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走进右玉新城镇之三</p><p class="ql-block"> 大南山 解开北魏金陵的钥匙</p><p class="ql-block"> 王彩蜜</p><p class="ql-block"> 探秘金陵呼右玉 风云千载道君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滔滔苍头河畔,巍巍贺兰山巅,一片沉睡千年的墓园让人驻足,这究竟是谁的安魂之地?几堆土冢,多方争鸣,历史真相究竟如何?多少次考古,多少年研究,究竟给出了怎样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 贺兰山又称大南山,位于右玉城西。高1599米,盘踞十余里,山势巍峨,气势雄伟,南面半山坡上有座金碧辉煌的显明寺,寺内竖北魏孝文帝碑一通。寺西有神泉水,半山腰有藏圣洞,山顶上有规模宏大的北魏陵墓,构成贺兰山迷人的景观。</p><p class="ql-block"> 贺兰山像把利剑直插霄汉,古人称其为“贺兰插汉”。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在此避难生息十年,浩浩的帝王之气,和历史有记载而尚未揭秘的北魏金陵之迷,更使贺兰山平添了几分历史的诡魅和神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魏从昭成皇帝拓跋什翼键到献文帝拓跋弘共七帝,还有一大批皇帝的宗室、功臣等,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先后葬于北魏的前期皇陵——金陵。北魏金陵是中国古籍中有明确记载的古代帝王陵寝,尘封地下1500多年,时至今日没有人知晓在什么地方,竞然成了千古之谜。 </p><p class="ql-block"> 《魏书》中对金陵的提法有三种:一是称云中金陵,二是称盛乐金陵,三是单称金陵。据专家考证,云中金陵在北魏云中旧宫,即今内蒙古托可托县附近;盛乐金陵在北魏故都盛乐,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上土城附近;金陵在北魏首都平城(今大同)京畿内善无,即今右玉县。</p><p class="ql-block"> 专家考证的右玉贺兰山一代有北魏金陵是称谓有依、史书有据、考古可证、史籍可见的。</p> <p class="ql-block">一:文献记载中金陵位置。</p><p class="ql-block"> 《魏书》中实际上也多处暗示金陵的位置。《魏书-列传第四十八》提到:“况北代宗庙在焉,山陵托焉”,“北代”即指北魏迁都洛阳后对平城及畿内之地的总称,“山陵讬焉”即指金陵在京畿内之高山地。</p><p class="ql-block"> 《魏书-列传第七》记载:“贼虏入寇,至于旧都,犯逼山陵”。旧都即指平城(大同),也说明金陵就在平城附近。 </p><p class="ql-block"> 《魏书。高祖记》载:太和二十一年二月“车驾至平城。甲戍,谒永固陵,癸未,行幸云中。三月庚寅,车驾至自云中。辛卯,谒帝陵,乙未,车驾南巡”。此次孝文帝出巡的路线是从平城向东北至方山永固陵,然后沿如浑水(今山西大同御河)向北出得胜口而至云中(云中郡在太和二十一年时尚治盛乐),然后由盛乐南返,在归途中拜谒金陵,此亦可证金陵应在盛乐之南。</p><p class="ql-block"> 《魏书》中还有一则重要的资料,元深对灵太后说:“定襄陵庙之要重,平城守国之要镇。”这里说的定陵,即汉代定襄郡,北魏时的善无郡,在今山西右玉境内,据大同西200华里。</p><p class="ql-block"> 金陵调查组还有种说法: 金陵既称“山陵”,而盛乐之东西北三面均为丘陵或平原,因而只能营建于南部右玉的大山之上。右玉地理位置紧依盛乐,在西晋时已属鲜卑,北魏迁都大同后又为“京畿之地”,右玉在二都之间,实为建造陵园的理想地区。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二:贺兰山显明寺石碑与金陵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据清雍正《朔平府志●方舆古迹》载:贺兰山有孝文碑(后文另述),碑文有“孝文”字样,山中有显明寺。</p><p class="ql-block"> 据右玉县考察报告,现在贺兰山有高大坟丘和寺院遗址,共有墓冢5处,东西长70m,南北宽40m,西侧为主墓,二冢东西并列,封土均高6m,周长均为40m。