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训:层次越低的人,越好面子。

易衡健康

<h1>生活不是活在别人的眼里、话里,不是活在面子里,而是活在自己的底气里。</h1><h3><br></h3><h1>“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面子是国人绕不开的一个问题。</h1><h1><font color="#ff8a00">面子可以是尊严,却绝不是虚荣;可以是傲骨,却绝不是傲气</font>。</h1><h1>有里子才能有面子,只重面子的人,最后连里子都会输掉。</h1><h1><font color="#ed2308">层次越高的人,越爱里子;层次越低的人,越好面子。</font></h1> <h3><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1. 面子都是虚的</b><br></h3><h1>老话说“死要面子活受罪”,面子不过是生活的锦上添花。</h1><h1>如果生活是一块奶油蛋糕,面子就是上面厚厚的奶油,只吃奶油会腻却不会饱。</h1><h1>有人认为买大房子,开豪车,穿名牌服装就能显示出自己过得好,其实没有人在意你过得好不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的日子过得好不好只有你自己知道。</h1><h1>要面子,打肿脸充胖子,说到底不过是一种虚荣。</h1><h1>镜中花不是真的花,水中月也并非真的月,所有的谎言都始于骗别人,终于骗自己。</h1><h1>好面子就是一种自欺欺人。</h1><h1>没有人时时盯着你的生活,没有人在意你的衣服多少钱,是不是最新款。</h1><h1><font color="#ff8a00">与人交往,生活处事,靠的不是泡沫般的面子,而是实实在在的内涵修养。</font></h1><h1>你穿名牌开豪车,出口就是污言秽语也不会受人尊敬;你素面朝天开口就能体现涵养,自然会有人争着与你结交。</h1><h1><font color="#ff8a00">越缺什么就越要显摆什么,好面子恰恰体现出了一个人的肤浅与内心的不自信。</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2. 生活靠里子</b></font></h1><h1>在《天龙八部》中有一个扫地僧,他隐于少林藏经阁内,其貌不扬却功力深厚。</h1><h1>几年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小文因一段演讲视频走红网络。</h1><h1>在演讲视频中,李小文脚蹬一双布鞋,穿着宛若一位乡村老人,若不说明,恐怕没有人会将视频中的“乡野村夫”与我国遥感领域的泰斗专家联系起来。</h1><h1><font color="#ff8a00">生活靠的是踏踏实实、脚踏实地,面子不是靠物质堆积起来的,而是自己内心的充实</font>。</h1><h1><font color="#ff8a00">穿金戴银不若一技傍身。</font></h1><h1>人不能靠面子过活,校园贷逼死学生的背后恰恰折射出虚荣好面子带给人的危害。</h1><h1>一个人层次越高,内心越充实,格局自然也会变大,眼光更会长远,自然也就更明白生活的真谛。</h1><h1>层次越高的人,自信自尊,不会随波逐流,也不会在物欲横流间迷失自己;层次越低的人,反而更容易被欲望控制,追求表面的虚假,因而更好面子。</h1><h3> ▽</h3><h1>做一个有面子却不好面子的人,过好自己的日子,在自己的内心种花,别跟别人比较。</h1><h1>大排场不需要,不要为了赢得别人的羡慕,打肿脸委屈自己。</h1><h1>层次越低的人,越好面子。</h1><h1><font color="#ff8a00">生活不是活在别人的眼里、话里,不是活在面子里,而是活在自己的底气里。</font></h1><h3><br></h3><h1>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要成就心学工夫,“事上磨”是主要,根本则在“诚意”。</h1><h3><br></h3><h1>“诚意”和“事上磨”这两个词五个字体现了王阳明的人生大智慧。</h1><h3><br></h3><h1>阳明心学的关键词很多,诸如慎独、立志、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根本上说的其实都是诚意。</h1><h3><br></h3><h1>所以修习阳明心学,要抓住两大关键词——心能诚意,事上磨练。</h1><h3><br></h3><h1>修心做事两不误,出世入世能兼得,这正是王阳明人生智慧的精髓所在。