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 经常教育别人千万不要当低头族,六月份开始,我自己却成了不折不扣的低头族。不过,我低头看的不是手机,看的是垃圾,小小的一枚烟头已经成为我的眼中刺。</span></h3><h3>
</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 作为无烟医院 ,我院一直以来积极倡导国家卫计委颁布的关于无烟医院标准的规定,在各处显眼位置粘贴了“无烟医院,禁止吸烟”的标识,在室内禁止吸烟,并设置了两处吸烟区,分别位于门诊部广场公共自行车停放处和住院部一楼入口处,标志十分醒目。</span></h3><h3>
</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 但是,现实很骨感。</span><span style="font-size: 1em;">每天巡视,总有不少的烟头不断地跳入眼帘。步梯、门诊部平台、住院部雨棚以及外围的绿化带成为烟头的重灾区。</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 怎么办?控烟控不了,至少烟头应该入箱吧,但是烟灰箱就在旁边,懒得侧身,直接扔出窗外,既隐蔽又可多吸一口新鲜空气;或者来个半米投“篮”,可惜技术太孬,只能徘徊在箱外;更干脆的直接显摆二指禅,让烟头在空中划出一道闪亮的弧线。</span></h3><h3>
</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 一次巡查中发现门诊大楼东侧步梯塑料垃圾桶里一个烟头冒着烟,太危险了。为浇灭这个安全隐患,外包服务监管办建议门诊大楼所有住院楼层的东侧步梯口,即患者家属聚集吸烟的地方放置烟灰桶。勇苧公司用奶粉罐代替以节约医院成本,虽不太美观,却方便了吸烟者。试行两个月后,地上、扶梯缝隙和平台上的烟头明显减少。没办法堵,就疏。</span></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 平台危险,绿化带深藏,但烟头眼巴巴地等着工人去捡,特别是雨天烟头浸烂,地面湿滑,更增加了清扫难度。</span></h3> <span style="font-size: 17px;"> 迫不得已,外包服务监管办与宣传科协商,得</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到了大力支持,近日宣传科张贴了禁止窗外抛物的温馨提示牌,期待着后期效果。</span> <h3> “同志,请不要在这里吸烟哟,门口有专门的吸烟区”。“关你屁事,老子就是要在这里抽!”凶神恶煞的样子让保洁员无声退开。“再劝,他一定会一拳头给我打过来”。保洁员委屈而忿忿地说。素质参差不齐,人身安全第一。</h3><h3> “大爷,那边有烟灰桶,烟头不要扔在地上哟”,“那个烟头不是我扔的,我扔在桶里的”。“谢谢”。真扔假扔,不去纠结,我想这声谢谢会让他在下次继续保持好习惯或者重新开始好行为。
“家属你好,病房不能抽烟,抽烟会影响你们病人康复哟”。“嗯嗯”,家属匆匆走了出去。切身利益总会是痛点。
“两位好,一会儿抽完烟麻烦扔到烟灰箱里,谢谢。”“我不扔,揣兜里带回家”。“哦哟,持家模范!好!肥水不流外人田。一会儿记得带走哦”。彼此相视而笑。善意的玩笑化解沟通的障碍。
</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 </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 太多的无奈,也太多的希望。</span><span style="font-size: 1em;">现阶段,做不到无烟,就烟头入箱。</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 1em;"> 作为医院的一员,以身作则,多宣传,多监督,多巡捡,相信烟头不会永远肆无忌惮,横冲直闯。我们不奢求渺无踪迹,但至少它会呆在它该待的地方。</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 1em;"> 为了医院美好的环境,让我们共同努力!</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