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月圆时人团圆,戊戌年的中秋节北京的天空湛蓝万里无云,气候舒适宜人,15位在京苏州亲友上午十一点相约聚齐在位于广安门内大街的翔达饭店。<br></h3> <h3>到会人员名单(前排左起):夫君刘毅、本人(国辉)、大表嫂陈用萱<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大表哥唐文基之夫人)</span>、小表姐唐文玠、侄女唐亦勤(文基之长女)姪钱立(唐文华之子);后排左起:儿媳孙颖、子刘苏苏、陈奕(唐亦勤之子)、商健(大表姐唐文裔之子)、白梅(商健爱人)、李言(文玠之女)、女婿尹大典、外孙凡凡(尹显衡)、女儿刘可可。在座共十五位,年龄跨度从20后、30、40、50、60、70、80、00直至10后,接近一个世纪!🌹🌹🌹</h3> <h3>令人意外惊喜的是小勤陪伴她妈妈的到来,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位步履轻盈,腰背挺拔,风度怡然,精神矍铄的我的大表嫂,竟然已有92岁高龄!她说起她已坚持每日打太极拳30年之久~这或许是她长寿且健康的秘诀之一吧!</h3> <h3>来参加聚会的第二位年长者属我的文玠姐了,我们之间有一段特别的交往,那是在我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父亲调动工作要离开北京,很看重孩子教育环境的父亲想把我继续留在北京上学,开明慈爱的舅舅舅妈毫不犹豫地收留了我,与文玠姐相伴住了半年的时光。回想往事,只记得我这个好动的14岁的小丫头曾经在房间里跳猴皮筋打翻脸盆架洒了一地板水,我自知闯了祸,但并不记得舅舅舅妈训斥我。记得舅妈很爱干净,床单都是浆过平展展的;她还能烧得许多南方风味好吃的菜,总告诉我饭要吃饱。文玠姐那时常与我讨论青年学生最爱读的《青春之歌》小说里的英雄人物。后来学校能提供集体宿舍,我从初二下学期就开始了独立住校的生活,但舅舅舅妈和文玠姐曾在我幼年父母不在身边时给予了我亲人的照顾和关爱永远记在了我的心中。</h3> <h3>提到舅妈就想到我们曾与她合影的一张老照片,照片里难得全家人齐全,幺幺、小立、小胖、红红都还是小孩子,国强哥文华嫂和安姐都还很年轻,我的父亲看起来精神矍铄,妈妈和舅妈也都神采奕奕。这张老照片拍摄于70年9月,我和刘毅是70年5月从部队农场劳动锻炼毕业分配后回到苏州,在父母允诺和安姐支持下成婚,之后我和刘毅兵分两路奔赴辽宁和南昌报到,当年9月刘毅从阜新去南昌邮政摩托车厂探亲并申请调动,不料厂里已分配来50名北邮毕业生,明确可放我走,于是我们毅然决定二人一块儿去阜新,哪管那是个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六个月的不毛之地。这才有了当年再次回到苏州,并有幸与来苏州的舅妈会面留影,而同年底我的父亲就突发脑溢血离开了我们大家。</h3> <h3>还有一张拍摄于曹胡徐巷76号老家的很有纪念意义的老照片,我们的一双儿女苏苏和可可幸福地陪伴在辛劳照料他们长大的慈爱的外婆和她的胞姐大婆婆身边。我亲爱的母亲曾对哥姐和我说过愿意帮我们三人每家带两个孩子,起先我只一笑听之。兄姐长期在部队,他们的子女~ 幺幺、小胖、小立、红红四个孩子都是在外公、外婆身边绕膝长大,个个聪慧优秀。后来轮到我结婚生子,我原想凭着自己的努力把孩子带大,但力不从心,加之我们身居阜新时生活物资条件匮乏,苏苏长到九个月时三天两头因气管炎发作去医院打针输液。我实在担心孩子长不大,于是向妈妈求援,那时父亲已经过世,但国安姐转业回到了苏州,让我“借了光”,帮了我们大忙,在妈妈和姐姐的诚邀下,我毅然把苏儿送回了苏州。可以想象9个月大的孩子断了母奶改为人工喂奶的日日夜夜给外婆和阿姨带来多少辛苦和煎熬!在苏苏长到2岁多曾被接回阜新,在工厂简陋的哺乳室生活了一段时间,没能照顾好他,就在我带着苏苏回北京生她妹妹的同时发现他患上了急性黄疸型肝炎,后来在他四岁时不得已又把他送回了苏州。这样他在外婆和姨妈的精心照看呵护下,在幺幺、小胖、小立、红红四位姐姐哥哥的陪伴下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中长大到7岁才离开苏州,这才有了他的小立哥哥在聚会时讲起的苏苏5、6岁能朗读杂志、报纸等小神童的趣闻轶事。