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军人父亲母亲我的家

四川宜美

<h3>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47医院,始建于1948年5月,系华东野战军第二后方医院,在山东省益都县组建。1949年5月医院随军进驻南京。同年6月底,医院奉命调归第二野战军卫生部领导,隶属二野编制序列,改称第二野战军第二后方医院。其后,医院随军南下进驻四川泸县小市。1950年6月,改称川南军区教学医院。1951年4月,改称川南军区医院。1951年8月,医院移迁至泸州瓦窑坝。1952年10月,全区医院整编,被编为四川省军区乙级陆军医院。1953年全区医院统一番号,医院被命名为西南军区第22陆军医院。1954年9月,全军医院统一整编,被编为第47陆军医院。1963年9月,全军医院再次整编,医院被确定为成都军区中心医院。1969年12月30日,医院奉命与第38陆军医院驻地调换至四川新都县城关镇。1976年7月1日医院由成都军区后勤部直供部领导转属成都军区卫生学校领导,并兼该校教学医院。1983、1986、1994年,医院历经三次整编,均为中心医院。1989年3月,成都军区总医院管辖的华阳传染病区(前身系第53医院)转隶并入该院传染科。1997年9月30日,根据成都军区“九五”期间体制编制调整精简计划,仍为中心医院兼成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医院。1999年5月1日按照军委命令,医院随成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转属第三军医大学编制序列。2000年5月16日,总后勤部颁发命令,医院仍保留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医院称号,为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教学医院。2004年8月,医院随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移交地方,正式更名为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br></h3> <h3>1949年11月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刘邓大军入川留影</h3> <h3>1950年9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川南军区卫生学校创立。</h3> <h3>父亲51年的标准像</h3> <h3>中国人民解放军川北军区军医学校1952年第三期毕业证书</h3> <h3>当年父亲,母亲在洗衣服</h3> <h3>1955年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实行军衔制。父亲被授于少尉军衔。<br></h3> <h3>全体内科医生护士合影。二排中间花衣服为母亲。二排左数第三老男人是国民党起义的少将军医。</h3> <h3>在贵州赤水招兵体检人员合影</h3> <h3>1953年11月12日,西南军区陆军22医院内科住院医生合影留念</h3> <h3>1954年父亲在四川广汉部队医院与解放军病员恢复身体后回部队时留念</h3> <h3>西南军区二十二陆军医院内科全体同仁合影。</h3> <h3>1955年3月在云南边境剿匪胜利回川,在泸州与军医校同学会面</h3> <h3>1955年四川古岑县与贵州赤水交界处征兵。左第二排站起的第二人,腰上皮带上有把手枪。因为当时贵州山还有土匪,不时地搞破坏和暗杀人民民主政府人员。</h3> <h3>参加军委组织的医疗队到山东老区根据地去支援</h3> <h3>中央军委第十九医疗队在山东</h3> <h3>母亲在部队文艺演出的朝鲜族舞蹈剧照</h3> <h3>56年在四川长宁县招兵</h3> <h3>1958年父母结婚证照</h3> <h3>1962这年,父亲升中尉军衔。</h3> <h3>战友情</h3> <p>1963年1月15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川省宜宾军分区任命书第0427号我父亲为陆军47医院结核科军医。</p> <h3>母亲64年的标准像</h3> <h3>1964年8月在国防部成都军区举行的军医加强学习班毕业合影纪念。</h3> <h3>1964年11月在国防部成都军区举行的军医加强学习班毕业证书。</h3> <h3>1965年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的决定》,1965年6月1日开始实施。<br></h3> <h3>军队取消军衔后父母亲合影</h3> <h3>父亲在部队荣立三等功一次,多次被评为学习模范,劳动模范,积极分子,五好干部,在医院当团支部书记时,领导的医院团支部多次被成都军区评为先进团支部。