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去俄罗斯似乎不需要太多的理由,无论是对苏联情结的怀念,还是对战斗民族的向往;无论是对沙皇行宫的仰慕,还是对俄罗斯文学、艺术的挚爱,到了这里,你会被这块土地深深吸引,因为它美得深情。</h3> <h3>九月的俄罗斯,秋意未央,却已是一派斑斓,地处莫斯科郊外的谢尔盖耶夫小镇,风景宜人,圣三一大修道院就在这里。修道院的创建人是杰出的宗教人士谢尔盖。蓝天白云下的修道院,圣洁又纯净。瞧,那带有三个蓝色屋顶和一个金色屋顶的圣母升天教堂,直指苍穹。</h3> <h3>圣三一修道院整体建筑呈要塞风格,整个修道院被厚实的城墙护卫着。大门以白和绿为主色调,与其他教堂相比,它似乎更具亲近世人的力量。</h3> <h3>修道院大门洞内精美的壁画琳琅满目,耶稣复活,圣母玛丽亚,《圣经》场景……一幅壁画一个故事。</h3> <h3>五层钟楼高达88米,是修道院建筑整体中最具宝贵的部分。我们和众多的东正教信徒一样,安静肃穆,聆听音乐般的绵长而悠远的钟声,似乎整个人被宁静而安详的气氛包围着。</h3> <h3>著名的圣三一教堂,建于1423年——1442年,是俄罗斯早期白石建筑艺术之典范,看起来它似乎显得非常朴素,但半圆的大金顶和肃穆的白色外墙却格外博人眼球。</h3> <h3>在修道院内,不时有身穿黑袍的牧师来回穿梭,他们或行色匆匆,或与朝圣者低声呢喃。我很好奇,忙不迭问导游,女的有吗?原来这里是俄罗斯最大的男修道院。</h3> <h3>俄罗斯民族素有爱好读书的良好风尚,人均每天读书看报时间居全球领先。当看到修道院转角处这位聚精会神的读书老人时,我自然是肃然起敬,耳边萦绕着高尔基的声音——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h3> <h3>阳光依然明媚,我们走进了蔡里津诺皇家庄园(又名女皇庄园),著名的宫廷建筑群,典型的哥特式风格。18世纪,叶卡捷琳娜二世下令建造这座皇家夏日别苑,耗时多年才建成的庄园却不为女皇所喜爱,拆除后又另请建筑师设计重建,直至女皇去世也未竣工。19世纪后,这里陆续建起了教堂和园林。如今,这里成了大型公园,既是莫斯科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也是游客游览莫斯科的一个主要景点。这别出心裁的入口门桥设计,彰显了设计师的智慧和创造力。</h3> <h3>眼前一片翠绿,右边诺大的人工湖清波荡漾,鸽子群飞,左边一条花团锦簇的长路,游人如织,前方宽阔的大道直通庄园的核心区。<br></h3> <h3>这里不仅可以感受俄国历史的肌理,还能体味俄罗斯人惬意的生活状态,不论是谁,在这样碧水蓝天的庇护下,生活会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日子也会越来越幸福。</h3> <h3>漫步红场,给人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古老的皇宫和国家功能建筑重叠对应着:天安门广场同红场,故宫与克里姆林宫,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无名烈士墓,毛主席纪念堂跟列宁墓,中国国家博物馆又俄罗斯历史博物馆……两者皆我所爱,前者雄伟庄严,后者美丽优雅。</h3> <h3>红场很美,有些日常慵懒的美。站在脚下长方形的石块上,那些革命、权力、军威以及统帅等,已然成了流逝的时光,只是这些中间稍有鼓凸,青光乌亮的石块,每天默默无声,迎送着达官贵人,铁血勇士,市井平民和我们这些远方的游人。</h3> <h3>红场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尖型塔楼,各装有红宝石五角星。五角星,象征着战斗和胜利,蕴含着革命和真理,信步而行,我们依然能体会到俄罗斯民族曾经的苦难和不幸。</h3> <h3>无名烈士墓坐落于红场西北侧克里姆林宫红墙外的亚历山大花园里,深红色的大理石陵墓上是一座钢盔和军旗组成的青铜雕像,墓前有一个凸型五角星状的火炬,喷出的火焰从未熄灭,它象征着烈士精神永远光照人间。