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虎愁山下的记忆(一)</h3><h3> </h3><h3> 邓文慧 </h3><h3><br></h3><h3> 虎愁山,嘉禾名山。相传,虎愁山对“老大”尖峰岭,虎视眈眈,暗自发力。眼看要追上了,一阵电闪雷鸣和暴风骤雨,就把虎愁山摧毁掉了一大截。后来人们常叹道:虎愁山之败,主要败在孤峰独立,基础不牢,自不量力。也常警醒人们,要成就事业就要像尖峰岭那样,群峰簇拥,稳打稳扎,稳如泰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如今登上锥型山体的虎愁山,万山之上,傲然耸立,尖尖山顶,寸草不生。而尖峰岭依然屹立于崇山峻岭,郁郁葱葱,傲视群雄。 </h3><h3> </h3><h3> 山下的学校</h3><h3> </h3><h3> 虎愁山下是一条长长的灌溉渠道,源于盘江水库,沿山脚而行,直达田间地头。渠道之下,就是盘江中学。</h3><h3> 盘江中学位于盘江乡,离县城不到10公里。盘江乡得名于盘江村,盘江村又取名于一条叫盘江的河。盘江发源于南岭山北麓,经甘溪、宅侯到达山脚后,接纳周边的几条盘踞南岭诸峰的小溪后,形成了一条江,名叫盘江。 盘江两岸,良田千亩,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山间盆地。盘江村又居嘉禾、蓝山、宁远三县之要冲,数百年后,繁衍成附近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村子。解放后,这里自然就成了一个行政中心,故命名为盘江乡。</h3><h3> 上个世纪60年代,在“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号召下,上级集中嘉禾数万劳动力,搬迁数百户数千人,搞人海战术,在盘江村修建盘江水库。盘江村有名无实了,但盘江乡保留了下来。乡政府顺江下搬到了井塘村。盘江中学也随之在虎愁山下重新安了家。</h3><h3> 我不记得盘江中学那年开办的。我们入校时是24班,一年招两个班,一个班50人左右。由此推算,大概是建于1972年的样子,正是盘江水库大规模建设之时。</h3><h3> 盘江中学错落于虎愁山脚的延伸段,是一片隆起的山丘。原来是旱地,两侧都有稻田。我们进校时,学校有红砖红瓦教室三栋,还有一栋横排的,是食堂、校长室、总务室和库房,另外的一端是厕所,它们一起构成了学校的建筑。每一栋有两间教室,4间老师住房。老师住房中央是学生寝室,方便管理爱护学生。3栋呈高低布置,栋与栋之间是两个篮球场,还有鱼塘和菜园。在虎愁山上,学校还有几十亩的旱地。学校没有围墙,没有校门,没有自来水。从大马路上一个大坡,到了学校“门口”再上一坡,就算到了学校。大马路其实是通乡的砂石路,因养路护路工作做得好,被老师们公认为:是全县除油路外的最好走的路。</h3><h3> 学校的老师大约十来个,初中三个年纪6个班,校长1个,教导主任1个,语文老师3个,数学老师3个,英语老师3个,物理、化学、生物、政治、音乐、体育老师各一个,食堂大师傅一个,勤杂工一个,总务人员一个。 学生也很固定,都是本土本乡的,共饮盘江水。偶尔有乡政府“机关”的子弟、投亲靠友转学而来的外乡人和国营南岭林场的子弟,听他们的口音,便可以分辨出来他们来自何方。 学校作息的口令是靠工友那一把小锤子敲打挂在墙壁上的那块生铁发出不同的声响。开始上课的铃声是声音大点的,敲学校作息的口令是靠工友那一把小锤子敲打挂在墙壁上的那块生铁发出不同的声响。开始上课的铃声是声音大点的,敲打一下,间断一下,“当、当、当”地形成警觉,要费点劲。