</h1><h3><br></h3> <h1><font color="#ed2308"><b>3、诚意:向着身心中和</b></font></h1><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王阳</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明说:“惟天下之大诚,能立天</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下之大本。”</span></h3><h1>诚意,就是正念头,诚实地践行良知给你的答案。</h1><h3><br></h3><h1>一个念头出现,良知自然知道好坏,好的保留,坏的去掉,这就是诚意。</h1><h3> </h3><h1>王阳明又说,诚意就是“如好好色,如恶恶臭”。</h1><h1>喜欢善如喜欢美色,厌恶恶如厌恶恶臭。</h1><h3><br></h3><h1>这虽然听上去很简单,做起来却实属不易。</h1><h3><br></h3><h1>我们知道占便宜是坏的,可有时候却经不住诱惑去占了。</h1><h3><br></h3><h1>一旦占了,这就不是“好善恶恶”的心了。</h1><h3><br></h3><h1>正是因为我们总不诚,所以内心往往出现愧疚,自然就无法获得应有的平和静谧。</h1><h3><br></h3><h1>王阳明还曾说,工夫的困难之处,全部在于格物致知上面,格物致知则是诚意的事情。</h1><h1>意诚之后,大体上,心也自然正了,身也自然修了。</h1><h3><br></h3><h1>但正心修身的工夫,也各自有用力的地方,修身是在喜怒哀乐已发上用功,正心是在喜怒哀乐未发上用功;心正就是中,身修就是和。</h1><h3> </h3><h1>所以,当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当我们与人交往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诚意。</h1><h3><br></h3><h1>这样就能够做到喜怒哀乐未发,或者喜怒哀乐发出来但符合礼仪,这就是“中和”。</h1><h3><br></h3><h1>特别是与别人交往的时候,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有诚意,没有人愿意与一个没有诚意的人交往。</h1><h3><br></h3><h1>同时,我们要获得别人的尊重,要办成事情,我们自己也要有诚意。</h1><h3> </h3><h1>诚意不仅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时候别人对我们的一种要求、一种期望,更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要求和期望。</h1> <h1><font color="#ed2308"><b>4、事上磨:修炼强大的内心</b></font></h1><h3><br></h3><h1>“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h1><h1>这是王阳明特别打动人的一句话。</h1><h1>陆澄问王阳明:“清静时,便觉得心境泰然,但一遇事便感觉不一样了,怎么办呢?”</h1><h3><br></h3><h1>王阳明说:“这是只知道静养,不知道做克除私心杂念工夫的缘故。这样来对待事情,心境便会反反复复。人必须在事上磨练自己,这样才能够最终处变不惊,遇事泰然处之。”</h1><h3> </h3><h1>这个在事上磨的功夫是很多人的瓶颈。</h1><h3><br></h3><h1>很多事情想想蛮好,说起来也一套一套的,但往往最后却成了“心高命薄”“小姐心丫鬟命”。</h1><h3><br></h3><h1>问题是想的不去做,想做做不了,越做不了越想得多,最后只能靠想象抚慰自己了,把自己给打了个死结。</h1><h3><br></h3><h1>王阳明当年经常被质问,他的学说和佛家的禅宗有什么区别?</h1><h3><br></h3><h1>王阳明用一句话就堵住了这些人的嘴:我尤其主张的是要去事上磨练,而不是像木鸡一样只是坐在那里想;道理都在我心中,积极的心态就能成就大事。</h1><h3><br></h3><h1>后来,王阳明又提出“知行合一”——知道的事情必须要到做事中检验,只有做事才能证明你是不是真的知道了,“知而不能行,只是不知”。</h1><h1>最终又提出了“致良知”,也就是凭良知去做事,一个有良知的人,肯定是个能做事的人。</h1><h3><br></h3><h1>总之,王阳明主张,做事是最靠谱的修炼,入世做事才是人生最好的修行法门。</h1><h3><br></h3><h1>这是因为,如果心不静而躁动,这些躁动就会在做事时被充分地激发出来。