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大观园里的中秋节

C-J-G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如果你想要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最好的——即最有趣味又最为捷便(具体、真切、生动)的办法就是读通了《红楼梦》。</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周汝昌(红学专家)</b></h1> <h3>中秋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固定节日,则起始于初唐,兴盛于宋代,至明、清时期已与春节齐名,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节日之一。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作者曹雪芹曾三次提及中秋节,最详尽的一次是在第75回和第76回,把贾府过中秋节的情景描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从中了解到古人过中秋时的习俗,以及很多特定场景的背景。</h3><h3><br></h3><h3>贾府是个大家族。在《红楼梦》里,中秋节的前一天,就要将月饼、西瓜等物品分派馈赠给家族中人,不可一处遗漏。书中写道:“次日起来,就有人回西瓜月饼都全了,只待分派送人。” 贾珍闻报,即吩咐佩凤请尤氏一一分派遣人送去。</h3><h3><br></h3><h3>八月十五中秋节当天,一早起来,贾家众子侄由贾珍领着,“开祠堂行朔望之礼”,也就是到祠堂里燃点香烛向祖宗牌位行跪拜礼。这项仪式都是男丁参加。</h3><h3><b><br></b></h3><h3><b>节日的重头戏在晚上。过节的程序基本分为拜月、夜宴、赏月等。</b></h3><h3><br></h3> <h3>拜月活动在大观园的嘉荫堂前月台上举行。当月上树梢,贾母便带领众人齐往园中来。“当下园之正门已大开,吊着羊角大灯。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邢夫人等一干女客皆在里面久候。真是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形状。” 一派喜庆浓郁的节日气氛跃然纸上。</h3><h3><br></h3><h3>此时,地上早已铺好了拜毯锦褥。贾母洗了手,接过三支香,对月遥拜。拜毕,邢夫人等女眷皆盥手上香拜过。拜月都是由女性参加,男子只在一旁看热闹。至今在江南一带还流传下拜月之俗,只是比旧时简单多了。</h3> <h3>拜月之后接着就是夜宴了。夜宴是一家人团圆的时候,所有人都要到堂。按照贾母的吩咐,这次夜宴地点,设在离嘉荫堂百步远的山之峰脊上名曰“凸碧山庄”的敞厅。贾母在众人簇拥下来到厅前,见平台上早已摆好桌椅,又用一架大围屏隔作两间。桌椅都是圆形的,特取团圆之意。</h3><h3><br></h3><h3>贾母坐在上首居中,左垂首坐着贾赦、贾珍、贾琏、贾蓉,右垂首坐着贾政、宝玉、贾环、贾兰,团团围坐。因坐位还有半壁空余,贾母又令人向围屏后邢夫人等席上将迎春、探春、惜春三人请出来一块坐。为了增添节日夜宴的热闹气氛,贾母又命行酒令,折一枝桂花来,命一仆妇在屏后击鼓,若花传到谁手中鼓停,即饮酒一杯,罚说笑话一个。</h3><h3><br></h3><h3>行令开始。鼓声两转之后,花落在了贾政手里。贾政从没讲过笑话,今见贾母喜悦,只得承欢。先饮了酒,接着讲了个男子怕老婆的故事,说得贾母和众人都大笑起来。</h3><h3><br></h3><h3>于是又击鼓,这回落到宝玉手上。宝玉因贾政在坐,自是踧措不安,心下想道:“说笑话倘或不发笑,又说没口才,连一笑话不能说好,何况别的,这有不是。若说好了,又说正经的不会,只惯油嘴贫舌,更有不是。不如不说的好。” 便起身请求再限别的。贾政便要他限一个“秋”字,就即景作一首诗。宝玉立想了四句,写下呈与贾政。贾政看了点头不语。</h3><h3><br></h3><h3>贾母见状,知道贾政是满意的,便要他给赏。贾政赏了宝玉两把从海南带来的扇子。当下贾兰见奖励宝玉,也出席做了一首诗,呈与贾政。贾政看了喜不自禁,讲与贾母听了,贾母也十分欢喜,忙令贾政赏他。</h3><h3><br></h3><h3><br></h3> <h3>大家归坐,复又行令。这回在贾赦手里了,只得饮了酒,说笑话。不知是有意呢还是无意呢?贾赦讲了个偏心母亲的故事,引得众人一阵哄笑。贾母却疑心这个笑话是在暗讽她偏心,半日才勉强笑道:“我也得这个婆子针一针就好了。” 贾赦自知口失,忙起身笑与贾母把盏,以别言解释,一时场面很尴尬。</h3><h3><br></h3><h3>轮到贾环了。他见今日宝玉作诗受奖,早已技痒,这回也要了纸笔,立作一绝呈与贾政。贾政看了,心下不悦。