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北(一)走出山海关!

飞云山人3

<h3>2017年8月28日从萍乡乘火车到株州站換乘本次河北,黑龙江,内蒙,吉林,辽宁五省游旅游专列。萍乡有6人,从广东佛`山一路上客到岳阳共48O余人,直到山海关笫一站。<br></h3> <h3>《蝶恋花》萍乘七八七至株,老牛破车。換乘旅游专列,一路上客至岳阳,浩荡直达山海关。 全列共分十个团,括粤湘赣。虽语言各异,相见点头喊老表,同列共济融一堂。<br></h3> <h3>六个萍乡佬:聂文海宗亲(左起)欧阳(二)本人(三)邓老师(四)欧阳妻(五)半个萍乡人(六),自以为曾是上海人,有点傲视群小之味,我们谁也 不问她姓啥名谁。邓老师与她还熟吧,有时搭訕她几句。 人还是应该随和点,出门旅游是寻个开心,难得有几个伴,一路上互相有个照应,扯扯淡,多好呀,一个人不嫌寂寞?相处熟了,交个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h3> <h3>9月2号早上7点到达山海关下。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关。素有迫于生计从关内出此关者,叫做闯关东"。山海山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当年张学良奉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撤进关内,也就是这个山海关。对于山海关我想多说几句,请耐心听我说。</h3> <h3>据说在六百多年前,朱元璋做了大明朝皇帝,他下了一道旨,派元帅徐达和军师刘伯温到京城以北过塞之地围城设防,两年之内,必须完成。 徐达、刘伯温二人领了旨,带着人马,即日起程,很快就到了边塞。第二天,两人骑马登高寮望,寻找筑城的地方。要讲筑城,徐达是外行,他只会交兵征战,冲锋陷阵;围城设防,却不如刘伯温。刘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问大了。徐达站在高处一看,连说:“好地方,好战场!”刘伯温却一声不响。 第三天,他二人骑马又来这里,徐达又连声说:“好地方,难得的好地方啊!”刘伯温还是一声不哼。第四天,他二人骑马又来到这里,徐达又连连说:“好战场啊,好战场!”刘伯温还是不哼一声。徐达见状不解,忙问:“军师,我二人领旨来此围城设防,一连三日,你一言不发,到底为什么?”“为了大明江山!还为了你……”“为我?此话怎说?”刘伯温用马鞭指了前方说:“元帅,你看:北边燕山连绵,南边渤海漫天,在此筑起雄关,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徐达素知军师谋略高,就问:“你想修个什么样的?”刘伯温说:“这座城要比别的地方的城都要大要高,要城连城、城套城、楼对楼、楼望楼,筑一座铁壁金城。”刘伯温又用马鞭朝四周一指,说:“元帅,这里既是个好战场,又是个好居处。你看,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真是个安家定居的好地方呀!”徐达一听恍然大悟,想起军师说“还为了你”的话。徐达连连叫好,当日回营,二人连夜画图,第二天派将送往京城。朝廷准奏,立刻动工。整整干了一年零八个月,关城竣工。 这天早朝,朱元璋一看徐达、刘伯温回来了,就问:“二位爱卿回京,城池可筑成?”二人出班奏道:“托圣上洪福,可曾命名?”徐达、刘伯温二人一听,都愣住了。当时降旨,只叫筑城,未让命名呀!徐达心直,刚一张嘴,只见刘伯温跨前一步说:“臣等未敢妄动。只是那座城,南入海北依山,真可谓山海之关,万岁圣明,请恩示吧!”朱元璋一听,把手一摆说:“好,就叫山海关!” 从朝里回来,刘伯温随徐达到了徐府,对徐达说:“我不能再在朝为官了,我得走了。”徐达忙问:“干啥去?”刘伯温说:“我本是山野道人,还是去游四海去吧!”徐达不解,说:“你我随皇上南征北战,从定江山,如今又修了山海关城,可谓劳苦功高,本该享荣华富贵,这么走了,皇上知道不会奏准的。”刘伯温说:“差矣!万岁如让咱共享荣华,就不会派咱俩边塞筑关城,也不会只给两年期限。