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有我美好的记忆

huangqingxin

<h3>我们在俄罗斯自助游16天,去了莫斯科、圣彼得堡和贝加尔湖。收获满满,感触多多。<br></h3> <h3>一、友好的俄罗斯人 &nbsp;&nbsp; 没去俄罗斯旅游之前,听说俄罗斯人比较冷漠,他们不会说英语,对外国人不友好。然而,我们在莫斯科的8天,每天都感受到莫斯科人的善良,每天都得到他们的热情相助。 <br></h3> <h3> 我们每天坐地铁出行。进到地铁站,要先确认该坐到哪一站能够去到我们的目的地;出了地铁站,我们需要问走去景点的路。其实,很多莫斯科人会说英语,特别是年轻人,他们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学英语了,所以我们总能顺利地问路,顺利到达目的地。常常让我们感动的是,有时候我们还没开口问路,莫斯科人就开始指路了,因为他们知道我们要去的一定是景点。从景点出来,我们还在东张西望,想知道地铁口在哪里,莫斯科人直接就指方向了。有时候,地铁站离景点有比较长的距离。一问路,人家怕我们找不到,还带我们走一小段路。从莫斯科回国的那一天,因为我们的飞行时间比较晚,就先在街上闲逛。到地铁站的时候,发现我们头一天买的一日票已经过了一点时间,无法刷卡进去。正想去买新的票,一个俄罗斯中年人就示意我们,他用他的卡帮我们刷,让我们一一进入地铁闸口。那个帮我们刷卡的莫斯科人说他是牧师,给我们的一个同伴送了一本《圣经》。我们非常感慨:在莫斯科,助人为乐的人很多。 <br></h3> <h3> 近年来,大量中国游客去俄罗斯旅游。为了方便游客,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这两个大城市,在一些大众景点、大众商场、火车站、飞机场,他们都用三种语言标识:俄语、英语和汉语。在圣彼得堡市的火车站,他们的火车发车时刻表,用三种语言展示车次、发车方向、发车时间。不懂英语和俄语的中国乘客,不用担心误车。我们在俄罗斯旅游16天,到过该国的的4个飞机场,其中设施和服务最好的是莫斯科的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该机场的广播通知用三种语言轮流播报:俄语、英语和汉语。用汉语播报通知,方便不懂英语和俄语的中国乘客听,中国乘客不会因为听不懂机场广播而误机,这是非常人性化的服务。 <br></h3> <h3>  俄罗斯人的种种友好,我们天天都能感受到。有人会说:你把俄罗斯人说得那么好,是否忘记了历史? 我不敢忘记历史。历史上,从1689年(康熙27年)至1945年止,俄罗斯(苏联)侵占中国领土共达588万平方公里,包括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至库页岛的大片领土,我们熟知的贝加尔湖、海参崴市等等,原来都是中国的领土。 中国和俄罗斯(苏联,1917-1991)有许多恩恩怨怨。对于俄罗斯(苏联),我们的心情很复杂:侵占我们国土最多的是俄罗斯,分裂我们国土的是俄罗斯,指引我们中国革命的是苏联(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援助我们的是苏联,和我们互相伤害的是苏联。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苏联派出大批专家到中国,他们教中国人建大桥、炼钢、机床制造、化学合成、造洲际导弹······后来中苏关系逐渐恶化(1957年开始),苏联撤走了在中国的全部专家(1960年)。中俄两国之间的恩怨实在是太多了。 <br></h3> <h3>  如今的中俄两国关系良好,两大国间的交流与合作很多。中国人比以前富了,去俄罗斯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以前听说俄罗斯人对中国游客不友好,可是我们这次去俄罗斯自由行,觉得俄罗斯人很友好,也许是我们的运气好,也许俄罗斯老百姓真的友好。