苏苏7岁被接回阜新读书正是1978年他爸爸考回北邮“回炉班”学习的时候,我一边上班,一边照顾两个孩子的困难太大了,再次向妈妈和国安姐求援获准,把5岁的可可又送回了苏州,直到她7岁方接回北京上学。这就真的让妈妈完成了她“帮你们三兄妹每人带两个孩子”的心愿。</h3> <h3>30后、20后、40后三位老太太👵</h3> <p class="ql-block">大嫂高寿而不老,活出精彩!在女儿小勤的精心陪伴和呵护下还乘俄罗斯伏尔加河邮轮出国旅行,再到访北京,令人钦佩!不几日她就要返回苏州,祝旅途顺利愉快!下次我们回南方时再见👋</p> <h3>难得相聚的姑嫂有着说不完的话。</h3> <h3>谈兴正浓!</h3> <h3>有女儿陪伴的妈妈有福气!</h3><h3>有妈妈陪伴的女儿真幸福!</h3> <h3>当年在平谷中学任教的文玠姐,还曾接纳她的外甥钱立在她的身边读高中,后来小立能在79年高考一举考进北大名校,自然有他小姨妈培养的一份功劳啊!</h3> <h3>商建与白梅小两口与姨妈、舅妈和两姐妹合影</h3> <h3>小勤之子陈奕和商建舅舅合影</h3> <h3>孙颖初次会见大舅妈和勤姐姐。</h3> <h3>李言与舅妈合影</h3> <h3>可可与第一次谋面的大舅妈合影</h3> <h3>凡凡坐在大舅婆身上很高兴</h3> <h3>小勤阿姨给凡凡带来的礼物“魔棒”吸引了小家伙的注意力</h3> <h3>中秋佳节亲友团圆聚会正式开始前,我请小立拨通了远在苏州的国强哥文华嫂的电话,送去北京亲友对他们的节日问候;同时我也向大家转达了远在美国的国安姐来电对各位亲友的节日祝福;大家共同举杯🍻祝海内外的亲朋好友中秋节快乐!</h3> <h3>中秋聚餐会开始,小字辈代表4岁的小凡凡向与会长辈致词~“中秋节快乐!”</h3> <h3>苏州唐氏亲属后裔的队伍浩荡,但由于各自忙于学业、事业和家庭,平时大家彼此间联络不多,甚至有的还叫不上名字,先做个介绍吧!<br></h3> <h3>为增进彼此的了解,我建议从在座的中年主力军的排头兵小勤先开始,大家依次自我介绍和交流,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br></h3> <p class="ql-block">小勤很认真地介绍了自己从事教育管理岗位,从学校、教育局、市教委,以至现退休了还在担任教育学会的工作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小勤开了个好头后,接下来商建、白梅、小立、李言、苏苏、孙颖、大典、可可、陈奕依次做了认真的自我介绍和生动的发言,大家还插话补充了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p> <h3>小立还介绍了大家关心的还在湖北宜昌挂职任副市长的夫人刘伟玲和远在美国留学的儿子钱玄璞的情况。<br></h3> <h3><font color="#333333">最后说说与会者中年龄最小的凡凡的表现。在大家发言时,凡凡一面关注听大人们的讲话,一面积极准备自己的亮相,他两次兴奋地走到我的座位来小声认真对我说:“外婆👵,你知道我的名字,等一会儿你向大家介绍我好吗?”,他还拿出他刚画的随笔画给我看。由于我怕打断大家依次发言的顺序,未能立即响应小家伙的要求,以至过了一会儿,想请他发言时,他没了兴趣,不肯再发言。(看来还真要随时注意运用儿童心理学呀!)</font></h3> <h3>凡凡现场临摹加写意的花瓶并签名</h3> <h3>凡凡画的餐桌和签名,桌上摆了盘碗,还有鱼盘。我帮他加了两把椅子,后来看到他自己也加了几笔小椅子。</h3> <h3>和大舅婆👵一起亮相。</h3> <h3>凡凡见过了具有高深文学造诣的姨外婆。</h3> <h3>外甥像舅舅么?!</h3> <h3>凡答:有点儿像!</h3> <h3>凡凡喜欢李言阿姨!</h3><h3>热情开朗又能干的李言协助圆满完成了中秋节聚会的召集工作,我提名她继续担当在京苏州亲友团活动的秘书长,得到她的积极响应。</h3><h3><br></h3> <h3>到会的第二代(自左至右):</h3><h3>大典,可可,苏苏,小立,小勤,商建,白梅,李言,孙颖</h3> <h3>一老、一小加盟第二代队伍沾点光!💐💐💐</h3> <h3>聚餐后的全体合影。</h3><h3>没有不散的宴席,期待常聚常联系,欢迎👏海内外亲友常来北京团聚!</h3><h3><br></h3> <h3>👋 再见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