你我若不接旨,性命难保;接旨若不按期完工成,又犯欺君之罪;若筑成私下命名,属目无皇上;而今未敢命名,也属办事不周,这只是刚刚开始呀!”徐达大惑:“军师,你是说......”刘伯温手一挥说出“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帝与臣,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东的例子还少吗?”一席话,说得徐达目瞪口呆,半天才说:“军师,你一走了之,我怎么办?”刘伯温说:“你不能走,你要随朝伴驾,无论何时,不要离开万岁左右。赶你,你也不要离开。另外,你的孩子不能留在京城,让他们到山海关那个地方去吧。那里城高池深,不受兵刀之苦,即使烽火连天,此处进有平川,退有高山,是用武之地。”徐达说:“就照军师的话做。明天,叫小儿去山海关。”正说着,闯进一员大将,姓胡名大海。他在帐外听到了徐、刘二人谈话,进屋就嚷:“元帅,我与你出生入死,驰骋疆场,如今公子要去山海关,我也打发一个孩子随他同行吧!”话没落音,大将常遇春又来了。刘伯温素知眼前这三位是生死之交,就把事情原委告诉了他。常遇春也坚持打发一个孩子同去山海关。 不久,刘伯温不辞而别,徐达按刘伯温所言,寸步不离皇上,方保性命。而胡大海、常遇春等开国元勋,竟都糊糊涂涂地死在庆功楼火海之中。 再说,徐达、胡大海、常遇春的三个儿子到了山海关,定居安家。后来,这三家的后代,在山海关城里修了徐达庙,城东北修了胡家坟,城西南修了常家坟,都立了石人石马石牌坊。 山海关四野临时指挥部、山海关保卫战纪念厅 四野临时指挥部设在山海关北街招待所内。山海关保卫战纪念厅记录了历时20天之久的山海关保卫战的过程。 山海关保卫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斗争的战略重点集中在抢占东北这一焦点上。山海关作为通往东北之咽喉要地,势必成为国共两军的必争之地。民国34年(1945)8月3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冀热辽军区部队先机夺取了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多年的山海关,并控制了铁路、公路和机场,9月中旬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大部队及中共中央领导彭真、陈云、伍修权、叶季壮等人经山海关迅速进入东北腹地。国民党面对这一局势,在美国援助下,从海上、空中调运大批军队集结于秦皇岛,开始与人民解放军争夺东北的战斗,山海关阻击战即是这场战斗的序幕。 山海关阻击战,从10月25日开始到11月16日结束,激战达22天。人民解放军以6个团近万人的兵力抗击7万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为中国共产党进军东北的战略部署赢得了宝贵时间,为先期打开东北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并迟滞了国民党打通、占领东北的战略行动。 第四野战军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1949年1月15日和3月7日的命令,东北野战军于3月1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萧克任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l955年4月,中南军区奉命改称广州军区,第四野战军番号撤销,部队归广州军区指挥。 (来自网络)飞云山人搜集<br></h3> <h3>古长城山海关东门箭楼上,挂着一块横额巨匾,上面写着“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笔法苍劲有力,神韵庄重潇洒,这是明代进士肖显所书。   相传,五百多年前,明成化皇帝朱见深亲笔诏旨,要在山海关东门上挂一块题为'天下第一关'的匾额,并说这是朝廷对著名关隘的重视,可使山川增辉,如办理不善,要严加治罪。   当时镇守山海关的是一位兵部主事。他接旨后,自然不敢怠慢,立刻派人爬上东门的箭楼,丈量好尺寸,找来能工巧匠,做了一块长一丈八尺,宽五尺的巨匾,这样大的匾,又是皇上派下来的差事,找谁来写呢?