<br></h3> <h3>二、林林总总的教堂 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面积2511平方公里,人口约1415万,在世界大城市排名中,莫斯科排在第10位。 莫斯科的教堂大约有1600多个,为什么要建那么多?我们不信教的人,看到西方的教堂,只感觉到他们外表的壮观和华丽,那些造型可爱、颜色绚丽多姿的小教堂,我们觉得它们像童话中漂亮的房子。而对于信教的西方人而言,教堂有另外的意义。东正教在俄罗斯人的精神世界享有神圣的地位。 <br></h3> <h3> 自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将东正教引入俄罗斯之后,东正教对俄罗斯的政治体制、社会生活、传统文化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前苏联于1991年解体,新俄罗斯靠什么聚拢人心?从叶利钦到普京政权,都把东正教作为俄罗斯文化思想的根基。普京总统是虔诚的东正教徒。普京上台后宣布:基督教中的东正教是立国之本,要将俄罗斯再度融入基督教文明。以博爱、忍耐、宽恕为核心的东正教教义,扎根于俄罗斯精神之中。东正教哲学强调基督教的人道性,它反映了人们渴望和谐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环境的心理。 圣母升天大教堂,是莫斯科金环城市弗拉基米尔的一座东正教教堂,是俄罗斯现存最古老的教堂之一。该教堂始建于1158年。闪闪发光的金色大圆顶,让教堂熠熠生辉。在12到15世纪期间,俄国沙皇都在此加冕。在苏联共产主义禁教时期,该教堂仍对民众开放,受到东正教的推崇。 <br></h3> <h3> 位于莫斯科河畔的救世主大教堂,是世界上最高的东正教教堂。该教堂始建于1837年。十月革命后,俄国东正教会遭到迫害,救世主大教堂被关闭。1931年,救世主大教堂被炸毁。1990年,莫斯科重建救世主大教堂,2000年竣工。 <br></h3> <h3> 莫斯科红场南面的圣瓦西里大教堂,是俄罗斯最漂亮的大教堂,有“用石头描绘的童话”之称。它是伊凡大帝为了纪念1552年战胜喀山鞑靼军队而下令建筑的,于1560年建成。教堂的顶尖高47.5米,圆顶金光闪闪,8个带有不同色彩和花纹的小圆顶错落有致,美轮美奂。圣瓦西里升天教堂的建立,标志着莫斯科成为俄国的宗教和政治中心。 <br></h3> <h3> 克里姆林宫里的天使报喜教堂,也叫圣母领报大教堂,是一座东正教教堂,建于15世纪,辉煌壮观,曾经是沙皇的个人礼拜堂,也是皇族子孙洗礼与结婚的地方。按《圣经》的说法,天使加百列向玛利亚报告说,她由圣灵传感而怀孕,将要生下耶稣。这是个天大的喜讯,因而那个报喜的教堂叫天使报喜教堂。 <br></h3> <h3>  位于红场东北角的喀山大教堂也是东正教的教堂。始建于1612年,1632年毁于火灾后重建,但是1936年再次被毁,目前的教堂是1993年重建的。 <br></h3> <h3> 在莫斯科市区东北71公里处,有一个著名的小镇叫谢尔盖耶夫镇,是俄罗斯人找寻历史与精神家园的地方。这里的圣三一修道院是东正教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始建于1423年。经过几个世纪历朝历代的改建和扩建,修道院目前拥有三圣教堂、圣母升天教堂、杜霍夫斯基降灵教堂、钟楼等建筑群,199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r></h3> <h3> 俄罗斯人认为,教堂是人们敬拜神的地方,当然要对天父表示尊敬,所以教堂要修建得富丽堂皇。 <br></h3> <h3>这座钟楼高达81米。</h3> <h3>三、震撼的地铁系统 莫斯科一共有12条地铁线,四通八达。这些地铁线路连接着莫斯科的各主要公共场所,大多数标志性建筑都有地铁通达。莫斯科的地铁1号线于1935年开始使用;2号线和3号线于1938年开通;5号线是全城环线,1950年开通。这几条地铁线路都是斯大林时代修建的。