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开始,我就让孩子们回顾了一下上一组老舍写人的文章:《谁喜欢这样的小木头人》《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马宗融先生的时间观念》《亲家爹》。这些写人的文章都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孩子们总结如下:朴素、真实、特点鲜明,用细节刻画人物。
老舍先生是怎样将这些人写得朴素又深入人心的呢?
孩子们说是因为老舍观察了生活里的人。我点头,是啊,老舍写人是贴生活来写的,他写的都是平常生活里的人。在批阅孩子们的作文过程中,我深有感触的是,我们的孩子眼里没有生活,亦或许他们的学习安排得太满,眼里没有生活的人,怎么能写好作文呢?全凭想象和胡编乱造去写,怎么能写好文章呢?老舍写他的花花草草,写他的猫,写《骆驼祥子》都是他的生活,和他看到的生活啊!
老舍的小说让大家看到了不同人的生活。不同的人又在老舍的小说里看到了自己的生活。
今天我们要来走进,《北平洋车夫》《土地庙比武人》《月牙儿》《老字号》呈现的五味人生。
借着《北平洋车夫》,我让孩子们思考:在我们今天的这个时代,还有什么人的命运是悲惨的?孩子们列出:战争国度、环卫工人(国家没有给予保障,居住环境很差)、建筑工人(居无定所)、路上的乞讨者、留守儿童……
原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命运悲惨的人还是一直都有。下午场的孩子说,悲惨的命运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在增加,悲惨的程度还在加深。
那我们能做什么?是的,也许我们什么都不能做,我们不能改变他人的悲惨命运,但是我们可以像老舍那样以悲悯的情怀去同情他人。因为懂得他们的艰辛与不容易,所以慈悲待人。
《土地庙比武》这篇文章细细挖掘,可以挖出很多内容来。首先全篇都是动词,我让孩子们用彩色笔圈出动词来,再选出一个动词来谈自己的体会。孩子们选出的动词有:摆看得出王三胜在等待人来围观。蹭动作慢,还显得弱不禁风。扔显得气势十足。抡做出虚张声势的样子。拾显得轻松……这么多动作的背后都有着它特别含义,老舍写文是很讲究的。尤其其中对王三胜和老头子的外貌描写,一个看上去威武霸气,一个看上去老弱病残。王三胜,大个子,一脸横肉,努着对大黑眼珠。老头子,小干巴个儿,披着件粗蓝布大衫,脸上窝窝瘪瘪,眼陷进去很深,嘴上几根细黄胡,肩上扛着条小黄草辫子,有筷子那么细,而绝对不像筷子那么直顺。可是最后却是老头子轻轻松松赢得了那场激烈的较量。我让孩子们通过读,去体会他们之间的较量。
我问孩子们,这篇文章的风格有没有让你想起自己曾经读过的文章?很多孩子觉得似曾相识,我提醒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孩子们都是的,同样写民间的艺人,写法上也颇为相似。
原本想让孩子们演一演,但担心后面的时间不够用,只得让孩子们课后再去琢磨。
《月牙儿》是老舍的另一部小说。我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来概述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因为平时这个练习做得比较多,孩子们很快就能归纳出:第一部分写“我”的父亲生重病到去世。第二部分写“我”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为伙计们洗衣服谋生。“我”常常望着天上的月亮,天上的月亮总是透着寒气。
为什么天上的月亮总是透着一股寒气呢?孩子们说这是环境描写,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出主人公的悲凉。我说,是啊,一切景语皆情语。“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在杜甫眼中,那只沙鸥是孤独的,无依无靠,其实,他就是借沙鸥来说自己啊。文中的“我”看到月亮始终寒意逼人,是因为“我”孤单又凄苦,“我”就是那么孤孤单单的月牙儿。
上午场的孩子还注意到老舍写的是一个七岁小女孩的经历,文字细腻到让你感觉不到这是一个男作家写的。他把一个七岁孩子失去亲人的那种恐惧和孤单表现那么真实,那么自然。上午场的孩子还谈到自己经历家里某位亲人去世的场景,女孩们说,当时家里大人哭,也就跟着一起哭。其实,他们并不懂这其中的悲伤,只是被大人感染。女孩子们聊得很投入,还有的说得眼睛也红了,我也跟着差点落泪,因为我也曾经失去过亲人。我想我们的读书会,就是我带着孩子一起去探寻文字的美好,孩子带着我去感受他们看到、想到的美好。下午场的男生们一聊到这个话题,就没心没肺地说,没有什么感觉,遇上有亲人去世,就跟着那里的孩子一起疯玩,然后装模作样地做两个揖。
读《老字号》,大家都对前后两个掌柜很是有看法,钱掌柜墨守成规,做良心买卖,坚守老字号的规矩,可是生意却赔了。周掌柜把老字号的那些规矩全改了,把门面整得热闹却失去了老字号的传统。孩子们结合现实生活,谈起门面开张,以及各种推销,说得唾沫四溅。什么打折促销,请明星代言,清仓促销,办会员,周年庆,开盖有奖,还有孩子特别说到尾数9,9.9元的商品其实里10元只有0.1元的距离,却让顾客觉得在心理上有着莫大的安慰。
看看吧,这些应该都是孩子自己看见的生活吧。
所谓的五味人生,不就是我们生活原本的样子吗?慢慢品吧,孩子们。
读本中的最后一个单元全都是关于小坡的文章,正好八篇。
我让孩子们每人选一篇,围绕文章设计23个问题,能启发大家思考,同时又能结合文本去感受。我觉得当孩子们能自己围绕文本设计好问题的时候,说明孩子有了能理解并掌握文本的能力。我认真地记录了每一个孩子的提问。
上午场的孩子提问记录
读《小坡的疑问》曾艺星设计的问题有:
1.小坡的疑问是什么?