兵部主事和部下商量了一天一夜,终于想起一个人来。这个人姓肖名显,两榜进士出身,当过福建按察司佥事,是全国知名的书法家,真草隶篆样样都好。近年因年老辞去官职,归家山海关赋闲。   第二天上午,兵部主事亲拜访了肖显。说明来意后,肖显沉吟了半晌,才点头应允。不过他提出,让他写匾,时间要长些,不能着急。不这样他就不写。兵部主事知道求人的事不能勉强,就连连答应:“可以,可以,只要老先生肯帮这个忙,一切由着您看着办就是了。”   兵部主事满以为写块匾,只五个字,擅长书法的人只是举手之劳,一挥而就,肖显虽说时间长些,也不过三天。可是,他回到衙门以后,转眼二十多天过去了,一点信息也没有。他心里发急,可有言在先,不能催,怎么办呢?想来想去,有了主意。他让手下人备了几样东西:熏鸡、烤鸭、金华火腿和绍兴花雕,派一名亲信去给肖显送礼。时间不长,送礼的回来了,禀报说:'肖老先生正书房里用功。书房里贴着历代著名书法家的真迹墨宝,桌上地下到处都是废纸。'兵部主事想练练也好,再等等吧。这一等转眼二十多天过去了,一点消息也没有,兵部主事又着急了。他让手下又备好几样东西:各色的绫罗缎匹和时新的湘云纱,派一名亲信去给肖显送礼。时间不长,送礼的人回来了,禀报说:'肖老先生正在偏院用功。每天起五更爬半夜地耍扁担。'兵部主事心里纳闷,他不知道耍扁担和写字有什么关系,于是又询问肖显是怎么耍法。那送礼的就伸直胳膊侧着身子比划了几下说:'小的见肖老先生就是这样的。既不像耍枪,也不像练棍……'兵部主事一听,有些纳闷,越想越是莫名其妙。不过,已经等了这么多天了,就再等等吧!谁知道转眼又是二十多天过去了,还是一点信息没有。兵部主事这回可有点沉不住气了,让手下人又准备好几样东西:上等的湖笔、最好的徽墨、几十张玉 板宣纸,另外还有一支特号的抓笔,又让亲信送了过来。时间不长,送礼的亲信回来了,禀报说:'肖老先生正在卧室用功,不断地吟诵古人的诗句。小的去时,看他下闭着眼睛背什么飞流直下三千尺呀,什么疑是银河落九天呀,还有……什么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疑青光呀!……''他见到礼物后怎么说的?'兵部主事问。'他说再过一个月就可以写匾了。'   兵部主事虽然对肖显的话一点也理解不了,可是总归有了期限。心想有个日子比没有日子强,那就等吧!兵部主事万没料到,第二天他接天兵部一封急信,说新任蓟辽总督代替皇上要来山海关视察挂匾事宜,预计三天内到达。这下可把兵部主事吓坏了,立码让人抬着那块尚未携刻的木匾和一坛子研好的墨汁随他们到肖显家去。   到了肖显家里,兵部主事与肖显寒暄几句,见肖显对写匾之事只字不提,只好站起身来,拱手施礼说:“下官今遇急难,请老先生伸伸手,帮兄弟一把!”肖显一听,不知何事,当他听兵部主把话说完,不禁长长地打了个'咳'声,说:'事情是不能尽人意的!'于是他让人把匾靠在墙上,匾下边垫上几块砖,他亲自到书房取来一支大笔。兵部主事一看,正是昨天派人送来的大抓笔,只是新加上了二尺多长的木柄。肖显拿着笔到盛满墨汁的坛子里蘸得饱满,可是没有立刻就写,他提着笔在匾前来回走着,一边走一边商端祥,一会儿点头,一会儿又笑笑,忽然,他站住了,一侧身,把胳膊伸直,凝神屏气地动笔写了起来。肖显这一动笔,旁边的兵部事可开眼了,他虽是个武官也粗通文墨,但是他没看见过肖显这样写字的:肖显一下子年轻了不知多少岁,像一个年富力强的武将在演练刀法。他把全身的力量灌注到胳膊上,再由胳膊灌注到手腕上,直到笔端。只见他落笔如高山坠石,起笔如飞燕掠食。有快、有慢、又稳、又准,运起笔来,像是用力拔、用力拉着千斤重负,全身随笔左右移动,有时慢慢蹲下,有时钉子般安如泰山。   兵部主事在一旁看着看着,看入了迷,他心想:'练武的讲究身剑合一,工夫不纯不行,功夫不到不行。肖显写字身随笔走,笔随身行,不也是身笔合一吗?这才是真功夫!'这时,就听耳边有人说:'献丑了!'抬头一看,肖显满脸是汗,提笔站在身旁,匾上'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笔力苍劲、气势雄伟,把瓦房显得矮了一大截。兵部主事忙拱手道谢,说:'老先生笔下生辉,可谓当代首屈一指。'肖显却带着惋惜的神情说:'我本想用一个月的时间研究前代著名书法家的法贴墨迹;用一个月的时间拿扁担练背笔,以增强臂力,这两步做到了。