除了交通功能,地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还用作防空洞,人们躲在地铁站里,逃过了德国飞机对莫斯科的狂轰滥炸。战争时期,地铁站还充当临时医院,一个个医疗站在救助着受伤或者生病的人们。 <br></h3> <h3> 我们在莫斯科玩了8天,坐过7条地铁线路。其中的2号线、 3号线和5号线的地铁站最有特色:一个个站台,像一座座宫殿。绚丽的大理石柱,典雅的吊灯,轨道两旁的壁画美轮美奂,一幅幅雕像人物活灵活现,流光溢彩的顶部饰品,四周泛着粉红色或粉黄色的灯光,举目望去,处处金碧辉煌。有些雕塑以十月革命胜利或苏联红军反法西斯战争为主题,有些以著名文学家为主题,各种人物的雕塑和历史题材的浮雕画面,在华丽的灯光照耀下,既展示了历史风貌,又使人们获得艺术上的享受。莫斯科80多年前修建的地铁就那样的奢华,可见当时苏联的经济实力很强,科学技术也很发达。 <br></h3> <h3> 斯大林1953年去世之后,苏联继续修建其他的地铁线,但新的地铁线不再雍容华贵。苏联解体之后,莫斯科新建的地铁以极简、低调为特色。如果纯粹是为了观赏莫斯科地铁的富丽堂皇,重点要看的应该是2号线、 3号线和5号线。<br></h3> <h3>  在莫斯科坐地铁很方便,一票制,途中可以自由换乘。只在入口处检票,出口处不再检票。地铁发车的频率很高,每2分钟就发一趟车,上下班高峰期,一分半钟发一趟车。 <br></h3> <h3>四、红场和克里姆林宫&nbsp; &nbsp;&nbsp;&nbsp;&nbsp; 红场是莫斯科市中心最著名的广场,大约700米长、130米宽。没有想象中那么宽阔,但是红场的知名度很高,游人络绎不绝。 <br></h3> <h3> 红场始建于15世纪末,17世纪中叶起开始称“红场”。红场是沙皇政府宣读重要诏书和举行凯旋检阅的场所。十月革命后,红场是原苏联庆祝重要节日的地方,常有大型军队在此举行巡游,现在仍然是国家举行各种大型庆典及阅兵活动的中心地点。 <br></h3> <h3> 红场的地面很独特,全部由条石铺成,地面很干净,我们穿着白色的裙子坐在地上拍照,裙子也没有弄脏。<br></h3> <h3>红场的西侧是克里姆林宫;南边是莫斯科最具经典象征的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1555~1561年修建);北侧是国家历史博物馆,一座三层的红砖楼,建于1873年,里面收藏有450万件展品。<br></h3> <h3> 红场的东面是世界知名十家百货商店之一-----古姆商场,建成于1893年,设计独特,装修豪华,商品琳琅满目。<br></h3> <h3> 红场附近还有朱可夫元帅的雕像,是为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而建造的。 <br></h3> <h3> 克里姆林宫位于莫斯科的西侧,是俄罗斯的心脏。建于1156年的克里姆林宫,它不是一个单独的宫殿,而是一组建筑群,曾是俄国历代帝王的宫殿,目前是俄罗斯总统府所在地。克里姆林宫与红场,共同构成了莫斯科最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区,199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克里姆林宫里保存有俄国的建筑杰作和铸造艺术杰作。 重建于1838年的大克里姆林宫,曾经是苏联政府、苏共中央和社会团体举行会议的场所。如今的大克里姆林宫仍然是俄罗斯政府举行重大国事活动的主要场所。楼顶上的旗杆,用于节日升旗。 <br></h3> <h3> 伊凡大钟楼是克里姆林宫中最高的建筑物,81米,有鹤立鸡群之感。这座白色金顶的大钟楼建于1505—1508年,里面有50多口铜钟。古时候用作信号台和瞭望台,现在用于展览金器、银器等文物。站在该钟楼顶上,可以俯瞰32公里以内的地方。 <br></h3> <h3> 在伊凡大钟楼外,陈列着一口高大的铜钟,高5.87米,直径5.9米,重约200吨,于1735年铸成,有“钟王”之称。