下课铃声是不间断的一整串“当当当”。经常发生工友打铃不准时的情况,如忘记、聊天、忙其他的等等。特别是最后一节课,学生要么饿得咕咕叫,要么归心相似箭。戴了手表的同学早已把时间盯得紧紧的。时间一到,起哄声不断,老师自然也没有心思上课,自己宣布下课。也又原则性特强的老师,就是“顽固不化”,课后,同学们会集体在背后议论纷纷,给他取个绰号“干古”、“死老鬼”等等。当然不会传到老师的耳中。</h3><h3> 我们还没有毕业,学校就有了电铃。但供电不稳定,手工敲打,还是时常发生。 </h3><h3> 我们的校长</h3><h3><br></h3><h3> 我们进校时,原来的团委书记出任校长,不到30岁。他是盘江本地人,因修盘江水库,举家往后面山上搬迁。夫妻是同学,校长教化学,夫人教生物。</h3><h3> 年轻的校长有几把刷子,几年就把学校里里外外变了一个样。两口子上课从来都不带课本,显得很“科班”,凭这一点,就深受家长的敬佩和学生的尊敬。他们上课时,同学们都是眼睛瞪得鼓鼓的,生怕漏掉一点没有学到。</h3><h3> 我们的教室是泥巴整平的,晴天扫地,即使洒很多水,照样灰尘一层。同学们第二天到校,首先是擦桌椅。教室的窗户是木质的,唯有几根木柱防盗贼用,没有刷油漆,没有窗页,更没有玻璃了。除了空气能够自然畅通外,没有一点好处了。遇到下大雨,靠近窗户的同学几乎无法安稳上课,只能“投亲靠友”。冬季,寒风凌厉时,学校买塑料薄膜,用图钉固定在木质窗户上。但钉上就不方便开关了,而且风一大,图钉钉不稳,一下就破了。破了洞的地方,成了寒风入侵的唯一口子,附近的学生受不了这般袭击,又只能“投亲靠友”了。但有时气温一升高,不透气的教室就象一个蒸笼,有同学就会想办法开一个洞,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往往一个冬天还没有过完,薄膜就已经不像个样子了。班主任在开始使用的时候,就在班会上强调:一年就买一次,烂了就没有了,请同学们好自为之。但是,学生调皮起来,早就把老师的嘱咐置之度外了。</h3><h3> 学校没有自来水,水井也没有。学生一般不喝水,喝生水都要跑很远的村里去找井水。学生吃饭后自己洗碗,懒得走的就在食堂边上的洗槽里,上百人共用两担水洗一下。男同学喜欢成群结队跑很远的小溪或后面的灌溉渠道里洗,边走边吃饭边晒太阳,回来时用筷子勺子敲击饭钵,好远的地方都听得到,调皮劲表现无余。夏天还好,渠道里的水,流量大,流速快。到了冬天则只剩下一点死水了,还能看到下沉在水底发霉的饭菜。有的同学干脆不洗,下点米就是,还自言自语说,天天吃剩饭算了。</h3><h3> 学校没有澡堂,寄宿生一周半月不洗澡是正常不过了。想洗,不过也没有水。</h3><h3> 现在看来,学校建设根本就不达标。现在看来,当时的校长还真有担当。</h3><h3> 教室要打水泥地板,学校组织学生利用下午、周末、甚至放假到小溪里去寻找去用手挖鹅卵石。一个人挑不动,就两个人抬,规定任务,班主任负责估计重量,进行登记。反正没有完成任务的,没有期末的通知书领,自然下个学期来报到也会有点“障碍”。</h3><h3> 从外地拖来了河砂和水泥都是班主任组织学生卸货,再搬运到走廊上来。</h3><h3> 等到所有的材料备好,校长组织全体老师出动,利用周末集体当泥瓦工,一个下午就把一个教室的地板打好了。周一,同学们一到教室都欢呼雀跃,十分自豪,回家后会在村里广为宣传。从没有见过水泥地板的附近村民真有不少来学校参观,然后是啧啧称奇,赞不绝口。</h3><h3> 学校请木工师傅做好安装好窗页后。老师又要学会当油漆工了。班主任负责到城里买油漆、刷子,自己利用课余完成。当然也有老师会安排学生中做事牢靠点的帮帮忙。有时油漆颜色选错了,比如本是要草绿色的,买到的是深绿色,又要到城里跑一趟。