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施英老师学心理之第一课:开启<<正面管教>>之旅

开怀一笑

<h3>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方法。它以"和善而坚定"为核心原则,家长和老师在和善而坚定的氛围里培养孩子自律、责任、合作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在生活实践中掌握各种技能。</h3> <h3>第一步:围圈</h3> <h3>早上八点,比预期提前半小时到教师发展中心,发现有人比我们更早——施老师拿着本书静静地坐在走廊里看书。一会儿陆陆续续的又来了几个学员,施老师说:“你们几个帮忙排下桌椅吧,后面的桌子挪开,黑板我要用,凳子围成圈,22个座位”!也没说挪到哪去,也没说围成多大的圈,虽有疑惑,但毕竟第一次见面大家也不好多问,几个女人各自凭着经验连拖带拽总算把桌椅安顿妥当了。好不容易围做下来,施老师面无表情的说:“刚才围圈我们用了多少时间?大家看看下次我们能不能用时短一点?还有讨论一下围圈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心里不由嘀咕,这个老师架子蛮大的,叫我们几个女人搬桌子、自己一点不帮忙还嫌这嫌那的。但是通过施老师的引导,我们很快就明白了其间的道理:</h3> <h3>1.计时是为了:聚焦、提炼、精简</h3><h3>2.围圈是为了:让每个人都可以被看见,这是正面管教的基础,有利于排除各方面障碍,使人与人之间距离更近, 听课更专注。</h3><h3>3.围圈要做到:安静、有序、安全,是为了不影响自己和他人,也可以高效完成任务。</h3><h3>4.老师不发指令是为了:专注于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挖掘学生自身的资源,让目标包裹在活动中。让学生在错误中学习,在实践中懂得“下次再遇到这种问题该怎么办?”</h3> <h3>大人与孩子互动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严厉、娇纵和正面管教。通过《正面管教》第一章的读书活动,我们看到了选择不同方法的父母或老师态度的不同,看到了不同态度带来的管教效果的不同,懂得了有效管教要达到的应该是重要的长期效果。</h3> <h3><font color="#010101">三种不同亲子互动方式的角色演绎,让我们在捧腹大笑中汗颜,原来我们都曾经在有意无意中做过和那个熊孩子一样活该被揍的“严厉的妈妈”、“娇纵的妈妈”。</font></h3> <h3>让我们学会一些“和善而坚定”的常用语,避免使用不尊重孩子的话语,增进和孩子们的合作。</h3> <h3>『第三章 出生顺序的重要性』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出生顺序对人心理、能力等各方面发展影响很大。我们在分组学习交流中也确实发现同一出生顺序的人会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也发现出生顺序中排行最大、排行最小、排行中间、独生子女四个组别中的很多迥异。</h3><h3>对二胎家庭来说,尤其不能因为二宝小而什么事都让着他(她),这样对二宝心理发展、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的习得也是非常有害的。对大宝来说也会极为不公平,“凭什么我都要让着他(她)”,“凭什么你们都要宠着他(她)”,故而导致大宝心理失衡、怨恨、叛逆,由此会引发亲子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h3> <h3>让我们学会运用出生顺序的相关知识来鼓励孩子!</h3> <h3>当然,作为老师,出生顺序对我们的执教风格也会有很大影响。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扬长避短,做一个和善而坚定的父(母),做一个和善而坚定的老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