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风吹雨成花
时间追不上白马
你年少掌心的梦话
依然紧握着吗……<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3> 生活中,曾经许多的美好、许多的梦</h3><h3> 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淡忘。</h3><h3> 但是,美篇,</h3><h3> 却能将这份美好、这个梦记录下来。</h3> <h3> 美篇可以记录生活,也可以记录工作。</h3><h3> 龙华小的美篇记录着学校的点点滴滴,记录着龙华小人的真善美,它已成龙华小的校史资料。
</h3><h1><br></h1> <h3> 美篇制作的过程,看似简单,却是作者呕心沥血的付出。这不仅要有才华,更要有思想,其技术含量极高。谋局布篇,细节的考量,歌曲的选取,标题的确定,美篇的思想,照片的选取,文字的叙述,素材的收集都需要作者用心去做。</h3> <h3> 一次次的磨砺,促使自己一次次的蜕变而成长,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吧。美篇不仅是记录着我们的工作,更是我们的自我总结和反思,为后人留下珍贵的校史资料,是学校教育的传播,更是学校文化的传播。</h3><h3> 那么,美篇制作到底有什么技巧呢?今天我们就来听听陈基华校长怎么说:</h3><h3></h3> <h3></h3><h1><font color="#ed2308"> 一、 美篇的层次</font></h1> 美篇如作文,层次性要清晰,方块结构要让人一目了然,切忌杂乱无章,不知所云,每个层次最好有小标题来区分,这样就不感到杂乱了。 <h3></h3><h1><font color="#ed2308"> 二、美篇的思想</font></h1><h3> 美篇之难,难在其思想性。它确定了美篇的深度和厚度,也决定了美篇的成败。</h3><h3> 李芹主任曾做过一个美篇《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历尽艰苦终成稿,问我意见如何,我说“是垃圾作品”,她几乎崩溃掉,问理由。我说“你的美篇思想是告诉别人城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想要的是城南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巨大的变化?老师还是那些老师,学生还是那些学生,为什么短短的一年之内会发生如此巨大变化……”她说她明白了,这就是思想性不同,思考的高度不同……</h3> <h3> 又如本次教师节活动美篇她的思想性就是:通过教师节活动,唤醒家长、学生和社会对教师的尊重。李柳做的美篇属于通讯式美篇,只是告诉别人龙华小学开展了庆祝教师节活动及过程。和学校美篇相比,它就很缺乏思想性,这就是学校美篇让人称道,又让作者望而生畏的地方。</h3> <h3></h3><h1><font color="#ed2308"> 三、文字的叙述</font></h1><h3> 文字叙述考量了作者的文笔功夫,文字分为叙述性文字、过渡性文字、点评性文字和总结性文字,最难的是点评式文字,它不仅考量着作者的文笔,更考量着作者的思想和文化,它决定了美篇的深度、厚度、广度和内涵。文字叙述不仅要求用词准确,更要有温度和感情,否则读者会感到羞涩乏味,不想阅读……</h3><h3> 文字的感情和温度由心而起,随性而发,用心去书写,不要刻意追求文字的华丽,最感人的文字来自于它的真实、真性、真情。</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四、开头和结尾</font></h1><h3> 开头要富有吸引力,不管是图片还是文字都要大气些,若有恰当的引题会增加吸引力和文化味。文字叙述要言简意赅,不宜用大段文字讲述。结尾要有展望,要让人充满想象,充满期待,充满信心,选取的画面要唯美、有爱、让人暖心。要结合歌曲的歌词进行叙述,描述出美好的未来,与标题遥呼相应。</h3> <h3></h3><h1><font color="#ed2308"> 五、 照片的选取</font></h1><h3> 照片的选取,不仅要注意照片的清晰度,更要注意照片的美感和内涵,不要千篇一律的照片,重复性的照片不宜过多,也不要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要特别注意特写画面,如笑脸,鼓掌,流泪,沉思,专注,交流和互动等,要善于抓拍感人的画面,最真实的画面往往最感人。如“暴雨无情人有情“中“人链”等照片,又如“一生雕一课,一世修一行”中“老师们毫不拘束的开怀大笑照片”,平时要注意抓拍,多叫几个人协助拍摄。</h3> <h3></h3><h1><font color="#ed2308"> 六、标题的确定</font></h1><h3> 标题为美篇之魂,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标题会深深吸引读者,标题要准确地表现出美篇的内涵和思想,一看标题就能吸引读者阅读的欲望,因此标题要反复推敲和考量而得出。