</h1><h3><br></h3><h1>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势必要尽量调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h1><h1>而这,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h1><h1>通过事上磨,心上觉,去除私欲,警察克己,让内心明亮清澈如镜,物来顺应,过而不着,就能修得如如不动的强大内心。</h1><h3><br></h3><h1>在这个心为物役的时代,无论是贫是富,人们总觉得自己活得很累,不断追求更高、更强、更快、更多,如同与自己的影子赛跑,永无止境。</h1><h3><br></h3><h1><font color="#ff8a00"><b>只有那些身心中和、内心强大的人,才能知止得定,因定得静,静而生慧,得以致远。</b></font></h1><h3><br></h3><h1>王阳明心学告示世人,在红尘的生活工作中,通过诚意净心,事上磨练心境,提升心性,就能获得“动亦定,静亦定”的良知力量与智慧。</h1> <h3><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5、悔悟是人生最好的药</b></h3><h1>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h1><h3><br></h3><h1>感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就是人生的常态,稀松平常得很。所以第一要懂得悔悟,第二要懂得改正,第三要不把悔恨留在心里,这就是完整的成长过程。</h1><h3><br></h3><h1><font color="#ed2308"><b>6、工作生活忙乱,皆因得失之心</b></font></h1><h1>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h1><h3><br></h3><h1>感悟:当今社会,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都是手忙脚乱、越忙越乱,把事情弄得一团糟,自己也困顿不已、狼狈不堪。为什么会这样?王阳明一语道破天机——那只是因为你的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结果,恐惧得到坏的结果,于是就蒙蔽了自己那颗本来能泰然处之、平和应对的心。起伏得失本是常态,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才是合理的态度。</h1><h3><br></h3><h3></h3><h1><font color="#ed2308"><b>7、只知逃避永远没出息</b></font></h1><h1>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h1> <h1>感悟:王阳明所说的情况,放在现在叫“逃避”,而不是清静。事情是要面对的,人是要在事上磨的,逃避是永远没有出息的。</h1> <h3><font color="#ed2308"><b>8<span style="font-size: 20px;">、对朋友少指责、多鼓励</span></b></font><br></h3><h1>‍大凡朋友须箴规指谪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h1><h1>感悟:朋友犯了错误或者遇到难处,本就心里懊恼痛苦,规劝其实没什么用处,指责更无疑是在伤害朋友、毁灭友情,雪上加霜。只有开导和鼓励,才是最有情有义的做法,才对朋友真的有用。所谓“患难见真情”,王阳明告诉我们的是基于人性和情义的交友之道。</h1><h3><br></h3><h1><font color="#ed2308"><b>9、蒙蔽心灵的,永远是物欲</b></font></h1><h3><br></h3><h1>若无有物欲牵弊,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h1><h3><br></h3><h1>感悟:王阳明口中的“良知”,等同于“本心”。本心人人都有,王阳明则告诉了我们为什么多数人不能保持和守住本心,那便是因为物欲的蒙蔽。当今时代,这点尤其值得人们重视。被蒙蔽的心,如蒙蔽二字的含义,是阴暗而糊涂的,就算得到再多,又有什么用?唯有本心呈现,才能清明、放松和自在。</h1><h3><br></h3><h1><font color="#ed2308"><b>10、要善恶分明,更要爱恨分明</b></font></h1><h1>人但得好善如好(hào)好(hǎo)色,恶(wù)恶(è)如恶(wù)恶(è)臭(xiù),便是圣人。</h1><h3><br></h3><h1>感悟:很多人都以为圣人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存在,可望而不可即。