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张德启小时候常常饿肚子,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饥饿几乎伴随着每一个人。当时作为家里长子长孙的张德启最大的愿望就是能领着弟弟妹妹们吃顿饱饭,然后美美的看一场老戏——章丘梆子。</h3><h3>时过境迁,此时的张德启已经六十多了,如今身在青岛的他一提起章丘梆子,仍会手舞足蹈,激动之情溢于言表。</h3><h3>在外游历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当张德启夫妇搀扶着年逾九十的老父亲走在家乡的石板路上,神情快乐的像个孩子。</h3><h3><br></h3> <h3>一)梆子腔</h3><h3>地处鲁中山区的石匣村隶属章丘,土里刨食的农民在山洼洼里耕种着几分薄地,家家吃糠咽菜精打细算,日子还是紧得揭不开锅。一九六三年,十岁的张德启一放了学就领着弟弟妹妹们去田野里挖野菜,苦菜、灰灰菜、“出榔头”、“留苦嘴”、“车辙子”,野地里能食的一切青菜都会搜集到他们的筐里;夏天紫红的“赤李子”、“托盘”、青溜溜的酸枣,这些野果是他们打馋虫的美味;高粱抽不了穗时结的“乌煤”、茅草甜丝丝的根茎,也是他们喜欢的吃食,至于老死的花椒树干里的“欢虫”、豆子地里的“豆虫”则是不可多得的珍馐,弟兄几个捉回来被大人撒上盐腌在玻璃瓶子里,有亲戚上门了才舍得拿出来吃。家家都是这样的苦日子,大家也就不觉得苦了,况且村里还有老戏可以看呢。“老戏”是乡亲们对梆子腔的叫法,这“老戏”是东路梆子的一个分支,为区别于莱芜地区的莱芜梆子,所以又称为章丘梆子,它的名气虽然比不了京剧、豫剧,但在当地也算是名副其实的大戏了。无论是剧情的跌宕起伏还是服饰的炫丽多姿都有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美感;无论是演员的唱念做打,还是琴弦鼓乐的打奏都让当地的居民为之痴迷。拿章丘梆子的唱腔来说,就变化多端精彩纷呈:章丘梆子板式上有快慢板之分,慢板又叫增板,分大增板、小增板、武增板,其中武增板激昂高亢,充满了正义良善,慢板中还有慢板迷子,表现人物低沉、失望、绝望的情绪,它像极了当地妇女哭丧时的腔调:先絮絮地细数已故亲人的种种往事,后面拖着长长的尾音,凄凉悲怆,哭得一旁的外人也忍不住热泪盈眶,唏嘘不已。快板就是流水板,包括四护头、三板子、悠板、拧绳等等,唱腔行云流水般欢快,表现人物舒畅、悠闲的心情,其中三板又称“咣采咣”,一句一打,朗朗上口,观众喜闻乐见。快板迷子呈现出来的是激昂、正直、积极向上的腔调,能表现人物面对困难决不屈服的英雄气概……</h3><h3>每年冬天只要一说到要排老戏,一脸菜色的乡亲们家家都会挖上一瓢粮食给戏班子送去,这算是老乡们对戏班子最大的尊重和褒奖了。</h3><h3><br></h3> <h3>(二)祖父的梨园情</h3><h3>清光绪三十一年生人的张立忠是张德启的祖父。祖父从小长得聪明伶俐,一双滴溜溜乱转的大眼睛黑白分明透着一股灵气。13岁那年,从新泰来村里传戏的福祥老师傅,一眼就相中了这个俊美机灵的孩子。“将来这孩子是个‘角儿’。”福祥老师傅喜形于色地劝张德启的曾祖父让张立忠学戏。曾祖父满口应诺了老师傅。根据祖父俊美的外形,清丽的嗓音,老师傅让他学花旦。祖父似乎天生就是演戏的料,他善于思考又肯用功,师傅一点就透。白天练一天功,晚上就在昏黄如豆的煤油灯下反复地记台词,用心揣摩人物的神态、肢体动作。整整三年的科班学习,祖父和他的师兄弟们(石匣村张、于、景三姓的演员)才在村民们集资购买了戏服乐器,成立了戏班后第一次登台亮相。没成想首场演出就获了个满堂彩:在《樊梨花征西》中祖父饰演樊梨花,在劝降一节中,樊梨花朱唇微启,用兰花指从头上弯下的翎子被她银牙一咬,随着锣鼓点碎步轻移,一点点靠近五花大绑的薛丁山,腰身一转迅疾的把翎子拂过薛丁山的唇,然后极速地向后倒退,把一个敢爱敢恨、勇敢美丽又娇嗔含羞的少女对英武帅气的少年的那种爱慕表达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台下叫好声响成一片。与祖父同时学艺的于文地、于万圣、张立祥等师兄弟也不示弱,他们一唱而红,附近村民爱戴他们的狂热程度不亚于今天的追星族。</h3><h3>祖父张立忠不仅旦角唱得好,随着舞台经验的日渐丰富,他不再满足于一种角色的演出,在与淄博五音戏泰斗“鲜樱桃”邓洪山先生同台演出时,张立忠首次大胆地演起了胡生,一上场那稳健的台风,高昂的唱腔就把邓先生征服了。那时邓先生正是盛年,演出事业如日中天在山东地区红极一时,邓先生极力劝说祖父跟随自己的戏班走,被祖父婉拒了。自那时起,祖父不断地突破自己,生、旦、净、末、丑无不演绎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舞台上的八种角色能被他自由的切换,被大家尊称他为“张八”。 从20岁开始,祖父就受聘到莱芜的茶叶、阁老、滦宫等村授徒传戏。在本村更是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骨干演员,为章丘梆子的传承立下了汗马功劳。