好的标题往往让人绞尽脑汁都不得之,制作美篇难,找到一个好标题更难。标题可引用古诗词名句、名人名言、作者讲座中最精华的语句,也可概括提炼得出。</h3><h3>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h3><h3>爱与责任 一路同行</h3><h3>暴雨无情人有情</h3><h3>心怀感恩辞旧岁 不忘初心踏新程</h3><h3>人间自有真情在 何惧台风冷雨来</h3><h3>一生雕一课 一世修一行</h3><h3>宝剑出鞘促发展 统一管理显真彰</h3><h3>水满乡 情满园 五指连着教育心</h3><h3>立规求实促发展 尊重赏识谋幸福</h3><h3>点穴开创教研新模式 精准引领教师速成长</h3><h3>内外兼修塑形象 上下同心谱大爱</h3><h3>一字一世界 一笔一乾坤</h3><h3>天道酬勤喜折冠 众志成城暖人心</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七、音乐的选取</font></h1><h3> 音乐为美篇的神韵,好的音乐不仅有助于读者静心阅读美篇,还可以给美篇增加情感因素,甚至催人落泪,引发共鸣,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音乐选取,一是乐曲要舒心,保持阅读时心情的舒畅,好的音乐开头旋律一出来就会能吸引到人,开头旋律不吸引人的音乐一般不选取。二是意境要吻合,歌词内容要能反映出美篇的内涵和思想。</h3><h1><br></h1><h3>《点穴开创教研新模式 精准引领教师速成长》音乐《摘下满天星》</h3>《内外兼修塑形象 上下同心谱大爱》音乐《江山》
《水满乡 情满园 五指连着教育心》音乐《渴望眼睛和眼睛的重逢》
《一字一世界 一笔一乾坤》音乐《康美之恋》
《天道酬勤喜折冠 众志成城暖人心》音乐《沧海一声笑》
《心怀感恩辞旧岁 不忘初心踏新程》音乐《天使的翅膀》
《雾锁椰城 龙华有爱》音乐《相逢是首歌》
《暴雨无情人有情》音乐《爱的奉献》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八、素材的收集</font></h1><h3> 从确定美篇的主题开始,就要注意收集相关的素材,特别是各类照片素材,必须及时收集和整理。千万不要做美篇时才去翻找照片。</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九、美篇的底版</font></h1><h3> 选择的底版要与主题相吻合,不追求过于华丽或过于艳丽的画面,或者比较晦暗的画面,影响感官,颜色尽量柔和些温馨些,要有美感。最好不要有那些飘叶等动画。</h3><h3> </h3><h3> 讲座的内容介绍完了,我们一起到会场看看吧!</h3> <h3> 2018年9月20日下午放学后,老师们在学校二楼会议室召开完全校例会,陈基华校长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一场专题讲座――“点穴式”培训之美篇制作技巧。</h3><h3> 这次讲座是陈基华校长在龙华小学继统一性管理讲座,钢、粉笔字讲座,一生雕一课 一世修一行等一系列讲座后的又一次讲座。为的是让更多的老师更好地掌握制作美篇的技巧,能制作出更高质量的美篇,留住生活中的美好。</h3> <h3> 虽然天色已经黑了,老师们劳累了一天也有些疲倦,但整个会场鸦雀无声!老师们认真地倾听着。</h3> <h3> 虽然陈校长已经告诉大家只要听,不用记笔记,明天美篇会出来,上面会有详细的内容,但是仍然有很多老师边听边记,生怕遗漏哪一个要点。瞧!陈秀梅教导记得多专心。</h3><h3></h3> <h3> 王莉老师戴上眼镜边听边记,校长才开始不久,笔记本上就记得满满当当!</h3> <h3> 放眼望过去,老师们有的托腮倾听、有的抬头凝视、有的静静思考……也许,我们还有很多人没做过美篇,但通过校长的细致讲解,对如何做好美篇有了一些方法和技巧。</h3> <h3> 还有很多老师像符晓菁老师一样,坐得较远,记不过来,赶紧拍下课件,再慢慢抄!这份认真,让人感动!</h3><h3></h3> <h3> 城南校区的年轻小伙子和姑娘们也听得格外认真!请留意后面那两位戴眼镜的小姑娘,也许坐的位置看不到电视,她们一直是这样仰着头看屏幕,这样好学,为你们点赞!👍</h3> <h3> 你瞧!茉莉和王教导听得多么认真!下次是不是要试着做一个美篇啦?😁</h3> <h3> 再看看台上主持会议的叶成才主任,虽然这姿势不怎么美,可是这股认真的劲头着实令人感动!</h3> <h3> 人群中,我们的谢副校长一直微笑着,静静地听着讲座。</h3> <h3> 坐在会场最后面的老师们都是那么专注!</h3> <h3> 不要为已消逝之年华叹息,</h3><h3> 须正视欲匆匆溜走的时光。 </h3><h3> 日子象念珠一样,</h3><h3> 一天接着一天滑过,</h3><h3> 让我们用美篇将其串起,</h3><h3> 串成周,串成月,串成美好的明天!</h3><h3> 感谢在方方面面一直引领我们一路前行的陈教官!</h3><h3> </h3><h3> 后面附上陈校讲座的课件,供老师们闲暇时再学学,细细回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