王阳明则告诉我们,圣人其实很简单、很平常,就是知善恶,并能从善如流、嫉恶如仇,这就是大道至简。可说起来容易简单,又有几人能做到呢?</h1><h3><br></h3> <h1><font color="#ed2308"><b>11、别在打扮自己上花费太多时间</b></font></h1><h1>人只有许多精神,若专在容貌上用功,则于中心照管不及者多矣。</h1><h3><br></h3><h1>感悟:如今是个看脸的世界,颜值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注重。是人都会老,颜值也会有保鲜期。而内在气质却不会,它会如酒一样越陈越香,时间越久,反而越发“光鲜亮丽、耀眼夺目”。分多一点时间,去多关照和修养下自己的内心吧。</h1><h3><br></h3><h3><br></h3><h1><font color="#ed2308"><b>12、好学+坚持=涵养</b></font></h1><h3>‍</h3><h1>人须是知学,讲求只是涵养,不讲求只是涵养之志不切。</h1><h3><br></h3><h1>感悟: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王阳明这句话的意思基本也是一样,但要更深一些——学不仅关系到才,更关系到涵养。所以人是不能不学的,如果学不下去,那就是你的意志不坚定,志向不牢固。</h1><h3><br></h3><h1><font color="#ed2308"><b>13、心正就是少发怒</b></font></h1><h3>‍</h3><h1>凡人忿懥(zhì),着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h1><h3><br></h3><h1>感悟:王阳明这句话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易怒、爱怒、暴怒,那都是修养不足的表现。修养不足则意不定、心不正,既失去了廓然大公的本心,也违背了中正之道。这样的心,有两个词可以形容:偏激,邪气。注意和克制自己的怒气,则正是矫正涵养之路。</h1><h3><br></h3><h1><font color="#ed2308"><b>14、要想快乐,须哭出来</b></font></h1><h3>‍</h3><h1>须是大哭一番了方乐,不哭便不乐矣。虽哭,此心安处即是乐也。</h1><h3><br></h3><h1>感悟:假如天天吃肉,也就不觉得肉香了;如果天天都像过年,真到过年时也就没有年味儿了。王阳明说的道理,完全合乎阴阳辩证之道。不要害怕生活中的痛苦,那正是在为明天的快乐打基础。<font color="#ed2308">如果实在忍不住,就哭出来吧,发泄也是一种放松身心的好方式。</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15、这个世界没有对不起你</b></font></h1><h3><br></h3><h1>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之静,是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了。如若不厌外物,复于静处涵养,却好。</h1><h3><br></h3><h1>感悟:为什么厌弃外物就是骄横怠惰?因为那背后是你对这个世界的鄙夷,以及不屑为伍。而世界只是自然,运作只依造化,又有什么可鄙夷和不屑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你心的问题,你以为你是被辜负,其实不过是你的私心私欲没被满足罢了。所以,摆正心态是第一步。</h1><h3><br></h3><h1><font color="#ed2308"><b>16、遇到恶人,最好的办法是置之不理</b></font></h1><h3><br></h3><h1>凡文过掩慝(tè),此是恶人常态。若要指谪他是非,反去激他恶性。</h1><h3><br></h3><h1>感悟:对于那些不地道的人,讲理是没有用的。要说服他们等同于改造他们的整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跟他们探讨下去,不但说服不了,还会不断愤怒失态;如果跟着呛,他们就会变本加厉;所以如果碰着这样的人,趁早置之不理。</h1><h3><br></h3><h1><font color="#ed2308"><b>17、好好吃饭,就是修行</b></font></h1><h3><br></h3><h1>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h1><h3><br></h3><h1>感悟:一个忙惯了的人,一旦闲下来就会百无聊赖、无所适从。