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时光,煮熟了深秋的白桦林:金黄金黄的叶片挂在柔曼的枝丫上,吻着秋阳,晶莹剔透,恍若金箔;清风拂来,纤纤舞动,妩媚婆娑,无不令人陡生奢望。</h1> <h1> 乘坐可可托海景区观光车前去神钟山景区游览,行驶不到一公里,路边成片、成片的白桦林,横空出世,夺目耀眼,深深地、深深地嵌入了我的心底。按照规定的游览时间,我特意在神钟山景区留出了个把小时,走进了梦幻般的白桦林。</h1> <h1> 原始的白桦森林,沿着额尔齐斯河两岸,“肆无忌惮”地疯长在一万五千平方米的土地上。弯弯的河床、清清的河水很是自然地将其切割成了三个小岛,当地的人们又称之为爱情岛,沿着起起伏伏的山峦延展。<br> 漫步白桦林,眼前即刻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俄罗斯的身影。白桦树是俄罗斯的国树,亦是这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我不知道是不是与下面这个真实、凄美的爱情故事有关。</h1><h3><br></h3> <h1> 1944年二战时期,苏联红军经过浴血奋战,正欲将德军逼出边界,垂死的德军却在苏联与波兰接壤的西部边界进行了最后的挣扎。在夜幕掩盖之下,苏军某侦查小分队插入德军纵深取得了一个个重要情报的同时,德军也连下三道紧急命令,派遣万余兵力,全力实施搜索和剿灭“绿色幽灵”的“兽夹”行动,一举消灭侦察小分队。<br> 小分队在遭遇战中损失了电台,为将重要情报及时报告给苏军,冒险潜入敌军腹地抢夺电台,经过激烈的交战,他们终于夺得了电台,然后藏身于河边的小木屋中。德军从四面围了上来,枪声打破了寂静的森林,但是“星星”电台的信息还是回荡在了整个战区,敌军的整个部署也一一传送到了苏军最高统帅部。但是,侦察兵们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h1><h3><br></h3> <h1> 白桦林下,有一位年轻的姑娘满怀期待地等待着爱人凯旋,可她一直等到头发都白了,也没等到爱人的归来。她只有默默地注视着那天在白桦林里送爱人去前线,她俩在白桦树上刻下的她和她爱人不离不弃的两个名字。<br> 一首广为传唱,经久不衰的前苏联民歌《白桦林》,也因此故事而诞生。<br> 前苏联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亦改编自这个真实的故事。<br> 歌手朴树翻唱的这首《白桦林》,将感情发挥到了极致,一举登上了“春晚”的舞台。</h1><h3><br></h3> <h1> 静静的村庄飘着白的雪<br> 阴霾的天空下鸽子飞翔<br> 白桦树刻着那两个名字<br> 他们发誓相爱用尽这一生<br> 有一天战火烧到了家乡<br> 小伙子拿起枪奔赴边疆<br> 心上人你不要为我担心<br> 等着我回来在那片白桦林</h1><h3><br></h3> <h1> 天空依然阴霾<br> 依然有鸽子在飞翔<br> 谁来证明那些<br> 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br> 雪依然在下那村庄依然安详<br> 年轻的人们消逝在白桦林<br> 噩耗声传来在那个午后<br> 心上人战死在远方沙场<br> 她默默来到那片白桦林<br> 望眼欲穿地每天守在那里<br> 她说他只是迷失在远方<br> 他一定会来<br> 来这片白桦林<br> ……</h1><h3><br></h3> <h1> 白桦树,爱情海。至今,在可可托海当地还保留着这样一个年轻男女表白爱情的习俗。男青年在白桦树上画上一对眼睛,然后,女青年用一条红丝带将其蒙住,表示以后男青年不再看别人,只能一心一意看自己。有了这样一场互相爱意的倾诉衷肠。从此,男女双方就进入了热恋的梦乡。</h1><h3><br></h3> <h1> 在林中,我看见一对年轻的恋人游客,也学着当地的习俗,男青年在一棵粗壮的白桦树上画了一对大大的眼睛,女青年解下身上的红腰带将其蒙住。然后,双方双手合十,对着白桦树,很是虔诚地默默地停顿了好一会儿,再然后,两个人相拥,紧紧地抱在了一起热吻。</h1> <h1> 白桦树,爱情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浪漫爱情的象征:树身上那洁白的树皮,不正是有情人纯真的爱情表白吗;树身上那一行行不规则的黑色道道,不正是有情人情书往来的最好见证吗;树身上那一个个相视而对,黑色迷人的“眼睛”,不正是有情人心与心无声交流的最好独白吗;</h1> <h1> 春天,迎着和风细雨,来不及吐叶,就将花朵绽放;夏天,将阳光融进机体里给大地留下一片浓荫;</h1> <h1> 秋天,金色的叶片和爱情的结晶(果实)挂满枝丫。秋风乍起,吹响一树风铃,金色的叶片群起而舞,恰如金色的蝴蝶铺天盖地,孕育而出的爱情结晶(果实)潇潇洒洒随风而去,落地生根;冬天,冰清玉洁,婀娜遒劲,把根深深地扎进沃土,默默地将能量储蓄、储蓄、再储蓄,待到春雷把耳朵叫醒。爱情结晶(果实)破土而出,在春风春雨春光的沐浴中生根、发芽,天天向上,一派生机。林里的白桦树却又添了一圈新的年轮,日夜守护者他们的子子孙孙。</h1> <h1> 白桦树,爱情海,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生生不息,成为了爱情之永恒主题。</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