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日、战友情(中央军委命名“济南第二团”70周年)

中华龙

<h3>2018年9月23日是中央军委命名“济南等二团”70周年纪念日,上海地区及部份外地战友们齐聚富建酒店(闵行区七莘路1885号),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h3><h3>济南第二团”,前身系胶东军区特务团,1945年9月16日组建于山东莱阳城小寺庙。团队组建后,首战沙河,转战胶东,强攻济南,激战淮海,横渡长江,解放上海,挺进福建,解放漳厦,历经大小战斗百余次,歼敌1.8万余。</h3><h3>济南战役中,该团(13纵109团)指战员浴血奋战8昼夜,先后突破商埠、外城、内城三道城墙,为全部解放济南建立了特殊功勋。1948年9月24日,中央军委授予他们“济南第二团”荣誉称号,成为全军三个在解放战争中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团队之一。<br></h3> <h3>酒店大门前一景。</h3> <h3>我六点半即从住处出发,八点前到达会议地点,先在酒店大堂的报到处签名报到。</h3> <h3>在富丽堂皇的酒店大厅中,老战友们已亲密交谈起来。</h3> <h3>开会时间定于九点,但许多战友满怀期待和激动的心情,已经早早到达了。</h3> <h3>满怀激动的心情参加纪念活动的战友们。</h3> <h3>王德才,1961年8月上海市入伍,入伍时在271团3连二班,1964年8月离开271团特务连警卫排,去南昌步兵学校(后改为南昌陆军学院)学习参谋专业,1997年12月从第二军医大学(现改为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政委、党委书记、大校)退休。<br></h3><h3>我与德才战友虽都曾在271团和第二军医大学工作过,但由于时间原因,没有交集。退休后,我们反而联系多了起来。德才战友为人诚恳、热情,办事认真、踏实,对自己要求严格,他退休多年仍然深受长征医院后継领导和广大专家教授们的尊重。许多战友患病都愿意找他帮忙,德才也有求必应,经常奔波于医院之中,为人提供便利,被战友们誉为“活雷锋”。这次纪念活动,德才战友是发起者、总策划,又是具体办事人员,在亲属病重住院,一边跑医院照顾,一边又做了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和文字工作,使整个活动非常圆满、成功,受到战友们的高度评价和称赞。</h3> <h3>陈炳根,1961年8月入伍,271团7连战士,1962年1月入党,历任班长、排长、政指,期间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1966年调任原福州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干事,1969年调91师有线电连任政指,1973年调91师政治部组织科任副科长、科长;1979年2月任271团政委,1980年10月至1982年入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1982年10月任91师政治部主任,主任1986年转业至上海市原卫生局,先后任宣传部部长、党办主任,局纪委副书记,2003年10月退休。</h3><h3>我与炳根战友相识于1973年,他当时在师组织科,我在宣传科,虽无直接工作关系,但几乎经常见面打招呼。炳根战友既有基层工作经验,又有机关工作经验,善于思考,勤于笔耕,具有良好的文字基础,在组织科时即是师里几大笔杆之一,加班搞大材料总少不了他。我调第二军医大学工作后,炳根战友还数次来几个附属医院检查医德医风,开展社会满意度测评,对驻沪军队医院的行业道德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h3> <h3>陈国元,1944年9月11日出生,1961年8月至1965年在91师高炮营指挥排无线班任战士、副班长、班长,1965年至1966年任营部书记,1966年至1982年6月在91师政治部宣传科、文化科工作,转业前仼副科长。1982年6月至1991年11月在中共上海市直属机关党委任宣传部干事、副部长、部长。1991年11月在上海锦江饭店党委书记、副总经理,1997年至1998年兼任建工锦i江大酒店总经理,2004年9月退休。<br></h3><h3>我与国元战友从1973年至1976年在91师宣传科工作三年,曾坐在同一办公室内,主要负责师团党委中心组和部队的政治理论学习。国元入伍早、文化程度高、脑子灵活、经验丰富,文字能力强,是当时师里几位主要笔杆子之一,我从他身上学到不少良好的为人处世之道和工作方法。国元战友热心战友联谊活动,除特殊情况外,几乎参加了历次大小活动,每次筹划时,他总能提出一些独到见解和建设性意见,为提升上海地区战友联谊活动水平做出了贡献。