据说当年为了得到最佳音色,铸造过程中,除了用铜和锡外,还加了几公斤的金和银,但它铸成后敲第一下时就出现裂痕,成了废品,《美国百科全书》称它为“世界上从未敲响的钟”。更为遗憾的是,该钟曾遭遇莫斯科的一场火灾,人们泼冷水救钟,因冷热不均,大钟裂开了,崩下一块,残片重达11吨,后来被摆放到克里姆林宫的伊凡大钟楼旁边,供人们参观。 <br></h3> <h3> 伊凡大钟楼旁边的左侧,有重达40 吨的“炮王”,炮口直径0.92米。炮前陈列有四个堆在一起的大炮弹,炮架上也有精美的浮雕。该大炮造于1586年,由于太重太大,从未使用过,仅用于显示沙皇的威仪。 “钟王”和“炮王”都是庞然大物,虽然从未使用过,但却显示出了俄罗斯工匠高超的铸造技术。 <br></h3> <h3>  克里姆林宫的墙边,有18座精美的塔楼,其中斯巴斯克塔楼是克里姆林宫最漂亮的塔楼,高71米。1851年,塔上安装了巨大的自鸣钟,著名的"克里姆林宫的钟声",就源于斯巴斯克塔楼上的自鸣钟,该钟与天文台的校时钟相连,报时很准。 <br></h3> <h3>  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政治权力的象征,但我们走进宫墙内时,发现这里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的戒备深严。几座轩昂的教堂,让人感觉这里更像一个庄重静谧的宗教之地;花草繁茂,是一个美丽休闲的地方。 <br></h3> <h3> 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办公所在地。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1952年出生。普京的父亲在二战中担任过苏联内务部的爆破手,普京的祖父斯皮里东·普京曾担任列宁和斯大林家的私人厨师。“治大国如烹小鲜”。普京的爷爷曾经为前苏联治大国的领袖列宁和斯大林当大厨,那个天天烹小鲜的爷爷,生前可能没有想过他的孙子后来也成了治大国的领袖。普京先后四次当选俄罗斯总统,担任总统期间,整体提升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国际地位,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俄罗斯人开玩笑把普京称为普京大帝。在俄罗斯帝国历史上,只有两个皇帝获得过“大帝”的名号:一个是帝国奠基人彼得一世,另一个是叶卡捷琳娜二世。 <br></h3> <h3>五、都市风情,乡村风光 &nbsp; 除了红场和克里姆林宫这样的大众景点外,莫斯科的一些小众景点也值得一看。 卡洛明斯克庄园是俄罗斯最美的庄园之一,里面有很多古旧的教堂和木质建筑,历史气息浓厚。卡洛明斯克庄园是沙皇时期的皇家别苑。庄园里有 1555-1561建造的"施洗约翰圆顶大教堂";有1649-1653建造的"喀山圣母大教堂"。<br></h3> <h3>庄园里还有俄罗斯风格的"彼得小屋",小屋前立有彼得大帝的雕像。彼得大帝在卡洛明斯克庄园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 </h3><h3><br></h3> <h3>  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1672-1725),后世尊称其为“彼得大帝”。彼得大帝被认为是俄国最杰出的沙皇,他带领俄国走向了科技强国之路。在他刚刚当皇帝的那个年代,俄罗斯没有造大船的技术,于是他改名换姓,乔装打扮,带领一帮学生去荷兰和英国学习造船技术,回国后他制定了一系列的西方化政策,兴办工厂,发展贸易、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继而发动战争,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给俄罗斯帝国打下坚实的基础。据说,近代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都来源于彼得大帝时代。 <br></h3> <h3> 莫斯科河上的彼得大帝雕像,他凝视前方,右手持地图、左手扶舵轮,昂然挺立在一艘远洋帆船上,仿佛要在这艘巨船上找到俄罗斯出海的方向。 <br></h3> <h3>  在俄国历史上,叶卡捷琳娜女皇与彼得大帝齐名。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称为大帝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在位时,她治国有方、功绩显赫,把当时的俄罗斯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最强国。 <br></h3> <h3> 莫斯科的察里津诺庄园,是著名的宫廷建筑群。1775年,叶卡捷琳娜二世买下了这个村庄,将之改名为“察里津诺村”(意即“女皇村”),下令在此建造察里津诺庄园。如今,这里是莫斯科市民和外地或者外国游客的休闲娱乐公园。<br></h3> <h3>  公园的入口处有音乐喷泉。 <br></h3> <h3> 公园里有一片森林,有许多白桦树,高大挺拔。漫步在林中的小路,呼吸着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很惬意。<br></h3> <h3> 莫斯科市内的一些高层建筑物很有特色。位于莫斯科河畔的乌克兰酒店,高约200米,原来是前苏联外交部的迎宾馆,如今是高级酒店,是典型的斯大林式建筑,与之相似的大楼有好几座。<br></h3> <h3> 莫斯科大学的主楼,位于莫斯科市最高处,它的地基高出莫斯科河水面75米,因此从市内几乎所有角度都能看到这座雄伟的建筑。莫斯科大学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大学,始建于1755年。现在的莫斯科大学主楼,是斯大林时代建设的,1953年落成。该主楼高达236米,总共有36层。 <br></h3> <h3> 莫斯科的凯旋门和法国巴黎的凯旋门造型相似,而且这两座凯旋门都是为了纪念同一场战争而建的。巴黎凯旋门,是拿破仑为纪念1805年打败俄奥联军的胜利而建;莫斯科的凯旋门,是为纪念1812年俄军击溃拿破仑的入侵法军而建。莫斯科凯旋门建于1829年,5年后竣工,门上有一尊带有双翅的胜利女神雕塑。<br></h3> <h3>  凯旋门的旁边是胜利广场,是1995年俄罗斯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而修建的。 <br></h3> <h3> 我们一行4人,除了参观莫斯科市内的景点,还参观了莫斯科郊外的3个金环小镇:谢尔盖耶夫镇、弗拉基米尔镇和苏兹达尔镇。这些小镇,实际上都是城市,只是因为小,我们中国人把它们称为小镇。 <br></h3> <h3> 谢尔盖耶夫小镇,位于莫斯科市区东北71公里处,是俄罗斯金环城市之一,建于14世纪40年代,从莫斯科乘火车1个多小时到达。这是一座风景如画、建筑独特的城市,那里著名的教堂建筑群使它成为旅游胜地。 <br></h3> <h3>  弗拉基米尔小镇,也是一座城市,在莫斯科市东北180公里处。弗拉基米尔市建于10世纪末,得名于俄罗斯的弗拉基米尔大公,曾经是俄罗斯的首都。 <br></h3> <h3> 苏兹达尔小镇,有“童话城市”的美称,小城人口1万左右,但每年国内外游客多达百万。苏兹达尔被称为博物馆城,它的许多名胜古迹被列为世界遗产。苏兹达尔市最著名的景点有古克里姆林宫(也叫小克里姆林宫)、波克洛夫斯基修道院和叶弗米耶夫救世主修道院。<br></h3> <h3> 据说,几百年前,当地的农民、僧侣、工匠根据俄罗斯童话中的描述,在田野上建造起一座座白色砖瓦建筑。这些风格独特的农舍和教堂,构成了童话世界的风貌,为今天苏兹达尔奇特又美丽的乡村风光奠定了基础。 <br></h3> <h3>  我们的俄罗斯自由行,在快乐中开始,以快乐结束。此行的点点滴滴,都是未来美好的回忆。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