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333333"> 据卫生部统计,2017年12月《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显示,每年有五万多名0-19岁青少年儿童因伤害死亡。2010-2015年6年间,意外伤害一直是我国0-19岁青少年儿童的首要死亡原因。在0-19岁青少年儿童中,1-4岁年龄组为伤害死亡占比最高人群。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和爱的寄托,每一个宝宝都是父母的天使.在此阶段最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这个时期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注。所以除了医护人员,宝宝们日常接触的人员也需要掌握一些急救技能,因为出现紧急情况后,时间就是生命,医务人员未到达之前,能救孩子的只有触手可及的我们!</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一、这些您知道吗?</b></font><font color="#333333">
一般孩子在吸入异物后,由于人体咽喉反射会立即发生剧烈呛咳,出现面红耳赤,大口喘气,严重时不能发声,并有憋气、呼吸不畅等症状。随后,若异物附于气管壁,症状可暂时缓解;若异物小而光滑,则会随呼吸气流在气管内上下活动,儿童会在症状缓解后一段时间内仍有反复的咳嗽;若异物完全堵塞气道,空气无法进入肺内,肺内气体也无法排出,人很快就会缺氧、昏迷,甚至呼吸和心跳停止。
</font><font color="#ed2308"><b>二、儿科专家总结的十大杀手</b></font><font color="#333333">
1.花生 6.纽扣
2.瓜子 7.拉链
3.硬币 8.吊坠
4.笔头笔帽 9.电池
5.鸡骨、鱼刺等 10.发卡<br></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b>三、海姆立克急救法</b></font></h3><h3> 海姆利希急救法即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主要用于呼吸道完全堵塞或严重堵塞的患者。以下是海姆立克急救方法,爸爸妈妈一定要反复阅读哟。<font color="#ed2308"><br></font></h3> <h3> 双手环抱于肚脐和胸骨间,一手握拳,另一手包住拳头,往双手拇指方向瞬间按压胸部。<br></h3><h3><font color="#ed2308"><b>四、让宝宝远离危险,重在预防</b></font><font color="#333333">
宝宝平日爱玩,爱闹,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日常小细节就不必担心宝宝误吞异物了。
1. 教育儿童不要随意把硬币、纽扣、小玩具等物品含在嘴里玩耍,以免误吸入气管。
2. 孩子在玩耍、哭闹、说话时不要进食,以防食物呛入气管。
3. 3岁以下孩子尽量勿食花生、瓜子等坚果类食品及接触其他小颗粒形物品。
4. 不要让孩子躺在床上吃东西或含着食物睡觉。
5. 果冻容易成为气管异物,一旦发生往往后果严重,在给孩子食用时要特别小心。
6. 加强对昏迷及全麻下患儿的护理,防止呕吐物进入下呼吸道。
最后,让我们做个勤快、负责任的家长,马上行动起来,检查婴幼儿活动的区域,不要出现细小物品或危险物品,例如硬币、纽扣、图钉、电池、小珠子、药品、化妆品、杀虫剂等,为孩子创造一个干净、安全的环境。</font><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