贾赦见状,把诗要过来看了一遍,却连声赞好,吩咐人去取了自己的许多玩物赏赐他,并拍着贾环的头笑道:“以后就这么做去,方是咱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 贾政听说,忙打圆场:“不过他胡诌如此,哪里就轮到后事了。”说着便斟上酒。又行了一回令,</h3><h3><br></h3><h3>看看时已二更了,贾母对贾赦、贾政说:你们散了,再让我和姑娘们多乐一回,好歇着了。于是撤去宴席,要开始赏月了。</h3><h3><br></h3><h3><br></h3><h3><br></h3> <h3>贾母命将围屏撤去,两席并而为一。众丫鬟仆妇另行擦桌整果,换过杯盏碗筷,重新摆设一番。贾母等都添了衣,洗漱吃茶,方又入座。贾母又命将毯毡铺于阶上,将月饼西瓜果品等物都搬下去,令丫鬟仆妇们都团团围坐赏月。</h3><h3><br></h3><h3>此时月至中天,比先前越发皎洁澄明亮丽。贾母说道:“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 于是命人将十番上女孩子传来吹笛,以助赏月之雅兴。所谓“十番”,就是当时江南地区流行的民乐。</h3><h3><br></h3><h3>这里贾母带着众人赏了一回桂花,又入席换了暖酒。正闲聊间,只听那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的笛声传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众人都肃然危坐,默默相赏。” 听了约半个多小时笛声才止住,大家都称赞不已。贾母笑道:“这还不太好,须得拣那曲谱越慢的吹来越好。” 说着,便令人将自己吃的一个内造瓜仁油松穰月饼和一大杯热酒送去给谱笛之人,吃完再细细吹一套来听。</h3><h3><br></h3><h3>大家一边赏月一边陪着贾母说话,鸳鸯拿了兜巾和大斗蓬过来,说夜深了,须要添了这个,坐坐也该歇了。贾母道:“偏今儿高兴,你又来催。难道我醉了不成,偏到天亮!”命再斟酒来。大家又陪着饮酒说笑话。“只听桂花树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之人,听此声音,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堕下泪来。” 此时此刻,众人都不禁有凄凉寂寞之意,知贾母伤感,忙转身陪笑,多温语劝慰,又命暖酒,且住了笛。</h3> <h3>为了缓和气氛,尤氏搜肠刮肚说了个笑话,才说到一半,只见贾母已朦胧双眼,似有睡去之态。尤氏忙和王夫人轻轻摇醒。贾母睁眼笑道:我不困,闭眼养神呢。其实谁都知道,贾母是硬撑着。她年事已高,面对如此良辰美景,她充满热望和留恋,即使有种悲凉清冷之感,那也是过一年得一年,不然,岂不是辜负了这月色!</h3><h3><br></h3><h3>王夫人等在旁笑道“夜已四更了,风露也大,请老太太安歇罢。明白再赏十六,也不辜负这月色。” 贾母道:“哪里就四更了?” 王夫人笑道:“实已四更,她们姊妹们熬不过,都去睡了。” 贾母听说,细看了一看,果然就只有探春在此,便说:“也罢。你们也熬不惯,况且弱的弱,病的病,去了倒省心。只是三丫头可怜见的,尚还等着。你也去吧,我们散了。”</h3><h3><br></h3><h3>赏月完毕,中秋节也就算过完了。但从王夫人的话中“明日再赏十六”可知,八月十六还在节日的氛围中,只是书中未作详述。</h3> <h3>中秋之夜,金风送爽,玉露生凉,丹桂飘香。在外做官多年未回家的贾政,也在这年中秋回到了大观园。这样的时刻,原本是充满团圆喜气和欢快情调的。而此时的中秋节,既美好、清亮、恬静,又隐约透露着人世的忧伤与悲凉。此后在大观园里,这样的盛宴再也没有了。</h3> <h3>【附】 《原创笔记》圈管唐瑭君的荐读词:</h3><h3><br></h3><h3>【今日荐读】中秋佳节刚过,想必大家的嘴角上还留有月饼的余香。一个中秋节,引来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咏颂,赞美。而在本圈文章区里,多有佳作呈现,十分感谢!但于众多的诗文之作,有一篇是写红楼梦里的中秋节,别有新意,趣味深远。这就是C-J-G老师的《红楼梦·大观园里的中秋节》。 中秋节,是《红楼梦》全书的大关节所在。全书第一回便笔走中秋,“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拉开了红楼巨篇的大幕……作者熟读红楼,以老练的笔调,叙述了红楼梦里三个中秋节的来龙去脉。文句优美,述说生动有趣,读来如临其境,仿佛走进了大观园,赏月观花,吟诗作对。 毛主席曾说:红楼梦只少要读五遍,否则没有发言权。可惜我达不到这个标准。红楼里都是大户人家,所以中秋节不仅赏月,还要观花看戏。然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红楼梦以中秋起,以中秋收,在看似热闹铺排的中秋夜宴中,曹雪芹以月作喻,以乐景写悲情,揭开了贾府腐、凋、散、悲的衰败序幕。读了曹老师对大观园中秋节的故事分解,对我们日后再读《红楼梦》时有所帮助。 </h3><h3> (2018.9.25.)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