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第五章</h3>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秋,又悄悄地回到这个小岛城市,微带清冷的秋风抚在面颊上,已经有了一丝凉意。</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在这里每一年这个季节是乎并没有什么不同,而人的心境却在不知不觉中变化着,发现自己在增长了一岁后变得更加不厌其烦地多了些耐心、坦然和幽默感。听过一句这样的话:“富贵定要安本分,贫穷莫要枉思量”,知足常乐永远是一种让人妒忌的心态,希望你也能拥有。</h3></h3><h3> 在我居住的城市也有青山碧水蓝天白云,但外面的世界那么大,还是要出门走走看看,那些不同会丰富了你的人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多收藏一份经历、感动和精彩!</h3> <h3>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4月28日与热情的米兰老太太合影,珍贵的照片,她说她来过中国,中国很美……</span></h3> <h3> “咦?这是到了哪儿?好像不对呀!”
“完了……完了!我们坐错车了,快下车!” 一声惊呼,我们一阵的忙乱,四个人拿着行李在最后的一刻冲下了火车, 发现坐错车已经是开车后一个多小时了。
这是我们从意大利前往瑞士的一段小插曲,因为两个地名只差一个尾音的区别,车站卖错了票,我们因此坐反了方向,后来又回到起点,重新出发的,多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这段插曲在后来的回忆中演化成了一段愉快的记忆,每每想起总会忍不住想笑,也因此我的小草帽从此离开了我,忘在那列坐错的开往热那亚的火车衣帽勾上了……<br></h3> <h3> 4月29日下午从米兰来到了日内瓦Geneva,在进入这个城市后,感觉空气突然变得清凉起来,人也无故地生出了几分柔情,这个城市的色调让人感觉放松,不知道是天气的原故还是别的原因,到了这里我就松了一口气,懒洋洋的舒展开自己的心绪,放松了心情,或许是因为不用再动脑筋去研究那些建筑物的历史背景。<br></h3> <h3> 如果把意大利形容成一个身穿金饰铠甲的古代俊男,那么瑞士就像一个清新柔美的少女,纯洁而美好。它可以让你放下所有的心事,完全的被它的生动吸引,就像初次相识的朋友,没有感觉到任何瑕疵。<br></h3> <h3> 日内瓦是我们游览的4个瑞士城市之一,这是又一个著名的国际化城市,坐落在水如明镜的莱蒙湖畔(又叫日内瓦湖,是瑞士1498个湖泊中最大的一个,也是西欧最大的湖泊,面积582平方公里,蓄水达890亿立方米),其南、东、西三面都与法国接壤,国际联盟的总部就是设立在此地,还有很多国际组织的总部也设在这里。<br></h3> <h3> 日内瓦著名景点有:钟表博物馆,万国宫、圣皮埃尔大教堂、迪亚布烈、欧洲水塔、大喷泉、大花钟、圣瓜斯、伊华东利斯班斯、阿里亚纳博物馆。<br></h3> <h3> 然而,如果你来到这里,并不一定非要去寻找什么景点,像我们一样四处游荡,却可以体会到在这里的人们生活节奏和气氛,也是不错的选择。
<br></h3> <h3> 我们住在离湖边不远的宾馆,早晨起来就往湖边方向漫步,走过一条又一条的街道,身边看不到任何的亚洲脸谱,完全与当地人融合在一起,我有意地去观察街道上行走的当地人,想发现他们与意大利人的区别,一路上那么多异国情调的脸普,年长的、青春的、挺拔的身姿,白皙的皮肤,这一个个从我身边掠过的陌生人,偶尔目光相撞时浅浅的微笑让我感觉暖心,在国内,那是七十年代的礼仪方式,而现在已经绝迹了,好在我还能享受这种礼貌,也微笑作为报回。其实人有时候并不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他人却会因为你的一个微笑拥有一天的好心情,如果谁想问那是什么样的心情,很简单,就叫“愉快”。<br></h3> <h3> 一路微风习习,阳光普照……