可我想,这匾要是在雄关上,字形仅端正不够,还必须要有神韵,要让匾上的字突破木匾之局限。为此,我本想再用一个月时间读古诗,以开阔胸襟,陶冶性情。可惜呀,这步未能达到。'听了这番话,兵部主事方知肖显为何迟迟未动笔的原因。就连连说:'这已经很好了!一定能光照千古呀!'   第二天上午,兵部主事在东门的'悦心斋'酒楼盛宴款待肖显。酒过三巡后,宾主凭栏仰望,肖显这才发现'下'字少了一点。这时,把总禀报蓟辽总督已过石河。回府取笔,登楼补写已来不及,怎么办?肖显急中生智,命书童马上研墨,随手抓过堂官手中的一块擦桌布,手中一团,饱蘸墨汁,用尽平生力气,朝箭楼上的匾额甩去,只听'叭'的一声,抹布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下'字右下角。酒楼上满座宾客,一时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待清醒过来,都异口同声称赞道:“肖公真是落笔有神,巧夺天工啊!” 肖显写的这块匾,至今还收藏在“天下第一关”城楼内。它名传中外,每天都吸引着大量的旅游者欣赏称赞。 。(来自网络)飞云山人搜集。 <br></h3> <h3>京师陷落。 李自成大军入占京都。 吴三桂恰似无所依傍的浮萍迷惘飘荡。就在这无所沉浮的波涛中,他思念着自己心爱的人儿,一想到她的命运,他的心中不禁打了一个冷颤! 圆圆难道真的要出事?不,不会……还是先别猜,说不定没人能找到她,她命大…… 破天荒头一遭,吴三桂在大军进退维谷的危险处境下,竟然不去想如何进退,而是一脑子陈圆圆,他甚至没有想到母亲与家族会如何…… 相约如梦,誓言如风。 梦已逝,风已去,人却依然活在心中。 吴三桂不能没有陈圆圆,若圆圆有个三长两短,我将……我将怎么办呢? 吴三桂依然在想着陈圆圆。 三天后,细作从北京带回了父亲的书信。 三桂我儿:大顺军陷城,为父与众臣已归降。家中无事,陈圆圆亦平安无事。儿可准备投降大顺,但须观大顺如何待明室降将。 吴三桂轻松地出了一口长气。“圆圆平安无事”最是令人快意了。 降李自成?如果李自成真有天子气像,那自然要降,否则我吴三桂还能到关外降清?我或当梁山好汉不成? 他对投降大顺并无反感。改朝换代的事,谁又扭转得了?良臣择明主,飞鸟择良木。万一将来李自成不信任我了,我就与圆圆遨游山林去,这打仗还能当日子过……? 吴三桂的心松驰下来,他在静候佳音。 三月二十五日,北京家中又来了一封信,短极了,字迹亦潦草颤抖: 三桂吾儿:父事大顺,勿忧,儿保重。陈圆圆单骑奔辽东寻你。 父字 奇怪的是,大信封中竟有一方丝巾,内含一绺青丝——圆圆的头发! 她既然来找我,为什么要留此青丝!? 这种男女永决式的剪青丝为念,吴三桂感到大惑大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吴三桂立即伏案回书: 父鉴:降顺儿甚赞同。父信中说圆圆只身匹马奔辽东。何曾见其踪迹?如此轻年少女,岂可匹马出门,父亲怎么能如此失算?儿实不放心,盼再告。 实际上,这是吴襄骗儿子的。 他想让儿子对圆圆死了心,就当圆圆死在乱兵路上了。大顺李自成、刘宗敏抢走圆圆,能说吗?况将来三桂还要投降大顺,这君臣关系怎么处?父受刑掠,也不能说……如今只有用言语安慰一些,盼到太平时日再说吧! 谁知次日即三月二十六日,吴府管事吴禄深夜逃出吴府,听说吴三桂的军马就在丰润时,他即连夜奔丰润而来。 来到吴三挂帅府,吴禄即刻求见吴三桂。 吴三桂听说是家中管事吴禄,立刻召见。 吴禄带来的消息使吴三桂目瞪口呆! 家产被李自成籍没! 家父被刘宗敏严刑拷打拘执! 家族人被软禁! 最为让吴三桂受不了的是: 陈圆圆被刘宗敏抢走…… 吴三桂一下子失去了反应——他感到大地颠覆于一日之间,究竟是怎么了? 圆圆、家父、财产、家族…… 他觉得一股热血骤然冲上头顶,几乎要倒下去了……他强扶起书案站定,他满脸通红,一直红到发根,鼻窦由于内心激动张得大大的,额上冒出豆大的汗珠,一条深深的皱纹从紧咬着的嘴唇向气势汹汹的下巴伸展过去……他眼里闪烁着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这样的目光使身边的侍从们大为惊慌,都害怕起来。 吴三桂牙齿咬得咔咔直响。