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西北行

薰衣草

<h3>  酝酿了很久的自驾去西部旅游一事,却因女儿女婿工作忙没时间,再加之丁丁小朋友虽刚好初中毕业但也忙着为上高中作着准备而一直未能成行。</h3><h3> 今年重庆的夏天又是如此地酷暑难耐,就这样一直拖着直到2018年8月7日中午我们一行四人才从青城山出发经由四川的剑阁县剑门关出川,前往黄河以西的大西北实现愉快的自驾游。此行主要目的地是敦煌,张掖七彩丹霞地貌,嘉裕关等地。</h3><h3> 一出四川地界,我们行进在G75国道上,(这是兰州到海南的国道)向兰州方向行驶。</h3><h3>穿行在秦岭山脉的大山中,海拨渐渐升高,车窗外青山绿水的风景也慢慢的变成了黄土高坡,山上的植被慢慢变少,贫脊的大山闪闪而过,连绵不断!……</h3><h3> 由于敦煌莫高窟的参观票在重庆已预订在8日11号15:00点,因此我们必须赶路!</h3><h3> 途中第一个晚上我们入住甘肃省陇南市的建邦精品酒店,大厅富丽堂皇,入住条件不错。四周山上的绿色,环周的稻田已告诉我们这里已有塞上江南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h3><h3>这是一座位于群山环抱中的美丽的现代化的城市,有高铁通过。夜幕下霓虹灯闪烁,高楼林立。一条白龙江将这座小城分成了江的这边和江的那边。这穿城而过的白龙江据说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它川流不息地流经千山万水汇入滚滚东去的长江!因为这条白龙江,不由地对胧南我竟然有了一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啊!美丽的长江,我们的母亲河!</h3> <h3>  第二天从胧南出发,我们继续西行赶路。高速路两旁的大山也渐显绿色。在大山中不断地穿山过洞,经过的遂道已不计其数,但路也好走,洞外的车速可控在100~120,畅行无阻!</h3><h3>都说美景在路上。在蔚蓝的天空下,一路白云伴行!透过车窗看那天、看那云、看那山……黄土高原的气息扑面而来,大西北的粗圹美丽已然尽现!……</h3><h3>行程中的第二天,我们到达兰州。入住兰州如家商旅酒店,条件也很不错。</h3><h3>行程中的第三天,告别兰州继续西行。途经天祝岭藏族自治县。此地海拨已达2700米,极目远眺马牙雪山巍然矗立!</h3><h3>为了赶路,我们无心贪恋沿途的风景。那藏族的风情,那雪山下的藏寨和成群的牛羊,和那满山遍野的随风摆动的草原上的花,……。我们都只有一掠而过。</h3><h3>渐渐地我们已进入大漠,天边的落红下祁连山巍然屹立!</h3><h3>夕阳无限好,大漠孤烟直。雪山闪金光,祁连山苍莽!……</h3><h3>途经酒泉在第三个晚上,我们到达嘉裕关市。</h3><h3>在这个边陲要镇,我们看到的是出乎意料的繁华,一个现代化的充满着阳光的城市。</h3><h3>勤劳的重庆人在这里经营的餐馆、酒店比比皆是。一路的辛苦劳顿,当晚我们在这里吃了重庆的鸭棚子湯锅犒劳自己,并入住重庆人经营的渝景商务酒店,感觉不错!</h3><h3>第四天晨起,告别嘉裕关继续向西行驶。</h3><h3>行驶在从酒泉到玉门的茫茫戈壁滩上,随处可见那庞大的风轮发电机组群。它们雪白的高高躯干上那随风转动的大大的叶片真是让人惊叹的一大美景,还有那如蜘蛛网般的输电缆线和高高铁架无不给茫茫戈壁增添了无限生机!戈壁不再寂寞!……</h3><h3> 我们一行8月7号中午从青城山出发,行程二千二百公里,耗时四天,终于在8月10号中午顺利到达敦煌市。</h3><h3>(由于照片数有限,在此美篇中沿途的风景只有忽略不计,而仅以文字将行程记录)。</h3> <h3>  敦煌市区街道干净整洁,绿树成荫,名符其实的沙漠绿洲!</h3><h3>其中AAA级的国家旅游景区~敦煌夜市值得一述。</h3><h3>敦煌夜市地处阳关中路黄金地段,由沙卅市埸、秦卅户街、敦煌风情城组成。以仿唐建筑为主,是一所集文化、旅游、休闲、购物、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综合市场和人文景观。被誉为敦煌的城市会客厅。</h3><h3>我们在此购买了一些特产,其中的百合真的很好!</h3> <h3>  沙漠之舟~鸣沙山的骆驼队,已成敦煌的又一城市名片。