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麻莱县境内十个“第一”保护区

象牙

<h3>  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明确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总要求,绿色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h3><h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资源是最大的资源,生态优势是最大的优势,绿色发展是最大的发展,只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敞亮。</h3> <h3>黄河入扎凌湖景色</h3> <h3>嘎朵觉悟神山左峰 拉姆吾嘎奥麻</h3> <h3>长江七渡口</h3> <h3>1、 格萨尔王第一登基台</h3><h3> 格萨尔王登基台是指《格萨尔王传》中格萨尔王赛马夺魁而称王登基的遗址。位于曲麻莱县麻多乡20多公里的地方扎加村,登基台有如从地下生长出来一样的一块奇妙的大石头,形似莲花宝座。当地群众对这块石头为格萨尔王登基台确信无疑,并视其为圣迹。此外建有八座佛塔和周长约800平方米的嘛呢石圈。该遗址背靠一处小山坡上,系用厚石板筑成,台长 1.8 米、宽 1.4 米、高 2 米,顶端是一块 3 平方米的平整巨石圈。2016年5月6日,来自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格萨尔研究所、西藏大学格萨尔研究办公室、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办公室等11位格萨尔学界的专家学者前往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麻多乡,对黄河源园区《格萨尔赛马称王》登基台遗址进行实地考察鉴定。 《格萨尔王传》是举世公认的我国藏族的说唱文学巨著,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说唱演义,这部文学巨著在玉树地区广泛流传,书中记载的许多传奇故事都与曲麻莱县有关。《格萨尔王传》开篇章节描写的格萨尔赛马称王的故事,就发生在曲麻莱县麻多乡扎加滩。至今,扎加滩上还耸立着格萨尔王登基台遗址,遗址在一处小山坡上,用厚石板筑成的一座高台,经过岁月流逝,风蚀雨淋,高台石板已经浑然一体,站在高台举目远眺,正前方是一马平川的扎加滩,相传当年格萨尔高坐高台,指挥操练岭国的骑兵。 经过两天的实地考察调研,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格萨尔赛马称王登基台遗址和史诗中描述赛马称王的场景吻合,已经被世代民众认可,并建有相关纪念性建筑,在重要节庆举办祭祀和赛马等纪念性活动,符合教科文组织关于非物质文化的相关定义。从民间风俗和传统文化来说,这里是黄河源,藏民族世代信仰的神山圣湖分布在此,被民众视为格萨尔赛马称王登基地,具有人文风俗方面的确凿证据,符合藏族文化的传统理念。从现实角度讲,这里是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发源地,这里被确认为格萨尔赛马称王登基台不仅增强了中国民族的认同感,还加强了各民族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h3> <h3>格萨尔王第一登基台</h3> <h3>2、 第一神山 嘎朵觉悟神山(秋) &nbsp;&nbsp;&nbsp;创世九尊神山之嘎朵觉悟神山位于玉树州称多县和曲麻莱县交界处团结村境内。距曲麻莱县约108公里。由主峰及28座环绕的山峰组成,主峰海拔5395米。曾受吐蕃赞普赤松德赞虔敬供奉,嘎朵觉悟山势巍峨、险峻,具阳刚粗犷之美。据传是英雄格萨尔王祭祀的神灵。