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br></h3><h1> 我和西安城墙的“缘”</h1><h1><br></h1> <h1> “缘” 妙不可言。<br> 前段时间住院,床上躺了两周,顶多在病房转悠转悠,一天晚饭后迪爸提议下楼转转吧,我俩慢慢遛达遛达着就看到了雄伟敦厚的城墙,装饰着华美彩灯的古城墙,别有一番韵味,城墙上游人如织,人们在见证着历史的伟大,感慨着岁月的流逝。我坐在花坛边凝望着西安城墙,恍惚间觉得我和它之间还真是有“缘”。</h1><h1><br></h1> <h1> 六九年的那个初冬,我在城墙附近的西安市第一医院出生了,从病房楼可以望到那时的土城墙,虽然又是个丫头片子,颇有些重男轻女的父母亲终究没舍得将我交换,还是将我迎着那年的第一场冬雪冒着严寒抱回了城墙外的家,洒满雪花的城墙见证我来到了这个尘世。</h1> <h1> 幼儿时不记事,我家那时在城墙文昌门附近的文艺路北口住,听母亲说小时爱生病什么百日咳、麻疹、腮腺炎,母亲常常抱着我从文艺路北口的家走到城墙里的东羊市医院打针,老城墙关注着我健康成长。等到记事了,我满满的童年记忆中都是快乐的时光,记得每天爸爸下班回家后会拉着我的小手,我一路蹦蹦跳跳欢心雀跃去城墙文昌门的桥上等妈妈下班,因为妈妈总是在她们单位食堂买一饭盒的好吃的给我吃;或者爸爸妈妈分别拉着我的小手走过城门洞,去城里看我听不懂的热闹秦腔,老城墙也曾颌首微笑注视着我享受宠爱的童年。</h1> <h1> 稍微大些了,就常常和院里的大小孩子跑到城墙下的树林里玩,记得那时还不是环城公园,里面都是松柏树,城墙的墙体还是土墙,只有下水的地方是砖砌的。城墙下树林里还住着一些逃荒流浪的人,他们靠城墙下挖窑并搭着简易的棚子。城墙底下有很多防空洞,我们这些小孩儿常常从城墙这边的洞口呼啸着摸黑穿过跑到城墙那边的洞口,童年的我尽管吓得胆战心惊但仍乐此不彼,胆大点儿的大孩子会沿着砌砖的下水道往城墙上攀爬,小点儿的我们睁着羡慕眼光欢呼跳跃,遇到大人斥责时,我们一帮孩子就一窝疯地跑没影儿了,老城墙像老人般怜爱地包容了我们的淘气调皮。</h1><h3> </h3><h1><br></h1> <h1>还记得唐山大地震那年,大家都争抢着在外搭地震棚,父亲因为工作忙没时间回家搭,等我们家搭的时候已经没地方了,最后爸爸只找到了城墙河边的一块空地勉强搭了个棚子,那一年我们都在地震棚住,虽然很简陋但对我来说却是欢乐的,我常常提个小篮子和小朋友去摘野菜,满载而归的喜悦至今还记得,老城墙巍然屹立更见证了大自然的威力和人类的自强不息,它也会慈爱的看着我摘野菜吧。</h1> <h1> 等到上小学一年级了,就在城墙文昌门里碑林旁边的三学街小学,(后来改为碑林少年宫),我们小学校的校门正对着城墙,每当放学我们这一队总是齐齐整整地排着队唱着歌走过文昌门。因为离碑林博物馆近,常常有参观的老外围观我们,因为那个年代的老外还少比较稀奇,我们学校的小孩子还真是见多不怪了,我们倒是天天见,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天我们每人手里面拿着一张学校发的大张拼音字母表雄纠纠地走到城墙边,一帮老外看见了,惊喜地挡住我们这队一年级小学生要给我们拍照,后来想想老外可能以为我们拿的是英语字母表了,因为的确一个样儿,并且让我们都把那张拼音字母表放在胸前拍照,我们也大大方方兴高采烈地站在老城墙边上让拍,清晰的记得让我惊奇是老外拿相机刚刚拍完,就从相机底下出来照片了,非常漂亮的彩照,他拿下后就送给我让我拿上,幼小的我太吃惊高兴了,从来没见过,因为爸爸找人给我们照相照片要好久才拿回家。后来照片被老师拿走交学校说要留作记念了。估计老城墙虽然见惯了大世面,当时也很少见到这种相机吧,那它一定和我一样吃惊喽!