</h3><h3> 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好好呆在鸣沙山,静静地在月牙泉边让清澈的泉水洗滌疲惫的心绪,我们选择在鸣沙山附近的民宿住下,这样只须用二十分钟我们就可步行到鸣沙山,非常方便。</h3><h3><br></h3> <h3>  由于在重庆我们就预订了8月11日15:00参观敦煌莫高窟的票,于是11号这天午饭后,我们按时来到敦煌莫高窟数字中心办理参观登记等手续。</h3><h3> 现代高科技技术在音像领域有了很大的发展,作为游客我们首先被安排在数字中心漂亮舒适的演播厅里观看了一部影像片。在充满了历史回音的大厅里,我们立马进入时空遂道,在宽大的屏幕上再现了一千六百多年前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遣霍去病远征河西的古战场上的奋力厮杀,击败匈奴将河西收复后古絲绸之路上的繁华景象。再现了当年勤劳的古人手工凿岩造窟的艰难辛苦,……!</h3><h3> 看完影像片后,我们依次排队乘座大巴车前往莫高窟参观。一切都安排得有条不紊,不紧不急。</h3><h3> 从莫高窟参观回来后的当晚21:00,我们还是在这里,在莫高窟数字中心西侧剧埸观看了一埸由王潮歌总导演导的一埸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見敦煌》。</h3><h3> 虽然票价不菲,每一位298元。(我们这埸演出是这天的第8場)但近二个小时的演出中,所有与莫高窟有关联的人物及他们与莫高窟的大大小小的故事都在该剧中得到再现,看得我们心潮跌宕起伏,热泪盈眶,真是让我们“又見敦煌”!印象深刻!</h3><h3> 在此,让我用一首刀郎的“大敦煌”歌词记录下我的心情。</h3><h3> 《大 敦 煌》</h3><h3> 敦煌的驼铃随风在飘零</h3><h3> 那前世被敲醒</h3><h3> 轮回中的梵音转动不停</h3><h3> 我用佛的大藏经念你的名</h3><h3> 轻轻呼唤我们的宿命</h3><h3> 轻轻呼唤我们的宿命</h3><h3> 残破的石窟千年的羞辱</h3><h3> 遮蔽了日出</h3><h3> 浮云万里横渡尘世的路</h3><h3> 我用菩萨说法图为你演出</h3><h3> 今生始终无缘的共舞</h3><h3> 今生始终无缘的共舞</h3><h3> 敦煌的风沙淹没了繁华</h3><h3> 飘摇多少人家</h3><h3> 一杯乱世的茶狂欢而下</h3><h3> 我用飞天的壁画描你的发</h3><h3> 描绘我那思念的脸颊</h3><h3> 我在那敦煌临摹菩萨</h3><h3> 再用那佛法笑拈天下</h3> <h3>  莫高窟~一座横亘沙漠1652年,轰动全世界的博物馆,伟大的艺术宝库就呈现在我们眼前。</h3><h3> 对我和女儿来说,我们是第二次来这里了。在1992年的8月,我曾带着母亲(她当年70岁)和女儿(她当年17岁)还有大弟媳和她的6岁的儿子从兰州坐了三天的长途汽车到达敦煌,(两个驾驶员开车,昼夜兼程)一路很是辛苦。</h3><h3> 时隔26年,当我们再来莫高窟,只見当年的小白楊树已长成参天大树,到处都有绿荫,鲜花盛开着。供游人参观窟洞的道路已翻修一新,游客戴上了耳机听导游讲解,还有了博物馆和书店。总之这里的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周围也建成了与这里相陪衬的一些建筑和有特色的雕塑,几十年前的荒凉已不見踪迹。……</h3><h3><br></h3> <h3>  在这座举世闻名的伟大艺术宝库中,共有着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精美绝伦的壁画,2415尊栩栩如生的彩塑。</h3> <h3>  我们所购的票也只能参观六个窟。在此要感谢带领我们参观洞窟的讲解员。他耐心细致的讲解让我们了解了1650多年前的人们,他们内心的追求,他们的喜怒哀乐,还有他们当时怎么能那么专注的、一如既往地在茫茫沙漠的洞窟中绘画出千年以后仍然震憾世界,震撼人心的45000平方米精美壁画和那2400多尊栩栩如生的彩塑!</h3> <h3>  啊!莫高窟!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已久经风沙无情的侵蚀,可它却将这些伤痛留给自己,将它的美好,它的魁丽留给我们,留给这个世界!