离墓冢不远,有显明寺遗址,也与碑文相符。</p><p class="ql-block"> 根据近年来考古工作者的实地考察,在右玉县的贺兰山、南山、东团山、西团山、马头山、卧羊山、张家山、鹰台山、石塘山和乔家山等处的山顶上,都有高大坟丘,特别是贺兰山。关于这一点,旧府志的记载值得研究。清代雍正年间纂修的《朔平府志》收录有明代正德年间的《大南山古刹显明寺重修碑记》,碑记中写道:“……去城南一舍许,有名山曰贺兰山。山之阳,古刹胜地一区,肇自汉孝文,曾驻兵于此,因墓于山,遂建寺,名曰明显。</p><p class="ql-block"> 《朔平府志》提到了“孝文碑”,年久丢失,幸运的是,1984年在大南山墓地周围村庄被当地群众发现,现已移存在县博物馆保存,为国家二级文物。碑文中提到的几个关键字,如“因墓于山,遂建寺”,其中“墓”字很有可能就是指的一处金陵,“寺”字所指应为显明寺。</p><p class="ql-block"> 据右玉县考察报告,现在贺兰山上有高大坟丘和寺院遗址,共有墓冢5处,东西长70m,南北宽40m,西侧为主墓二冢东西并列,封土均高6m,周长均为40m。离墓冢不远,有显明寺遗址,也与碑文相符。 </p> <p class="ql-block">三:右玉北魏墓葬与金陵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金陵调查组曾在右玉县境内发现有20多座山陵及北魏时期的遗物。右玉山陵在盛乐之南,专家们一致认为,右玉山陵很可能就是上文提到的第三处金陵。</p><p class="ql-block"> 贺兰山顶有大墓五座,当地群众谓之“王坟圪塔”,呈圆锥形,石砌方形基座。西冢基座,共分三层,逐层内收,高约3米,最外层石墙长74米,宽43米,封土高6米;东冢石砌基座为二层,逐层内收,最外层的石墙长约2 0米,宽11米,封土高5米。墓边地表有大量的碎陶片和素面大砖,绳纹小砖、方格纹板瓦等,这些残陶片与盛乐古城(内蒙古和林县土城子)、方山永固陵(山西大同市北)的地表遗物完全一致,都是典型的北魏风格,可判定其为北魏墓葬无疑。</p><p class="ql-block"> 1:右玉境内除了贺兰山的其余几座山顶皆有墓葬,其地表遗物大致皆与贺兰山一样,墓葬形制一样,它们是马头山、塘子山、张家山、平顶山等山峰。这些墓葬是否就是金陵,需要认真考证。</p><p class="ql-block"> 2:北魏的墓葬建于山顶,封土与山形浑然一体,整个山体就象一座巨大的墓冢,以山势来烘托帝王的尊严。 北魏文献中,金陵又称“山陵”,而且北魏的皇陵都建造于山上,也不在山腰,而是直接建在山顶。《魏书●韩麟麟传》曰:“北代宗庙在焉,山陵托焉”。而在右玉境内的北魏陵墓正好都在山巅修建,而不是山腰。</p><p class="ql-block"> 3:另据《朔平府志》记载,在贺兰山南坡上有一“元洞”,洞口高四尺,宽三尺,深五六尺,有一石穴穿下,人莫敢入。现在这一石洞已被发现。据右玉县有关部门派人入洞考查,为人工开凿。此洞与“墓”、“寺”在同一地方,是否与金陵有关呢?在古代有个讲究,在皇陵的咽喉部挖一个深洞,以断其“王气”,可破坏皇家风水。</p><p class="ql-block"> 按照北魏帝王家的风水理论,祖墓的风水,会影响后人的命运;而一国之君陵墓的风水,则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的兴衰。帝陵选在贺兰山,居高临下,风水相宜,北魏王朝能辉煌鼎盛1480年,可谓是铜墙铁壁的江山,要想让北魏王朝土崩瓦解,先断其“藏风聚气”的格局,如今贺兰山腰的石洞,也许就是与金陵有玄妙的关系的。它又向我们暗示着什么?无论谁看见它,都觉得它是那么“神秘”,于是,便产生了许多美丽而吸引人的传说和专家们的推测。</p><p class="ql-block"> 4:据当地老百姓讲,传说过去贺兰山下的大道上,立着块文武官在此下马的牌子,听至此,心里便不由地肃穆起来,满山的翠柏似乎也发出了呼呼的告诫,任那多大的官吏到了这儿也是要下轿步行的,这当然都是因为山上葬着皇帝。</p><p class="ql-block"> 右玉境内的这批北魏墓葬,无论从其营造规模,还是山形地势来看,显然不是庶民百姓葬所,也绝非一般王公贵族的墓地,而与金陵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4:当地群众一直将山顶墓称作“王坟圪塔”绝非空穴来风,而《贺兰山古刹显明寺重新修碑记》(后文另述),提到的“因墓于山”一语,也绝非凭空杜撰,决定了此墓绝非一般墓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北魏金陵就在右玉,不在云中和盛乐。