这儿是莫斯科的圣地,几乎所有新婚夫妇,都会在婚礼当天来此献花。无名烈士墓上的墓志铭闻名遐迩: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世长存。</h3> <h3>我们正赶上中午12点整点卫兵换岗仪式。全场静穆,嗒嗒的脚步声从围墙边传来,卫兵身着黑色制服,脚蹬高筒靴子,手托半自动步枪,神情凝重又专注,踢腿时脚伸得笔直,抬至90度。好一个精彩的俄罗斯第一岗换岗瞬间!</h3> <h3>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古姆商场,位于红场的东侧,极具典型俄罗斯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从外观看,与其说是商店,不如说它更像宫殿,欧洲古典风格的米黄色建筑和周边色彩瑰丽的教堂相映成趣,是红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h3> <h3>商场里的冰淇淋特别有名,价格便宜,100卢布一个球,味道也不错,值得一试,无论是俄罗斯当地人还是游客,几乎人手一个。</h3> <h3>商场内是三道长廊式欧式建筑,有上中下三个楼层,玻璃天顶,一层中央一座小型喷泉,很有情调。每层设有国际一线品牌专柜,也有俄罗斯本土品牌,各种摆放,艺术感强烈。</h3> <h3>圣瓦西里大教堂,位于红场南端,完全代表了俄罗斯本土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教堂中间是一个大尖顶的教堂冠,八个带有不同色彩和花纹的小圆顶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它周围,中心塔高四十多米,鼓形圆顶金光灿灿,棱形柱体上刻有神龛,下层是一圈长圆形的高高的窗子,再配上镀金的洋葱头状的教堂顶,仿佛是童话世界里的城堡,美轮美奂。它是莫斯科的象征。</h3> <h3>克里姆林宫一般对外开放,供人观赏,但俄罗斯政府机构仍在此办公,游人能看到的也仅仅是它的一小块区域,于是,我们走进了这堵神秘的红墙……</h3> <h3>克里姆林宫内有一支精良的警备部队,战士个个武艺了得,他们肩负重任保卫国家安全。据说宫墙上每隔几米安装一部摄像头,城墙顶楼的狙击手虎视眈眈,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里云淡风清,安宁平静。因为祥和,两位不同风情的帅哥也可以同框。</h3> <h3>这是克里姆林宫大礼堂,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是俄罗斯举行重要会议、节日庆典和颁奖授勋的地方,也是普通民众欣赏芭蕾舞,聆听音乐会的场所。大礼堂正上方,镶嵌着一枚金色的双头鹰国徽,彰显庄严与神圣。</h3> <h3>普京大总统的办公楼,不许你越白线半步,否则会响起枪声,这可以理解,据说总统每天坐直升机上下班的。这座黄色的小楼并不高,外面虽没重兵把守,但自带几分神秘危险气息。我们猜测楼下定有极庞大的地下建筑,一个国家的心脏要地,一定不会地上那么简单。同样,普京大帝从一个霸气总统变成全世界网红,俄罗斯男神,坐拥无数迷妹,也非易事。</h3> <h3>克里姆林宫内有宽阔的宫内花园,是游客休憩散步的地方。花园种满了极具年轮的树木。美丽的花圃,喷泉流水,繁花似锦,映衬着周围华丽的建筑,构成了一幅极富古典浪漫气息的画卷,使人流连忘返。</h3> <h3>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四个小时,我们坐晚上的高铁去。在圣彼得堡,你会发现如同到了欧洲,彼得大帝时期开始规划建设的城市,各种欧式建筑整齐有序,除了高耸的教堂之外,没有任何现代建筑,它保留了原有的古朴。涅瓦河在城中蜿蜒回环,游船往来如曲水流觞。如果说莫斯科代表了现代和奋斗,圣彼得堡则阐明了过去和历史。</h3> <h3>位于市中心的伊萨克大教堂,又名伊萨基夫斯基大教堂,俗称金顶大教堂。相传在二战炮火的攻击下依然挺立,当地人认为是神灵保佑的,时至今日,伊萨克大教堂已经成为圣彼得堡的象征。