</h3> <h3>  丁丁小朋友在这里认真地看,仔细地听。虽然我们的票只能参观六个窟,但她却将未能参观到的其余每一个窟在墙上的二维码一一扫下,以备今后有时间再慢慢看!……</h3> <h3>  为了将莫高窟的精美绝伦的艺术发揚光大代代相传,继承下去。在这里修建了敦煌画院,专门有了关于敦煌文化的研究和传承。</h3> <h3>关于敦煌:</h3><h3> 敦煌本为乌孙、月氏聚居地。匈奴乘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纷争之机,迅速强大起来,赶走乌孙、月氏,占据了整个河西,并对汉边境不断进行骚扰。为了解除匈奴的入侵威胁,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遣霍去病远征河西,迫使盘据河西的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归降,将河西纳入西汉版图。河西走廊从此成为中西交通的孔道。而雄据西关的敦煌,成为中西交通的门户,被称为“华戎所交~大都会”。</h3><h3>真是汉武拓疆絲路通,辉煌业绩,永彪史册!</h3><h3>现在的敦煌已然成为了国际文化旅游名城!</h3><h3>在敦煌市的中心街心花园中,这尊反掸琵笆</h3><h3>的飞天塑像就是一种让人联想到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的象征。</h3><h3><br></h3> <h3>  在敦煌画院每年暑假中都有全国各地的爱好美术的暑期夏令营的孩子们来参观、听课、作画。</h3><h3> 自幼喜欢画画的丁丁同学正好在此偶遇了刚来到这里的一个暑假班。马上给她交了200元的费用买了一张泥板,并参加了该班的听课和在泥板上画画的习作。</h3> <h3>  刚刚参观了莫高窟艺术宝库的丁丁同学怀着虔诚的心情认真地作画,沉浸在这艺术的画院里。</h3> <h3>  不到二个小时,她的画作完成了。受到了画院老师的称赞,并送给她一些颜料以资鼓励!</h3> <h3>  走近敦煌莫高窟,千年壁画细细看。</h3><h3> 精美绝伦世界赞,小小少年心震撼。</h3><h3> 敦煌画院泥板画,丁丁画作得称赞!</h3> <h3>  中国敦煌世界地质公园的鸣沙山、月牙泉是一定要去看看的地方。</h3> <h3>  丁丁同学和爸爸一起望着无垠的鸣沙山,心里再想什么?</h3> <h3>  丁丁同学和妈妈在沙山上享受着赤脚踩在软软的沙漠中的惬意和快乐!</h3> <h3>  在沙漠中的一步一脚印。</h3><h3>人生的脚印,有些看见了,有些看不见,其实都一样存在。</h3><h3>在人生的道路上也要一步一脚印地走下去!</h3> <h3>  看这模样,是不是有点摄影师的范儿啊?</h3> <h3>  丁丁同学:透过镜头你看到了什么?</h3> <h3>  看丁丁同学生平第一次骑骆驼,向鸣沙山奋进!</h3> <h3>  由于排队编号分组的原因,张毅的骆驼号被分在了另一个组里。只有带着无限的遗憾随着骆驼队在茫茫沙山上行进。睁大双眼在驼队中找寻她的队伍,都未能找到,我们的照片中就缺了她一个人。</h3><h3> 这是我一生中第二次骑骆驼。记得26年前我才45岁,我们旅游到敦煌莫高窟,也来鸣沙山骑骆驼。当时的我带着17岁的女儿同骑着一匹骆驼。(那时骆驼还比较少)在高高的骆驼背上,随着骆铃儿叮当响的节奏,一摇一晃地在驼背上感受着沙漠行舟的愉悦,很是轻松自在。可如今已过70的我,在同样高高的骆驼背上,却怎么都没有了当年行舟的轻松自在,除了紧张还是紧张!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感觉怎么那么长?唉!岁月不饶人呐!</h3><h3>(现在的鸣沙山骆驼队已很多了,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人一骆驼,票价100元)</h3><h3>牵骆驼的小伙子到了半山腰会让骆驼停下来,他用游客的单反相机或游客的手机为游客拍照,每人20元,随便照多少张都行。我们骑骆驼的照片都是他为我们拍的,这种有偿服务还真好!</h3><h3>而张毅所在的驼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牵骆驼的小伙子可能太劳累了,一路上他没有言语,默默的坚持着把这趟任务完成,当然更没有帮游客拍照的这种有偿服务了。