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谨以此篇,献给所有为我们修路付出的人们!)</fon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167efb"> “要致富,先修路”。2018年9月17日下午5:30分,罗田县凤山镇中石源河村10组翻身垸和细邓垸共计1240余米的硬化路面工程全线竣工。这件大事的完成,没有燃放烟花爆竹庆祝,只是当天晚上在翻身垸办了两桌薄酒施工师傅们喝,以感谢他们在这“秋老虎”的天气里,挥汗如雨帮我们把路修好了!18个人的团队真的辛苦得很,每天又热又累又渴,他们中年长的与我父亲同学,今年70高龄,只有一个年少的20余岁,其他大多数人都是50岁以上。从9月8日开始,他们为这条道路辛勤工作了9天!真的要感谢他们!除此之外,更要感谢两垸为此路无偿付出土地和山林的父老乡亲!还要感谢为修此路付出辛勤劳动和汗水的长辈们,以及在外工作的兄弟姐妹们的大力支持!</font></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b><font color="#167efb"><b>一、崎岖山道出行难</b></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罗田县凤山镇中石源河村10组翻身垸,离中石源河河道约一公里的半山腰。解放前这里居住的是黄家的地主,故垸名“翻身垸”来历大概源自解放打倒了地主土豪。上世纪五十年代“土改”以后,这里就变成了外迁的、移民的贫农的居所,杂姓氏:姓邓、姓郑、姓王、姓涂、姓李,共有16户人家。我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从细邓垸搬迁过来的。细邓垸是我的老家,也是我出生和儿童时期生活的地方,只有8户人家。从我记事起,连接两垸的是一条靠山边的崎岖山间小路,中间有条小河沟,河沟上面有两根石条拼成的约两米长的小桥,这条山间小路是两垸人互通之路。除此路以外,两垸均有一条通外至石源河公路的路,都是崎岖小道,不好走。翻身垸人出行是从垸口田畈50公分宽的田埂走100余米后陡下六七十度坡的石头塝路到河下,垸里人卖菜、购物都是步行,肩挑背扛,极为不便。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参加工作后,用两个月的工资买了辆自行车,每次回家,在河口上来,基本是扛着自行车回家,到家门口时,总累得气喘吁吁。每回家一回,怨一回,总在父母面前理怨生活在这个“鬼场儿”。</font></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 <b>二、齐心修成雏形路</b></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黄家地主的老屋终究是靠不住的,因年久失修,大部分在九十年代初垮光了。因要做屋需要运输建筑材料,大家商议后动手修了一条沿石头窠盘山而上的约3米宽的土路,这就成了此次通垸水泥路的雏形。这条雏形路没花一分钱,是垸里的长辈们齐心协力用锄头挖出来的,虽然每逢水灾之年,总冲洗得不似路,拖运物资有时中途还要转运,但大家平时出力修修补补,家家都靠这条路改善了居住条件,把楼房都盖起来了。</font></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b>三、义务牵头勇担当</b></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土路终究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时值今年,随着国家对我村脱贫攻坚扶持政策的大力倾斜,县交通局“以奖代补”的20户以上通组硬化路面的25万/公里的指标终于尘埃落定到了我村,我组只有两垸联修才能取得指标,而且土路基必须扩宽至5米以上,验收合格方可动工,而原河口进两垸口的雏形路基宽度均达不到5米,窄处连3米也不够,有的地方要扩宽的话,工程比较大,做石岸、安涵管、填土方要花费数万元。还有毁占稻田、山林、竹林的问题,拆迁沿路猪圈、牛栏、厕所的问题。农村的事不好办!特别是公益事业。主要还是由于农民收入有限,自私之心人皆有之!修路牵头人倒底谁来当?组长所在的高上垸里也要修路,指望他是不可能了!今年7月份的一天,在村委当妇女委员的妻子回来跟我商量修路主要牵头人----这差事只有我俩来做。我想想也是,夫妻俩都是党员,一个是教师,暑假在家有空;一个是村干部,为民服务理所应当。</font></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b><font color="#167efb"><b>四、微信群聊筹路款</b></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说干就干。7月29日晚,我和妻子召集两垸村民,在我家召开了修路主题会议,形成了如下决议:1、八月份完成土路基5至6米宽的平整扩宽工程,九月份完成3.5米水泥路硬化工程;2、修路沿线所占田地、山林、竹林的户主没有补偿款;拆屋酌情补偿。3、两湾石头窠一段路基要合并加宽,要预埋河沟两处涵管。4、细邓垸路线涉合家畈村栗湾田路基段由细邓垸人解决。5、翻身垸山路外河沟至少买80公分的管道16根预埋。6、每户先预收土路基工程款2000元。当晚的会上,翻身垸人对确定修路路线思想上有分歧:有人主张修青龙咀新路,认为土路基投资少;有些人主张修白虎咀老路。还有少数人认为田地毁占,稻谷减收,要求经济补偿,提出要少缴修路费。本次修路会议既有统一的意见和建议,也有思想上出现分歧之处。当天晚休,我和妻子想到会上提出的修路难题,整夜失眠了,但有句话说得好:办法总比困难多。