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拾贝

风轻云淡

<h3><br></h3><h3> 由于住在珠海,我很喜欢去海边,到情侣路散步,尤其在夏日的傍晚。</h3><h3> 这时候,肆虐一天的太阳已略显疲态,无精打采的在天边慢慢的落下,斜挂在凤凰山顶,高温也慢慢降了下来,在有空调的室内躲了一天的人们渐渐走了出来,舒展着窝了一天僵硬而麻木的身躯,从容的踱到海边。</h3><h3> 有的带着情侣,坐着石椅上,谈情说爱;</h3><h3> 有的携着老伴,拄着拐杖,在情侣路上漫步;</h3><h3> 有的拖儿带女,拿着铲子和小桶,在落潮的海滩上赶海。</h3><h3><br></h3> <h3>  而我,则坐在礁石上,吹着海风,放飞心情,任凭海边潮起潮落,遥看天外云展云舒。又是那样的惬意,那样的舒心。虽然就住在海边,这样的光景也是不多的,年轻的时候为了工作而打拼,到了中年又多了家务事缠绕,现在,孩子大了,已经出来工作,才有些闲暇时光,所以我现在常常到海边放松自己,卸下心里的负累。</h3><h3> <b>偷得浮生半日闲,心情半佛半神仙。</b></h3> <h3>  坐久了,我会走下海滩,脱下鞋子,提在手上,赤脚走在沙滩上,让细沙按摩着脚底,酥酥的、麻麻的、痒痒的,很是舒服;或站在水边,让海水浸过脚眼,任凭海浪冲刷,这时,脚底的海沙会被海水掏空,脚面就会陷进海沙里,我特别喜欢海沙从趾缝流走的感觉,又是那酥酥的、麻麻的、痒痒的感觉,从脚趾一直撩到心尖,很是奇妙;话说十指连心,脚趾也一样,通过血液传递,把海水的清凉从脚面传向全身,沁到心里,真是心旷神怡呀。<br></h3> <h3>  海边开始退潮了,海面越来越低,情侣路的海天驿站开始露出一小块滩涂,海边的戏水、玩沙的人们开始向滩涂聚拢,去寻找大海向人们馈送的礼物。 看着这一小片滩涂,我沉思了。 记得在86年,我第一次来到珠海,第一次来到海边,那是吉大大姑乸村的海滩,也是傍晚退潮时,那时的潮水退的很远很远,露出很大很大的滩涂,村民们背着竹篓,手拿小铲子,到海滩上赶海,去收获大海的馈赠。 潮水刚一退去,孩子们就冲下海滩,他们感兴趣的更多是螃蟹,这些横着走的家伙被孩子们追的到处乱窜,但总有不少被孩子们抓到,谁不小心被螃蟹的钳子夹到,发出嗷的叫声,立即会引起大家伙的哄笑。啪啪的小脚丫踏水的声音和收获的欢笑声交汇在一起,盖过越来越远的海浪声。 在滩涂上黑色跳动的是跳跳鱼(弹涂鱼),它们栖息于珠江口咸淡水水域,近岸滩涂处或底质烂泥的低潮区,弹涂鱼的鳃的周边长有小口,可以盛住一次呼吸的水,很像人类能屏住一次呼吸。在有红树林地方,它们会很高兴爬到树干或树枝上去,把腹鳍用作吸盘,用来抓住树木,用胸鳍向上爬行,或者跳到礁石上,在涨潮前都能呆在水域外,这没有问题。由于大姑乸滩涂上没有红树林,只看见它们在光如镜子的海滩上跳跃着,生活在海边的渔女们熟练的把它们抓住,放在背后的竹篓里。 在露出的礁石上,长满着一块块像石头一样的蚝,它们附着在礁石上,潮水一退,就暴露了出来。每年冬春是蚝收获季节,民间有“冬至到清明,蚝肉肥晶晶”的俗谚,就是说,这时段的蚝肉最为肥美,是最好吃的时候。渔民们用铁铲把它们从礁石上撬下来,装在网兜里,不一会,就能装满满的网兜,一个人背也背不动,只能垫在木板上,用绳子从光滑的泥滩上拖回岸边,堆成一堆,渔民们用小刀把蚝壳撬开,露出肥美的蚝肉,挖出放在一旁的搪瓷盘里,等侯在海边的人们就会把蚝肉买走,回家做菜吃,蚝的肉肥爽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海底牛奶”之美称。