人这样,心也是这样,平常胡思乱想惯了,脑筋就闲不下来,吃饭时、睡觉前也会胡思乱想。怎么办呢?就从安安静静做好和享受当下开始,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走路的时候就好好走路,睡觉的时候就好好睡觉。这些,正是收摄心思,正是修行炼心。</h1><h3><br></h3><h1><font color="#ed2308"><b>18、人最怕一个傲字</b></font></h1><h3>‍</h3><h1>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从恶之魁。</h1><h3><br></h3><h1>感悟:谦为什么是众善之基?因为一个能谦虚的人,他的心必定是宽容的,他的人必定是有涵养的,他的行为必定是有教养的。那么他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语,必定都是合乎仁礼的,自然都是善的。而傲慢者恰恰相反,他的心狭窄阴鸷、封闭自恃,言行之间充满私心私欲。一谦一傲,值得深思。</h1><h3><br></h3><h1><font color="#ed2308"><b>19、诋毁他人,耽误的是自己</b></font></h1><h3>‍</h3><h1>以言语谤人,其谤浅。若自己不能身体实践,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h1><h3><br></h3><h1>感悟:耽误人的其实不是诋毁,而是看不到自己的狭隘戾气,不够宽容和涵养,又把精力放了太多在诋毁上,那么就既在加剧心中恶疾,又没有时间精力去改善这种状况。那么久而久之,自然就把自己耽误了。人心不正,则事事不正,处处都会耽误自己。其中的值与不值,一目了然。</h1><h3><br></h3><h1><font color="#ed2308"><b>20、你只是不够全神贯注、全力以赴</b></font></h1><h3>‍</h3><h1>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h1><h3><br></h3><h1>感悟:王阳明这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你为什么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总是容易三心二意开小差?不是那些让你分心的人和事的问题,而是你的心不够定、志不够坚,这才是根本。要牢记一点:一切的问题,都是心的问题,都要从心上找原因。而这原因,往往都是心不够定,心性不够沉。</h1> <h3></h3><h1><font color="#ed2308"><b>21、事不虚应 居中守正</b></font></h1><h1>所谓居中守正,就是为人处世端正庄重,公平正直,恪守正道,光明磊落。这样的人安顺守正,真实无妄,不偏不倚,有着稳重成熟的处事方式,在为人处世的时候,不会为了一时的虚荣而随便轻易许诺。</h1> <h1>古人曰:“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如果动不动就拍着胸膛承诺,却每每一番慷慨激昂之后便没了下文,更不要说有什么行动与结果了。这样的人,谁会相信他呢?一诺值千金,许下承诺就要守信去做,这是为人之本,诺而无信,是得不到别人的信任的。</h1> <h1><font color="#ff8a00">一万句承诺抵不上一个实在的行动。古人曰:“千人之谔谔,不如一士之诺诺。”</font>不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答应了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努力去帮其实现,否则就不要轻易承诺。凡是把握不了的事情,还是不要承诺好,那样既累己又误人,也终招怨。</h1><div><br></div> <h1><font color="#ed2308"><b>22、愿莫轻许,讷言敏行</b></font></h1> <h1>每个人都有愿望,希望事业有成、希望家庭美满、希望身体健康,于是把这些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希望可以保佑自己。但其实这些愿望都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的。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与方外交佛印禅师同游杭州寺院。东坡见大殿上的观世音菩萨手持数珠,东坡觉得奇怪,便问道:“彼自是观音,自诵其号,未审何谓?”佛印答道:“求人不如求己。”