</h3> <h3>张凌,上海市人。1968年3月从上海入伍。在二七一团一连历任战士,班长,排长。1972年至1973年7月在二连任副政指。1973年8月至1976年2月在一连任政指。1976年2月至1977年5月任一营副政教。1977年5月至1980年8月任团组织股副股长,股长。1980年8月至1981年2月任师组织科副科长。1981年2月至1983年8月仼二七一团政治处主任。1983年8月至1986年7月在九一炮团任政委。1986年8月至1988年1月任九三炮团政委。1988年2月转业至上海市司法局。历任律管处副处长,法宣处处长。1992年10月至1994年10月任市司法局政治部主任兼局长助理。1994年10月至1999年9月任浦东司法局长兼法制办主任。1998年4月至2001年9月任上海市律师协会党组书记、会长。1999年10月回市司法局任副局长。2001年3月至2008年4月任上海市司法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兼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工委主任</span>。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2008年10月至2014年5月兼任上海市立法研究所所长。2014年5月退休。</h3><h3>我与张凌战友接触较多是在271团任基层干部期间,除了到团部开会见面,在野营拉练中还聚谈过,彼此印象颇深。张凌父亲是原第二军医大学的首任政委,张凌入伍后,身体比较单薄,曾听一营战友说过,五公里携装越野跑,他累得吐血仍坚持帮助战士们,顿生敬佩之情。1973年初我回家探亲,张凌托我将购买的团家属工厂生产的羽绒服带给他父母,受到老人们的热情招待。担任团级主官后,因部队精简整编,张凌转业上海工作,经过努力奋斗,他一直发展不错,为上海市的法治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h3> <h3> 叶贻坤(左),福建南安人,1974年11月至2000年9月在步兵第91师,历任战士、文书、班长、排长、作训参谋、连长、代营长、作训股长、营长、作训科长、团参谋长、师副参谋长、团长等职,2000年9月任南京军区大埕湾训练基地副司令员,大校军衔;1983年在31军优秀营连指挥员比武中获综合第一;1990年被31集团军评为基层建设先进个人;2000年被南京军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多次参与导调、组织在东山岛进行的三军联合登陆演习。2009年2月转业至至厦门市司法局,任局党组成员兼戒毒所所长、党委书记,被选为市政协第十二届委员。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br></h3><h3>我与贻坤战友从1976年至1979年在271团6连共同战斗过,当时他身体健壮、朝气旺盛、动作敏捷、吃苦耐劳,军事素质十分突出,技术战术比较全面,是一棵军事指挥员的好苗子。2006年我率原第二军医大学卫勤演练人员至福建东山大埕湾训练基地参演,贻坤已是基地副司令,并在基地建设中取得了许多成就,当年充满英气的面孔更增加了老成和持重,我们相谈甚欢,并多年不忘。</h3> <h3>王清泉,1944年10月出生,1964年10月入党,1961年8月从上海应征入伍,先后在济南二团一机連任班长、排长,1967年5月调入师高炮二連任副政指,隨队援越抗美,1968年8月在师干部科审干办工作,1969年8月回团任一连指导员,1971年2月调团政治处任组织股长,1978年6月复员回沪,先后在上海市住安建设集团公司任党总支书记、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办公室主任。<br></h3><h3>我与清泉战友相识于1971年,他当时任组织股长,我在五连仼副指导员。那时五连因射击成绩突出,成为团的射击训练先行连,并在军师、军区和总部考核中成绩优异。清泉股长政治水平高,有理论善表达,曾多次率干事来我连调研、总结党团组织建设和训练中的政治思想工作,为连队全面建设提供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指导性意见。由于我的老排长赖禧彬在团政治处仼宣传股长,路过团部或去开会到老排长处看望过后,也往往顺便拜访一下清泉股长,虽然交谈不长,却从中受益匪浅,当年时光至今难忘。</h3> <h3>刘璞,江苏宝应县人,1968年2月于江西玉山县入伍。入伍时在原91师工兵营一连三排七班,同年调师政治部电影队。1971年8月调任271团政治处电影组长,1974年3月任271团5连副指导员。1976年3月调师政治部宣传科,1978年8月调原福州军区政治部直属政治处。