做蚝的方法很多,我的最简单,就是做鲜蚝粥。先将米、花生、眉豆、姜一齐倒入锅里,褒成浓稠的粥,再把用姜、葱炒香的蚝倒入粥里,继续煲至软烂,好了,然后起锅、上桌,这样粥鲜甜,蚝绵软、糯烂,只要放入口里,不必动齿,便有满口绵香的感觉。 回想起来都满口生津呀。 <br></h3> <h3><br></h3><h3> 可是,现在此景不再了。吉大的大姑乸村,已经拥有两个五星级酒店,一个四星级商务酒店,一个直升机场,一条情侣路从中间穿过,渔村不复存在。取代滩涂的是一片人造沙滩,建成了海滨泳场,成为现在珠海的城市客厅,每逢周末,外地旅客就挤满了沙滩。</h3><h3> 香洲的香炉湾也一样,大家如果看过前面我的美篇《情侣路日出》就会记得,香炉湾就是一个渔港,停靠着一排排渔船,渔民也在这里休养生息,是海滨城市一个独特的风景线。渔港的历史比珠海市还长,现在马上就要搬迁了,搬迁后香炉湾改造为游艇码头,是不是很高大上?但这里就会失去历史的传承和独特的人文。</h3><h3> 就连这篇文章拍摄的神前村的滩涂也要改造为海天驿站,建设亲水木栈道,建凉亭,建公厕,建停车场,建服务中心。经济在不断发展,自然的岸线也被一点点地蚕食,就因为城市要扩张。</h3><h3> </h3> <h3><br></h3><h3> 也许我真的老了,虽然也懂得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经济发展的必然,由于现在的生活和以前大不一样了,我还是会有淡淡的伤感。</h3><h3> 但愿城市的建设和管理者有足够的智慧,做好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留给子孙后代一方净土,不要再做着边发展,边破坏,边治理,边恢复的一个个重复循环,浪费着不少的社会资源。</h3><h3> 看着海天驿站这一小块滩涂,已经没有以往的那么多鱼虾蟹贝,工业发达的珠江三角洲给珠江的江水带来了残留的污染,这里的蚝我已经好久不敢再吃了,食用的也是阳江那边运进来的蚝。</h3><h3> 这里的海滩依然钻出一些招潮蟹,它们举着一个和身体不相衬的巨螯,就像是武士的胸前盾牌,这个盾牌呈现鲜艳的红色。招潮蟹舞动着红色的盾牌,像要把退下的潮水招唤回来,又像对人类示威,以保护着它们原有的领地。但是,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徒劳。</h3> <h3>  太阳越落越低,树影也越拖越长,夕阳下的滩涂呈现着金黄色。人们开始带着抓来的螃蟹和拾到的海贝,陆续回家。</h3><h3> 我也拾到我心中的“贝”:</h3><h3> <b>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b></h3> <h3>(这组照片拍于2016年,背景是海天驿站南边的香炉湾,东南方的野狸岛,上面有珠海的地标“日月贝”——歌剧院,而北边是神前村,现在的美丽湾。听说今年的海天驿站已经改造完成,效果也不错,但是我不敢去看,怕触动了哪一根神经,又会莫名的伤感。唉!由他去吧。)</h3> <h3>摄影:风轻云淡</h3><h3>后期:风轻云淡</h3><h3>文字:风轻云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