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ed2308" style=""><b>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之一。</b></font><font color="#ed2308"><b>从1935~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在这里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b></font><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b><font color="#ed2308"><b>满怀敬仰之心走进延安</b></font><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接受红色洗礼,</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让心灵随金秋一起丰收。</b></h3>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第一站:延安革命遗址及纪念馆</b></span></h1><h3><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 1935 年10月,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延安的吴起镇,1937年1月进入延安市区,先后居住于凤凰山、杨家岭、枣园和王家坪四个革命旧址。</b></font><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h3><h3><font color="#ed2308"><b> 延安革命遗址及纪念馆成立于1950年7月1日,是中国解放后成立最早的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城西北延河之滨</b></font><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公里处</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的王家坪,</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占地面积约7公顷,展出面积5500平方米。</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延安革命纪念馆常设《延安革命》、《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两个基本陈列,馆藏文物34000多件、图书13000余册、历史照片18000余幅、资料卷宗百余册,同时还管理革命遗址140多处。</b></h3><h3><font color="#ed2308"><b> 中共中央在延安生活、战斗的这段时期,领导了全国军民击败日本侵略者和走向解放的斗争。这一时期被称为“延安时期”或“延安13年”,是我国革命历史上的转折点。</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b></font><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纪念馆与众多的遗址展览一起,生动地再现了党中央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光辉岁月。</b></h3><h3><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h3> <h3><b><font color="#ed2308"> 延安革命遗址及纪念馆在1937~1947年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所在地,陕甘宁边区首府。1937年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以后,在此召开过许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制定了中国革命的正确路线和策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向陕甘宁边区发动重点进攻, 3月18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动撤离延安。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后,许多革命旧址遭到严重破坏。</font></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1996年9月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厅前动工建设了毛泽东塑像广场,面积2.7万平方米。陈列馆前的广场中央塑有毛泽东铜像一座,高8.15米,周围植有名贵花草,两侧有由柏树组成的“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八个大字。</font></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 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出的大量珍贵革命文物、文献和照片,按历史顺序列了11个单元,主要介绍1937年10月至1948年3月将近12年间,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介绍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介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对研究中国革命史和陕西地区陕甘宁边区革命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font></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陈列大厅里,展出“延安革命史”和“西北革命斗争简史”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陈列手法,以800余幅照片及千件革命文物及雕塑、油画、图表、场景复原等展品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党中央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苦岁月。</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1><b><font color="#ed2308">第二站:王家坪革命旧址</font></b></h1><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王家坪位于延安城西北方向,隔延河与城相望,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军委和总部机关在这里领导根据地军民坚持了八年抗战。日寇投降后,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进攻。1947年3月18日,毛泽东、周恩来率部由这里撤离,转战陕北。