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9月11~18日,几人相邀,自驾贵州旅游,早8点,出发!</h3> <h3><font color="#010101">第一天,从桂林出发,驱车685公里,下午5点到达水城古镇,晚上逛古镇,和帅哥队友在水城门口合个影。</font></h3> <h3>第一站,水城古镇,它位于六盘水市的钟山区荷城社区,因为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属于三线建设的核心区,所以拥有着非常丰富的三线历史。现在作为一个景区供游人参观游览。</h3> <h3>水城的特色美食~烙锅,现在的烙锅多数是平底铁锅,可烙的食物有山珍、海味、野菜。各家的味道不同,可惜我们去得太早,店铺还没开门。</h3> <h3>这个食堂就是当年三线建设时,所有的干部、军人和民工们吃饭的地方。</h3> <h3><font color="#010101">介绍烙锅的诗,还没看懂😄</font></h3> <h3>第二站~小韭菜坪,位于贵州毕节市赫章县珠市彝族乡,小韭菜坪石林奇观俊奇独特,其主峰海拔2900米,为贵州最高峰。图为野生韭菜花。</h3> <h3>雾太大,山门看不清楚</h3> <h3><font color="#010101">第三站~大韭菜坪。进入大韭菜坪景区</font></h3> <h3>大韭菜坪位于毕节市赫章县兴发苗族彝族回族乡,是世界上最大面积的野韭菜花带、全国唯一的野生韭菜花保护区。图为大韭菜坪大门。</h3> <h3>大门停车场</h3> <h3>牌子上标的是大韭菜坪主峰海拔高度为2777米。</h3> <h3>已倒塌的花花,这里没有护栏,游人可拍。</h3> <h3>天气雾蒙蒙,只能雾里看花。</h3> <h3>第四站~草海,位于贵州省西部威宁县县城西南面,每年12月到次年2月是黑颈鹤等228种鸟类的重要越冬地。</h3> <h3>草海有两个码头,图为西海码头。</h3> <h3>路过,赫章兴发乡万亩万寿菊,是扶贫攻坚示范田,万寿菊用于深加工,提取叶黄素。</h3> <h3>第五站~乌蒙大草原,位于盘州市北部坪地乡与乌蒙镇境内,是西南地区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草场之一。当地人叫它坡上草原。</h3> <h3>儿时的游戏,🔨,✂️,布</h3> <h3>第六站~万峰林,位于贵州省兴义市东南部,是国内最大、最典型的喀斯特峰林。</h3> <h3>电瓶车站</h3> <h3>我们住的农家小院,就在景区停车场旁。</h3> <h3>稻田中一块八卦形状的农田,平卧在农田中央,成为万峰林下农田中最惹人注目的亮点。是稻田的排水处,当地人叫“地眼”。</h3> <h3>5:30上山,夕阳西下,没有大炮筒,拍不出它的壮观景象。</h3> <h3>据介绍,有2万多座山峰。相传徐霞客曾赋诗云:天下名山何其多,唯有此处成峰林;峭峰离立分宽颖,参差森列拨笋岫。”</h3> <h3><font color="#010101">第七站~马岭河峡谷,图为大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天生桥瀑布</font></h3> <h3>像不像举个菜篮</h3> <h3>这是万马奔腾瀑布</h3> <h3>海狮岩</h3> <h3>第八站 晴隆。这是新修的仿古城墙,24拐的摆渡车停车场。</h3> <h3>坐电瓶车上山到24拐对面的山上看24拐,这是电瓶车入口。</h3> <h3><font color="#010101">美抗战时援华摩托车</font></h3> <h3>美抗战时的吉普车</h3> <h3>二战时期,美国的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以后必须要经“二十四道拐”的滇黔线才能送到前线和重庆。二十四道拐成了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抗战生命线。</h3> <h3>重走抗战生命线,在第一拐留个影。</h3> <h3>因晴隆要举办汽车拉力赛而封路了,我们到达第一拐时居然没人守路口,冲,一路向上冲,4公里长的路我们一下就冲到了山顶,这就是我们的意外惊喜😄</h3> <h3>23拐处</h3> <h3>这是在山顶24拐处。</h3> <h3><font color="#010101">第九站 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工程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font></h3> <h3>在天文体验馆听解说</h3> <h3><font color="#010101">第十站 岜沙苗寨,位于贵州省从江县城南6公里处月亮山麓,至今保留着佩带火枪、镰刀剃头、祭树等古老的生活习俗。被誉为“阳光下最后一个枪手部落”。</font></h3> <h3>苗寨一角</h3> <h3>寨门,迎宾仪式在这进行。</h3> <h3>1976年,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岜沙人怀着对毛主席的无限敬爱,毅然将寨前小山头上一棵香樟敬献修建毛主席纪念堂。这棵香樟树直径一点二米,千年树龄,全寨视为林中大神。</h3><div>据说樟树运往北京那天,全寨男女老少都涌到寨门相送。并在当日建亭纪念。</div> <h3><font color="#010101">第十一站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肇兴侗寨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分别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font></h3> <h3>夜景</h3> <h3>2018年春晚分会场,也是景区大门。</h3> <h3>侗族姑娘个个会绣花</h3> <h3>演出~侗族大歌</h3> <h3>想起我家小乐啦</h3> <h3>街上商铺夜景</h3> <h3>风雨桥~智团花桥</h3> <h3>肇兴侗寨有三绝~鼓楼,风雨桥,侗族大歌。这是三绝之一,鼓楼夜景。</h3> <h3>再见,肇兴侗寨,午饭后我们就回桂林了,9月11~18日,自驾驱车2382公里,8天游览了11个景点,顺利、平安结束了旅程。谢谢桂江、小朱的辛勤付出,谢谢小易全程任劳任怨的后勤保障,谢谢海屏同学的美美拍摄,此次贵州之行收获了友谊,收获了快乐!再次感谢大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