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走近旧金山(1)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15-09-06 00:43:04)</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7月31日晚上7点,乘飞机离开西雅图,飞行两个小时后,到达旧金山上空,从舷窗望去,只见海湾两岸,茫茫一片灯火辉煌,俨然一座不夜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第二天一早醒来起床,来到门外路口,四处望去,首先看到了棕榈树。这在西雅图是没有的。看到棕榈树,感觉有一点热带地区的气息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旧金山”,熟悉的名字,陌生的地方。也听说过“硅谷”、“湾区”、“圣荷西”的名字。曾经以为,“湾区”是旧金山市的一个区。来了以后,才逐步地知道,旧金山市只是湾区的一部分,“湾区(The Bay Area)”是人们对“旧金山湾区(San Francisco Bay Area)”的简称。湾区包括了旧金山市、半岛、南湾、東湾和北湾五個部分,由多个城镇组成,主要的有旧金山(San Francisco)、圣荷西(San Jose)、奥克兰(Oakland)三座城市。整个湾区有人口700多万,是美国西海岸仅次于洛杉矶的大都会。著名的“硅谷”就在南湾的圣荷西市一带。斯坦福大学及谷歌、苹果、雅虎、脸书等公司的总部,都集中在这一带。1990年人口普查,圣荷西市人口已经超过旧金山市,成为加州第三大城市,仅次于洛杉矶和圣地亚哥市。但旧金山市仍然是湾区的商业和文化中心。旧金山市有一些高楼,圣荷西市几乎没有高楼,全是平房或二、三层的房子。所以,这里的飞机常常飞得很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加州原属墨西哥,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所以加州的有些地名,看上去是英文,读起来又不是通常的英文的读法。很多地名都是由原来的西班牙传教士的名字命名的。以男传教士名字命名的地名都带有“san”,女传教士命名的地名都带有“santa”。</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848年,第一批华人劳工(主要是广东人)到达加州。当时的旧金山发现有金矿,所以他们就称这里为金山。如同因夏威夷产檀香木就把夏威夷称为檀香山市一样。后澳洲墨尔本发现金矿,就称墨尔本为新金山,这里就称为旧金山了。其实,旧金山市英文为San Francisco,也称为“三藩市”,这些都是华侨(主要是粤语族群)的叫法,正式的中文译名是“圣弗朗西斯科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来到旧金山后,先后去了旧金山市区,斯坦福大学和谷歌公司总部,参加了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校友聚会。旧金山市区要比西雅图市区繁华,但堵车严重,常常 找不到停车的车位。圣荷西没有什么景点,主要是几大公司的集中地。气候比西雅图干燥,今年尤其干旱,据说已经连续四年干旱了。政府采取了很多节水措施。外 出经过郊区时,看到山坡上的草都干枯了,黄黄的一大片连着一大片,像秋天一样的景色。气温干爽,与西雅图差不多,中午热一些,早晚很凉的。华人很多,印度 人和墨西哥人也很多,白人的比例显然比西雅图要低。房价全美最高,同样的房子,如果在西雅图售价50万美元,在圣荷西可能要150万美元。据说都是硅谷一 带公司高管们把房价抬高了。认识和我们一样来带孩子的一位青岛人,他们一家租住的一室一厅的公寓,每月的租金就有2800美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印度裔人在公园游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半岛海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旧金山市政大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旧金山艺术宫。原为1915年旧金山万国博览会(现称“世界博览会”,即“世博会”)中国馆旧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社区公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小学生在上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随处可见印度裔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海滩上常见的一种小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随处可见的加拿大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中餐馆:韶山印象</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谷歌员工父母开放日--走近旧金山(2)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2015-09-15 02:29:54)</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9月10日,谷歌员工父母开放日,我们来到谷歌公司总部。会场设在谷歌公司总部附近的世纪剧场。剧场四周,布置有彩旗、气球,摆放着各种饮料和小吃,人 群熙熙攘攘,估计有上万人参加。接近中午时,分别乘车到公司内部参观并自行选择餐厅就餐。谷歌总部有几十个不同风格的员工餐厅,向员工免费供应每日三餐。 我们去到“越南餐厅”吃米粉。饭后继续参观,先后去过几栋办公室,室内是网吧式办公,走廊里或室外,一般都放置有沙发或桌椅,有水果、点心、咖啡及其它饮 料供应。在会场四周,在各处办公室,我们先后观看了无人机飞行演示,拍摄Google街景汽车,无人驾驶汽车,安卓系统小绿人商标,谷歌按摩师为参观者按 摩表演等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Google(中文名:谷歌),创立于1998年9月4日,是美国一家跨国科技企业,提供大量的基于互联网的产品与服务。最初是由当时还在斯坦福大学攻读理工博士的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租来的一个车库里创建的,设计并管理一个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搜索”。Google是第一个被公认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无数的用户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谷歌提供的员工福利是全美企业中最好的。据说,在谷歌之前,没有企业为员工提供免费餐饮的。现在,很多企业仿效谷歌,也向员工免费提供一日三餐。2015年,有美国媒体民意调查,请企业员工评价自己所在公司老总,谷歌老总获得的满意度最高,全美排名第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西雅图的时候,从媒体报道中知道,2015年8月10日,谷歌宣布重组,不仅组建新公司Alphabet(看到有中文媒体翻译为“字母表”),而且把自己变成后者的子公司。自今年第四季度开始,Alphabet将成为谷歌的上市实体,谷歌所有股票都将直接注入Alphabet。