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你,遇见了美好!——2018年中小学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培训之旅

<h3>2018年9月7日,带着大家的信任、嘱托、祝福和自己的期待,我走进了郑州大学,参加为期15天的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在这里,遇见了你,遇见了美好!</h3> <h3>  第一课:葛操教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素质拓展(学员破冰活动)》。短短的一小时,葛教授通过两个团体活动《大树与松鼠》、《滚雪球》,让参与培训的学员用最短的时间彼此认识,记住彼此的名字和兴趣爱好……最重要的是伙伴们都积极参与活动,通过分享放下心理设防,成为学习中的伙伴,前进中的同路人[拳头]我是第四小组的成员,我组的组名是:七色光,组号是:我学习,我快乐!感悟:年过不惑,带着另一份欣喜之情挑战新领域,在第34个教师节里与你相遇,努力!加油!坚持! <br></h3> <h3>  第二课:郑大教育学院周倩院长修养职业道德。周院长首先从郑州大学校园文化谈起,从他自己成长的经历谈起,讲解了校园文化与教师职业道德的联系,聊到了教师的责任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他郑重告诫我们:培养学生一定要遵守两点原则1、尊重学生独立的思维;2、科学的发展。感悟:教师是孩子行动的标杆,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传承文化,塑造灵魂,知识创新,服务社会。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在努力着!<br></h3> <h3>  早就听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唐海波教授的大名了,今天终于有幸聆听了唐教授两场精彩的报告。上午,唐教授以《精神卫生法条件下心理危机干预面临的困惑与挑战》为题,对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情况下的精神卫生法条款进行详细解读,结合生动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学生一旦出现了精神障碍,学校、医院、亲属在其诊断、治疗及康复期间应如何应对,同时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做了专业指导。他温馨提醒在座的学员:心理健康教师在助人的前提下也要助己,老师们一定要了解《精神卫生法》,依法治校,依法育人。 下午,唐教授以《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为题,分别从“自杀的概念”、“自杀相关因素”、“自杀的线索识别”、“自杀的认识误区”、“自杀应激-素质模型”、“自杀人群识别的方法”等六个方面,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充分利用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研究、个案实践和权威研究数据,对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和身心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就如何识别和预防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做了精辟而专业的讲解。感悟:作为老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学生们的行为动态和心理状态。对于问题学生多给予关爱和帮助。 <br></h3> <h3>  刘慧瀛教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积极心态与情绪调节》讲座精彩纷呈,她首先从心理健康的概述讲起,谈到什么是健康,什么是心理健康,以及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是什么。广泛的运用实例结合深奥的心理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数据,娓娓道来中小学教师心理自我调节的重要性。最后一个“画树”环节把气氛推向高潮,每位学员都认真地画了一棵树,刘教授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绘画进行现场心理测试指导。很佩服这位知性优雅有气质的教授!<br></h3> <h3> 耿耀国博士的《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临床案例分析与督导》。整场报告持续三个小时,大家还意犹未尽。耿博士先用专业知识铺垫,细致地讲解心理问题与精神障碍的性质和种类,指导大家认识心理范畴和精神障碍范畴。接着从九个临床案例分析中,逐步指导学员们积极参与诊断,强化大家将理解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来。并强调:一般心理问题处理方式和严重心理问题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心理咨询师只能做咨询,精神障碍范畴只能有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心理治疗师解决。 感悟:两场报告,风格迥异,面对的个体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不管是谁,都要拥有积极阳光的心态和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br></h3> <h3>与伙伴们一起参观河南省地质博物馆</h3> <h3>  聆听辛世俊教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座。辛教授告诉我们:学习十九大精神既要“高得上去”,准确把握十九大确立的新思想;又要“低得下来”,把自己摆进去,学出一份自信、一份忠诚、一份担当。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新长征路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感到无上光荣。要把人生追求融入到伟大的事业,用担当的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br></h3> <h3>  史占彪教授的《心理教练技术与师生沟通技巧》讲座的三个关键词: 后现代、心理教练、高效对话。 那么,“后现代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有什么不同?什么是心理教练?如何进行高效对话? 对这三个问题,史教授并没有直接正面的回答,而是就上课迟到了四分钟,邀请了几位学员,陆续上台,分享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而且运用主人与客人关系的理论,邀请学员提出问题,并通过对话,关注客人(来访者),仔细倾听,适时引导点拨,让客人的问题,在引导点拨中探索思考,并找到答案。 