1985年8月,两大军区合并时调原南京军区政治部直工处,先后在鹰潭军分区政治部、福建联络站工作(1994年大校),2000年3月任原南京军区政治部联络部长。2008年3月退休。<br></h3><h3>我与刘璞战友是同年度兵,在师宣传科工作过一段时间,他任电影放映队队长,我任宣传干事。刘璞年青时,英姿勃发,才智俱佳。他在江西长大,由于努力练习,能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往往令我这个北京兵都感到汗颜。他的语言模仿能力极强,当时师里领导大多是山东人,刘璞学哪个像哪个,经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老刘曾在军区多个单位任职,由于勤勉努力,律己宽人,且具有很强的能力水平,均给任职单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 <h3>梁开泰,1944年农历7月出生,1961年8月从上海交通大学预科参军入伍,分配在271团一连八班(青年战斗模范班),1963年7月入党。1964年8月八班代表福州军区参加河南信阳明港全军步兵班山地进攻战技术综合演练比武,取得优异成绩。同年10月入福州军区南昌步兵学校参谋班学习,1966年春毕业分在军区作战部。以后,曾在274团一连带职排长,1967年至1969年7月在军区卅零专案办公室及军区作战情报部学习班工作,並任清档组办公室负责人。1969年夏回271团,任9连副连长、团司令部作训股参谋。1971年初上调91师司令部作训科参谋,1976年9月因身体原因申请复员。 回地方后,先后在上海无线电四厂工作,从工人至经营计划科长;上海无线电三十五厂副厂长(营销);上海广电集团公司及上海广电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规划发展部任副经理、经理;先后任中日合资上海浦江磁卡电子有限公司、中韩合资上海凯歌禄达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乐金广电有限公司(韩乚G合资)中方总经理,职称高级经济师。<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工作期间,获上海市技术改造工作和知识产权专利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span>2004年10月退休,担任外方高级顾问。</h3><h3>我与开泰战友相识于1969年、1970年的271团集训队,为了应对当时的战争威胁,部队加大了战术技术训练,开泰战友当时任团作训股战术参谋,经过全军大比武历练的他,身材精干、语言扼要,机敏过人,尤对单兵、班和小分队战术十分精通,看他干净利落地讲解、示范战术动作和战术指挥,有如观看精彩演出。271团当时的连排干部和骨干,提起他无不佩服,并在他的指导下不断提升了战术指挥能力及教学法水平。</h3> <h3>陈建国,1962年应征入伍,在第九十一师服役,历任战士、卫生员、卫生班长。1966年4月后任卫生教导排排长、卫生科助理员、政治干事。 1973年转业至上涵感光㎡胶片厂历任工人、宣传干部、干事、副科长、科长、党办秘书、车间主任、支部书记,厂政校、党校、技校校长等职。1994年在上天马大酒店任人事部经理、总支副书记、工会主席、副总经理。2002年在华王集团任人事培训部经理、总监等职。<br></h3><h3>我与建国战友在老部队见过面,但接触不多。倒是近年参加战友聚会常常交谈,当时师卫生科高干子女不少,有些与我很熟,建国战友负责管理她们,在女兵之中享有很高的威信。</h3><h3>建国兄为人诚恳,行事低调、勤勉,热心战友联谊工作,做了许多召集和协调工作,受到战友们的广泛好评。</h3><h3><br></h3> <h3>曾在91师宣传科共同工作过的三位战友(从左至右):刘如光、陈国元、刘璞。</h3> <p class="ql-block">纪念活动筹委会部分主要成员聚谈组织协调工作。从左至右为:刘璞、王德才、陈为江、陈国元、徐文斌。</p> <h3>参会首长签名留念。</h3> <p class="ql-block">今天到会的原领导同志有:</p><p class="ql-block">冯国勤、张鹤田、张立志、江勤宏、彭水根、王小荣。</p> <h3>王小荣,福建省南平市邵武人。1986年至1988年任“济南第二团”参谋长、副团长,1991年底调253团任团长,后任武警193师师长,181师师长,武警湖南省总队总队长。2008年7月晋升为武警少将警衔。<br></h3><h3>我与小荣战友在老部队时接触并不多,这次活动,有同志向他介绍我时,他马上说,老刘我认识,1971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来271团拍摄军教片《土工作业》,我们司令部机关一起到长桥现场审核镜头试拍的小片,在反复比较后,定下了由你提任片子主角。