所以她也没有一张骑骆驼的照片,这也是此行的遗憾。</h3> <h3>  这一张我单独骑骆驼的照片也弥足珍贵!定要保存在此行的美篇中。</h3> <h3>  在城市中长大的丁丁同学,平日里在夜晚都是透过窗户看到外面高楼林立中的万家灯火,如星星般闪烁的万家灯火。</h3><h3> 这次在鸣沙山,当万籁俱寂时,他们沙山当床,星空当被仰望着那浩瀚无垠的星空,还有那灿烂永恒的银河,仿佛自己已置身于星空中,闪烁的星星离自已那么近,好象伸手就能摘到它。……</h3><h3> 第一次如此清楚地看到星辰、银河、还有那无数的流星拖着闪亮的尾巴划破夜空瞬间消失,……。</h3><h3> 如此美丽的自然景象把丁丁同学那颗小小少年的心灵震撼到了!没有语言只默默的看着星空,耳边只有风吹着沙山发出的鸣声。无由地她已热泪盈眶!……</h3> <h3>  在鸣沙山为了看夜空中的星星,他们三人坚持着在沙山上呆到0点。由于第一个晚上没有掌握好拍摄的技术,第二天又接着入园在沙山上用手机拍到了如此美妙的星空。</h3><h3><br></h3> <h3>  在这张星空的照片中,拍下了尤如湯勺形状的北斗七星图。你能看出来吗?</h3> <h3>  在鸣沙山的怀抱中有一湾清泉,这就是世界奇观的沙漠第一泉~月牙泉。</h3><h3> </h3> <h3>  月牙泉东西长242米,形如玄月,故名“月牙泉”。由于它处在古洪冲积扇之间的洼地当中,松散沉积物中的地下水不断流入到月牙泉。</h3><h3> 尽管星转斗移,风啸沙鸣,月牙泉依然碧水粼粼,宛若明镜,一往情深地映照着鸣沙山。</h3> <h3>  这青青的芦苇和这盛开的芦花给美丽的月牙泉更增添了妩媚动人的景色。</h3> <h3>  有一首唱月牙泉的歌。歌中唱到:</h3><h3>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她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从那年我月牙泉边走过,从此以后魂儿绕梦牵。也许你们不懂得这种爱恋,除非也去那里看看。</h3><h3>每当太阳落向西边的山,天边映出月牙泉。每当驼铃声声掠过耳边,仿佛又回月牙泉。……</h3> <h3>  告别了敦煌,依照路线我们继续向西前行,西出阳关。</h3><h3> 想去看看古玉门关的遗址和那里的魔鬼城雅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在茫茫戈壁上行进,仿佛太阳把它所有的光和热量都投向了这里。</h3><h3> 还不巧的是在这里我们遇到了沙尘暴,戈壁滩上的沙尘暴!那个风、那个沙、那样的飞沙走石!……我们唯有躲进车里,在沙尘暴的肆虐下,慢慢的小心翼翼地开着车,希望能尽快地离开这里。</h3><h3>途中,我们忽然听到了一阵稀里哗啦的声响,不知道是哪里发出的声音?</h3><h3>睁大眼睛在车内四处查看,终于看到后排座左边车窗的雨眉已被裹着沙石的大风刮扯下来,吊在外面。那稀里哗啦的声音是从这里发出来的。我们正思考着怎么办?还没等想清楚时,透过车窗玻璃只见那雨眉呼地一下就完全被扯落下来,掉在公路上,象一张纸翻滚着飞出老远不见了踪影。再定晴往右边车窗一看,哇!右边车窗的雨眉也早已不知去向!什么时候被风扯落?我们竟然一点没有感觉到!……</h3><h3>啊!戈壁滩上的沙尘暴!能将汽车掀翻的沙尘暴!……</h3><h3><br></h3> <h3>  我们到达了阳关景区。</h3><h3>阳关,位于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处。始建于西汉武帝时期,因在玉门关之南而得名。阳关系絲路南道重要关隘,中西交通的重要门户。阳关名声远播,唐代诗人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千古绝唱,更令人对阳关心驰神往。历史上,阳关独特的文化和美学意象,成为中国文化史上重要的人文地标。</h3> <h3>  古时的阳关道从这里通向西域,通向中亚。</h3><h3>现在的人们常说的“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寓意应该是方向坚定,决绝之意吧!</h3> <h3>  这是阳关上的一古时烽火台遗址。