金色圆顶是由紫金打造,教堂外面的塑雕惟妙惟肖,极具观赏价值。</h3> <h3>在圣彼得堡的日子里,时而灿烂千阳,时而乌云密布,海风吹拂,凉意阵阵,但停留在脑海中的是我们遇见的那些人,那些景。十二月党人广场,坐落在涅瓦河畔,邻近海军司令部大楼。广场中央有一个圆形大草坪,其间矗立着彼得大帝骑马的青铜雕像,骏马前蹄腾空,彼得大帝安坐马背,眼神炯炯,目视前方,信心满满。</h3> <h3>青铜雕像后面的建筑物,原是参政院大厦,现为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黄色门洞上面是一根根白色的圆形柱子,在蓝天的衬托下,庄严而神圣。</h3> <h3>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是1917年十月革命的象征。十月革命前夕,它停泊在涅瓦河畔,俄历10月7日,奉命开炮,发出进攻冬宫的信号。我们都还清晰地记得历史老师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h3> <h3>瓦西里港口的广场两侧高耸着两根船头形装饰的紫红色圆柱,是为入港船只导航的灯塔。柱上之所以有船头装饰,是因为在古希腊罗马帝国时期,人们把战败船只的船头钉在圆柱上,示为海战胜利的象征。现如今,游览观赏的功能替代了导航功能。</h3> <h3>彼得保罗要塞作为俄国同瑞典进行北方战争的前哨,是彼得大帝亲自选择的一处易于防御的要地。其中有圣彼得保罗大教堂、钟楼、造币厂和兵工厂等建筑,导游说,我国第一版人民币3、5、10元是在这里代印。大教堂的钟楼高达一百多米,顶尖上有双翼伸展的天使塑像,塑像头上还有十字架。钟楼塔顶金光耀眼,直刺蓝天,至今仍是全市最高建筑物。</h3> <h3>来到彼得保罗要塞,会情不自禁地与彼得大帝铜像握手,他一生虽然气贯长虹,叱咤风云,但长得头小身子大,颜值不够担当。每天端坐在这里的彼得大帝,不知要接待多少海内外游客,你瞧,他的双手也因此而变得金光闪闪了。其实与之握握手,除了好奇和敬仰,更多的会是收获一份有关彼得保罗要塞的记忆。</h3> <h3>冬宫是昔日沙皇皇宫,现为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与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一起并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我们耳戴无线接收器,脚穿鞋套,游走于皇宫的奢华和尊贵中。</h3> <h3>著名的圣乔治厅,白色大理石面墙,镀金图案的天花板,满眼的富丽堂皇,让人美不胜收。举头望华贵,低头见奢靡。我们已完完全全迷失在无与伦比的世界艺术长廊之中。</h3> <h3>冬宫镇馆之宝——栩栩如生的孔雀大钟,由巨大的橡树、孔雀、猫头鹰、公鸡和蘑菇钟盘组成,每到整点时,钟上的各种动物便会轮番表演并报时。当然,游客是看不到表演的,除非你是国家首脑。</h3> <h3>宫殿内的达芬奇圣母画像,由于玻璃镜框反光,拍得不是很清楚:窗外是一片淡蓝色,近处,在柔和的光线下,圣母玛利亚正给还是婴儿的耶稣喂奶,圣母满眼爱意,嘴角露出了甜美的微笑,头低向小耶稣,而小耶稣却将眼睛转向观众。神奇的是画里的小耶稣,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他,都在和你对视。</h3> <h3>沙皇御座在圣乔治大厅正中,上方是红色的御盖,沙皇帝国的标志,御盖上绣着银线,悬挂在御座之上,御座后背红色背景也是双头鹰,充斥着权力、统治及占有。</h3> <h3>这个硕大的绿孔雀石花瓶,高过头顶,实属罕见,花瓶两端有似龙缠绕的镀金装饰,它是冬宫最有价值的艺术品之一,叫人大开眼见。在这里,谁都会被这深厚的文化氛围所惊叹,谁都会被俄国历代沙皇对艺术的追求与敬仰、对藏品的极度呵护所感动!</h3> <h3>喀山大教堂位于圣彼得堡涅瓦大街上,教堂平面呈十字形,中间上方是一个圆筒型的顶楼,顶楼上是一个高70米的圆顶。这是一个东正教的大教堂,造型非常特别,教堂东西两侧各有许多圆型柱子组成的长廊,像张开的两翼,面向大街,环抱广场。