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园

南飞雁

<h3>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每到一处,似要掘地三尺,然后绘声绘色地写出一篇游记,令人读完之后,心有戚戚,恨不得马上放下一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h3><h3>去年,湖北的朋友特意转道至此,车我去参观东莞历史文化明园——可园,感受莞城深厚的人文景观。客居东莞二十余年,我跟大多数外来工一样,只知东莞的企业如日中天,莞城人则是神龙难见首尾,又何况他们的文化与历史?</h3> <h3>可园位于东莞市莞城区北,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与顺德的清晖园、佛山的梁园、番禺的余荫山房合称清代粤中四大名园,为岭南园林建筑的代表作,有人誉之“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h3><h3>可园创建人张敬修,因在东莞修筑炮台有功,平步青云,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虽为一介武夫,但金石书画、琴棋诗赋样样精通,可园建成之后,文人雅集,使可园成为广东省近代的文化策源地之一。</h3> <h3>可园何以得名?传说张敬修建园之初,欲取名“意园”,合自己心意的意思,修好之后,他又广邀文人朋友前来品评鉴赏,征集大家的意见。只可惜这班骚人墨客,酒足饭饱之后谁也不敢妄自菲薄,一个个人人亦云都说:“可以!可以!”</h3><h3>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张敬修见大家都说“可以”,转念一想:“以”与“意”近音,“可”又在“以”的前面,应该“可”字优先,“可园”一名由此而来。</h3> <h3>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可园谓之大隐,门外是车水马龙的城市干道,门内堪称花红柳绿的世外桃园,大至一幢房、一棵树,小至一棵草、一块石头,皆自成一景,兀自妩媚婀娜,目光所及,无不令人惊艳。</h3><h3>进入可园,沿着一条环绕整座园林的绿色长廊款款而行,此廊称之为“环碧廊”,路经可堂、擘红小榭、双清室、邀月阁、雏月池馆、绿绮楼等,各具特色的建筑与装饰,令人目不暇接。</h3> <h3>可堂位于可园中心位置,坐北朝南,是张氏家族喜庆宴会的重要场所。周围绿树成荫,堂前花草罗列,堂外正中一座石山,状似狮子,石山上建有楼台,故名“狮子上楼台”。</h3><h3>右前方另筑一方台,名“滋树台”,专门种植兰花,“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惠之百亩”,借喻主人的人品风格</h3> <h3>擘红小榭在可堂后面,“擘红”的意思是剥荔枝,想必当年的小榭周围栽满了优质的荔枝树,每到荔枝成熟的季节,主人便带领家人,或者呼朋唤友一起来赏荔枝,尝荔枝,吟诗作赋,快意人生。</h3> <h3>双清室为园中胜景,也是主人吟风弄月的地方,依山临水,诗趣盎然。室前有曲池和湛明桥,凭栏而眺,远山近景,尽入水中,景、影双清,故名“双清室”。</h3><h3>室后有座问花小院,摆放各种名贵花卉,古人尝言“云解有情花解语”、“百年心事问花知”,养花如养生,历来为文人所爱好。</h3> <h3>从问花小院出来,穿过一座园形拱门进入“壶中天”,旁书“园小无穷景,壶中别有天”,把园比作壶,可见其精妙之处。这是一个格外清幽的小院,由四个建筑的高墙分隔开来,园中芳草茂盛,绿树成荫,万籁俱寂,无声无息,仿佛与世隔绝。对于形色匆匆的现代人来说,如果在这里小憩片刻,便如同一次“涅槃”。</h3> <h3>邀山阁是园中的最高建筑,,取“邀山川入阁”之意,共有四层,外形似雕楼,首层又名“可轩”,布局精致典雅,设有熏香,颇具情调。可轩一侧的湖心有曲桥连接的“可亭”,湖中成群结队的锦鲤、姿态翩跹的天鹅,湖畔奇花异草、假山怪石,相映成趣。</h3><h3>邀山阁顶层开放式,四面是雕花的窗,走累了,靠在那里,吹着习习的凉风,静静地感受一段旧时光。</h3> <h3>沿环碧廊一路走,雏月池馆、博溪渔隐、湛明桥、绿绮楼等依山临水的建筑,因水的滋润显得格外鲜活,古色古香中焕发着勃勃生机,仿佛时光未老,主人犹在,正立于园中的某一处,静静地打量着这些不速之客。</h3><h3>记得《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南方人的绝世独立尤其令我钦佩,尽管外来者纷纷扰扰,他们却可以离群索处,深居简出,与谁也不争,谁争也不屑。</h3> <h3>园中观山水,胸中生丘壑。对于蝇营狗苟的人生,或许能得到一点开悟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