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老爸茶 与生活对话

石堰曾生

<h3>  如果说咖啡是小资情调,那么老爸茶则是布衣情趣。独自,或约几个好友,一壶茶,一碟花生,三五样小吃,陈旧的桌凳,侃侃而谈的茶客,消磨着时光,消费着惬意。</h3> <h3>老爸茶店是老爸老妈喝茶拉家常的地方,店面不大,一般藏匿于老城区的小巷中,没什么装修,排个十张八张桌子,简陋的屋顶,有老式风扇,没有空调,酷热天气,只有往屋顶浇水降温。老爸茶客多是周边的中老年人,不必预先约定,街头巷尾相遇,招呼一声,走~吃茶去!</h3> <h3>有关老爸茶,还真有来历。在18世纪,英国从中国进口了大量茶叶,从此英国人开始了喝红茶的潮流。他们喜欢用煮咖啡的方式,将红茶煮得浓浓的,或加入适量的白糖,或加入淡奶,再配上各类西点。后来,这些习惯传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香港地区,而这些地方,聚集着不少海南人。</h3> <h3>“海南不乏产茶之地,然居人多不嗜之,独多嗜酒。”“士人有酒癖,无茶癖。”“海南人民习于航海,故侨居海外者多。……其所至之地,曼谷、新加坡、香港三埠最众,海防、爪哇及马来半岛次之,所营以旅馆、酒肆、茶室、制鞋、缝衣诸业为特夥……"从《海南岛志》的记载,可以推断,老爸茶是西风东渐的泊来品。</h3> <h3>西方人喝茶加糖或淡奶再配以西点,海外谋生的海南人,回乡时也将这些习惯带回了。在热闹的骑楼街道边,西式的茶店开始出现。这些店多设在中山路、得胜沙、博爱路一带。后来遍及海口,遍及全岛。也由家庭式的茶式,普及为大众茶间、布衣茶坊茶楼。</h3> <h3>住在得胜沙的一位老阿婆说,解放前的西式茶店,里面的服务员多穿旗袍,十分优雅,茶店里服务也十分周到,还有热毛巾擦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现了国营茶店、私人茶店一一从西式茶店走向平民化,原来高收入者才能享受的闲情,普通市民也可以拥有这类待遇。 有闲品茶的,多是中老年“老爸级"的人群,老爸茶就缘此而名。老爸们衣着简朴,或躺躺,或静坐,或半蹲凳上,或扣着脚丫……不大雅观,却悠然自得。</h3> <h3>老爸茶店有红茶、绿茶、奶茶、菊花茶、咖啡……还有柠檬水、椰子水、石榴汁、苹果汁……红茶是保留传统意义老爸茶,不是小杯泡制,是大锅水煮而成。茶叶不是嫩叶,有的是茶树细枝。开水久沸,熬制而成,酽酽略黑,咋一看像咖啡。茶味略淡,加盐或炼奶,口感极好。</h3> <h3>在老爸茶店,经常是边喝茶边吃小吃,人们习惯说吃老爸茶而非喝老爸茶。地瓜汤、绿豆乳、淮山汤……还有猪杂汤、羊杂汤等,木薯煎粿、煎堆等传统美食,甜的、咸的,种类繁多,各具风味。</h3> 木薯,世界三大薯类之一,内质富含淀粉,用木薯粉掺水和肉末搅拌均匀,制成粿粑,沾上芝麻,烘煎而成,味香色黄。<h3><br></h3> <h3>清补凉,通常以绿豆红豆淮山莲子茨实薏米西米百合红枣杏仁为主,并加入西瓜菠萝龙眼等,多以糖水或老火汤的形式出现。老爸茶店的清补凉,多加椰奶、冰沙和冰淇淋等。</h3> <h3>绿豆糕,地瓜丸,煎面饼,手工小月饼……特色小吃,令人垂涎。</h3> <h3>米粉、薏面、海南粉、糟粕醋……如果你不想回家,足足让你久吃不腻。</h3> <h3>牛肉丸、蒸排骨、猪尾花生、糯米鸡……等粤式茶品,更是让你留连忘返。</h3> <h3>幻化风云,人情世故,天南海北,情意融融。老爸茶店,传递着海口美食,传承着海口的文化,渗入着人生的滋味……来海口,找一不起眼的老爸茶店,享受优逸的生活,开启与生活的对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