</p><p class="ql-block"> 北魏所有的王陵墓都建在海拨1500_1700米的高山之巅,封土即为山之顶峰,这在当时落后的生产和运输条件下,必然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普遍百姓及一般官员根本无能为力。</p><p class="ql-block"> 《魏书虽然点出云中和盛乐,但这仅是地理范围,并无确切地点,而且在这两个地方至今也未发现山陵,所以,根本无法确定其准确位置,从《魏书》许多史料分析,金陵应在北魏时的畿内善无县,即今右玉县。</p><p class="ql-block">五:北魏为什么要把金陵建在右玉?</p><p class="ql-block"> 1:北魏皇室的丧葬习俗是把陵墓建造在山上,而贺兰山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理想的圣地,九五之尊的皇帝选择陵寝之地,自然不会草率,他们的意识里历来有“视死如生”的理念,都与千秋大业相关,一定要龙脉永承的,选址必须讲究的玄妙的风水。而贺兰山是直插云霄,山脚西是千年不绝的苍头河,可谓枕山蹬河,寓意真龙可腾云入水。大河环绕夹流似玉带。群山环抱的堂局辽阔坦荡,雍容不迫,可谓地臻全美,景物天成,贺兰山是被风水学家视为“山高水来”的吉祥之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金陵调查组曾在右玉县境内发现有20多座山陵及北魏时期的遗物。右玉山陵在盛乐之南,专家们一致认为,右玉山陵很可能就是上文提到的第三处金陵。</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80年代, 原雁北几位考古界人士在右玉县考察时意外发现,在贺兰山、马头山 等的山顶上有一些高大的类似于墓冢的土丘,一些山体的主峰有人工堆垒的痕迹,而且土丘周围还发现了北魏时代的陶片及碎砖瓦片,疑是古代祭坛。</p><p class="ql-block"> 后来,当时的雁北文物站站长张畅耕组织了一个调查组,在右玉进行了为期近半个月的实地调查,结果在贺兰山、南山、马头山等 的山顶上发现了二十多座高大的土冢,有北魏遗物,和《魏书》上记载的一样,此次发现在学术界引起不小的轰动,北京大学的宿白教授为此还专程到右玉考察。但最后,此事因未能进行实地发掘而被搁置下来。</p> <p class="ql-block"> 游走在贺兰山上,随处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呼吸,体会先民的创造。遍地的文化遗存,昭示着贺兰山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p><p class="ql-block"> 贺兰山上的北魏墓寝,为什么被多少代热衷于探密的人来贺兰山,乐此不疲寻找它的蛛丝马迹?如谜一般的金陵,如晨曦,若隐若现,一个个历史谜团牵动着多少人的心弦。</p><p class="ql-block"> 《魏书》、《朔平府志》、《资治通鉴》的或详或略的记录让人震撼,它就像一本摊开的历史教科书,展现在金陵探寻者眼前,令探寻者的思维穿越到一千五百年前,为什么所有的调查结果都证明金陵就在右玉?就在贺兰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贺兰山上这片陵寝承载着或辉煌或衰败的历史,传承着或动人或神秘的故事,值得我们去珍惜收藏。这些曾经主宰过国家命运,在北魏王朝政治舞台上扮演极为重要角色的人物,如今长眠于此,任由自然的洗礼和历史的评说。</p><p class="ql-block"> 什么时候能揭开笼罩在金陵的神秘面纱?为什么以夯土筑成的北魏王陵历经千年却依然挺拔独存?这原因究竟何在?一直是考古学家探寻的答案之一,真相如何?恐怕就只有等挖掘那天才能得知了。</p><p class="ql-block"> 金陵调查组相信贺兰山顶的北魏墓地,将会是揭开笼罩在金陵神秘的面纱的钥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右玉县新城镇人民政府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