</h3> <h3>据说喀山圣母在决定俄罗斯命运的重大战事中多次显灵,使俄军先后击败了蒙古大军、法国拿破仑军队和二战中的德国军队,拯救了俄国。喀山圣母像虽不在这里,保存在美国的博物馆内,但俄罗斯人笃信,如果祖国再次发生灾难时,喀山圣母定会再次出现。</h3> <h3>喀山教堂对面的商场也挺美,这是一家颇有历史年代感的书店,远眺楼顶,有个巨大的祖母绿颜色的地球仪,隐约间还发觉楼顶上有只展翅的雄鹰塑雕。</h3> <h3>天空依然阴霾,有鸽子在飞翔。滴血教堂,一个凄美的名字,也叫基督复活大教堂,是为了纪念亚历山大二世在这里遇刺身亡而建立的。遗憾的是正在整修,拍不到全貌,有损于她的华丽。</h3> <h3>普希金镇(也称皇村)位于圣彼得堡市以南地区,因为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童年在此上学,而且在这里度过了一生的绝大部分时光而得名。走近皇村,一尊黝黑的普希金铜像矗立在鲜花和草地之间,诗人身披风衣,一手托腮沉思,坐在长椅上,目光深邃似乎又迷茫。岁月匆匆,他依然那样风度翩翩。</h3> <h3>进入皇村,遇见了叶卡捷琳娜皇宫,游人不会不被宫里宫外的奢华和浪漫所折服。这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夏日别墅,建筑精巧豪华,色彩清新柔和,到处弥漫着女性的柔美和娇媚。宫殿主色调为蓝白黄三色,淡雅中透着高贵,分别代表女主人眼睛、皮肤和头发。</h3> <h3>这里一切的一切,令人眼花缭乱:华贵的地毯,典雅的窗缦,名贵的油画,精美的摆设,无数的珍宝……极尽奢华。</h3> <h3>宏伟壮观的大厅,熠熠生辉,流光溢彩。大厅两侧装有巨大的拱形窗门,所有装饰均为镀金,拱顶上巨幅彩色绘画与金光耀眼的地面浑然天成。</h3> <h3>叶卡捷琳娜宫殿内部设计尤为精致典雅,每个区域的色彩、装饰、绘画因功能不同而风格迥异,或清新柔和,或庄重典雅,或金碧辉煌。走在主楼梯,仿佛看到了富盈娇柔、仪态优雅的女主人。</h3> <h3>宫中宴会厅绝对是根据贵宾人数和重要程度精心安排的,餐具皆为银质,这些餐具的摆设还是当年的现场布置,由此不难想象宴会厅当年的盛况。</h3> <h3>窗外是秋日的丽阳,在红色窗缦的映衬下,这座白色大理石婴儿雕塑是如此静谧甜美。脚步轻轻再轻轻,我们不会打扰你的——沉睡的小爱神。</h3> <h3>金色的墙壁上镶嵌着青花瓷壁炉,大椭圆的长餐桌覆盖着白色的桌布,四周有绿色的花朵点缀着,金色的座椅,精美的油画,一切显得清新典雅,高贵冷艳。</h3> <h3>宫内的每个厅屋之间,有一扇扇不同镀金花纹的大门相联通,形成了一条长长远远的金光大道。而价值连城的琥珀宫,是由6吨多琥珀砌成的,颜色从柠檬黄到金红黄,涵盖了黄色系中的一切,不能拍摄,留美于心吧!</h3> <h3>如果说观冬宫是面对过去,畅游历史长河,那览叶卡捷琳娜皇宫和夏宫,则是面对清新亮丽,徜徉在大自然怀抱中。夏宫又叫彼得宫,位于圣彼得堡市西北地区的一片森林中,是彼得大帝的消暑行宫。夏宫的北面就是芬兰湾,直通波罗的海。最美不过彼得宫,亲历过的,感觉如同仙境。夏宫以南高北低的地势,分为上下两个花园。</h3> <h3>夏宫以自然的落差压力,形成喷泉,它不靠水泵和动力,众多喷泉同时喷发,源源不断,蔚为壮观,是世界上最大的梯形的金色喷泉群。</h3> <h3>水池中央是一座高3米的金色铜像,大概是《圣经》中的哪位英雄大力士吧!他用强有力的双手将狮子的嘴巴掰开,泉水从狮子的口中喷涌而出,高达几十米的水柱直冲云霄。i</h3> <h3>下花园的尽头是一望无际的波罗的海,从市区可以坐快艇到夏宫。凭栏远眺,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浩瀚的大海深不可测,波罗的海芬兰湾景色如画。</h3> <h3>位于圣彼得堡涅瓦河畔的斯莫尔尼大教堂是一座美丽的令人惊叹的蓝白两色教堂,素雅却又不失庄严。它原先是修女院,叶卡捷琳娜时期成为女子贵族学校。十月革命时期,这里作为以列宁为核心的作战中枢,是苏维埃政权中心。</h3> <h3>教堂正门前面,是一口古老的大钟,上面是金色的洋葱头和十字架。