</font></b><br></h3> <h3><font style=""> </font><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1947年3月,国民党占领延安后,这里的部分建筑遭到破坏,1949年按原样进行了修复。这里供参观的有军委礼堂、作战研究室和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王稼祥、叶剑英的旧居等。</font></h3> <h3><font style=""> </font><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军委礼堂位于王家坪旧址入口处,是七间高大宽敞、四角翘起的大瓦房,可容纳近千人。礼堂建成于1943年,是军委和总部的工作人员自己动手修建的。当年军委和总部的一些大型会议、晚会等集体活动都在这里举行。</font></h3> <h3><b><font color="#ed2308">毛泽东会客室在军委礼堂东侧,有两间平房。1947年3月24日,毛泽东在这里接见了新四旅的部分同志,谈了保卫延安的问题。毛泽东旧居在毛泽东会客室东面的土坡下,有两孔石窑洞,是毛泽东的办公室和寝室。1946年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曾住在这里。门前有一石桌,是毛泽东送他的长子毛岸英到农村劳动时谈话的地方。朱德旧居位于军委礼堂西侧军委参谋部后院,有3个朝南的石窑洞,右起第一孔是办公室,1941年春到1945年8月,朱德住在这里。彭德怀旧居位于参谋部前院,有3孔石窑洞。1947年二三月间,彭德怀住在这里,指挥保卫延安的战斗。另外几间是军委会议室。军委首长经常在此召开会议。叶剑英旧居位于参谋部院后的山腰上,有一栋三间飞檐式平房。1943年叶剑英迁居于此,1947年3月撤出延安。王稼祥旧居在军委礼堂后边的山腰上,是两孔面向西南的石窑洞。</font></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景区内的桃园公园一隅</font></b></h3> <h3><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3><h1><font color="#ed2308"><b>第三站:延安宝塔山</b></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 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这座古塔成为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位于延安城东地,延河之滨,古称嘉岭山,在山上可鸟瞰延安整个城区。因山上有塔,故通常称作宝塔山。</b></font></h3> <h3><b><font color="#ed2308"> 宝塔山高1135.5米,山上宝塔,始建于唐代,现为明代建筑。平面八角形,九层,高约44米,楼阁式砖塔。塔内有阶梯,可登塔顶。山上还有范公井、摘星楼、东岳庙、嘉岭书院、烽火台等古迹。明延安知府顾延寿有诗曰:“嘉岭叠叠椅晴空,景色都归西照中。塔影例分深树绿,花枝低映碧流红。幽僧栖迹烟霞坞,野鸟飞归锦绣从。
宝塔山上,历史文物和现代革命文物星罗棋布,交相辉映,满山绿树成荫,花草争艳。众口一词:“只有登上宝塔山,才算真正到了延安”。</font></b><br></h3> <h3><br></h3><h3> <b><font color="#ed2308">宝塔山是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历史文物与革命旧址合二而一的著名风景名胜区. 又称“嘉岭山”。</font></b></h3> <h3><font color="#ed2308"><b> ”塔底层两个拱门门额上还分别刻有“高超碧落”、“俯视红尘”字样。</b></font></h3> <h3> <b><font color="#ed2308">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font></b></h3> <h3> <b><font color="#ed2308">在塔旁有钟一口,明崇祯年间铸造,击之声彻全城。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font></b>。 <b><font color="#ed2308"> </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经常出现在诗人、画家的笔下,人们歌颂宝塔,怀念宝塔,实际是在怀念延安岁月,歌颂延安精神,缅怀党中央在延安的革命业迹,成了人们追寻当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 宝塔山上,历史文物和现代革命文物星罗棋布,交相辉映,满山绿树成荫,花草争艳。</font></b><b><font color="#ed2308">“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著名文学家贺敬之的名名热情的讴歌了宝塔山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 当天到达宝塔山时,适逢一影视组正在拍摄关于周恩来总理的影视剧,塔的正面一片地域被禁入游客。有部分游客出于对总理的崇敬和爱戴,难耐满腔激情,瞅准时机便蹭上去与‘’周总理‘’合影留念,扮演者刘劲先生还是比较给粉丝面子,不过还是很快就被剧组的其他工作人员给挡住了热情。</font></b><br></h3> <h3><br></h3><h1><b><font color="#ed2308">第四站:枣园革命旧址</font></b></h1><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约8公里处。枣园因枣树众多而得名。枣园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其内生长着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景色秀丽,环境清幽。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后来他将园子卖给了驻防延安的一位国民党师长。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将其收为公有,改名为“延园”。1943年10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往这里。</font></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 枣园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春、夏、秋冬景色秀丽,环境清幽,内生长着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各个建筑若隐若现地点缀其间,景色秀丽,风光迷人。</font></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 当年在枣园居住的书记处五位领导是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等同志也在此住过。