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白云洞地处福州鼓山西北凤池山西侧海拨约650米的悬崖绝壁上,良心寺就修建在洞中。白云洞是佛事活动,登山休闲、喝茶说事、避暑观景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 白云洞古道,有块石碑上刻着“长生无妙药,登山益健康”。在十多年户外活动的生涯里,怀着对白云洞山水的敬畏,对其独特地理环境自然景观的向往。以碑文精神为动力,将白云洞登顶过程的艰辛视为一种享受,练就一双轻快的腿脚,常到白云峰顶拓展视野,舒展心胸的往事仍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在岁月的长河里,这些往事烙下的时代印迹,丰富了人生的阅历,坚定了人生的信念与当担。</p><p class="ql-block"> 9月15日,当我再次驻足白云洞的凌空高台,俯视母亲河福州闽江南北港城区日新月异的发展时,情不自禁地又记录下有福之州在这一时空里的画面。由此,白云洞的美篇已开始在我心中萌芽。</p><p class="ql-block"> 一个镜头记录一个瞬间,一张照片留存一段记忆。春夏秋冬十余载,陡峭的石阶古道通天的路,我有多少汗水的流淌,就有多少我对白云洞山水的眷恋。</p><p class="ql-block"> 可以说我对白云洞的眷恋远远胜过鼓山、鼓岭。而白云洞回馈给我的,则是它原生态自然的色彩朴实的美。</p><p class="ql-block"> 炎炎烈日古道影,风里雨里云窝里。星夜兼程天梯路,霜天寒地天门三(三天门)。</p> <p class="ql-block"> 清晨,白云洞古道。阳光(丁达尔光)透过薄雾,穿行在山林枝叶的空隙间,一缕缕地洒在树林里。</p> <h3> 从埠兴村的古道上白云洞,路程约3公里,有3170级崎岖陡峭险峻的台阶、天梯、天门等要攀登。</h3><h3> 登白云洞,艰辛艰险,磨砺意志,锤炼体能,亲近自然,欣赏美景,陶冶情操。</h3><h3> 白云洞自然而然地成为健身、游览、拜佛等男女老少登山的目的地。<br></h3> <h3> 很多工作缠身的驴友,再忙碌也会惦记着要去看看“小白”,常在白云洞古道登山的人都将白云洞叫作“小白”。</h3><h3> 也是9月15日,临近中午时分,宝宝、大同等也抽空登白云洞。</h3><h3> 看这身着装,就知道他(她)们是白云洞的常客,也是历尽艰辛,走过万水千山的老户外。</h3> <p class="ql-block"> 每周三,是结伴同行群的伙伴们夜登鼓山的时间。大同等亲们,只要有时间,即使是一个人,也一定会走埠兴村~白云洞~鼓山的路径,并在途经的白云洞后山的3900级石阶打卡处,向群里报个:“人生又一个39”的信息。当我看到这个信息,就知道他(她)们即将登上海拔800多米高的山顶,会由衷而发地祝福他(她)们:“39快乐”!。该图是2021年3月24日星期三晚上大同在实地发的。</p> <h3> 历经人生磨难,依然走在白云洞的路上。</h3> <h3> 白云洞后山,野炊。</h3> <h3> 这幅来自阿乐的航拍片,告诉人们这是上白云洞最陡峭险峻的路。看到了吧,多少年来,就是这样的路,我们风雨无阻地不知上下走了多少回。</h3> <h3> 白云洞,空气清新,视野开阔。</h3><h3> 站在这个高度,就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感觉,更有一种登高后的知足。</h3><h3> 在能见度好的时候站在白云洞的高台上,福州闽江南港与淮安头闽江干流的江面都能尽收眼底。
</h3><h3><br></h3> <h3> 白云洞,佛窟伶台,悬空踏底,临渊俯瞰山涧深谷云聚云散。山峦咫尺,时隐时现。白云飘浮,缭绕升腾,涌动似海。</h3><h3> 每一个登上白云洞的人,不一定都有机会与云海相遇。而能与云海相遇的人,也不一定都能捕捉到稍纵即逝的云海光影。
身处人间仙境,自己似乎已飘飘然。然而,要是心中没有白云洞的情结,又何尝有机会身处仙境。<br></h3><h3> 这是两组白云洞云海的光影,分别用卡片机与佳能500D相机采集的,时间间隔近8年。</h3> <h3> 时光流逝,又是一年五月飞花时,白云洞古道妆点着小白花。 白云洞溪谷,小溪流水依旧,不断地把飘浮在水面的花儿送走,真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h3> <h3> 梵圣俺,仰望山巅,流水跌落,高崖瀑布,飞流直下,格外醒目,如有留意,在东三环的路面,就可以看到这一景象。</h3><h3> </h3><h3> <br></h3> <h3> 一股股水帘,酷似一幅幅白布带,从峭壁层层叠叠的岩面直泄而下,滋润了顽石,嫩绿了山林,也欢腾了小溪。<br></h3> <h3>
白云洞溪流,春风化雨,水流湍急。夏末秋冬雨水少,小溪几乎断流。一场台风雨,桀骜不驯的瀑布,如脱缰的野马咆哮奔腾。<br></h3> <h3> 夏天的傍晚有时候是迷人的,白云洞西边的晚霞烧红了天空,像是一片波澜壮阔红色的海洋,十分壮观。这自然景象,应验了“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观”。</h3><h3> 这是两组不同色彩的晚霞,不是在同一天遇见的,而是在同一个夏季里相遇的。前面这组晚霞的影像是用不到千元的手机采集的,后面这组晚霞的影像是用索尼a7R2微单采集的。</h3><h3><br></h3> <h3> 从白云洞俯视夜幕笼罩下的福州,城区的夜空被灯光渲染得五颜六色。第一张全景照,是在城区有雾霾的可见度下采集的。</h3> <h3> 白云洞的大碗素面,价格随行就市,而味道还是当年6元钱的那个口味。</h3> <h3> 白云洞,历史悠久。良心寺、摩崖石刻等人文景观众多。但对其了解甚少,此篇无法涉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