,窟内的大佛坐像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也是中国除了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之外的第三大佛。</h3><h3>根据敦煌遗书《莫高窟记》记载,这尊大佛为唐代武周证圣元年(695年)由禅师灵隐和居士阴祖所建。是佛国三世中的“未来佛”弥勒佛,即释迦牟尼的“接班人”。大佛的制作方法为石胎泥塑,即在崖壁的石沙岩体上凿出佛像的大体形状,再用草泥垒塑、用麻泥细塑,最后着色而成。这尊大佛因多次重修,已非唐塑原貌,但仍不失雄伟壮观的气势。</h3> <h3>窟前的建筑为九层楼,因其共有九层而得名。原为四层,晚唐(874~879)年间建成五层,宋初(966年)重修,九层楼是1935年建造,也叫“北大像”,正立于崖窟中段,与崖顶等高,它攒尖高耸,檐牙错落,铁马叮咚,巍峨壮观,已成为莫高窟的标志之一。</h3> <h3><b>2、三层楼:</b></h3><h3>洞窟编号第16~17号。<br></h3><h3>第16窟建于唐大中五年至咸通(851~867)年间。窟主为晚唐河西都僧统吴和尚。该窟的上层为第365窟(七佛堂),顶层为第366窟,均为吴和尚独立开凿的系列窟,窟前倚崖统建三层木构窟檐,故俗称“三层楼”,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王道士主持修建。<br></h3> <h3>王道士于第16窟甬道北侧发现藏经洞,后编号为第17窟,因此三层楼也是为数不多的窟中窟。</h3> <h3><b>3、藏经洞:</b></h3><h3>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箓为了将已被遗弃许久的部分洞窟改建为道观,而进行大规模的清扫。当他在为第16窟(现编号)清除淤沙时,偶然发现了北侧甬道壁上的一个小门,打开后,出现一个长宽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现编号为第17窟),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这就是著名的“藏经洞”。</h3><h3>藏经洞(第17号窟)建于晚唐(848~906)。原为晚唐河西释门都僧统洪bian(去声,上"巩"下"言")的影窟。十一世纪初叶,由于战乱等原因,将大量佛经、佛画、法器以及其它宗教、社会文书等五万多件秘藏于此,砌墙封门,表层饰以壁画,随着时间的流失,封门之事渐渐被人遗忘……</h3><h3>令人痛心的是,这一秘室被发现后,自1905年至1915年期间,先后有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及日本人桔瑞超、吉川小一郎、俄国人鄂登堡等纷至沓来,他们用低廉的价格从王道士手中骗购古文献资料近四万件。敦煌遗书,包罗万象,内容涉及到了四世纪到十一世纪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史地、医药、科技、民族、宗教、艺术等各领域。</h3> <h3>藏经洞的内壁绘菩提树、比丘尼等图像。</h3> <h3>藏经洞中有一座禅床式低坛,上塑一位高僧洪辨的坐相,另有一通石碑,似未完工。</h3><h3>这尊洪辩彩塑像,高0.94米,身着田相袈裟,通肩裹体,结跏趺坐,作禅修状。头部颅顶丰隆,面部饱满,额角和颧骨轮廓豁朗,额部和眼角有皱纹,目光含蓄有神,眉头略蹙,若有所思。眉脊、眼角、鼻准、嘴角表现出中年高僧庄重矜持的神情和气派。造型写实,保存完好,是目前已知人物肖像彩塑留存至今时代最早的优秀作品。</h3><h3></h3><h3>从洞中出土的文书来看,最晚的写于北宋年间,且不见西夏文字,因此可推断藏经洞是公元11世纪时,莫高窟的僧人们为躲避西夏军队,在准备逃难时所封闭的。</h3><h3>莫高窟藏经洞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非常重大的发现,其出土文书多为写本,少量为刻本,汉文书写的约占六分之五,其它则为古代藏文、梵文、齐卢文、粟特文、和阗文、回鹘文、龟兹文、希伯来文等。文书内容主要是佛经,此外还有道经、儒家经典、小说、诗赋、史籍、地籍、帐册、历本、契据、信札、状牒等,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绝本。这些对研究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历史,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科学价值,并由此形成了一门以研究藏经洞文书和敦煌石窟艺术为主的学科——敦煌学。<br></h3> <h3><b>4、藏经洞陈列馆:</b></h3><h3>利用原莫高窟下寺改建而成,陈列着跟藏经洞有关的文物,包括流失到国外的敦煌遗书和绘画的复制品,以及藏经洞的发现和被劫掠的历史回顾,并且有敦煌学的发展现状介绍。</h3> <h3><b>5、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b></h3><h3>观看主题电影《千年莫高》、球幕电影《梦幻佛宫》。</h3> <h3><b>6、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b></h3> <h3>外国旅游者评价:“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它是世界上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看到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h3> 我这一生,读过很多书,走过很多路,饮过很多酒,见过很多人___百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