中央领导在此居住期间,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筹备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军民为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同国内外反动势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font></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 毛泽东在此居住期间,写下了《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组织起来》、《两三年内完成学习经济工作》、《学习和时局》、《评蒋介石在***的演说》、《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对日冠的最后一战》、《关于重庆谈判》、《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等许多指导中国革命的重要文章,仅收入《毛泽东选集》的就有28篇。</font></b><br></h3> <h3><b style=""><font color="#ed2308"> 中央在此居住期间发生了不少重大事件。1944年11月,毛泽东在这里接见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私人代表后任美驻华大使赫尔利,并进行了两天两夜的会谈,签署了关于成立联合政府中共给国民政府的五点建议。12月,又在居地会客会见了包瑞德,对国民党的三点建议给予有力批驳。次年8月,他由这里出发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1943年,在解放区军民大生产运动中,枣园举行军民纺线比赛,周恩来和任弼时都被评为“纺线能手”。
1945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由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主持中央工作。9月15日,刘少奇召集朱德、彭德怀、任弼时、陈云、叶剑英等领导同志开会讨论东北问题,决定成立以彭真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东北局,派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彭真、陈云、高岗、张闻天和四分之一以上的正式和候补中央委员,率领两万干部和十万大军挺进东北。9月19日,刘少奇、朱德经请示毛泽东主席,起草了《关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的党内指示,有力地支援了重庆的谈判斗争,对缩短战线,集中兵力,发展和巩固东北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
1947年2月,经叶剑英介绍,刘少奇和王光美在此地结婚。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枣园后沟的西山脚下,出席了张思德烈士追悼大会,亲笔题写挽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1947年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国民党军队对延安进行了毁灭性破坏,枣园也遭到严重损坏。1953年后,人民政府开始陆续依照原貌维修。</font></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中共中央书记处礼堂
枣园内有一座苏式小礼堂,周围比较开阔,绿草如茵,除了开会外,这里还是中央书记的餐厅,另外也搞舞会和放电影,1945年毛泽东接受蒋介石的邀请去重庆谈判的决策就是在这里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做出的。</font></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 小礼堂对面是一座长相差不多但是小一些的房子,是机要室,很多重要的电报收发都在这里,另外也有谍报人员的管理职能,里面有的房间原状陈列,有的房间开辟为展室,用照片和实物展览着我党机要工作的发展历程。</font></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中央军委总参作战部枣园作战室</font></b></h3><h3><font color="#ed2308" style=""><b> 学员们端坐在作战室房前,在认真地听讲解员讲课。<br></b></font></h3> <h3><b><font color="#ed2308"> 1996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世纪之火”火炬传递活动采集“革命之火”火种的仪式在枣园隆重举行,这里是我国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下图为参加教育的学员手拎马扎凳满怀激情地前往学习地点。</font></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 在进入领导人居住区前,可以看到当时中央五大书记(任弼时、周恩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在一起昂首阔步的铜像,雕刻的惟妙惟肖,那天的天气也好,五个人各个容光焕发意气风发的样子,透出即将建立新中国的喜悦。</font></b><br></h3> <h3> <b><font color="#ed2308">在枣园还有毛泽东同志旧居、朱德同志旧居、周恩来同志旧居、刘少奇同志旧居、任弼时同志旧居,都非常具有历史纪念意义。 </font></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任弼时旧居</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周恩来旧居</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张闻天旧居</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毛泽东旧居</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朱德、王稼祥旧居</font></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防空洞</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
枣园院子右侧靠近山坡处,有一</font></b><b><font color="#ed2308">幸福渠</font></b><b><font color="#ed2308">从院子中间穿流而过。渠长6公里,建成于1940年4月,可灌溉土地80多公顷。这条渠把枣园川的旱地变成了水浇地,庄稼连年丰收,于是群众给它取名为“幸福渠”。</font></b></h3> <h3><br></h3><h1><font color="#ed2308" style=""><b>第五站:杨家岭革命遗址</b></font></h1><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3><font color="#ed2308" style=""><b> 杨家岭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2公里处。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居住。