骤然间,他转过身抽出兵器架上的斩将刀,突然发出一声只有听到过一只受伤的狮子的吼声的人才能想像得出的喊叫: “李自成——!刘宗敏——!” 一刀劈下,书案即一声巨响被从中劈开。 众将闻声,哗然聚来……吴三桂只觉嗓子眼儿发甜,一口鲜血吐了出来,跄踉几步躺倒在地上。 众将纷纷围上来: 屋子里一片慌乱。 良久,吴三桂才悠悠醒来,他没有滴一滴眼泪,但眼珠红丝遍布,血充瞳仁,他见众将围在自己身边,向他们挥一挥手: “各回营帐,容我思虑片刻,两个时辰后大帐议事”。 “那将军您……” “我没事!” 众将纷纷走了。 吴三桂闭眼沉思:怎么办?进,李自成军已驻山海关。退,往哪里退?投降李自成?不,绝不能!我的圆圆,我的爱妾,我的美人,当初我为什么没把你带上随军出征,为什么让你孤零零的一个人独守家门,如今贼人进入京城,圆圆已身陷魔爪,被李自成蹂躏,她那娇弱之躯,怎禁得住这帮贼人的践踏,李自成,刘宗敏,你们这帮猪狗! 吴三桂由陈圆圆发展到对李自成大军的全面仇恨,夺我爱妾——刑我家父——籍我家产——毁我皇室——逼杀皇上……国仇家恨,全部凝聚到李自成、刘宗敏身上,和这样的贼匪怎么能共事——那么,肯定要与李自成为敌了?是的,肯定为敌了! 如果与李自成为敌,那么就要赶快摆脱丰润这个危险地带。大军出京,丰润即日可下,这个地方地势平平,无险可守,明明是坐以待毙……当务之急,是必须先找个立足点,再图复仇根本,杀死仇家! “传参军方献廷、胡守亮两位大人。” 吴三桂向书房外喊话,他需要这两位参军为他谋划一处立足点。 “方献廷,胡守亮参见将军!” 话音刚落,二人推门而入。 噫!来得如此之快?吴三桂看了他们一眼。 “参见将军!” “二位请坐!” “谢将军。”二人坐定说道,“我二人并未离开,我们一直守在营帐书房外面,只等将军商议大事。” 这真是两个见事极快的高明参军。 方献廷是原辽东巡府的公子,与吴三桂意气相投,其父死后他不做别的官,专门赶来为吴三桂作高级参谋,吴三桂甚为欣赏此人见多识广,二人无事不谈。 胡宗亮是军中谋士出身,也是吴三桂的作战参谋。他精通满语,足智多谋,尤其在实际战争中会随机应变,常有奇谋妙计。 吴三桂非常高兴,向二人一拱手: “方、胡两位兄台:方今大势已明,我与李自成、刘宗敏不共戴天!但急需找一处地方驻扎屯兵,目下之计,不知二位有何高见?” “吴将军所言极是,我二人早已想到一处地方——” “什么地方?” “山海关!” 吴三桂手一劈道:“我也如此想!刻不容缓,连夜回师北上,一切到山海关再议!” 一个时辰后,众将聚集营中。 吴三桂手捧尚方宝剑,脸色肃然,在营帐中来回走了几步,正色宣誓: “诸位将军,这是大明先帝赐我的镇辽尚方宝剑!而今我军回师勤王后未几,闯贼已攻克帝京,灭我泉社,逼杀皇上,刑戮大臣,焚掠皇宫……我父被刑,家产被抄,爱妾被夺!国仇家恨,今日集于一身!我誓与闯贼李自成、刘宗敏周旋到底,不杀此贼,誓不为人!请将凡愿跟随我报此国仇家恨者,留!凡不愿复仇者,走!” 满帐一声吼:“愿随将军复仇!” “好!我军连夜北进山海关,攻取山海关,再作计议!”吴三桂立即分派了行军次序。 一个时辰后,八万大军开出丰润。 这支大军在</h3><h3>黑夜中无声无息向山海关扑去。 (来自网络)飞云山人搜集。<br></h3> <h3>山海关《六幺令》明帅军师,筑城奉皇令。北边燕山连绵,南渤海漫天。城连城城套城,楼对楼相望。山连海合,赐“山海关"。伯温潜遁功臣灭。 地扼险要,兵家必争地。雄关漫道如铁,天下笫一关。清兵直奉国共,塵战何其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奈何为民得道者。 飞云山人撰。<br></h3> <h3>我们从山海关转北戴河,这里风景,气候宜人,怪不得中央领导,常在这里避暑,开会。练别是林彪长期选住北戴河。</h3> <h3>“秦皇岛外打漁船,一片汪洋都不见"。今天天气很好,碧绿的海面涟渏鳞洵,远处高楼大厦都清晰可见。海鸥阵阵,争相寻食。</h3> <h3>.承德避暑山庄,当年清王朝皇帝,达官显贵逍遥快乐的地方,现在平民百姓也可涉足这里。</h3> <h3>今天来到山海关外,来到关东大集。</h3> <h3>今天我们也来闯关东啦!旁边打拳的这位是湖南株洲的兄弟。一连几天在一起,混得很熟了。携起手来闯关东! 《东北行闯关东篇》飞云山人撰。请静候下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