主峰呈大将军形象,寓意智勇双全的大将军统率众神,捍卫疆域,庇佑人畜兴旺,安居乐业。尕嘎朵觉沃又称觉卿顿日,与沃德贡甲、雅拉香波、念青唐拉、玛卿伯热(即阿尼玛卿山)、冈巴拉杰、雪拉居保、西乌卡日并称藏地九大创世之神。 历代藏王对此虔敬供奉,祈愿政通人和,江山永固。嘎朵觉沃峰顶终年冰雪覆盖,银装素裹,又名“觉沃夏嘎”,意为尊容白净的主佛。藏传佛教认为,嘎朵觉悟是十地果位的菩提大德化身之一。</h3><h3> 嘎朵觉悟神山,它是整个青藏区的四大神山之一,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大多数人只知道冈仁波齐等其它三个,可这并不影响它在藏胞心里的位置,它不是老四,是四大之一。 传说,“嘎朵觉悟”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大将军,他统率着将士们捍卫美丽富饶的“多堆”,使人们安居乐业,人畜两旺,我们去的团结二队的八条沟都跟他有关,即主峰周边的山都被形象地成为他的随从、奶奶、妻子、儿女、裁缝、身上佩戴的刀、足迹、酥油箱、牛羊等家眷和家当。夏天很多人来这里转山,转山分三层,最上层是只有活佛等大僧有资格转,大多数的人只能转中层和下层,中圈转山过的说,大约花20个小时走完全程,约51公里,中层磕头转一圈,需要花20天基本转完。尊重神山就是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的一种习俗,可见人们信奉的准则是一种约定的规范,以神山为依托,借它的威严来实现人们交往以及与自然相处的和谐。 &nbsp;<br></h3> <h3>嘎朵觉悟神山(夏)</h3> <h3>嘎朵觉悟神山左峰 拉姆吾嘎奥麻(冬)</h3> <h3>  拉姆吾嘎奥麻(夏)</h3> <h3>3、 昆仑山第一高峰 玉珠峰(春)</h3><h3> 玉珠峰,位于玉树曲麻莱县曲麻河乡境内,县城北340公里的昆仑山口以东10公里,是昆仑山最高峰,海拔约5100米。山峰顶部常年被冰雪所覆盖,无岩石表露。冰雪坡较平缓。玉珠峰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全年降雨量仅200毫米。然而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受高空对流气流的影响,其降雨量高出山前地带数百毫米。年平均气温零下5度,极端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度。玉珠峰雪山下野牦牛、藏羚羊、大盘羊等国家特有野生动物分布区域。<br></h3> <h3>昆仑山第一珠峰 玉珠峰(夏)</h3> <h3>昆仑山第一珠峰 玉珠峰(冬)</h3> <h3>4、 长江第一峡谷</h3><h3> 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往南过通天河,便到了曲麻河乡措池村。离措池村委会大约15公里处,海拔4500米。有一座高耸如云的石山峡谷,这是长江第一条峡谷。长江第一峡谷是长江上的第一个大峡谷。</h3><h3> 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冰川、雪山融水与长江南源当曲汇合后称为通天河,宽达数公里的辫状河道被冬布里山阻挡,通天河收为一束,形成万里长江的第一个峡谷。峡谷中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成就了长江最神奇壮美的峡谷,同时该峡谷还是整个长江干流雪豹、野牦牛、白唇鹿、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最多的峡谷。 <br></h3> <h3>5、 唐蕃古道第一渡口 长江七渡口</h3><h3> 长江源“楚玛尔”七渡口,长江七渡口位于曲麻莱县曲麻河乡昂拉村境内,人们习惯性的称它为楚玛尔七渡口,“楚玛尔”是指七渡口向左典型的地理坐标莱格加布日扎,古人们为了标记这特殊的长江渡口,于此被称之为楚玛尔七渡口。