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伴随着一年一度的开学季来临,让家长们闻风丧胆的手足口病“逆袭”重来
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2018年8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根据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手足口发病数在丙类传染病当中排名第一位,达到225058例,已致5人死亡。
手足口病来势汹汹
多地部门开启预警工作
9月恰逢适龄儿童入学季,而手足口病又由接触传播,托幼机构及学校等集体单位易出现聚集性病例。目前,多地卫生部门正在抓紧部署预防工作。<br></h3> <h3>科学防治手足口病要这样做
手足口病是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常“攻击”5岁以下的宝宝,会引起发热、皮疹等,严重可致死亡。该如何防治呢?<br></h3> <h3>幼儿健康教育又将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视为核心目标,幼儿期是培养人的身体素质和健康行为方式的关键时期,所以使幼儿期的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发现幼儿离开父母溶入幼儿园这样一个“小社会”中,表现出了许多不良的饮食习惯。为此,针对本班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我们做了一个测查,发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1)吃饭偏食,爱吃的吃许多,不爱吃的一点也不碰;</h3><h3>(2)爱吃的吃得特快,不爱吃的吃得非常慢;(3)吃饭的卫生较差; </h3><h3>(4)许多蔬菜不吃,一吃就吐:</h3><h3>(5)不爱吃肥肉,有的瘦肉也不吃等等。</h3><h3>如何利用健康教育和外在环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幼儿日常生活、学习等每一个环节中渗透健康教育理念,请家长主动配合教师实施的健康策略。<br></h3> <h3>孩子挑食怎么办 如何培养孩子不挑食的好习惯,“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爱挑食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作为家长都知道孩子如果挑食就会造成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如果不控制好就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所以“挑食”慢慢演变成一种很普通的现象。
第一,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注视着。父母在饮食上有什么坏毛病或不好的习惯,孩子八九不离十也会有,这些都是因为孩子受父母的影响。
一般家庭中,如果大人都不挑食,相信孩子挑食的机率会大大降低。
第二,孩子的饮食建议多样化
孩子这阶段,对任何事物都会充满好奇心,食物也不例外,如果天天让他看到同样的东西,吃同样的东西,相信时间久了别说是孩子,就是大人都会有一种厌倦感。
为了不让这种厌倦感在孩子身上发,建议同一天中不要做同样的食物给孩子吃。而且,同一种食物也不要采用一尘不变的方法做,偶儿变换下做法感觉就完全不一样。
光炸酱面又能做出很多花样,采用不同的配料,做出来的酱又不同。居家过日子,做饭菜讲究的是营养,迎合家人的口味,加些自己的创意,随意去搭配,相信这么多方法这么多样式,总有几种是适合孩子的。另外,孩子有时候不同时期他们的口味和喜好也会发生变化,细心的妈妈一般都会观察到。<br></h3><h3>第三,给孩子自主权,不强迫他吃东西
有时候家长辛苦辛苦做出来的美味佳肴,端到孩子面前时他却无动于衷。妈妈不想让自己的辛苦浪费,就会强迫着孩子吃,有老人在身边的更为显著,基本上都是老人跟在孩子屁股后追着喂,孩子在前面跑,大人在后面追。
面对这种问题的观念就是放任自由。妈妈辛苦做出来了,你给面子大口大口地吃,会非常开心,不吃虽然有点难过,但是不会强迫你吃。这样一方面是给你自己选择的权力,另一方面也许是妈妈做出来的东西根本都不合你的胃口或者是当时肚子不饿不想吃,等饿了的时候再吃。如果强迫孩子去吃,只会给他的心理增加一种负担,从而更加抗拒那种食物。
第四,家里尽量少备零食
现在家庭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家里都会储备各种各样的小食品,有些是为孩子准备,有些是为大人而准备。不管是为大人准备的,还是为小朋友准备的零食,在正餐吃完后,下顿还没开始时,饿了填填肚子都是可以的。问题是有些家庭慢慢已把零食当主餐,吃饭时不好好吃,饭后就开始吃零食,只要孩子提要求,家长马上满足。慢慢孩子就养成爱吃零食的坏习惯。
孩子如果经常吃零食会使消化功能紊乱,吃饭时,消化液就会供不应求,吃的食物在胃里不能很好地被消化、吸收,慢慢地孩子也就没有食欲,自然而然就形成挑食的坏毛病。
第五,用赞美的方式夸奖孩子
人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孩子更不例外。平时,吃饭时家长多采用一些赞美的语言称赞孩子,孩子听到家长赞美的话心里肯定更美。心里一乐吃起东西也更轻松。<br></h3><h3> </h3><h3>第六,各种各样的菜都让孩子尝试</h3><h3>不要一味的纵容孩子,孩子想吃什么菜,就只做那种菜,其他的菜不给予尝试。那孩子就品尝不到多样化的菜味。</h3> <h3>本周菜谱</h3>