</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网上阅读,看到反映谷歌企业文化的几句“谷歌信条”,有点意思,或可有助于理解谷歌成功的原因,摘录于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无需作恶,也可赚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无需西装革履,也可认真执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工作充满着挑战,而挑战充满着欢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谷歌的标志:小绿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参加员工父母开放日活动的人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在小绿人前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熙熙攘攘,来宾很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智能汽车展示,有保安把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来宾签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主会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人工智能汽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谷歌自行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公司保龄球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可以带着宠物狗上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上班时间可以去按摩室按摩,消除疲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打排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员工室外就餐</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斯坦福大学--走近旧金山(3)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2015-09-19 14:29:54)</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对于斯坦福大学,久闻大名,如雷贯耳。早在1990年代,我在学校和社会上,多种场合下,作“知识经济”专题演讲,必提到斯坦福大学。那时,从资料里知道,美国西海岸有个硅谷,是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地。硅谷因斯坦福大学而兴,因产、学、研一体化的机制而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7月31日晚上到达旧金山后,8月2日就去了斯坦福大学。过了一周时间,国内有亲戚来美国旅游,又一起去了斯坦福大学一趟。校园舒展广阔,棕榈大道,胡佛塔,回廊教学楼,纪念教堂,石墙红瓦的建筑,恢弘美丽,很有气派。校园是完全开放的,校园内设有不少科技公司;每天下午三点,学校安排有学生导游,带领参观校园。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斯坦福大学(英文: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俗称:Stanford University),占地面积达8,180英亩(3,310公顷),位于旧金山半岛的圣克拉拉谷(硅谷)西北部、旧金山市中心东南约37英里(60千米),圣荷西市西北约20英里(32千米)处,是一所私立研究型大学,创办于1891年。由时任加州参议员及州长的铁路大亨利兰·斯坦福和他的妻子简·莱思罗普·斯坦福为了纪念他们因伤寒而于16岁生日前夕去世的儿子(小利兰·斯坦福)而创办。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创办当年,共招收了555名学生。开学当天,校长佐敦向首批学生致辞:“斯坦福没有任何传统,亦不受任何传统的阻碍。里面所有的路标都直指前方。”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斯坦福大学出名,是因为斯坦福大学培养了许多著名人士。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企业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谷歌公司的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雅虎公司的杨致远和大卫·费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惠普公司的威廉·休利特和大卫·帕卡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耐克公司的菲尔·奈特; 思科公司的桑德拉·勒纳和伦纳德·波沙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Wipro技术公司的阿齐姆·普莱姆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Gap公司的多利斯·费舍尔等等。 斯坦福大学也是香港李泽钜、李泽楷兄弟的母校。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法政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前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前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前美国国务卿沃伦·克里斯多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前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巴拉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安东尼·肯尼迪、史蒂芬·布雷耶、威廉·蓝奎斯特及首位女性大法官桑德拉·戴·奥康纳,都是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学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58位诺贝尔得奖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5名普利策奖得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27名麦克阿瑟学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3位国家人文奖章得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20位国家科学奖章得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2位国家科技与创新奖章得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277位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58名国家科学院院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04名国家工程院院士以及17名太空员等等。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斯坦福大学校训词:“Die Luft der Freiheit weht”。