那是没有公交车,很多老师单车都没有,只能走路,或者托人购买,苦不堪言。</h3><h3> 刷好油漆后,老师们还要学会划玻璃,装玻璃。刷好油漆后,老师们还要学会划玻璃,装玻璃。</h3><h3> 有了水泥地板,油漆玻璃门窗,我们的教室终于像个教室了。但是还是有缺陷的。盖瓦的教室,天晴透阳光。好事的学生,趁老师不注意,用小镜子把阳光放射到教室的不同角落,制造一点小轰动。下雨时,会有一些漏点,在专心听课间,冷不提防,就会有小雨点打在鼻梁上、课本上,莫名其妙的。</h3><h3> 一年一个样,每年不一样,同学们自然也感到格外的幸福,不跟城里的学校比,至少比自己家里要客气多了。</h3><h3> 学校还组织同学们为学校提好的发展建议,五花八门的。当校长在台上把部分同学们的建议:希望学校卖校车、卖校服、建灯光球场等梦想,一一通报时,全体师生都哄堂大笑。这个梦想也太遥远了,不少老师说,我们到马克思那里报到时能实现就谢天谢地啦。</h3><h3> 为了解决吃水问题,学校请人打井,但打了十几米都没有发现水。只能从灌溉渠道上引来水,基本解决了生活用水问题。后来学校建了一个简易的水塔,接了3个水龙头,由学校的工友挑水来解决学生的饮水问题。</h3><h3> 慢慢的,学校还建了澡堂,把每一个教室的木质黑板换成了水泥黑板,挖了沙坑,添置了滑竿、高低杆、双杆、乒乓球台,学校逐渐成了学生的乐园。 </h3><h3> 为了解决寄宿生的吃菜问题,后来学校专门为他们准备了菜品,并组织好次序,每一“桌”明确一名“懂事”的学生当席长。原来寄宿学生一周从家里带一次菜,个个面黄肌瘦的,现在每一餐都能吃到新鲜的菜品,家长和学生都满意了。</h3><h3> 总之,那几年学校搞的建设,能用得上学生的都用上了。砖头、片石、瓦片、木材、泥土等等都是学生的劳动力完成运输的。学校变化了,老师开心,学生开心。那个时候的家长反正把孩子交给学校了,既不会担心,也不会有微词。</h3><h3> 同学们虽然心有不快,但又无可奈何。放学的路上,大家看到虎愁山上的采石场,已经被背石头的学生踩得寸草不生。大家都评论说:“人家都说,我们校长想的事是一根草都没有,好绝!大家看看是不是这样啊!”</h3><h3> 但不管怎么样,学校师生的士气上来了。学校的名气越来越响。</h3><h3> 他当校长一年后,中考成绩优异,考上中专5人,考上高中无数。我记得当时的县广播电台对盘江中学的报道是“山窝里飞出了金凤凰”。第二年,考上中专7个。再后来,我们离开学校后,有我们的几个年轻老师都到了外面的学校当了校长。外界又评价盘江中学是校长的摇篮。</h3><h3> 那几年,在嘉禾流传这样一句话:盘江中学是除了嘉禾一中以外最好的中学。后来,陆陆续续有外乡镇的以及城里的学生转学到盘江中学来,他们都是慕名而来,或托关系而来的。</h3><h3> 盘江中学也牛逼起来了,盘江中学讲“塑料”普通话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了,还有穿牛仔裤的,穿西装的,学校的颜色丰富了,越来越时尚了。我想,盘江中学这么偏远,条件这么落后,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好的成绩,跟校长的年轻有为有很大的关系。<br></h3> <h3>虎愁山远眺</h3> <h3>1952年的盘江村</h3> <h3>盘江秀色</h3> <h3>初中同学在虎愁山下的留影</h3> <h3>初中同学毕业前游览桂林</h3> <h3>美丽的女同学</h3> <h3>秋天的盘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