</h1> <h1> 小学二年级结束,因为我家搬到建国路就转学到建国路小学了,直到二十六中高中毕业我都在建国路度过,小学中学校离城墙的建国门近,所以我还是在西安城墙的边上度过了我的青少年时期,青少年时光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以后会写下来整理留做纪念)。我依然记得曾在城墙下新修建的环城公园里复习功课大声背诵过课文;依然记得从农村来的爷爷在我小学三年级快放学时,跑到学校门口大声喊我回家吃饭吓得我半天不敢吭气,然后被新认识的同学笑话了好长时间;依然记得放学后我们一帮同学到城墙下环城公园玩耍打闹不想回家;依然记得中学时常到城墙边的同学家去玩再蹭顿饭;依然记得在城墙旁的道路上蹬着我爸的二八大自行车扭扭弯弯地学会骑自行车;依然记得城墙根底下卖东西的小贩的吆喝声……</h1> <h1> 老城墙在注视着我生气勃勃风华正茂的青少年岁月,而我也同时见证了它的巨大变化,1982年至1990年之间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建设了西安环城公园,城墙的土墙和城墙顶上都用砖砌垒,仍记得每块砖上还刻有烧制时间和地名,千疮百孔的土城墙彻底穿上了铠甲不再土气,老城墙年轻了有气魄了。</h1> <h1> 中学毕业来到市卫校,学校离西安城墙不远,家也在城墙外的长胜街上,常在大姐家混吃混喝,得益于哥姐的照顾,混混沌沌的三年里,因为大姐是学校老师基本上算是乖乖女,结交了同窗同室的伙伴,友谊也延续至今,记得我当时学会跳舞还是和她们逃课结伴跑到城墙南门下的老年活动中心松园里和一帮老大爷大妈学会的。</h1> <h1><b> </b>工作分配到西安市儿童医院,地址在西安城墙西门附近,冬季单位组织在西门城墙上跑步我也有参与,我依然没离开西安城墙,望着它我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当然它也没有远离我,春夏秋冬远远地呵护着我。上班后谈了恋爱,父母亲已搬到城墙外东关附近住,下班了当时的男友(现在的迪爸)骑着自行车陪我回家,溜到西安城墙东门下的环城公园里谈情说爱,再吃个大排档夜市,亲爱的老城墙见证了我的恋爱。婚后在长胜街住,记忆中怀孕时挺着个大肚子,蹬着我的自行车上下班,穿过城墙文昌门沿着城墙边的书院门、湘子庙街到西门附近的单位,天天顶着朝阳,披着晚霞,好像挺轻松似的,城墙老爷爷该羡慕我的年轻了吧。</h1><h1><br></h1> <h1> 女儿六岁上小学在城墙南门里的书院门小学,家也搬到了南院门,离城墙是近水楼台,因为这个“缘”城墙老爷爷也舍不得我离它太远吧。<br> 在城墙陪伴着我的岁月中西安城墙也在不断修复,对所有裸露的土墙覆盖城砖(只留下一段明代土城墙遗址作纪念),并逐步连接修复好的城墙,于是整个西安城墙浑然一体,游人可沿着宽宽的城基绕城墙环城一周,城垛和箭楼上挂上了五彩缤纷的彩灯,气势宏伟的西安城墙给人们以震撼,白天登城墙,更多的是一种怀古情怀,晚上灯光打开,西安城墙的魅力显露。</h1><h1><br></h1> <h1> 清晨在城墙下沿着顺城巷溜我家迪迪时,感觉晨风吹过来的都是历史,都是厚重的千年文化,常常有种优越感油然而生,生在这古城长在这古城,年近五十感觉我一直在围绕着西安城墙生活,有多少西安人和我一样我不知道,但我欣喜我能幸运的生活在它的身边,我感恩我和它的“缘”,因为它永远让我感到踏实。</h1><h1> “缘” 妙不可言。</h1> <h1> (备注: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h1><h3></h3><h1><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