我对小荣战友的超强记忆深感佩服,在各级领导和机关的重视下,经过全体参拍人员半年多的努力,《土工作业》拍摄完成,并陆续在全军和全国民兵部队中放映,受到总部和各大单位充分肯定,为加强训练,准备打仗起到了积极作用。</h3> <h3>各位老领导步出酒店大门与战友们合影。</h3> <h3>站到合影架上的战友们。</h3> <h3>合影照正式拍摄前的一瞬。</h3> <h3>纪念大会会场主席台及主持人。</h3> <h3>会场背板一角的图案。</h3> <h3>男女主持人利用会议开始前的时间仍在熟悉主持词。</h3> <h3>主桌一侧。</h3> <h3>主桌另一侧。</h3> 奏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并向“济南第二团”的先烈们致哀。<br><h3><br></h3> <h3>奏唱“济南第二团”团歌。</h3> <h3>参会人员观看《光荣的济南第二团》纪实影片。</h3> <p class="ql-block">韩卫国同志发来贺信。</p> <p class="ql-block">纪念活动筹委会主要成员王德才同志致词。</p> <p class="ql-block">张立志同志讲话。</p> <p class="ql-block">冯国勤同志讲话。</p> <p class="ql-block">陈炳根同志致词。</p> <p class="ql-block">张凌同志致词。</p> <p class="ql-block">刘如光同志宣读高世昌老首长致词。</p><p class="ql-block">高世昌同志是目前在上海唯一参加过济南战役的老战士、老战友、老首长,对纪念大会一直很关心。虽高龄94岁,多次表示要亲临会场。不巧,会议前一天因病住院,故委托代致祝词。</p> <p class="ql-block">张鹤田同志讲话。</p> <p class="ql-block">“济南第二团”原五连战士、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等功、二等功荣立者刘俊柱,讲述当年战友牺牲、自己身负二十多处战伤,仍坚持消灭敌人,完成战斗任务的英雄事迹。</p> <p class="ql-block">王小荣同志讲话。</p> <p class="ql-block">徐文彬同志致词。</p><p class="ql-block">徐文彬,1972年12月入伍,在271团历任指导员、保卫股股长、政治处主任,1991年5月任271团政委。1994年8月转业上海松江区建设委员会任党委书记、副主任,后在小昆山镇桐泾镇任党委书记。2005年调至上海海欣集团任党委书记,2006年12月任海欣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裁。</p> <p class="ql-block">江勤宏同志向各位战友致敬。</p> <p class="ql-block">彭水根同志向各位战友致敬。</p> <h3>四位不同时期在271团5连服役过的战友欣喜相逢,从左至右为:刘如光、刘俊柱、陈泰潮、刘璞。</h3><h3>陈泰潮,1976年2月从福建永泰应征入伍,在271团五连任卫生员,中共党员。1979年12月退伍,在永泰县文化局工作,于1985年1月初辞职下海,来沪经商创业,投资上海祥康置业有限公司,上海海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曾任福州市上海商会副会长,永泰县上海商会副会长。陈泰潮战友为上海地区的战友联谊活动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了大家的赞扬。<br></h3> <h3>王恵宁,1976年2月入伍,1977年7月入党,1984年毕业于南京高级陆军指挥学院政治系,1999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组织科干事、军校学员、副教导员、教导员、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副主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职。2004年5月任中共上海市长宁区委常委、区人武部政委。2005年5月晋升大校军衔。先后被福州军区、南京军区、解放军四总部表彰为“模范指导员”、“优秀政治教员”、“优秀军事指挥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军先进个人”。4次荣立三等功,11次荣获嘉奖。</h3> <h3>陈为江战友为这次活动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不顾自己年老有病,不顾天气炎热 ,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战友们向他表示真诚的感谢。