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江苏省常熟市地处江南水乡,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得名“常熟”。</b><b>受同学史金元的邀请,我们北京空军学院气象训练队二中队同学一行20人相聚常熟,尽赏江南美景,畅叙同学友情,这一张张照片记下了五天同学们快乐难忘的时光。</b></h3> <h3><b>常熟行的第一站是沙家滨,从宾馆驱车20分钟,我们便来到了现代京剧《沙家浜》的实地~沙家浜景区。沙家浜位于阳澄湖畔,境内芦苇葱郁,岸柳成行,尽现江南水乡田园风光。这是我第三次来沙家浜了,90年代这里只是一个江南的小村庄,因样板戏《沙家浜》而闻名,人们来到这里坐船游览芦苇荡,品尝地道的阳澄湖鱼蟹,既受教育又放松心情。今天的沙家浜建了纪念馆、大型英雄雕塑和长廊亭台等人工建筑,感觉少了许多乡村的本色。</b></h3> <h3><b>我喜欢看着木船划过水面留下的波纹,听着微风吹拂芦苇叶发出沙沙的声响,想像着绵密起伏的芦苇荡的幽深神秘。期待着坐手摇船穿梭芦苇丛林,不巧的是由于台风"山竹"的影响所有船只停航。其实这哪跟哪啊,山竹在广东登陆江苏哪儿来的大风,我们这么多气象老兵也奈何不了呀!只能遗憾的"步行”芦苇荡了,好在现在环湖的路很好,穿梭在竹林小桥中也很新鲜刺激!</b><br></h3> <h3><b>哈哈哈智斗</b></h3> <h3><b>厉害了张江扮刁德一啊</b></h3> <h3><b>常熟行的第二站是尚湖公园,传说,姜太公曾在此隐居垂钓,姜太公名叫姜尚,所以尚湖由此得名。尚湖与虞山相映,十里青山半入城,万亩碧波涌西门。</b><b>初秋的尚湖,荷叶田田,芦苇青翠,池杉碧绿。</b></h3> <h3><b>尚湖的拂水堤 长1.4公里,南连荷香洲,北达虞山脚下,长堤上姹紫嫣红,杨柳婆娑,宛如一条绿色的彩带正在柔动嬉水,故名“拂水堤”。 堤上有座白色的十七孔桥,是不是很像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呀!</b><br></h3> <h3><b>吃过午饭睡了会儿午觉,我们乘巴士登上了虞山,虞山森林公园毗邻沙家浜,在阳澄湖畔与尚湖相依,湖光山色相映生辉,有着“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美称。</b><b>虞山上有座历史悠久的藏海禅寺,是常熟地处最高的佛教丛林。</b></h3> <h3><b>虞山最高处剑门海拔261米,以石景著称。“绝壁云扶将堕石”。登上山顶放眼望去,尚湖如镜,河湖交叉,阡陌纵横,一派秀丽的江南水乡田园风光。</b><br></h3> <h3><b>看看董班长怎样手把手的教沙班长拍一张造型,老胡同学差点笑岔了气。</b></h3> <h3><b>常熟行的最后一站是锦溪古镇,古镇有2500多年的历史,导游介绍,在南宋建都临安时,宋孝宗的宠妃陈妃病殁水葬于此,锦溪便改名陈墓,长达880年。1993年,恢复锦溪古名。古镇原有一溪,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江面,满溪跃金,灿烂若锦带,所以得名锦溪。</b></h3> <h3><b>古镇入口处的古莲桥是锦溪的标志,远看长廊拱桥镶嵌在明镜般的水面,近看大片绿色的莲花荷藕飘在水上,如镂空剪纸的古莲桥像一幅天然的山水画。</b><br></h3> <h3><b>锦溪有三十六座桥,都是千百年来留下的古桥,人们的生活往来于这座座小桥,小桥流水人家,还有那长长窄窄的胡同和布滿青苔的石墙,让我们看到了古镇原住民祖祖辈辈的生活家园。</b><br></h3> <h3><b>昔日的少男少女,今日见面己是白首老翁,但仍有着一颗颗少年心,叙不完的往事,止不住的快乐……,然而时光似箭,又要说再见了,再见了常熟!再见了战友同学们!</b></h3> <h3><b>衷心的感谢史金元同学李中业同学的热情接待和周到安排,让大家吃得好,玩得开心,休息的舒适。谢谢同学们的相聚相伴,我们来年再见!</b></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