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吗?我同年的战友!

鹭岛凤凰木

<h3>同年的战友,你好! 还记得吗?我同年的战友! 1971年的那个冬天, 一群面带稚气的青年 一起走进英雄城的一个大院。 穿上梦寐以求的军衣, 开启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军旅记忆! 我们来自全国各地, 有着各自不同的经历。 有厂矿,有兵团,有知青, 更多的是刚离开初中的桌椅, 相差十几岁的年龄成了军营一道风景。 刚擦干想家的泪水, 马上投入紧张的新兵集训。 严厉又不失慈爱的于连长, 还有黄排长,张排副亦姐亦姨。 站岗,出操,队列集训, 紧急集合的夜晚更是让人紧张无比。 严格的训练使身心都得到了升华, 我们才刚刚迈进军人的阵营! 结束了紧张的新兵集训, 开始了另一个艰难的学习, 为部队培养基层卫生员 是我们这批兵需完成的使命! 一本小小的卫生员手册, 囊括了医学生的几十门课业, 参差不齐的文化水平 使学习显得更加艰辛。 个中滋味就不一一叙说, 我们终于完成了军人医者的使命。 掌握了粗浅的医学知识 我们奔向各自的岗位, 有的留在了医院, 更多的是去基层当一名为兵服务的兵! 挑水送饭,送医送药, 不同的岗位,锻炼人生, 成为一个合格的军人, 是我们今后的目标! 当我们逐渐熟悉了身边的工作生活, 政治风云的变幻, 使我们面对人生新的转折。 告别英雄城, 坐上闷罐车, 医院搬到闽江边。 下医疗队为兵服务, 到地方医院学习进修。 我们则留在了一个叫“大凤山”的军营, 开启了医学课业的继续学习…… 几年后闽江边新大楼拔地而起, 我们共同迎来医院的重启。 日月如梭,斗转星移, 我们霜降白头,年华已去。 有的还在发挥余热, 更多的已在含饴弄孙。 几十年的岁月还有许多故事, 我这篇短文只能概叙。 原谅我的笔拙写不出华美的字句, 谨以此篇回忆我们曾有过的经历…… 附上能找到的图片。(黑白照片是早年的照片,彩色照片是参加医院的几次聚会) 梁文作于2018.8.29 </h3> <h3>大凤山的护训队,右一是班长高保华。</h3> <h3>我们这个班。前排右起民民,白闽,莹莹,我,苏平,胜兰。后排右起保华,向东,淑英,金凤,晓明,郝勇,莉梅,红芬。</h3> <h3>护训队的篮球队。前排右起黎明,我,莹莹,桂荣,白闽。后排教练(名字忘了)袁杏珍护士长,晓明,理军,王政委,爱华,白宇明。</h3> <h3>摆拍剧照。</h3> <h3>我们五个是主力。</h3> <h3>当兵第一年冬天的大雪,和云香在八一广场冒雪留影。</h3> <h3>1974年换无檐帽。进京参加空军篮球比赛,在长城留影。</h3> <h3>1973年底参加福空野营拉练,和吴爱华摆拍,爱华中途骨折返院。</h3> <h3>1972年在庐山空疗科协助夏季疗养工作,和李雪华护士及淑英留影。</h3> <h3>庐山和老兵钟永红。</h3> <h3>1974年进京参加空军篮球比赛的福空女队。</h3> <h3>在庐山不多的留影。</h3> <h3>1979年第二次上庐山,利用没有疗养任务的冬季,参加“西学中”学习班。和陈华,英迈。</h3> <h3>1984年左右的内一科全体。前排右一是护士长雅丽,后排左一是科主任蔡天鹏。</h3> <h3>1974年大凤山护训队毕业照。</h3> <h3>2002年第一次福空医院在厦门战友聚会,由赵丽组织。</h3> <h3>2006年在山西阳泉聚会,陈凤武,郭智川牵头组织。期间参观游览了五台山,平遥古城,和大寨村。</h3> <h3>前排左起第三,四是大寨当年有名的人物,名字忘了。</h3> <h3>2014年在福州聚会,由赵丽和部分福州战友组织。</h3> <h3>从第一次聚会到现在,期间还有各地战友组织了如江西,西安,沈阳,庐山等地的聚会,因工作原因未能成行,深感遗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