</h3> <h3>  在这座烽火台遗址旁,他们三人各自在寻找着什么?</h3> <h3>  冒着炎炎烈日,他们在阳关道上的高坡攀登直上坡顶。</h3> <h3>  古玉门关历经沧桑,饱经风霜,只剩下了这一座土墙的遗址。</h3> <h3>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前87年)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外攘夷狄,内修法度”,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凿空絲路,打通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孔道;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北击匈奴,西征大宛,南平百越,东定朝鲜,基本奠定了中国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国的疆域版图。开创和完善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制度,典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教育等制度。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对后世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h3> <h3>  张骞 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絲绸之路的开拓者。初任郎官,于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至元朔三年(前126年),元狩四年(前119年)至元鼎二年(前115年)两次出使西域,获取了大量前所未有的西域资料,打通了著名的絲绸之路。进一步加强了与西域的联系,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并发展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张骞既在外交领域建立了辉煌业绩,又在军旅生涯中建立了军功,被封为“博望候”。</h3> <h3>  王维一曲渭城唱,使人对千古盛传的阳关心旷神怡。这里是中国通向西域、中亚的西大门之一。自汉武帝辟路通疆之后,即为都尉治所,成为交通、军事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据点。魏晋时置阳关县,在整个汉、晋、隋、唐时期,曾经有过空前繁荣辉煌的历史。</h3> <h3> 西出阳关,穿越时空。</h3><h3> 王维诗文,张骞威武。</h3><h3> 烽火残垣,矗立眼前。</h3><h3> 葡萄绿沟,粒粒珍珠。</h3><h3> 大好边疆,人民幸福!</h3> <h3>  西出阳关的我呆在一株旱柳的树荫下看手机,不远处的几匹马在光秃秃的坡地上喘息,附近的一农家小院和他家门口的葡萄架和几株盛开着的向日葵,还有那远处的一排绿绿的挺拨的白楊树和后面那寸草不生的黄土高坡,……。</h3><h3> 一幅多么有画意的照片!</h3> <h3>  我们原路返回,又回到了嘉裕关。前几天到嘉裕关时,因为游人太多,景区附近连停车的位置都没有,无奈我们只有选择错峰游览。</h3><h3> 这天我们决定就住嘉裕关,次日再去嘉裕关关城景区游览。</h3> <h3>  嘉裕关市因“天下第一雄关”~嘉裕关而得名。这是一座现代化的新兴工业旅游城市,一座集絲路文化和长城文化为一体,融古今文明于一身的美丽城市。它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茫茫戈壁,是中国西部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h3> <h3>  在市中心地段的《清泉羊饭庄》我们第一次品尝到了鲜嫩脆香的沙葱和田七嫩芽,还有这一路上吃过的最好吃的手抓羊肉。</h3><h3>沙葱~故名思义就是沙漠中生长的葱,我姐姐在大西北生话几十年,竟然没听说过沙葱,更别说尝试过它的美味。