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寨酸梅蘑菇香 文 / 梦白龙

墨乐缘

<h3><b><i><font color="#167efb">【温馨提示】</font></i></b><b style=""><i style=""><font color="#b04fbb">当时的拙作旧文,其价值,记载了我年轻时志趣的一段历程。作为个人成长中的文本,足以使我敝帚自珍。忆昔抚今,思绪万千。</font></i></b></h3> <h3>2003年5月26日发表于红袖添香</h3> <h3>彝寨酸梅蘑菇香   文 / 梦白龙 &nbsp;&nbsp;&nbsp;&nbsp;初夏,我随县上扶贫工作组来到彝族山寨。 &nbsp;&nbsp;&nbsp;&nbsp;晴朗的天空骤然间雨点纷纷,冷暖参差,好不惬意。近处,挂满枝条的酸梅果实,经过雨的洗礼,象绿宝石,晶莹欲滴。 &nbsp;&nbsp;彝族朋友告诉我说:出太阳又下雨,是生长酸梅蘑菇的好天气。坦白的说,我当农民时采过品过许多蘑菇,唯独没有目睹过酸梅蘑菇的模样,更谈不上品尝蘑菇的滋味。<br></h3> <h3>  儿时,只要夏天来临,我和小伙伴们上山割猪草,都要去采蘑菇。只要下了雨后青杆树林里就要长出许多不知道名字的蘑菇。我们南方方言叫杂百菌。检多了,也还认得一些蘑菇的名字。如像红菌子、青淡菌、荞粑菌,这些蘑菇很好识别。红蘑菇刚出土时,顶盖是朱红色的,把是白色的,蘑菇绽开,后顶就会转成墨红色;青淡菌的颜色是青绿色,蘑菇顶细腻光滑;荞粑菌,顾名思义就是荞子做出来的粑那样的颜色和形状,也同蛋糕一样连绵松软。在那年月,上山检蘑菇回家煮来吃,中毒死亡的,也时有发生。因而,大人们教给方法说,无论在山上采到是什么蘑菇,都要用口吹,吹出清脆的响声就没有毒。吹来闷声闷气甚至没有响声,那是不能食用的。实际上这是没有科学道理的。不怕食后中毒的还是我认识的那三种蘑菇。还有在玉米地里长出来的“三沓菌”和“独脚菇”肉嫩汤香,回味无穷。</h3><h3> 我想,酸梅蘑菇未必比“三沓菌”和“独脚菇”还要好吃?</h3><h3> </h3> <h3>次日,我跟随彝族朋友踏着晨曦的阳光,来到郁郁葱葱的酸梅林间。翘首一望,树上正打着青皮色的酸梅,一串串挂满枝头;低头一瞧,地上那圆溜溜的、香喷喷的、水淋淋的蘑菇,一堆堆、一蓬蓬、一圈圈地围满树蔸。遍及之处,酸梅树下蘑菇点缀,老树蔸边围得更多。微风飘来诱人的芳香,扑向鼻端,我贪婪地深深一吸,沁入心脾舒透全身。</h3><h3>一会儿功夫,我们采满了一背篓蘑菇。回转途中,我疑惑不解地问:酸梅树下为什么要长出这么多这么香的蘑菇?彝族朋友的回答是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在盛夏酷暑季节,未收完的酸梅掉进土里,霉烂变质繁殖成菌,来年下种玉米季节,正是酸梅蘑菇破土儿出的时候;另一种说法,在当年,酸梅花凋谢,掉落土中繁殖成蘑菇。回答对我来说是一个难解的谜。</h3><h3> 我们工作组的几个人,端起热腾腾、香喷喷的蘑菇,个个吃得笑呵呵、甜眯眯的。都说比“三沓菌”和“独脚菇”还要好吃。转眼间,一大锅汤喝完见底。</h3><h3> 酸梅蘑菇既是彝寨夏季蔬菜更替的一道好菜,又是招待贵客的山珍美味,真是名不虚传。 </h3><h3><br></h3> <h3>温馨提示:文字本人原创</h3><h3> 图片来源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