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史教授全天都是采用这种全新的体验式教学风格,在参与互动中领悟后现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不禁让人耳目一新,脑洞大开。 后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一个想法邀请另一个想法,生成一个新的想法。要学会尊重对方的想法。<br></h3> <h3>参观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h3> <h3>《如何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教科研能力》,主讲老师:郭国侠(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br></h3> <h3>  聆听了河南省心理教育专家史彩娥教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解读》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法规解读》讲座。本讲座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几个模块,解读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征、内容设计、基本模式、教学过程要点等方面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非常接地气的进行了实操演练和讲解。一天的讲座,不仅在教我们如何上好一节心理健康课,更重要的是,步步引导使我们参悟到了: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把心理健康的教育理念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从而成就我们高效课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法规解读》更是从法律法规角度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引导孩子核心素养正向发展。心理健康课突出强调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体验活动、分享感受,而教师只起到一个引导点拨的作用。 因此,在我们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中,适时地融入一些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一定会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在实施过程中老师需要不断地积累学习提高,同时也需要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br></h3> <h3>  马慧园老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课程设计》和李存然老师的《中小学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两场精彩的报告主旨是教我们如何去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感受最深的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与传统教育课堂不一样,它是以活动为载体,通过积极参与,互动分享,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心理课堂上的所有问题都是心情的表达,没有对错,只有感受。所以,开展心理健康课堂教育,老师不能用对错来评价学生的言行举止,而是帮助学生把内心深处的感受(情绪)表达出来,并接纳自我,改变自我。要想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快餐连锁,确实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因为心理健康课堂就是老师播撒爱的地方。<br></h3> <h3>李存然老师在给我们授课。</h3> <h3>  美丽的许慧老师,人漂亮,课讲得也漂亮!学员们都抢着合影哩!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我们拥有积极阳光的的心态,一切都是美好的!</h3> <h3>刘院长的讲评精彩纷呈!</h3> <h3>  高卫卫老师(小学)的《做情绪的主人》,安旖老师(中学)的《我的岛屿之旅》。两节课完美呈现:心理课堂就是播撒爱的课堂,心理课堂上只有分享没有对错。心理健康课的性质:体验性、生成性、生活性。教学基本环节:热身导入(简短、有趣、相关)主题活动(匹配、监控、有效)讨论分享(支持、探索、改变)总结升华(信任、现实、评估)。参与两节课中,感受最深的是小组活动体验和分享,学员们积极上进、热爱学习的态度,佩服👍👍<br></h3> <h3>安旖老师的《我的岛屿之旅》!<br></h3> <h3>高卫卫老师的《做情绪的主人》!</h3> <h3>  小组活动:1.分组研讨心理健康教材;2.每位组员设计一堂课在组内分享;3.集体备两节课(一节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为目标,一节课以解决问题为目标);4.小组合作,集体备一节课,要求用海报的形式呈现课程设计,我们组叫向阳花,集体备课题目五年级《面对欺负怎么办》,属于解决问题的课堂。5.六位美女组员集体分享。下午分享了中学组的一节课《驾驭考试焦虑》,美女老师娴熟的教学技巧和精妙的总结能力赢得阵阵掌声。 如果没有亲自参与体验,怎么能感受到学员们对教育的执着与热爱呢?大家这么努力学习,除了成长自己以外,更主要的是为学生多准备一桶水吧。<br></h3> <h3>  最难忘小组设计课程,让我体验到合作的快乐。为了能设计出一节完美的课程,小组老师们各抒己见,献计献策,交流讨论,达成共识;设计海报,人尽其才,发挥特长,合作共赢。竞争中弥漫着甜蜜的味道!<br></h3> <h3>你认真的样子真的很美!</h3> <h3>小组合作成果展示</h3> <h3>我们的岛民在表演节目了!荷塘月色</h3> <h3>我与老师互动的身影!</h3> <h3>印有郑大logo的手提包</h3> <h3>笔记本上,笔身上,都有郑大的logo,处处彰显着郑大的校园文化气息。</h3> <h3>学院门口留个影,亮点是手提包哦!</h3> <h3>收获知识,收获了友谊!</h3> <h3>  结业典礼上,周倩院长提出殷切期望:1.持续促进专业化发展;2.持续推进实践运用;3.持续加强学习提高。刘慧瀛院长语重心长地嘱咐:成长永远都在路上,欢迎各位常回“家”看看! 今天的离别结束了一段旅程,下个驿站,我等着你!<br></h3> <h3>  九月,相遇在郑州大学!短暂而美好的十五天,拥抱过秋日骄阳,沐浴过秋雨霏霏,邂逅过秋风诗意……成长路上,感恩遇见!感谢有你!<br></h3> <h3>金秋,遇到你,遇到了美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