这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于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礼堂,1945年4月23日至6月21日在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br></b></font></h3> <h3><b><font color="#ed2308"> 杨家岭,</font></b><font color="#ed2308"><b>是一处狭窄的山沟。1938年11月,因日本飞机轰炸延安,中央机关由城内搬到杨家岭。在这里,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b></font></h3><h3><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杨家岭,</b><b><font color="#ed2308">没有都市的繁华与喧闹,也没有江南水乡的流水与平静,有的只是农家小院的朴实无华,有的只是黄土地的厚重和斑驳的革命印记。但是我们却越是能感觉到那一孔孔简单朴实的黄土窑洞,粗糙的门窗、简陋的桌椅中所蕴藏平凡中的伟大。</font></b></h3> <h3> <b><font color="#ed2308">进入景区,</font></b><b><font color="#ed2308">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掩隐在苍松翠柏中的中央大礼堂,</font></b><font color="#ed2308"><b>建成于1942年,这也是杨家岭最辉煌的建筑。</b></font><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45年4月23日至6月2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b></h3> <h3><b><font color="#ed2308"> 走进大礼堂,当年的会标和主席台的摆设依然如故。礼堂可容纳千余人左右,建筑风格新颖独特,古朴典雅,庄严肃穆。礼堂没有木梁木柱,用四个大石拱做主梁,避免了阻挡视线的两排木柱子。这也是当时唯一没有木梁木柱的大型礼堂。</font></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
中共七大会址。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地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经验,制定了党的路线,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为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font></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毛泽东旧居</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机要局和董必武旧居</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中共中央办公厅</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毛泽东同志和斯特朗谈话的地方</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3><font color="#ed2308" style=""><b> 在这次谈话里,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点。这个论点,武装了中国人民的思想,加强了中国人民的胜利信心,在人民解放战争中,起了极其伟大的作用。同列宁把帝国主义看做“泥足巨人”一样,毛泽东把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看做纸老虎,都是从它们的本质说的。这是革命人民的一个根本战略思想。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来,毛泽东曾经多次地指出,革命者必须在战略上,在全体上,藐视敌人,敢于同他们斗争,敢于夺取胜利;同时,又要在战术上,在策略上,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斗争问题上,重视敌人,采取谨慎态度,讲究斗争艺术,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采取适当的斗争形式,以便一步一步地孤立敌人和消灭敌人。<br></b></font></h3> <h3><b><font color="#ed2308">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旧址</font></b></h3> <h3><font color="#ed2308"><b> 夕阳余晖中,学员们结束了一天的学习教育,迈着矫健的步伐,意气风发的走在景观大道上,兴致勃勃地讨论着……</b></font></h3> <h3><b><font color="#ed2308"> 最后,假以小诗作为此次延安之行的结束语: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这首小诗的名字叫做《延安,我把你追寻》。</font></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从儿时起,延安就一直是我心目中 一块神秘、神奇而神圣的土地,虽然早知道延安没有太多秀丽的风光, 但延安所持有的历史文化和红色底蕴,却还是强烈的吸引着我,让我时时怀揣着奔赴延安感受延安精神的冲动。 而今,当我踏上延安的这片土地,漫步在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参观了魏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感受着革命老区的朴实和神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受教了延安精神,心中热血沸腾,久久无法平静……</b></h3><h3><font color="#ed2308" style=""><b> 宝塔,作为延安时代的象征,像一把火炬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航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卓越功勋,它早已成为中国人民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b></font><b><font color="#ed2308">虽然久远的枪声已歇,而那份历史的沧桑却依在心中回荡,</font></b><b><font color="#ed2308">延安窑洞精神</font></b><b><font color="#ed2308">将一直引导着我们在将来的岁月里</font></b><b><font color="#ed2308">追寻那红旗飘扬。</font></b></h3> <h3><br></h3><h3><b><font color="#ed2308">图片原创:上善若水</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部分文字:来自网络</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邂逅是缘💐谢谢您的到访!🙏</font></b></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