七渡口是整个长江流域最具渡河的典型地理位置,渡口地面平坦宽阔、河流分支七条、水面浅薄。相传1300多年吐蕃王朝三十二代松赞干布远娶唐王李世民倾城倾国的绝色佳人文成公主进藏时。沿着长江开创了闻名于世的唐蕃古道,据说文成公主进藏共有三条线,南线、中线、北线、楚玛尔七渡口是公主入藏的北线,也是长江上游渡口的必经之地。 近代以来九世班禅和十世班禅也从这里经过。在这历史港湾留下了千古佳话。 </h3><h3><br></h3> <h3>6、 黄河第一入湖口 扎陵湖</h3><h3> 扎陵湖是黄河上游的最大的淡水湖。藏语意为白色长湖。位于青海高原玛多县与曲麻莱县麻多乡境内。扎陵湖湖面海拔4294米,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21.6公里。面积526平方公里,水深平均8.9米,最深处在湖心偏东北一侧,蓄水量46亿立方米。黄河入湖口位于麻多乡扎加村境内,区内拥有河湖交汇、湿地生态、野生动植物和民俗文化独具特色的生态保护资源。</h3><h3> <br></h3> <h3>黄河第一入湖口 黄河从这里入到扎陵湖,当地牧民对河湖传说是“水不沾湖,湖不沾水”,确实黄河像巨龙一样在扎凌湖的中央奔向东方,特别神奇!</h3><h3><br></h3> <h3>7、 通天河第一湾(冬)</h3><h3> 万里长江第一弯位于曲麻莱县叶格乡红旗村通天河岸,整个通天河流域地形怪异,景色壮观的景点之一,长江在藏语中被称为“治曲”。“治”有母牛之意,而“曲”是江河的称谓。这个名称直接与长江的源头有关系。 藏族人居住的地方是一块众多河流发源的地区,因而对于河流源头及其命名自有其独特的文化和科学的内涵, 正如黄河源自一块湿地,从远处看好似孔雀开屏,所以当地人称黄河为 “玛曲”意即孔雀河;长江源自形同母牛鼻孔的一座山丘中喷涌而来,故称其为 “治曲”,意思是母牛河;而且以藏族人喜欢的动物形象树立在那里,是千古文化为江河源树立的天然之碑。<br></h3> <h3>通天河第一湾(秋)</h3> <h3>8、 通天河第一岛</h3><h3> 通天河第一岛是长江上游中被蓝天碧水烘托的一座无人小岛,海拔3873米,从河面高度15米,面积大约20平米。位于曲麻莱县巴干乡夏日寺约18公里处,东南两面森林较缓,西北两侧悬崖陡峭。隔江相望,鸟语花香,犹如航行在茫茫云雾中的一座佛头。据说大河中间的小岛之前无人攀登。今年5月28日,代曲村护林员公尕日的帮助下我和江文才仁,索南尼玛游船划到小岛,在岛上进过半天时间调查资源,发现各种植物柏树、草类、花类13种,鸟类6种。不足20平米的通天河第一小岛生存着丰富的生态资源,这就体现了曲麻莱生物多样性的十全宝地。</h3><h3> <br></h3> <h3>9、 通天河第一树</h3><h3> 通天河第一树是曲麻莱县巴干乡夏日寺内的一棵柏树,树高12米,经维7.3米,已有1000年的树龄。它是三江源最古老的柏树,已被列入</h3><h3>“重点保护”树。这棵树虽经解放前和文革时期的磨难,都未受到丝毫损害。夏日寺内千万个柏树都保护的很完整。据说这棵大树下前夏日池哇认定进入寺院时的“茶歇点”,也是活佛头一次迎接的吉祥之处,在树下迎接仪式结束后活佛才能进寺主持。岁月悠悠,三江源第一柏树至今枝叶旺盛,茁壮成长,以其巨大的生命力,巍巍屹立在夏日林卡上,注视着历史的变迁,向人们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h3> <h3>10、 通天河第一吊桥</h3><h3> 曲麻莱的通天河第一吊桥位于夏日寺的通天河岸上,是曲麻莱夏日寺最古旧的宗教胜地 ,号称是通天河上游最长及最高的行路吊桥 。创建于2005年,平均每年会有1万人/车在这里体验空中漫步。站在桥上,犹如时光机,穿梭到了未来。从10多年前起,吊桥便以2条粗钢丝绳及木板木悬挂在高40米的长江河谷上,让人心惊肉跳。吊桥全长68米,宽3米,这座吊桥不但长,当风掠过长江时吊桥会摇摆,而且脚踏板下流淌着红色的通天河,让你走得心惊胆跳,深怕自己脚下的木头等下就像身心掉进河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