大钟前面,绿草茵茵,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人们或坐或躺,闲适安逸。</h3> <h3>教堂正门在维修,我们从侧门进入里面,巴洛克风格的精美建筑,静谧而美观。里面空间不大,却照样是金碧辉煌,围绕在大厅四周的是镶嵌在画架里的一排排圣像,每一幅都栩栩如生。</h3> <h3>穿过街心地下通道,来到了俄罗斯的凯旋门。法国有个世界闻名的凯旋门,是拿破仑为纪念打败俄奥联军而建造的;而拿破仑曾率军大举进攻莫斯科,最终无功而退,导致伤亡惨重。为了纪念战争的胜利,俄罗斯也有了眼前的凯旋门。这些事情,拿经济贸易术语分析,大概可以说是“双赢”吧!</h3> <h3>由于远观,依稀看见凯旋门顶部安放着六匹骏马雕塑像,拉着凯旋车,车里坐着胜利女神,她的右手高擎着胜利花环,面向城市的入口处。门柱之间,有四尊俄军士兵像,身披铠甲,手持盾牌,象征着胜利与和平。整个凯旋门白石贴面,在黑色圆柱的映托下格外引人注目。</h3> <h3>跟凯旋门遥相呼应的是莫斯科二战胜利广场,是俄罗斯人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而修建的。耸立于远处的胜利女神纪念碑高达141.8米,象征着卫国战争的1418个日日夜夜。</h3> <h3>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行走在俄罗斯大地上,见过了纪念碑、博物馆、胜利广场,听过了它的分裂、统一、掠夺和发展,感受了东正教的巨大影响力以及斯拉夫民族的战斗意志。是的,一个有信仰的国家,永远都会立于不败之地。</h3> <h3>到达卡洛明斯克庄园已是夕阳西下了。坐落在莫斯科河湾的卡洛明斯克庄园因彼得大帝在此度过童年而出名,如今的庄园依然保持着几百年前的风貌。这是庄园的入口,一座保存完好的当年木制建筑。</h3> <h3>入得门后,就沿着这条路一直向前,路旁的树叶已经泛黄。是啊,俄罗斯最美的秋季到了,相见恨晚,我心陶醉!</h3> <h3>庄园很大,导游给我们的时间有限,感觉如果在宁静的上午来会更好。这里到处绿草成茵,教堂、木屋四处林立,再加上弯曲的莫斯科河从庄园缓缓流过,俨然成为莫斯科市民休闲的首选,不时有一家老小、情侣或小伙从我们身边走过。</h3> <h3>金秋的庄园景色奇美,宛若仙境,美得自然,美得舒服。新人在这里度过了甜蜜的时光。</h3> <h3>走过长长的林荫小道,进了这道门,便是一片开阔的斜坡绿地,真想让时间慢下来,让脚步停下来,夕阳下的卡洛明斯克庄园如诗如画,叫我如何不爱它!</h3> <h3>列宁山又名麻雀山,地处莫斯科市最高点,由此极目远眺,市区风光尽收眼底。正对观景台的是中央体育场,刚刚过去的世界杯足球赛就在这里举行。观景台前的马路是莫斯科合法的飙车大道,来回车辆风驰电掣。越过马路就是著名的莫斯科国立大学。</h3> <h3>莫斯科国立大学被称为“莫斯科七姐妹之一”,因其典型的斯大林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整体造型具有对称之美。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许多优秀学子,都被送到这里留学,莫斯科大学因此与中国结下了情缘。毛泽东主席曾在此接见留苏学生代表,并发表讲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h3> <h3>九天时间,两座城市,似乎还不能完全了解这个古老民族的历史和发展,文明与璀璨,但其间所获得的那份愉悦和友情,定会长长久久。</h3> <h3>行匆匆,摄也匆匆,这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我们只能豹窥一斑,但游走中的帧帧画画,定会拥入每个人的怀里。</h3> <h3>也许,跟俄罗斯只有一期一会的缘分,我们的爱终究只能给自己的祖国,不过,在俄罗斯的日子里,我们毕竟发自内心地去欣赏,去领略了。如若珍惜,请别忘了她。这个秋天,遇上了俄罗斯,理所当然,我们这十人组合,会欣欣然,健康康地一直往秋天的金色里走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