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9月22日,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血液净化论坛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胜利闭幕。此次,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肾脏病学及血液净化专家近50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郑州大学肾脏病研究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多名医护人员也是硕果累累,满载而归。</h3> <h3> 9月21日14点,刘章锁教授就血管通路的困境与对策在大会上发表了精彩讲话。会场座无虚席,观众兴致勃勃。刘教授对目前国内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现状作了深刻解读,他提出,随着整体医疗技术与血液净化技术的改进,透析患者的寿命越来越长,血管通路的维护显得尤为重要。血管通路面临数据缺失、老龄、糖尿病、肥胖等导致血管通路建立困难和维护复杂的困境与挑战。而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能做的对策还有很多,秉承“内瘘第一、导管最后”的共识,加强医护患宣教树意识,扩大学术交流涨知识,建立区域通路中心惠基层,深化科研合作成指南。</h3> <h3> 9月21日18点,在刘章锁教授主持下,血液净化中心王沛主任做了题目为“CRRT容量管理”的报告。在报告中,他指出在当今网络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应当利用物联网技术系统性连接CRRT、输液泵、尿液检测仪及PICCO等容量评估仪器,加AI技术,实现三级容量管理。</h3> <h3> 9月20日10点30分,血液净化中心岳晓红护士长就“内瘘不同穿刺方法的利与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导。在汇报中,岳晓红护士长“接地气”的分析了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血管通路的现状以及常用的穿刺方法,并结合临床具体病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了各内瘘穿刺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提出,对于内瘘患者,首选绳梯式穿刺,对于某些血管条件较差、穿刺距离较短的患者,可行扣眼穿刺,避免区域穿刺法,最大程度保护患者内瘘。</h3> <h3> 9月21日14点,“胜之有道”SHPT病例交流赛在国际生态会议中心顺利举办。比赛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付平教授主持,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血液净化教授分别对各自精心准备的病例进行汇报分享。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的梁献慧教授通过对一例SHPT患者的治疗过程,从一名临床医生的角度,重点强调了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治疗要关注早期延缓进展的观点,赢得了大会主席及各位评委的高度评价,最终囊括“最佳病例奖”和“最佳风采奖”双料第一,成为我大河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h3> <h3> 9月22日10点20分,血液净化中心王沛主任在CSN-KDIGO专场用英文汇报了“Vascular Access for Hemodialysis in the Elderly Patients”的内容。目前老年患者成为透析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王沛教授提出,对于老年透析患者,依然要遵从“FFCL”(内瘘第一、导管最后)的原则,主动性、个体化的选择血管通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会后,Csaba Pal Kovesdy 教授对王沛主任的内瘘实施手术极有兴趣,并提出了最新的“介入下内瘘成形术”,双方进行进一步探讨。</h3> <h3> 9月21日19点,“盖世无双杯”CKD-MBD病例演讲大赛如期召开。比赛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楠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蔡广研教授主持,来自广州、无锡、西宁等地的青年医师汇聚一堂,分享了CKD-MBD病例的治疗体会。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原芳芳医师赛中精彩激昂、台风稳健,荣获此次比赛“一等奖”,再次为我院增光添彩。</h3> <h3> 9月22日下午召开了慢性肾脏病合并丙型肝炎感染防治方案研讨会。会议由陈江华教授和梅长林教授共同主持,我中心王沛主任做了“血透患者丙肝感染的风险与机遇”的专题报告。会议上肝病和肾病的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为规范我国CKD合并HCV感染的治疗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h3> <h3> 此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护士长岳晓红、护士王炎参与的“基于PubMed数据库的透析研究热点的共词聚类分析”壁报交流,获得了国内专家的一致好评。</h3> <h3> 此次大会,在刘章锁教授、王沛主任的带领下,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喜获大丰收,彰显了我院临床及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刘章锁教授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愿大家在学术的争鸣与思想的碰撞中,共同推进我国血液净化事业的发展与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