深夜睡不着觉,我便用手机便签把本次修路会议的决议、问题及要求用文字编辑好,并在第二天早晨在两垸兄弟姐妹微信群里发布,最后我附上一段话:相信大家为修路能形成共识!也希望在外的长辈及兄弟姐妹多与家人沟通交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跟我们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做我们这些积极份子的坚强后盾。请大家于两天内积极推举两垸修路工程理事。真诚希望90后的弟妹要比80后的弟妹思想认识要高,80后的弟妹要比70后的我们认识要高!大家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力所能及地给予经济支持,力争大家在中秋节或国庆节回家能走上好路!</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我和妻子还真没想到这个会议情况及要求在微信群中一发布,在外工作的长辈及兄弟姐妹们看到后,他(她)们纷纷表态、点赞、转账,有的兄弟俩人还争着转账。只用两天时间,大部分修路集资款收齐。有钱就有胆。于是,我们夫妻俩和大家推举的两垸理事们商议:8月1日至4日联系好挖掘机、拖土车、涵管,定于8月5日早晨六点半动工。</font></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b> 五、攻坚克难扩路基</b></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8月初正是三伏天,每天最高气温都在35℃以上,天天都是大晴天,8月5日至8月14日整整十天,我戴着草帽,提着水壶,坚持和挖路司机们、安涵管和做石岸的垸里长辈们奋战在作业一线,虽然人晒得像个黑炭,但是很有成就感。每天施工都是在详细的计划和安排下进行,保证了施工过程衔接紧密,不浪费人力、物力,尽力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每天晚上收工后,我把工程进度(拍照片)及用工记录、具体开支情况都在两垸微信群中公布,让大家一目了然,做到了修路账目公开透明。</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土路基的扩宽工程,势必要损失少数人的利益,比如要拆迁猪圈、牛栏、厕所。我们反复宣传政策,做思想工作,给予适当的补偿,垸里涉及的相关人员最终都能够理解支持!</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值得一提的是:坚持在烈日下奋战在作业一线做石岸、安涵管的几位长辈,他们都年过五六旬,早出晚归,挥汗如雨,四天时间做完石岸3米高20米长,安或大或细的涵管40余根。他们的确是为之付出辛劳最多的人!一个个勤劳肯干、不怕吃亏和吃苦、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真值得年轻一代人学习!</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还值得一提的是:细邓垸在外工作的兄弟们。在修路期间,他们先后两次通过微信发来红包,共计600余元,要求并被用来给施工师傅们买降温品。他们的义举让人感动和欣慰!也体现了年轻一代人的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精神风貌!</font></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b> 六、致富路上勇向前</b></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前天,妻子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垸里70高龄的国生姑爷为水泥路浇水,他已经在这条新倒的水泥路上坚持了10个工作日,工作认真负责细致,任劳任怨,妻子专门为他拍了张照片并用微信转发给我。我看后,很是感动!他和我四叔(细佬)一样,心地善良、憨厚朴实、默默奉献、无怨无悔!我和妻子说:“他俩是这次两垸修路长辈中的榜样,也是我们今后在学习做人做事的榜样!”</font></h3><h3><br></h3> <h3><font color="#167efb"> 昨天,我回到家里,父亲对我说:“你们修路完工之日,即是开始听别人拐(坏)话之时”。听这话,我回应道:“这不可避免!”因为我明白:一人难称百人心。此次主持修路难免得罪了少部分人,达不到100%的满意度,但是非自有曲直,公道自在人心。做人,不求活得完美,但求活得实在。不在意苦乐,在意收获。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懂得你、理解你、懂你的人其实少而又少。复杂的人生,误解是常有。不能如人所愿大概就是人生,经常忐忑我们心灵的或许就是生活。</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如今,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凤山镇中石源河村10组翻身垸和细邓垸的通组水泥路硬化工程全线竣工,标志着两垸人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大家今后出行更加便利,这是一条致富路,它将引领两垸人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征程上砥砺前行。让我们携起手来,努力奋斗,继续开拓出两垸人幸福生活的新天地!</font></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