</h3><h3>祖父张立忠在舞台上是忠臣良将,是江山社稷的中流砥柱,唱的是仁义礼智信,讲的是忠贞和抱负,在台下更是爱憎分明、深明大义。他25岁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章丘南部山区最早的地下党员之一,他利用自己的身份机智地和敌人周旋,一次次出色的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解放后祖父又带头组建夜校,大力宣传文化知识的好处,祖父一生德艺双馨深受村民们爱戴…..</h3><h3><br></h3> <h3>(三)保家卫国</h3><h3>1966年,13岁的张德启已经看不到耳熟能详的老戏了,虽然那时父亲张全礼在戏班子打的梆子点和叔父张全杰的敲门锣已是炉火纯青无人能及,但是眼下正是破四旧立四新之时,梆子腔已经无人敢唱了,就连祖父用十余载辛苦整理抄录的49本剧目的手抄本也被焚烧殆尽。</h3><h3>可戏文里历朝历代的忠臣良将精忠报国的故事却已经在张德启的心里生根发芽,祖父的爱国情怀激励着他快速地成长。1971年张德启已是血气方刚的英俊小伙,当时作为石匣村的团委书记,他带领着村里的青年团员们封山造林、修水渠、挖池塘,干的是热火朝天。那时石匣村出山的路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村民们在村书记景什槐、副书记张成华(张书记也是章丘梆子戏班里的一名出色的胡生演员)带领下,自发的从山岩上开出一条四米宽的公路通向山外。张德启领着村里的年轻人也加入到了这轰轰烈烈的建设队伍中来,他们用担子挑碎石渣,用肩扛石块,喊着号子用撬棍撬巨大的山石,耗费了两年的时间,他们用流淌的汗水、满手的血泡、青春的热血开凿出了一条出山的大路。就在开通公路的庆功会上,张德启接到了参军入伍的通知书,他身穿暂新的军装,胸戴村书记亲手给别上的大红花,在乡亲们依依不舍的目光里踏着自己亲自修建的出山的路一步一步走出了大山。</h3><h3>张德启知道穿上了这身军装就等于扛起了一份责任,担起了一种使命,从进入新兵连的那一天起,他就告诫自己,当兵就要有张飞项羽那样的气势,就要有孔明周瑜那样的风度,更要有岳飞、杨继业那样的雄心壮志。在部队不管多苦多累,张德启的眉头连皱都不曾皱一下,只有在夜深人静之时,他眼望着训练场上的那轮明月才轻轻地哼唱起家乡的梆子腔:“在此马上踏鞍蹬,把话说与母亲听。汉幼主南阳招兵马,孩儿打马去投营…… ”他挂念家里的年迈的祖父,也挂念年幼的弟弟妹妹们,更挂念日日辛苦劳作的父母。可等黎明的起床号一响,张德启又生龙活虎的投入到了训练中。</h3><h3>很快,部队领导就注意到了这个肯吃苦又机敏的小伙子。就这样从班长到团长张德启在军旅生涯中一路走来,严格的纪律、严整的军容,雷厉风行的作风早已把他打造成了一名合格的革命军人。唯独没变的就是那一幕幕鲜活的梆子戏常常在脑海浮现,那一段段激越高昂的梆子腔时时在自己心底唱响。</h3><h3><br></h3> <p class="ql-block">(四)抢救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张德启调到军工企业当厂长的时候,已是年近三十的单身汉。相亲的对象见了十几个,姑娘们对这个魁梧的兵哥哥倒是很满意,可耿直的张德启总是先把自己家境贫苦,自己还要照顾父母、拉扯三个未成年弟弟的事情全盘托出,吓得姑娘们再也没了回音。</p><p class="ql-block">直到遇到了李玲。李玲不仅人长得漂亮,连那双水汪汪的眼睛也会讲话。这个爱说爱笑的姑娘一眼就看中了这个朴实的小伙子,不但没有嫌弃张德启有个贫穷的家,在张德启的影响下还深深地喜欢上了梆子腔。1983年他们回老家结婚的时候,戏班子的演员们粉墨登场来庆贺这难得的佳偶良缘。新娘子李玲用借来的录像机记录下了当时的场景。三十多年的时间他们的家从博山搬到泰安从泰安搬到青岛,搬家时别的东西可以放弃,唯有这录像带他们视如珍宝一直带在身边。没想到如今在挖掘抢救已经成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章丘梆子时,这份录像竟成了章丘梆子最珍贵的影视资料。</p><p class="ql-block">等晚上哄睡了小孙子夜深人静的时候,张德启夫妇就把电脑、手机、磁带、录音机、录像机摆弄一桌子。由于时间太久远录像带有些受损,有些地方不能正常读取,要想刻录成光盘相当困难,这时老两口刻苦学习不服输的劲头又上来了,他们边求助身边的朋友边小心翼翼的操作,先用老式的录像机读取视频并通过安装在电脑里的AV采集卡,将录像带里的视频采集到电脑硬盘里,然后再一点点的整理和刻录。张德启一点点导剪,李玲慢慢地录制,最后再附上这些演员的生平简介以及唱腔特点。他们从18年5月份开始抢救部分精品唱段,历时三个多月的时间才成功重新整理出了这套珍贵的视频资料。</p><p class="ql-block">为人低调、朴实对老家、对老家的梆子腔念念不忘的张德启此刻仿佛又成了那个盼着吃饱饭,然后美美的看一场“老戏”的少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