</h3><h3>所以在此我要特别将沙葱和这田七嫩芽推荐给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品尝一下。</h3> <h3>  这一盘就是凉拌菜~田七嫩芽。</h3> <h3>  “万里长城~嘉裕关”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h3><h3>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因建在嘉峪山西麓而得名,比山海关早建九年。</h3><h3>嘉裕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也是长城沿线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为壮观的古代军事城堡,素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美誉。</h3> <h3>  这里地势险要,南依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凭连绵起伏的黑山。两山之间只有30华里,是河西走廊的最狭窄处,被称作“河西第一隘口”。关西为古战场,关东有九眼泉湖,冬夏澄清,终年不竭。</h3> <h3>  嘉裕关门为关城的正门,也叫西城门。门额刻有“嘉裕关”三个字。门洞为五伏五卷错层拱券式结构,基础砌三层条石。门扇为木质外包铁皮钉黑漆双扇门。门道长二十五米,宽四米二,高六米三,用大小不一的条石铺设,数百年来留下了深深的车辙。</h3> <h3>  据史事记载,明征西大将军冯胜收复河西后,在此选址建关。经历了一百六十八年的时间,一座规模宏大的关城矗立在絲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上。关城布局合理,建筑得法,适合战争防御需要。关城有三重城廓,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固若金汤,牢不可破。</h3> <h3>  父女俩登上了嘉裕关正门的城楼顶,高兴得向我们挥手!</h3> <h3>  在关城内练兵埸上,看到了林则徐的一首诗,特抄录于此:</h3><h3> 出 嘉 裕 关 感 赋</h3><h3>东西尉候往来通,博望星槎笑凿空。</h3><h3>塞下传笳歌敕勒,楼头倚剑接崆峒。</h3><h3>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戊盘雕大漠风。</h3><h3>除是卢龙山海险,东西谁比此关雄!</h3><h3> 林则徐</h3> <h3> 关于“关照”的历史渊源</h3><h3>“关”的本意为门闩,引申为关塞;“照”是公文证件;“关照”即出入关塞的通行证。其作用相当于现在的“签证,护照”。</h3><h3>据史学家考证,明代的嘉裕关正是“关照”的最初使用地点。由于嘉裕关地处咽喉要塞,史称边陲锁钥;也曾是絲绸之路的海关,中西往来的国门。因此出入嘉裕关的手续极为严格,必须持有“关照”方可通行。关照的种类也很多,有“屯民、戍卒、谪官、遣犯、客商、僧侣、使节”等。各持不同规定和要求的“关照”。</h3><h3>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戴弁诗中写道“月明虏使闻鸡度,雪霁番王贡马来” 形象地描绘了当年通商通贡的热闹埸景,史称“闻鸡度关”。</h3><h3>发展到今天“关照”已被现在的“签证、护照”所代替。但其历史价值和一语双关的语汇价值不可替代。“关照、关照、多多关照”已然成为了人们的口头语而发揚光大,广为流传!</h3> <h3>  茫茫戈壁滩上的风力发电机组群已然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让人过目不忘!</h3><h3>远远望去那巨大的叶片在缓缓地随风转动,那源源不断的电力则通过蜘蛛网般的输电线路输送到广阔的西部边陲,照亮整个戈壁!</h3><h3>如此大规模的清洁能源让我们无限感慨!</h3><h3>……</h3> <h3>  告别了嘉裕关,途经酒泉我们来到了张掖。终于来到了七彩丹霞地貌旅游地。</h3><h3>由于正是旅游旺季,这里大大小小的宾馆酒店都爆满,好不容易我们才找到了一家民宿住了下来。