</h3><h3>父亲在内科,结核科室党支部里任党支部组织委员,获四好单位,先进党支部称号。</h3> <h3>1967年泸州瓦窑坝陆军47医院家属平房居住区</h3> <h3>父亲用自行车带子女去上学</h3> <h3>1968年在泸州与父亲,大姑,大哥</h3> <h3>全家合影</h3> <h3>1973年标准像</h3> <h3>1969年12月25日,毛泽东主席批发了中共中央(1969)89号文件,发出了“开发华蓥山”的号召;1970年,周恩来总理又指示“开发华蓥山要上”。四川省革委、成都军区党委根据89号文件关于“加速华蓥山煤田开发”的指示精神于1970年成立“四川省华蓥山煤田会战指挥部”。由成都军区 副司令员邓少东任指挥长。会战指挥部先设于合川县三汇坝,不久迁至岳池县溪口镇(现属华蓥市)。会战指挥部于1970年10月3日至9日在广安县委招待所召开了华蓥山煤田南、北、中三个段所在地的永川、达县、南充三个地区的负责人会议。会议由鲁大东主持。会上学习了中央(69)89号和省革委(70)48号文件,传达了中央和四川省开发华蓥山煤田的部署和方针以及三年建成年产一千万吨原煤新矿区的任务。会议按照参会三个地区各自的地理位置和区域,按中央和省上的安排决定:南段煤田会战指挥部由永川地革委负责,北段煤田会战指挥部由达县地革委负责;中段煤田会战指挥部由南充地革委负责。今华蓥市区域内属中段煤田会战指挥部,成立于1970年12月12日,南充军分区政委梁万华任指挥长。在毛主席的关怀和党中央的指示下,一场“开发华蓥山”的战斗于1970年正式打响。随着中央89号文件的号令,“华蓥山煤田会战指挥部”于年底成立,上万民兵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各级管理干部人四面八方奔向华蓥山南、北、中三段。煤田、铁路建设的战斗几乎同时打响。华蓥山煤田的煤炭正陆续得到开采和利用。当时的南、北、中三段分别建成了后来在八十年代时期的天府、达竹、华蓥山三个矿务局。<br></h3> <h3>1965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西南三线建设体制的决定》,决定成立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3月29日,中央又宣布了西南三线总指挥部人员组成:李井泉任总指挥,程子华、阎秀峰任副总指挥。后来又增派彭德怀任第三副总指挥。1972年,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父母亲积极申请转业到国家三线建设中奉献热血,被部队上级组织批准到四川煤炭管理局医院重庆煤管分院后,负责在合川县(现重庆市合川区)三汇坝建设华蓥山煤田医院一一后改名为:华蓥山南段煤田指挥部医院作主管业务院长,简称南段医院。<br></h3> <h3>在文化大革命的1976年2月中,父亲被打成“走资派”,党内一切职务被取消,被安排天天打扫医院内外卫生。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十年文化大革命后,在1977年底父亲平反昭雪,恢复了一切党内职务。</h3> <h3>1978年,父母调动工作来到华蓥煤田建设中段指挥部,又开始把一个卫生所级医院筹备建设一个有床位200个的大型医院一一中段医院。历任医院主管业务院长及改名的华蓥山矿务局卫生处处长。母亲也一直随父亲一起调动单位,长期从事医疗康复治疗工作。期间在1980年回到当年战斗过的陆军47医院进修,1984年又到重庆工人疗养院西南理疗医师进修班。<br></h3> <h3>在华蓥山矿务局医院</h3> <h3>在华蓥山矿务局医院工作照</h3> <h3>参加华西医科大学进修</h3> <h3>父亲,母亲参加国家职业评称考试,父母亲都取得好成绩。父亲被省高级职称评委会批准为副主任医师,母亲被省煤炭管理局职称评委会批准为主治医师。</h3> <h3>退休后生活</h3> <h3>1997年重阳节回到原陆军47医院</h3> <h3>2003年10月在泸州参加川南军区校友会</h3> <h3>2006年10月在宜宾参加川南军区校友会</h3> <h3>在自贡时父母亲过生日。</h3> <h3>2008年2月在四川省自贡市妹妹家庆祝父母金婚纪念日</h3> <h3>2009年春节在云南西部大峡谷游览</h3> <h3>2001年春节全家人在重庆北碚缙云山</h3> <h3>在中国人民革命圣地宝塔延安市</h3> <h3>2014春节在重庆市北碚大哥家团聚</h3> <h3>2016年3月,父母到四川省岳池县排楼乡观赏李子花节</h3> <h3>在四川省岳池县大芸山景区</h3> <h3>2017年春节在岳池县全家吃团年宴</h3> <h3>2017春节阆中古城</h3> <h3>2017年春节岳池地标陆游广场家人合影纪念</h3> <p class="ql-block">2018年10月,金秋时节,中国人民解放军47医院迎来建院70周年纪念日。父母受邀请回到奉献给青春岁月原工作生活的单位。</p> <h3>编辑:张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