2. 小坡的妈妈是怎么说的?爸爸是怎么做的?哥哥是怎么做的?妹妹是怎么做的?
3.为什么大人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你曾经问过让大人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吗?(这个问题设计得很好,突出了小坡的天真可爱。同时也让同学们认识到有些问题看似毫无价值,却是泛着孩童金子般纯洁的心。)
读《小坡的新年贺卡》云朵设计的问题有:
1. 小坡为什么要做新年贺卡给全世界的小朋友呢?(在小坡的眼里全世界的小朋友包括了太阳、月亮和星星……,说明这一切在小坡眼里都是平等的。)
2. 大家有跟小坡类似的想法和行为吗?(第二个问题问得不错,根据文本唤醒大家对小时候经历的回忆。居然有同学小时候朝楼下撒钱呢!)
读《小坡过新年》刘晗睿设计的问题有:
1. 小坡是怎样过新年的呢?(知道同学们通过全文来感受小坡的忙碌)
2. 小坡过新年里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很有意思?(这个问题能让同学们从浏览读过渡到精读,并引导同学们去分享自己读后的感受。)
3. 你们有没有玩得起劲,到后面却悄无声息地睡着了?(这让大家发现,玩得起劲,后面能做到秒睡的只有小孩子。因为大人的睡觉时间是固定的,孩子却是想玩就玩,想睡就睡了。)
读《小坡“打架”》,樊雨宸设计的问题有:
1. 这里的打架为什么要打引号?(这个问题直接让读者意识到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打架,而是一群孩子瞎胡闹。)
2. 在你看来哪一段最为有趣?(可以说这里的每一段都很有意思,而是打架争着读自己认为有趣的部分,读得哈哈大笑,听得也哈哈大笑。最后,孩子们都觉得小坡太有趣,小孩太可爱。)
读《小坡在课堂上》,钟嘉桉设计的问题有:
1. 这篇文章里孩子的童真很明显,可是你发现了先生也可爱的,你从哪里发现了?(还别说,我觉得这个先生有些古怪,却不料在孩子眼里他却是可爱的。孩子们一一找出文中的语言回答,如“赌气”“吃粉笔头”哈哈,这不就是一个大孩子吗?)
2. 我们的老师也有孩子气的一面吗?(由文本到结合自己的发现和经历来谈,这个问题很能启发孩子们去思考自己的老师。结果现场就有人说我是充满孩子气的,原因是我会像个小孩子一样高兴不高兴全写脸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们有很多上课的口令,老师说请你跟我读,同学们就说我就跟你读,请你看黑板,我就看黑板。那段时间我们正在学拼音,我说请你跟我拼!结果孩子们非常听话地说我就跟你拼!吓得我冷汗都出来了。至今都还记得,当时五十多张小嘴巴气势十足地喊着我就跟你拼!据我观察,我身边的同事,我觉得有孩子气的老师还真不少。)
在孩子们提的问题里,大家都深深感受到了老舍笔下文字的“厉害”,
把一个顽皮淘气却又天真浪漫的孩童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不少孩子还想起自己的小时候来。
下午场孩子的提问记录。
读《小坡的疑问》,亦信的提问:
1. 小坡问了哪些人妹妹为什么叫仙坡?