</h1><h3> </h3><h1>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做成的事情,就不要去许愿。努力做事,讷言敏行,一步一步走过,你的愿望就会实现。</h1> <h1>《论语·里仁》中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话是不能随便说的,话说多了肯定会有失言的时候,因此要做到当说话时就说,不该说时永远也不说。这对我们平常的言行有一定的警示作用。说话谨慎,恰到好处,少说废话,套话,才能不至于把话说绝,给自己不留一点余地。但也不能谨慎到不说话。行动敏捷是说要及时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不要把想法只停留在口头上,要付诸行动灵活做事,多干实事,才能让自己的愿望早日实现。</h1><h1> </h1> <h1><font color="#ed2308"><b>23、江西剿匪记</b></font></h1><h3>‍</h3><h1>王阳明——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绝非是书斋里的空想,而是实实在在的可以学以致用的东西,用到政治上,王阳明成了第一流的政治家,和王阳明较劲的对手们不管多强大,最后都败给他,用到战争上,王阳明则成了最可怕的、所向无敌的军事家。</h1><h3><br></h3><h1>王阳明的哲学,称阳明心学,认为<font color="#ff8a00">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只有疗救人心,才能拯救社会,才能解决现实社会问题</font>。其“心学”并不是纸上学问,而是实践中的智慧。他的一生,就是心学的最佳代言。他是思想的巨人,也是行动的巨人。</h1> <h3><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江西剿匪记</b></h3><h1>王阳明的军功实在可以写成一部小说,从正德十一年(1516年)开始,王阳明平定内乱,战功赫赫。他巡抚江西、福建、湖南、广东等地,剿平了四省边境多年扰民的顽寇,平定了江西的宁王叛乱,还征服广西土酋,开拓南疆,绥靖边陲。</h1><h3><br></h3><h1>正德十二年(1517年)正月,王守仁到达江西,开始履行巡抚的职责。他的辖区当时盛产一种特产—土匪。</h1><h3><br></h3><h1>这帮土匪绝不是那么简单。他们不但人多势众,而且作战勇猛,消息灵通,每次官兵出击,不是扑空就是中埋伏。很少能够展开作战。</h1><h3><br></h3><h1>土匪怎么可能知道官兵的行动?答案只有一个——卧底,在官府中有土匪的卧底。</h1><h3><br></h3><h1>王守仁决定解决这些人,不久之后,他突然发布命令,表示最近要集中兵力剿灭土匪。然而大家忐忑不安地等待了很久,却没有得到开战的命令。与此同时,身边的一些同事突然失踪,之后又被放了回来,而且个个神色慌张,怎么问也不开口。</h1><h3><br></h3><h1>这是王守仁的诡计,他先放出消息,然后派人盯住衙门里的各级官吏,发现去通风报信的就记下,回来后全部秘密逮捕。但他最高明的地方在于,这些人他一个也不杀,而是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再问清楚他们家庭住址和家庭成员,聊几句诸如“希望你的母亲、子女保重身体,我们会经常去探望”之类的威胁性话语。软硬兼施之下,这些人乖乖答应当官府的卧底,成为双面间谍。这下子土匪们就抓瞎了,很多头目因此被一网打尽。</h1><h3><br></h3><h1>王巡抚却意犹未尽,他决心把这场“江西剿匪记”演到底,他拿出了绝招——十家牌法。所谓“十家牌法”,通俗点就是保甲连坐,十家为一个单位,每天轮流巡逻,如果出了什么事,大家就一起完蛋。这一招实在太狠了,搞得本地土匪过年都不敢回家,只能躲在深山里一边啃树皮一边痛骂王守仁。</h1><h3><br></h3><h1>土匪们再也无法忍受了,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与其被王大人整死,还不如起来拼一拼。</h1><h3><br></h3><h1>可惜王大人实在是一个软硬不吃的人。</h1><h3><br></h3><h1>土匪们不会知道,王守仁先生不仅会读书,还是军事天才。</h1><h3><br></h3><h1>所谓军事天才,就是不用上军校,拿一本盗版《孙子兵法》也能打仗的人。王守仁就属于这一类型,他不但会打仗,还打出了花样。他的用兵方法可以用两个字形容—诡异。</h1> <h3></h3><h1><font color="#ff8a00"><b>王守仁创奇特兵法</b></font></h1> <h1>王哲学家却大大不同,他从来不与敌人正面交锋,从来都是声东击西,你往南走,他偏往北,经常搞得敌人晕头转向。