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随思】 : 且行且惜,且惜且悟。

张晓妹

<h3><br></h3><h3>秋色渐染,花草叶在最后的怒放,它们会凋零。🍂</h3><h3><br></h3><h3>七年之前,背井离乡,颠沛流离,故乡从此只有冬夏,再无春秋。</h3><h3>七年之后,倦鸟知还,久别重逢,故乡中秋人月两圆,壤壤满家。</h3><h3><br></h3> <h3>   中秋,总有人千里万里共婵娟,在月光深处,浣洗平平仄仄、如纱如雾的心事。 一杯茶,一碗饭,一个人, 一部手机,一段文字,一份情思, 滋润着光阴流转。 </h3><h3><br></h3> <h3>  </h3><h3> 我回到家乡的秋天里,很久没有感受到丰收的喜悦与场景了,我见到父老乡亲们秋收的疲惫,起早贪黑东奔西波,却也苦的值得😊,心情像秋天一样,五颜六色。写到这里,才发现没有捕捉到符合文字的画面……</h3><h3> </h3><h3><br></h3> <h3>  </h3><h3> 其实秋天,是岁月特意散落人间的一粒种子,在静好的时光里丰硕了一季的愿望。且行且惜,且惜且悟,且悟且暖了整个四季。<br></h3><h3>如果能有秋天一样的胸怀该多好,默默成就万物的经典。</h3><h3><br></h3> <h3><br></h3><h3> 小时候不懂月有阴晴圆缺,只知道到了中秋节,可以吃到宝塔一样的月饼,我记忆中小时候的月饼只有五仁味儿和生糖味儿的,包装也不太精美,我总是爱把馅儿分类再吃掉,喜欢宝塔下面最大的那一块,比一比,尝一尝,却不爱吃。那种味道是童年的味道,家的味道,天堂姥姥的味道。</h3><h3><br></h3> <h3><br></h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后来长大了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迷迷糊糊跟着别人有了些伤感和忧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他们说那是乡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3> <h3><br></h3><h3> 对于我而言,仿佛只有小时候才算真正过过中秋,如今的节似乎都只是例行公事,走走过场,只是节点还是这个节点,而真正能撩拔心弦的节日气氛已如燃尽躯体的草灰,没有小时候的激动,不再有鲜活的气息。只是在盼望节假,累。<br></h3><h3><br></h3> <h3><b><u><font color="#167efb"><i>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br></i></font></u></b></h3><h3><br></h3> <h3><br></h3><h3> 初中学过苏轼的《水调歌头》仍然记忆犹新,尤其是最后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如今成为亲人们互相珍重,彼此祈愿的美好祝福。不管我们远离异国他乡,不管我们能否在中秋之夜欢聚一堂,不管生活的重负会将我们引向何方?只要我们都能平平安安,即使天各一方,照样会仰望明月,遥寄思情,欣赏月色,这岂不也是一种幸福和快乐吗?这是我在他乡七年最期盼的祝福。<br></h3><h3> 现在也是。</h3><h3><br></h3> <h3>  </h3><h3> 每一次写的文字其实我是在写信,我不知道在给谁写,没有地址没有姓名且又凌乱,又像是在自言自语,等待一个人阅读回复。</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写信时,纸短情长;</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等信时,望穿秋水;</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收信时,见字如晤;</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h3>何时收信? 秋水忘穿……</h3><h3><br></h3> <h3>月影婆娑,秋虫呢喃。</h3><h3>🌑🌘🌗🌖🌕</h3><h3>树梢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h3><h3>天上没月,阴天。心上没人,安逸。</h3><h3><br></h3><h3>哈哈哈哈哈哈!感谢阅读,节日快乐!😘</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