2. 你对谁的回答印象最为深刻?
3. 他们一家人的性格是怎样的?(设计的问题一个比一个有高度,由开始能简单在书上找到答案,到最后只能通过文本中的文字去分析,能带给大家思考的价值。)
读《小坡的志愿》,刘一的提问:
1. 小坡有哪些志愿?
2. 作者拿菩萨与关老爷,来跟看门的印度来比较,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3. 小坡相当马来巡警是因为什么?请从文本中找答案。
(这些问题的设计,比较注重细节,既做到了紧扣文本,又给了大家思考的空间。)
读《小坡的新年贺卡》,彭紫萌的提问有:
1. 小坡的贺卡是什么样?
2. 结合课文,你来谈谈小坡的想法怎么样?
(小坡的贺卡是什么样,能从文中找到直接描写的语言。但是让你谈谈你对小坡想法的认识,让大家有了表达的机会,而且大家的见解都不一样。发散性思维的碰撞也是很好的。)
读《小坡过新年》,田子焱的提问:
1. 小坡过年忙不停,都忙了些什么呢?
2. 他喜欢这种忙碌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 从哪里感受到世界的安静?
(这些问题的设计,全是围绕文本内容来的,但能启发大家去概括内容,综合来谈。全是朴素而实在的问题。)
大家一起分享到《小坡过新年》的时候,我都让孩子们去观察了这篇文章的特点:由动到静。写动的部分,让你觉得小坡的小脚一直在马不停蹄地奔跑,写静的时候确实全世界都安静了,世间万物都静下来了,借助了很多景物的描写来突出静,我希望孩子能在阅读时要关注作者写了什么。
读《下坡“打架”》,孟浩銮的提问:
1. 为什么三多把自己打倒?
2. 小坡淘气吗?你从文中哪里感受到的?
3. 你们像小坡那样打过架吗?请用语言描述出来。
(第三个问题把大家吓住了,老师在这里,还要大家堂而皇之地描述自己是怎么打架的。问题开始简单,到后面的自由发挥,锻炼大家的表达能力,很有语文老师的气质。)
读《小坡在课堂上》,杨镜曦的提问:
1. 为什么张秃子说七七是两个七?
2. 为什么大家看8看得顺眼?
3. 先生是否有耐心?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这些问题,都需要大家联系上下文来回答,所以看似简单的问题,要答好也是不容易的。杨同学通过启发大家思考,并得出一个结论:老师是很重要的,因为你做什么,你的先生就会跟着做什么。坐在一旁的我,顿时倍感荣幸,因为我读书,我的学生也读书。哈哈)
上午场的孩子们读出了先生是一个天真的老师,下午场的孩子读出了先生是一个没有耐心的老师。可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有道理的。
读《小坡喂猴》,赵雅舜的提问:
1. 小坡跟大猴子生气,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2. 你们喜欢这样的小坡吗?
(这两个问题貌似简单的问题,都指向了小坡的天真可爱,让大家对小坡这个形象又多了些喜欢。其实,每个人都曾经是小坡,觉得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所以值得跟太阳、月亮星星写贺年卡,大猴子抢吃小猴子的食物,要为小猴子伸张正义。)
读《小坡看电影》,陈居宜的提问:
1. 小坡心中的电影是什么样的?
2. 为什么后面“摔跟头的,看着呀!”小坡立起来,向台上喊:“再摔一个,给妹妹看!”这一喊,把全堂都弄笑了?
(这两个问题,都是围绕小坡对电影的认识来提的,抓住了这篇文章的重点。陈同学思考了许久,看来以后要多练习提问。)
通过孩子们的提问,我发现这是一个很能出动孩子在阅读时做到思考的方式。
原本我们对小坡的的认识喜欢没有达到这个层次,但相互交流,竟发现这就是曾经的自己。“小坡”这个淘气又善良的孩童形象在我们的儿童文学作品中还有不少,大家举出了《我和小姐姐克拉拉》《淘气包埃米尔》《长袜子皮皮》……
啊,因为分享的内容太扎实,我们有没有腾出时间来练习写作。其实,我还想让孩子们自己创作一下“小坡”的故事,就写曾经的自己。孩子们,一顶会写得很精彩。读书,真好。
下一次读书会是二十多天后才会有,这段时间,我让孩子们读《骆驼祥子》,下一期我们就围绕《骆驼祥子》开展读书会。这两天,我要写出《骆驼祥子》读书会的初稿,到时候欢迎家长们也来参加。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