在这里全年中1月份是最低气温-1℃,七月是最高气温26℃,四季花开,各色的郁金香延街随处可见<br></h3> <h3> 日内瓦市占地15.86平方公里,而整个日内瓦州为282平方公里,从19世纪后期开始在英国贵族们的热捧下,瑞士成为了一个旅游国家。</h3> <h3> 有描述说:莱蒙湖两岸有玫瑰公园、活水公园、珍珠公园、英国公园和植物园,园内古树参天,各种花卉争奇斗艳。湖滨小道两旁绿树浓荫,翠绿草坪中由鲜花组成各式图案的花坛。湖两岸的宾馆和山丘上鳞次栉比的各式豪华别墅倒映在水中。<br></h3> <h3>美景尽收眼底,懂得了什么是珍惜眼前</h3><h3>Thank you, my husband.<br></h3> <h3>这花养得真好,浑然天成。</h3> <h3> 在查看的瑞士资料中看到一段这样的描述: “烟波浩淼的莱蒙湖,终年蓄满了高山雪水,清澈如镜。丽日晴天,宽阔的湖面上碧波荡漾,扬着彩帆的帆船,游船、游艇川流不息,天鹅、海鸥、野鸭成群、游荡嬉戏,生机盎然。湖中,一把闪光的长剑直冲云天,喷出145米高的银色水柱,然后化为扇形细雨倾泻湖中“ </h3><h3> 这便是对于大喷泉的描述,它有着近百年的历史。因为走的是相反的方向,我们没能走近看,隔岸远远的欣赏了一翻。<br></h3> <h3> 我看过关于日内瓦的很多美好的描述,但所有这些景像的描述你会感觉有很多词语都会与中国的很多景点重叠,如果不结合照片(拍得再好的照片也无法将身边的微风和空气的味道记录下来),你根本无法想像出现场的景色,所以会有一种说法叫: “无法用语言形容”。<br></h3> <h3> <br></h3> <h3>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你亲自来过以后才会有自己不同的感触。
看笔记、看书,虽他人文笔深邃,文采飞扬,然而身临其境后你才能感受到与他人的描述有所不同,因为身临其境是用身心去享受,而不是仅靠思维。
<br></h3> <h3>沿着湖边散步,都是如诗如画的美景,5月只差两天了,身在异国他乡的我心里曾有的那些烦恼的事都已经烟消云散,陶醉在一片宁静的美好时光……</h3> <h3>瑞士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曾经战火连连,受尽邻国欺负,瑞士的男人们常常会四处为别的国家当雇用军,在1792年的8月10日至9月3日法国大革命,为保护法王路易十六及玛丽王后,奉命不能开枪,最后786多雇佣军全部战死,瑞士本就是个人口单薄的国家,这一次沉重的血的打击让他们在1815年经由维也纳会议宣言成为永久中立国,从此远离战争,并幸运地避过了两次世界大战,只专注发展国家经济,终于把瑞士发展成如今受世界注目的银行业、钟表业的龙头老大。<br></h3> <h3> 湖边远远可见的环抱这座城市的阿尔卑斯山和汝拉山脉皑皑白雪的群峰勃朗峰的雪顶,在这近5月鲜花盛开的季节还能看到雪山对我来说这一切就是一个幻像,景如仙围。<br></h3> <h3>热爱花儿的我总是不失时机的跟它们合影留念。</h3> <h3>这里的人们在花丛中享受着休闲美食,正直中午,我们也坐下来享受了这里35欧元一碗的肉末Pasta。</h3> <h3> 瑞士被美誉为:世界花园、世界公园、钟表王国、金融之国、欧洲乐园。有时间去走走吧,一定会不虚此行……
<br></h3> <h3> 我们在日内瓦停留了一天时间,第二天离开,我知道岁月的流逝不会影响它的美丽,这里的人们只会让这座城市越来越美好……</h3> <h3>以上照片属个人所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