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实验学校校本教研——教师成长的平台之一(数学教研)

<h3>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很远”。 </h3><h3>教师个人的专 业化发展,离不开整个集体的研讨、分享,为了有效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新乐市第二实验学校于9月19日下午,组织了中学部数学听评课教研活动。</h3><h3><br></h3> <h3>七年级数学组的杜学娅、刘军伟、姚巧云三位老师为大家做了《有理数加法》的展示课。</h3> <h3>杜学娅老师激情四射,用饱满的热情感染着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刘军伟老师思维缜密、语言精炼,让学生在动静有致中探究新知;姚巧云老师的课层层递进,让数学知识如涓涓细流般流淌进学生心里,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br></h3> <h3>紧接着的是评课,做课的三位老师先进行说课,并反思自己的不足,八年级的两位老师提出了自己中肯的意见,老师们就如何上好这节课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h3> <h3> 杜学娅老师的课后反思:</h3><h3><font color="#010101"> 9月19号下午,我们初一的三位数学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各上了一节《有理数的加法》的公开课。课后,八年级的两位数学教师以及陈月莉校长对我们的课做了深刻点评。从中,我受益匪浅。 </font><b><font color="#ed2308">一、上课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font></b><font color="#010101">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本课教学中,我对学生</font><font color="#010101">了解不够,不相信学生能自己探究出有理数加法法则。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自己讲解上,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少。 </font><b><font color="#ed2308">二、教学不注重细节的把握。</font></b><font color="#010101">这可能与我自身的性格有关。在本节教学中,好多应该给学生强调的细节没有强调。比如:解题应该先写解字。解题应该抄算式,算式中出现负数应该加括号。 </font><b><font color="#ed2308">三、课堂上学生练习时间少。</font></b><font color="#010101">本课有两个重点。一是让学生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二是让学生运用法则解决问题。在本课教学在只注重探究法则环节,忽视练习法则环节。 总之,通过此次教研,我找到了自身的问题,明白了差距。今后应该更加努力,努力提高自身的各项素质。</font><br></h3> <h3>姚巧云老师的教学反思:</h3><h3><br></h3><h3>今天我们初一三名数学老师各上了一堂关于《有理数的加法》的公开课,我们是集体备课,教学内容相同,教学环节也相同。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中,我们备课时<b><font color="#ed2308">加强了法则的形成过程,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归纳,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有理数加法法则。本节我注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如在探究加法法则时,有意识的把各种情况先分为三类(同号、异号,一个数同0相加);在运用法则时,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循以下步骤:第一确定类型,第二确定和的符号,第三确定和的绝对值。</font></b> 本节课的亮点: 1、在引入课题时,我们借助物体东西运动的实际生活例子,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让学生通过数轴的观察,能够很容易的得到结论。不仅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对法则也有一个清晰的印象,可谓一举两得。 2、在学生小结有理数加法法则时,让学生明确数的范围扩大了,法则包括了两正数相加,两负数相加,一正一负相加,一个数同零相加几种情况,给学生渗透了分类思想。 本节课的不足: 1、从整节课的效果来看,这节课的基本任务完成了,但教学时间上把握不准,出现了虎头蛇尾的情况。 2、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着力于法则的形成过程,从而减少了法则应用的练习,使得学生运用法则还不够熟练,这在后续的课程中要针对性的弥补。 3、小组合作运用不够熟练,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对小组的应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形式多变,多向其他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教学模。<br></h3> <h3>刘军伟老师的课后反思:</h3><h3><br></h3><h3>周三,学校组织了我们七年级三位数学老师进行公开课。公开课的题目是《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我们三位老师用了一天的时间公开备课,协商出教学流程,并打出导学案,第二天又进行了一次修改,通过我们三位老师的公开课,针对这次备课、上课的情况,我谈一下不足和收获。 1、本次授课结束后学生的作业情况反映出一部分学生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知识点运用不准确,导致出现错误;<b><font color="#ed2308">二是书写不规范,说明在课上强调不足,没有明确解题步骤,导致学生问题也是比较多;</font></b> 2、<b><font color="#ed2308">如何把握学生的掌握情况。</font></b>在上课的时候我经常会忽略学生的感觉,只是通过学生面部表情来把握学生掌握情况,有时难免失误,我们可以有更好更快的方式来掌握:比如可以直接的可以问学生是否掌握所讲内容;比如可以通过举手来反应,有的学生有问题也不好意思表明,举手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再比如也可以随机抽查,抽查一定要兼顾中等生和劣等生;比如也可以通过一个典型命题来判断学生的掌握情况; 3<b><font color="#ed2308">、加强小组合作师友互动。</font></b>基础问题自己解决,中等问题师友互助,复杂问题小组合作。本次授课虽然也安排了小组合作,很明显是不成功的,没有起到合作交流的目的。今后一定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4、知识点的处理。本次授课知识点较多,在备课时我们没有考虑到<b><font color="#ed2308">如何细化知识点,</font></b>通过授课可以看出对知识分层细化确实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有助于总结出解题步骤,在以后的授课也应对知识点细化。 5、课堂进度的把握。<b><font color="#ed2308">一节课如果没有老师板演,没有学生板演,说明这节课不是成功的。</font></b>我存在的问题是知识点的推导时间过长,没有了学生板演的时间。 6、这节课最好要有课堂检测,5到8分钟即可,让学生熟练本节课的知识点。<br></h3> <h3>任娜老师听了三位老师展示课之后的个人反思:</h3><h3><br></h3><h3><b>在学习中前行,在反思中成长。</b></h3><h3><br></h3><h3>在学习三位老师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我作了如下反思: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font color="#010101">1</font><font color="#010101">.</font><font color="#010101">课堂</font><font color="#010101">上</font><font color="#010101">要</font><font color="#010101">充分体现学</font><font color="#010101">生的主体地位,</font><b><font color="#ed2308">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要放手让学生去做,</font></b><font color="#010101">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 </font><font color="#ed2308"><b>2.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b></font><b><font color="#ed2308">到精讲多练,</font></b><font color="#010101">最多25分钟结束新课,给学生留出15分钟练习的时间。 3.利用</font><b><font color="#ed2308">个人独学、师友对学、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font></b><font color="#010101">争取让每个学生每节课都有所收获。 4.备课要充分,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font><b><font color="#ed2308">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找准学生的新知生长点,</font></b><font color="#010101">力争做到因材施教。</font><font color="#010101"> 5.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font><b><font color="#ed2308">不仅展示正确的,还要展示错误的,充分暴露错误,</font></b><b><font color="#ed2308">从而在纠错中更好的理解知识,提高解题能力。</font></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r></b></h3> <h3> 八年级牛亚丽老师认为: 一、<b><font color="#ed2308">课前要做到认真钻研课标,吃透教材。</font></b>精准把握本节的重难点。摸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 二、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设置,要紧紧围绕重难点,精简编排,精讲多练,时间合理,避免前松后紧,虎头蛇尾。 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四、学生的层次不同,我们在因材施教的同事,一定要<font color="#ed2308"><b>注意成绩较好学生的培优,</b></font><b><font color="#ed2308">要精选试题,分层布置作业</font></b>。<br></h3> <h3>通过这次活动,老师们更加认识到,应该多学习、多思考,努力成为一位学习型和研究型的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