</h3> <h3>张应全(右),福建政和县人,1976年3月入伍,在“济南第二团”三炮连任战士、副班长,获连嘉奖2次,营嘉奖1次,三炮连被树立为学雷锋标兵、纪律标兵。</h3><h3>1980年退伍后任乡村医师,1998年到上海经商。现任上海武夷茶叶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全堂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全堂鸿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被中共政和驻沪办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h3><h3>由于对本次活动积极参加与大力支持,受到了战友们的赞扬!<br></h3> <h3>纪念活动筹委会成员与参会老首长合影。从左至右:陈为江、陈炳根、王小荣、彭水根、张凌、王德才、陈国元、张鹤田、刘璞、刘如光、徐文彬、王惠宁、张应全、陈泰潮。</h3> <h3>曾在原陆军第31军步兵第91师271团(济南第二团)服役过的部份战友。</h3> <h3>曾在91师司令部作训科工作的战友们合影留念。从左至右:柯尊华、梁开泰、王小荣、王泽华、辛志和、袁海阳、吴筱庆、郑隆池、叶贻坤、郑小明、朱克悌。</h3> <p class="ql-block">从左至右:莫柏增、张鹤田、钱瑞兴。</p><p class="ql-block">莫柏增,1939年10月26日出生,1961年8月入伍,在272团一营一连四班任战士,文书,一营营部书记,1964年7月272团政治处组织(干部)股工作,1965年5月91师政治部干部科工作。1973年5月上海天平制药厂行政科科长,1979年上海医药工业公司干部科工作,1982年上海市医药管理局组织人事处工作,1999年11月退休。</p><p class="ql-block">钱瑞兴,1961年8月上海入伍,在91师后勤部汽車连任战士。l964年7月~1968年1月在天冿总后运校(现军事交通学院)学员,968年1月~1974年5月在91师后勤部任油料库主任,司训队副政指。</p> <h3>歌手曹珊珊倾情演唱。</h3> <h3>歌手夏文泉演唱的军旅歌曲,激情洋溢,壮人胸怀。</h3> <h3>歌手米雪为战友们送来了甜美的歌声。</h3> <h3>纪念活动筹委会成员徐裕根正在现场拍摄。</h3><h3>裕根兄曾任上海《文汇报》社摄影师,1961年入伍至“济南第二团”,1962年起从事新闻报导和美术、摄影工作,共发表12000余幅作品,多幅摄影作品被中国摄影家协会送到美国、日本、朝鲜、荷兰、比利时等10余国展出。</h3> <h3>纪念活动筹委会成员张永徳正在现场拍摄。</h3><h3>永德兄1962年入伍在师卫生科(后改为师医院),后任新兵培训班班长。现已七十多岁,由于坚持锻练,身体柔韧性度奇好,他特别善于用手机制作美篇电子相册,成品已达数十集,在战友联谊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h3> <h3>音响师傅们为保障会议效果认真工作。</h3> <h3>出席此次纪念活动共有二百数十名战友,大家欢聚一堂,忆往昔、话今朝,相谈甚欢。</h3> <h3>战友中多数七十来岁,有的已八十出头。纪念活动中,大家始终精神矍铄,情绪激昂,仿佛又回到了在“济南第二团”服役、任职时的当年。</h3> <h3>喝干战友这杯酒,青春豪气心中留。</h3> <h3>讲述历史,畅叙友谊。</h3> <h3>为英雄团队干杯!</h3> <h3>为战友情深干杯!</h3> <h3>为健康长寿干杯!</h3> <h3>通过参加这次聚会,一批七十年代出生的战友积极融入了上海地区的联谊活动。</h3> <h3>合影照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忆。</h3> <h3>纪念活动筹委会成员合影留念。</h3> <h3>老战友们急不可耐地翻阅《纪念册》。</h3> <h3>纪念册制作精美,图文并茂,内容十分丰富。</h3><h3>光阴弹指,岁月如梭。今天,虽然在新一轮军队改革中,老部队不存在了,但每个老战友的心灵深处仍然寄存着一份美好的记忆、一份深深的眷恋,那是青春的光华、那是时代的激情、那是理想的火花,它永远不会逝去、永远不会忘怀、永远不会熄灭。</h3><h3>在隆重纪念中央军委命名“济南第二团”的日子里,我们全体老战友忆往昔,看今朝,共同祝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更加富强、民族更加兴旺、军队更加强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