意思是“让自由之风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胡佛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校园一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教学楼走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游学的人群,大多来自中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又是一群游学的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校园雕塑,法国丹佛的作品</b></p> <h3>印第安人的图腾</h3>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校园教堂里的雕塑</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武大.华科大校友聚会--走近旧金山(4)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2015-09-25 03:45:53)</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8月23日,周六,中午,在南湾的一个公园,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北加州校友会”,组织聚会活动,我们随子女一起,参加了聚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们到达的较晚,到达时已有很多人。据说,报名的有360多人,实际参加的有300来人。这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原先想,在旧金山这个地方,仅仅武汉的两 所大学,不会有多少毕业生的,校友聚会,有四五十人到场足矣。后来听介绍说,每年春节他们也组织活动,最多时有500多人参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再后来,听一朋友说,清华大学在湾区有校友两万多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整个湾区,该会有多少中国人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看到中文报纸报道,整个湾区人口700万,其中,华人有70来万,占了十分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参加武大、华科大校友聚会的,几乎都是80后的年轻人。与当年华人劳工到旧金山淘金不同,他们干的是苦力,而今天的80后大多都是名校毕业的大学生,从事的职业大多是科技工作。与现今社会上的投资移民也不同,他们一般都是有钱人,而这些80后大都是有国外刻苦攻读和拼搏奋斗故事的,许多人都来自国内普通人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旧金山湾区的科技人员大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佼佼者,他们不仅母语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也各有所异,所学专业和特长也不一样。湾区人口中的30%以上是在美国本土以外出生的。大量来自国外的高科技人才的涌入,使得这片土地充满着活力。 硅谷的GDP占美国总GDP的5%,而人口不到全国的1%。人均GDP全美第一。 硅谷是美国青年心驰神往的圣地,也是世界各国留学生的竞技场和淘金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7哩海岸风景线--走近旧金山(5)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2015-11-19 09:05:07)</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0月 10 日,周六,大好晴天。一早,从南湾出发,驱车前往17哩海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大约两个小时后,首先来到一个海湾码头,有大量的游艇停泊在海湾里,还 有一艘巨大的游轮也停泊在海湾。码头上游人如织,有许多小商店,俨然一个繁华的小镇。后来知道,这里是蒙特利海湾旧渔人码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蒙特利小镇就是17哩海湾的一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7哩海湾 (17 Miles Drive)风景线,是加州一号公路上的一个路段,距离旧金山约两小时的路程,全长17英里,所以得其名。这里的西侧和南侧紧邻太平洋,是一处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沿途有21个景点,有漂亮的海岸线,礁石错落,海鸟成群,沙滩细软,更有富人豪宅和高尔夫球场隐现其中。1969年,我国国画大师张大千也曾慕名而来,在17哩海湾的另一端--卡梅尔小镇,居住了一阵子,他给自己的居所取名曰:”可以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正是因为17哩海岸线风景优美,又是私人领地,所以进入17哩风景区是要缴费购买门票的,每辆车9美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不用多说 了,请欣赏一下我用手机随拍的一组照片。</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南瓜节--走近旧金山(6)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2015-12-01 21:31:55)</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本来每年的10月31日,才是北美传统的南瓜节。但是,由于临近万圣节,有的地方迫不及待地办起南瓜节了。因为,南瓜是万圣节的宠物,过万圣节,要制作南瓜灯,当然离不开南瓜了。我们看到,在一些酒店、宾馆的门前,在一些白人家庭的门口,早早地摆放起金灿灿的南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0月16日上午,周六,大好晴天,我们按照网上信息的指引,来到南湾市郊一处农田间,参加“南瓜节”活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南瓜节”活动现场设在公路边一片农田里,南瓜分类摆放在不同的区域内,有金黄色的,有灰白色的,有绿色的;有大型的,也有微型的。游客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南瓜购买。 现场还举办有乘坐拖拉机和小火车;宠物观赏等活动。 游客很多,几乎都是带着孩子来游玩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与大家分享其中的几组照片:</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注:原载网易博客,分为六个单篇发布。标题下面括号内的时间是在网易博客发布时的具体时间。网易博客停办,现将六个单篇综合整理为一篇在《美篇》发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文字/luo原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图片/luo手机随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编辑/luo</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