老板一家人经营着这个规模不大不小但也装修得富丽堂皇,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民宿,分工明确,日子倒也过得惬意自在!</h3> <h3>  张掖七彩丹霞地貌在2011年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级地质公园”。</h3> <h3>  该景区是絲绸之路旅游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位于祁连山北麓临泽肃南县境内,东距张掖市区40公里,北距临泽县城20公里,总面积50平方公里,平均海拨1820米。是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发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以地貌色彩艳丽,层理交错,气势磅礴,場面壮观而称奇。</h3> <h3>  景观地貌主要由1.35亿年至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红层”,经构造运动,流水与风力的侵蚀作用而形成,是中国独有的彩色丘陵地貌。</h3> <h3>  经研究考证:彩色丘陵的形成和诞生是以百万年为地貌单元,是不可再生,是不可复制的地质遗址。……</h3><h3>尤其清晨、傍晚、雨后观之更为壮观。</h3> <h3>  这是漂亮的大扇贝地貌。</h3><h3>亿万年前大海中的精灵,历经大自然的锤炼孕育成眼前这些巨大的“扇贝”。它由红、灰白、灰黄色条纹相间排列的砂岩岩丘群构成。奇特的造型为彩色丘陵增添了几分生趣。亦如一条腾飞的巨龙拔地而起,为民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h3> <h3>  在这“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等等殊荣之地,我们在此留影。</h3> <h3>  内心的激动,欢欣的笑容都留在了这里!</h3> <h3>  七彩云海台</h3><h3>该地貌经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地层不同程度的抬升,产生大量的断裂及褶皱等构造形成的景观。远观气势磅礴,俯瞰包罗万象,登台观景仿佛置身云海仙境。</h3> <h3>  据资料介绍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平山湖大峽谷”也是丹霞地貌,但还没有正式对外开放。</h3><h3>我们决定冒险去这个大峽谷看看。由于此地还没有正式对外开放,依靠导航我们也常常走到无路可走的地方。几经周折,耗时不少,我们终于进到了这个还处于原始状态的平山湖大峽谷。</h3><h3>看这个地貌似曾相识,好象在图片中見到过,象是哪里?你们猜猜看!</h3> <h3>  这里是明长城的一个遗址。</h3> <h3>  此行最让我们惊奇的是在这片广阔的,原始的大峡谷里,我们尽然在不同的地段見到了几群(应该是四群)大大小小的骆驼家庭。</h3> <h3>  它们沿着小路前行。</h3> <h3>  没有任何绳索在它们身上套着,也没有任何人跟着它们,它们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走着。……</h3> <h3>  它们聚集在干涸的河谷地,好象还在等着那只掉队的小骆驼。……</h3><h3>我们不敢打扰它们,只能在车里远远的看着它们,只是在我们心里又多了一份对它们的牵挂!……</h3><h3>由于平山湖大峽谷还未正式对外开放,我们也不知道这大峽谷到底有多大?我们开车的所到之处也一直看不到一个人影,偶尔有一辆车迎面而来,但也是溜烟而过。……</h3><h3>我们不能再冒险继续盲目的前行,只能沿来路原途返回离开平山湖大峽谷。……</h3> <h3>  傍晚时分我们回到了在丹霞地貌的住地。</h3><h3>晚霞映红了天空,天边的红霞尤如那七彩锦缎。</h3> <h3>  如此绚丽的晚霞将天空染红,将树木染红,大地也变成了红色。……</h3><h3>此刻我们已分不清远处的丹霞与天上的红霞哪个更红?哪个更亮?