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子的故事

查强中

<h3>轿子是担在肩上的可移动的房子。轿子的最早历史可追寻到4000年前的夏朝。</h3><h3><br></h3><h3>中国古代的国道上,每十里建一凉亭供经过的商贩、行人休息和遮风挡雨。据说有天下雨,鲁班在凉亭内正在欣赏自己的杰作。感到自己发明的凉亭在雨天是件十分聪明的杰作。此时突然看到远处雨中有一个类似凉亭向他处行来。仔细一看,原来他的徒弟发明了伞,可用手拿着在雨中行走,鲁班自叹不如。</h3><h3><br></h3><h3>可移动的房子-轿子大约出于同一创意。</h3><h3><br></h3> <h3>历史上最大的轿子应该是明代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回家奔丧坐的由32个轿夫抬的轿子。</h3> <h3>张居正的轿子内分卧室和客室,有两名小童在轿内侍候。随从的侍卫由总兵戚继光所派一队鸟统手。张居正从北京至江陵,一千多里行程,“五步一井,以清路尘,十步一庐,以备茶灶”,轿子有里外套间,有厨房厕所加上随侍人员,所以路必拓宽,桥要加固,劳师动众,惊扰官民。</h3> <h3>下图是清未老佛爷慈禧太后坐轿的照片。</h3> <h3>照片是清代大官出行情形。</h3> <h3>下图是西方最早的载人人力运输的工具。</h3> <h3>西方在十七世纪前也有类似的轿子出现(不知是否由中国传入?)。</h3> <h3>下图是中西两种轿子的比较。</h3> <h3>再看一下中国的邻居日本的轿子。</h3> <h3>还有朝鲜改进的轿子。</h3> <h3>中国还有用驴拉的轿子。但没有流行。</h3> <h3>藏族奴隶主就干脆让奴隶背着出行。</h3> <h3>西方在十七世纪后改用马车出行。而用人力的轿子逐渐被淘汰。</h3><h3><br></h3><h3>中国在黄帝时就发明了战车,所以很早之前就用马车或牛车出行。因当时路面不太平整,加之当时没有发明减振弹簧和滚珠轴承 ,也没有充气的橡胶轮胎 ,而是包铁的木轮,所以中国士大夫感到坐车太颠簸,不如坐轿舒服,所以流行坐轿。</h3><h3><br></h3><h3>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担心养尊处优的轿子代步会导致吏治腐败 ,所以开国不久便规定只许妇女儿童和年老有病者可乘轿;三品以上文官特许乘四人抬的轿子,余皆骑马出行。勋戚和武官不问老少,皆不得乘轿;违例乘轿及擅用八人抬轿者,都要接受严厉处罚。</h3> <h3>西方的防震马车传入中国后成了人力车。</h3> <h3>而抬轿的人也成了一种职业 - 轿夫。</h3> <h3>轿子还成了中国的民俗。女子出嫁,新娘必坐花轿。</h3> <h3>深入中国人骨髓的轿子文化。只要有坐轿的人必然有轿夫。坐轿的人地位愈高,争着当轿夫的愈众。但愿有一天没人坐轿了,那么轿夫们只好改行另谋生路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