</h1> <h1>不按常理出牌也就罢了,有意思的是,这位仁兄还有个不合常理的习惯,即使兵力再少,他也敢出战。士兵不够他就玩阴的,什么挖坑打埋伏,那是家常便饭。更为奇怪的是,即使他占据绝对优势,把对手围得如铁桶一般,也从不轻易发动进攻。如果时间允许,总要饿他们个半死不活,诱使对方突围,钻入伏击圈,才开始发动总攻。基本上这几招一路下来,神仙也受不了了。</h1> <h1><font color="#ff8a00">公正地讲,在日常生活中,王巡抚确实是一个正直忠厚的老实人。可到了战场上,他就会立马变得比最奸的奸商还奸,比最恶的恶霸还恶。</font></h1> <h1>土匪们很快结成了同盟,集合兵力准备和王大人拼命。王守仁的手下有些担心,劝他早作准备,王守仁却满不在乎,“一起来就一起收拾好了,也省得我去找他们,有啥可准备的?”</h1> <h1>土匪们也听到了这句话,他们虽感觉自己的人格尊严没得到承认比较生气,但这也同时明白王守仁轻视他们,暂时不会动手。对他们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准备时机。</h1> <h1>其实土匪们应该记住一个真理,在战争时期,王守仁先生的话,是要反过来理解的,否则你被他卖了还要帮着数钱。</h1> <h1>就在他们躲在深山中休养生息的时候,王守仁突然调集军队主力大举进攻,土匪们措手不及,被堵在了赣南山区,全部被包了饺子。</h1> <h1>王守仁包围了他们之后,却突然不动弹了,一直置之不理,仿佛这事就不是他干的。土匪们急得不行,粮食也不够吃了,是打是抓,您表个态啊!</h1> <h1>没办法了,逼上绝路的土匪们准备突围了。可他们刚向包围圈发起冲锋,后路却突然出现大批人马,退路随即被切断,他们又一次掉进了王守仁设置已久的陷阱,很快被打得溃不成军。大部投降,小部逃窜。</h1> <h1>经过这一仗,王守仁真出了大名了,那些逃回去的人又大肆宣传,王巡抚长了八个脑袋,九条胳膊,厉害得没了边。于是剩下的土匪们一合计,这个阎王是惹不起了,不如先服个软,暂时招安,反正你老王总是要走的,到时候再闹也不迟。</h1> <h1>土匪头子们手牵手、肩并肩地到了巡抚衙门,表示愿意服从政府管理,改当良民。其实这一招倒也不坏,可到王大人那里,实在是过不了关。</h1> <h1>因为王大人有一个好习惯—查档案。在剿匪之前,这些人的老底他早摸得一清二楚,真心假意他心里有数。</h1> <h1>没过两天,王大人突然发难,杀掉了其中几个人。而这几个人都是曾经受过朝廷招安的,这种老痞子,王守仁是不感兴趣的。杀鸡给猴看,这一招用出来,就没什么人敢动了,于是假投降就变成真投降。</h1> <h1>就这样,烦了朝廷十几年,屡招不安、屡打不平的江西土匪被彻底扫平。王守仁先生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连打带拉,连蒙带骗,终于解决问题。</h1>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知行合一的真意</b></h1><h3><br></h3><h1>江西剿匪记在明代历史上并不起眼,但对于王守仁而言,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h1><h3><br></h3><h1>要知道大凡历史上干哲学这行的,一般都满足两个条件:<font color="#ff8a00"><b>第一,智商要过剩;第二,必须是有足够的空闲时间。</b></font></h1><h3><br></h3><h1>别人我不敢说,至少王守仁先生是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他已经成为一个哲学家,而这帮赣南土匪正好为他提供了另一个机会——突破的机会。</h1><h3><br></h3><h1>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王守仁终于发现光懂得哲学是不够的,整天谈论“心学”并没有什么效果,“心学”并不能打跑土匪。他隐约地感觉到,要想理论联系实际,成功立业处事,还需要另一样神秘的工具,那就是实践中的智慧。</h1><h3><br></h3><h1>万物之理,古人称之为“道”,中国是一个讲“道”的国度,从春秋起,便为此争论不休,老子讲天道,孔子讲人道,庄子则说盗亦有道……</h1><h3><br></h3><h1>人在道中,而不知其存在,就如同鱼在水中,不知水的存在,但我们也如同鱼离不开水一般,无法脱离道而存在。人身难得,至道难闻,平凡人一生能参悟到几分道的非“因缘,慧根、福报”三者具足不可。</h1><h3> </h3><h1>而王阳明却以“致良知”三字道破“我心即天理'之天地人之道,“圣人之心,人人本心具足”之圣人之道。</h1><h3><br></h3><h3>文稿来源:儒家大风、儒家读书、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