……</h3> <h3>  我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用手机将这红霞留在相机里,留在我们的心里,永远地留在心里!……</h3> <h3>  第二天一早起来看东方被朝阳染红的第一缕红云、看天空慢慢地变成红色、看红色的云霞满天飞舞!……啊!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新的一天开始了!……</h3> <h3>  朝阳照着的丹霞地貌又是一番新的模样!那阴阳两面的轮廓显得如此地阳刚之气!</h3><h3>再见张掖国家地质公园!再见美丽的丹霞山!</h3> <h3>  告别了张掖市,途经扁都口,沿着祁连山自然形成的豁口,人们在这里修好了公路。这里是甘肃省和青海省的交界处,我们将从这里翻越祁连山脉的达板山,最高海拔近3800米的达板山,到达青海省的西宁市。</h3> <h3>  看高原上的秋色,多么美丽的图画!</h3> <h3>  雪白的羊群散落在草原上。好像是斑斑的白银!(由于都是在行驶中的车里照的,不是很清晰)</h3> <h3>  羊儿在山坡吃草,象一颗颗珍珠散落在绿绒绒的地毯上。</h3> <h3>  白色的蒙古包在蓝天下象一朵朵盛开的雪莲花,黑色的牦牛还有那白白的羊群预示着牧民们的好日子!</h3> <h3>  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白云下面跑着雪白的羊群,……。此情此景让我想唱支牧歌!</h3> <h3>  祁连山顶的雪水川流不息,灌溉着草原,养育着牛羊,滋润着牧民的新生活。</h3> <h3>  祁连山的高山牧场~这里是全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h3> <h3>  据说也是电影《牧马人》的拍摄基地。</h3> <h3>  也有游客驻足,要去体验一下牧民的浪漫生活。</h3> <h3>  草原的广阔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草原的美丽深深地记在了心里!……</h3> <h3>  翻越了祁连山脉近3800米海拨的达板山,我们回到了西宁。</h3><h3>由于天阴下雨我们放弃了去青海湖的计划,在西宁参观了《青海省藏文化博物馆》。</h3> <h3>  在这个博物馆里的《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h3><h3>这部唐卡巨作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堪称藏族文化百科全图。</h3><h3>该唐卡巨作长达618米,画面达1500平方米,绘制183000个人物。</h3><h3>整个制作过程耗时27年,其中光收集资料就用了23年的时间,集400位唐卡大师,整整画了4年才将其完成。</h3><h3><br></h3> <h3>  这是这部巨作的主要作者宗者拉杰的简介。</h3> <h3>  在博物馆中看到了保存在这里的沙雕时輪坛城。关于沙雕,在央视的一期节目中曾看到过,僧人们专心致志地用各种彩色的沙,花很长时间在地面上作出了让人惊叹的作品,可是当我们还兴致勃勃地欣赏着这美轮美奂的沙雕,沉浸在它的美丽色彩中时,作画的僧人们却毫不犹豫地在瞬间将沙雕作品推掉,让人扼腕叹息!</h3><h3>对这一问题我专门问了为我们讲解的腊木措小姑娘,她的回答让我沉思良久。她说在他们的信仰里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不可能长久,所以要不断的去追求美好,用一生的精力去追求美好!……</h3> <h3>  在离开西宁时,为了更平安顺利地完成返回的路途,我们选择了走全高速的国道。第一天途经甘肃省的永靖县城。这是一座在大山深处的现代化城市,缓缓流淌的黄河穿城而过。我们入住在黄河边的四星《永靖鸿瑞假日酒店》,该酒店的环境、设施及早餐都很不错。</h3><h3>第二天途经胧南,入住白龙江边的《胧南金都大酒店》。第三天即8月20日这天中午我们一行四人轻轻松松,平安顺利地返回青城山。</h3><h3>至此,历时14天,行程近5800公里的西部之行顺利结束。</h3><h3>特作此美篇留下记忆!谢谢朋友们分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